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队伍的弹药还剩多少,还能坚持多久,作为一个指挥员,是最基本的素质所备,所以,对于防御战,弹药能省则省,实在不能省,再想其他方法。
有了纵深的阵地、人员、火力,就不急于和敌人争夺一尺一寸的土地了,可以很弹性的后退和反击了。
当表面阵地被强敌占领后,则可保存有生力量,退守坑道,集中力量保护坑道口,坚决阻敌进入坑道,同时也吸引住敌人的火力和人员,配合二线部队或邻近阵地友军的反击。
纵深阵地以火力控制敌人后续部队,派出小分队出击的战法,从地底下、坑道其他出口等出击,攻击敌人。
反击时,坑道内部队从侧后配合纵深反击部队实施多路攻击,围歼敌人,肃清残敌,收复阵地。
如果阵地重要,或是部队阔绰,配备了炮兵,则步兵、炮兵可密切协同,坚守阵地;当敌进攻时,我们防守部队的炮兵组成阵地前沿的防守火网,集中袭击集结、冲击、增援之敌,并压制其纵深炮兵;当然,这些是炮兵们学习的东西了。
当我们步兵退守坑道作战时,炮兵以炮火覆盖占领表面阵地之敌,支援步兵守住坑道,并进入反击作战。
更大胆的主动防御,有反冲锋的硬碰硬战术,也有侧翼迂回包抄进攻敌人,更有把地道挖到敌人进攻位置下面,进行爆破或钻出地面突然袭击,或是把壕沟弯曲的挖到敌人阵地前,进行迫近作业的战术。
或是几个防御阵地互相配合,假装丢失掉中间阵地的表面阵地,然后组织火力,对进入阵地的敌人进行合围打击,中间阵地底下坑道的埋伏兵力可以冲出,中间开花。
这些在当年,算是很超前的战术了,可惜军队高层不重视,三狗他们有幸学到了这些,但他们的力量在整个军队里,毕竟是太渺小了,根本左右不了战局。
何况他们毕业后,还只是下级军官,很多时候只是在执行上级的命令,基本没有机会来构筑和指挥这么大型的防御战斗。
146. “枪气”杀人
后来,在抗战后期,三狗他们这批同学有一些能活下来的、成长为中高级指挥官的,才有机会实现这种防御和进攻的战术。
进攻的战术老黑在以后会讲,能做出怎样的盾,就能造出破解的矛,以后的秦远山在36师就有机会使用了,比如在远征军时候,他参与了松山攻坚战中,就用到这些先进的破防御战术。
而三狗,就在之后的淞沪会战里,就初步应用到小型单个的阵地防御战术,虽然对整个战局没有影响,但总算在那个血肉磨坊的地方,能带着一帮兄弟们活下来,已属很成功了。
只是,在老黑眼里,军方的高层太固执了,如果早一点采取他的大纵深防御体系理论,在上海到南京的江南水乡和丘陵地带之间,构筑连绵几百里的纵深防御阵地。
并逐步退守,逐级消耗,把强大的日军引入到大纵深的、错综复杂的、多个防御阵地互相组成的防御大体系里,即使打不死,拖也要拖死日军,最后击退日军并不是没有可能。
只是这些,在我们读者们这个时代看来,属于马后炮了,但对于当时,老黑确实是个很有水平的战术专家,可惜就是怀才不遇。
在抗战中期,因为老黑的建议,给后来的薛粤将军带来了灵感,也带来了薛将军其军事生涯的最巅峰之作。
薛将军指挥的,三狗参与的万家岭大捷;还有几次长沙会战的成功,号称“天炉战法”,与老黑的战术有异曲同工之妙;马后炮也是有威力的。
……
因为要讲到防御阵地的火力配备和配合保护的课程,身为总教官兼战术教官的老黑,又叫来枪械教官李振雄,穿插着兵器学的教学。
兵器,顾名思义,即武器。
作为步兵,最常见的武器是步枪,属于步兵的标配,步枪在入伍生教育那个阶段,已经很详细的讲解过来,大家也训练过拆装擦拭枪支,射击和拼刺等。
除了步枪,还有是【创建和谐家园】,作为三狗他们经过考核进入分科学习的二年级生,毕业后最少是个少尉,算是最低级别的军官了,如果是战斗部队,是需要配【创建和谐家园】的。
【创建和谐家园】,首先是一种近身的自卫武器(大部分为50米的有效射程),或是最后搏命的武器,也是身份的一种象征,因为普通的士兵是没有【创建和谐家园】配发的。
在下级军官手里,【创建和谐家园】也是指挥时候的一种工具,类似指挥棒什么的,在离敌四五百米甚至上千米的阵地战时候,【创建和谐家园】的杀敌功能几乎没有,只是摆设。
注:影视剧里,有很多镜头,阵地战中,那些手拿着【创建和谐家园】驳壳枪什么的军官或主角,与士兵一起,和拿着步枪机枪的敌人对射,而且还一枪一个的打死敌人,非常的拉风。
其实这里面,有很大的不合理性,首先【创建和谐家园】的有效射程50米,而步枪达到400米以外,怎么对射?除非是遭遇战、堑壕战、近战等,才会用到【创建和谐家园】。
正常的对攻战,步兵一旦运动或冲锋到接敌50米区域内,几乎马上要开扔手榴弹了,手榴弹这东西,不需要精准瞄准,一扔一炸一大片,谁还用单发步枪来打移动的目标?除非有冲锋枪机枪等连发武器的步兵。
扔了手榴弹后,差不多就面对面了,马上得上刺刀进行拼刺了,谁还有闲工夫进行压子弹、瞄准、击发,等你磨磨蹭蹭的这些动作还没做完,早就被敌人一个刺刀刺成对穿了。
在阵地战对攻战时候,拿【创建和谐家园】和步枪对射,这人不是脑子有问题,就是不了解【创建和谐家园】的性能(一个佩带【创建和谐家园】的军人,连【创建和谐家园】的性能都不知道,可能吗?),要么就是胆子小,开枪给自己壮胆的。
就好比在古代,你拿着一把一尺来长的短剑,和人家拿着两米长的长枪来对刺,别人刺了无数枪,都刺不到刺不死你,你一尺长的短剑,却剑剑杀死人,难不成你有超能力,或是内功超凡,用剑气杀人?
现代的影视剧里,一个军人,在超出敌人三四百米的阵地战中,拿个【创建和谐家园】,把敌人一个个点名射杀,只能解释为有超能力了,可以用“枪气”杀人了。
……
在高级军官手里,【创建和谐家园】更多是自裁(【创建和谐家园】)的工具,高级军官已经不需要上阵厮杀了,自卫也基本用不上,因为配备有警卫员。
为什么是自裁工具?因为高级军官属于某一支部队的灵魂人物之一,代表着这支部队的荣誉和象征,如果都要高级军官来动用【创建和谐家园】,情况已经是非常危急了。
最后的关键时刻,宁愿死在自己的【创建和谐家园】底下,也不愿被敌人俘虏,那不但但是自己最大的耻辱,也是自己部队最大的耻辱,也是军界的耻辱。
军人的荣誉、高级军官的荣誉、部队的荣誉,很多时候高于一切,甚至高于自己的性命,所以,要给高级军官配备自裁的【创建和谐家园】,以备不需。
类似的,黄埔军校毕业的军官,都会有一把校长赠送的短剑,叫“中正剑”,也叫“成仁剑”,有军官用此剑在战场上【创建和谐家园】的,后来也称之为“军人魂”。
抗战时候,很多士兵最后会给自己留一个的手榴弹或是子弹,称之为“自尽弹”,那高级军官的【创建和谐家园】可以称之为“荣誉枪”。
当然,这很多时候,只是一厢情愿的规定或想法,在抗战中,【创建和谐家园】的高级军官少之又少,投敌的高级军官倒是多之又多。
士兵【创建和谐家园】的也不多,倒是和下级军官一起战死的很多,高级军官也有一些战死不退的,相对来说,很少。
……
在军队里配带的【创建和谐家园】以前有很多种,军阀时代各自为政,武器采购也是五花八门,单是【创建和谐家园】的进口就非常多种。
比较常见的有:德制毛瑟1896、1910、1914、1934式,比利时勃朗宁1900、1910、1922式,勃朗宁强力型,西班牙阿斯特拉1921式,美制柯尔特1903、1911、1917式,美制萨维奇1907、1917式等。
仿制的有汉阳造仿法制卢比【创建和谐家园】,32号左轮枪(仿美制.32的枪),仿美制.38的枪,仿勃朗宁1900式等,还有一些军阀兵工厂仿制不知道是哪里或是不知名的【创建和谐家园】。
自己土造的也很多,很多都说不上名字,大部分性能很差,比如独撅【创建和谐家园】,只能打一枪后掰开压子弹的老枪,无膛线属滑膛枪,还经常瞎火打不响;此类【创建和谐家园】,农民武装用的比较多。
147. 制式【创建和谐家园】(驳壳枪)
当年不管在民间还是在军队里,对【创建和谐家园】有一些通俗的统称,比如在北方大部分叫【创建和谐家园】为“撸子”,南方叫“曲尺”,
“撸”字本身就是北方话,本意是指“快速地拨动”,短小的【创建和谐家园】出枪快、上膛快;所以,“撸子”则因“撸”这个动作而得名。
各种【创建和谐家园】的名字就有如:德国撸子、马牌撸子、花口撸子、鸡腿撸子(南部王八盒子)、罗锅撸子(卢格p08)等等。
南方的“曲尺”说法,是从【创建和谐家园】外形来形容,“曲尺”是木匠所用的一种测夹角的工具,【创建和谐家园】的套筒和握把类似一把打开成一定角度的“曲尺”的尺身和尺柄,因此得名。
由于世界上大部分的【创建和谐家园】在当时的中国有出现,对于比较出名的【创建和谐家园】,有一些民间的评比,如有“一枪二马三花口,四蛇五狗张嘴蹬”的叫法。
“一枪”是勃朗宁m1900型【创建和谐家园】,该枪在握把护板上方和套筒座左侧都有一支小【创建和谐家园】的图案,所以被称为“枪牌撸子”。
“二马”是指美国柯尔特m1903型【创建和谐家园】,柯尔特(colt)的字面意思就是指小马,所以该公司以一匹前蹄跃起的立马作为商标,在其生产的【创建和谐家园】套筒、握把等位置上,一般都有这样的标记。
三花口”则是指勃朗宁m1910型【创建和谐家园】,该枪的枪口帽前端加工有一圈滚花,目的是在取下枪口帽时手指不致打滑,所以也被称为“菊花口”【创建和谐家园】。
“四蛇”是指德国索尔(sauer)袖珍【创建和谐家园】,其握把护板上的商标图案中有两个叠在一起的美术体字母“s”,并特意设计成蛇(其实是豹尾)的形状。
“五狗”是西班牙产袖珍【创建和谐家园】的代表作之一,自称是“最好的自动【创建和谐家园】”。该枪口径为6.35毫米,在握把护板下方有奔跑的狗的图案。
“张嘴蹬”,是指后来的德国m1934型7.65毫米【创建和谐家园】,特点是套筒前端完全敞开,枪管上半部分暴露在外,从前面看起来好像张着“嘴”一样。“蹬”则是形容该枪抛壳干脆利落。
关于自己土造的【创建和谐家园】名字,大部分是自编的,比如土撅【创建和谐家园】在发射后要将握把向下撅开以便退壳,又称为“两撅枪”、“撅把”、“撇把”枪。
这类【创建和谐家园】一次只能发射一发枪弹,所以又被叫做“单打一”;突出的击锤末端形状类似牛角,又把这种土造【创建和谐家园】称作“独角牛”。
这些【创建和谐家园】口径也是五花八门,有的发射【创建和谐家园】弹,有的甚至发射来源广泛的步枪弹,多数没有膛线,是滑膛,只能在近距离内使用;虽然没有膛线,但由于使用步枪弹,近距离内威力还是很大的。
除了进口、仿造、土造外,还有是在抗日战场上缴获的,主要是日军下级军官主要配备南部十四年式【创建和谐家园】,因为所配用的皮制枪套,翻盖部分特别大,看起来有几分像乌龟壳,被中国人蔑称为“王八盒子”。
日本南部十四的枪管细,就显得枪把很大,看上去像个鸡腿,因此,北方人除了“王八盒子”外,也叫南部十四为“鸡腿撸子”。
一般人总认为“王八盒子”是一支威力小、不可靠的【创建和谐家园】,甚至有人说日军军官用它【创建和谐家园】都往往不能得逞。
因为南部十四初速不高、枪口动能小,作为【创建和谐家园】枪弹性能只能算勉强合格,用作自卫时,枪弹和【创建和谐家园】的体积重量又嫌稍大;还有,它的抛壳窗是正上方设计,打枪很容易伤到自己。
但“王八盒子”并非一无是处,它的后坐比较柔和,枪口噪声也较小,击发手感比较柔滑,扳机护圈大,方便冬季带厚手套时射击,握持自然且舒适,射击时也较稳定,很适合一些女军人使用。
……
到了民国十九年(1930)后,国府开始整军,武器也开始通用化,选中德制毛瑟1896自动【创建和谐家园】(驳壳枪、盒子炮等名),来装备营连排级别军官,以及警卫部队、特种部队;营以上中高级军官使用勃朗宁【创建和谐家园】。
注:那时的特种部队不是现在的特种部队,那时特种部队一般指战车、工兵、卫生、通讯等部队,还有是担任特殊任务的人员,如侦察员、秘密工作人员以及侦探等;有时候炮兵、机枪兵也有称之为特种部队。
不过,很多师级以上的高级军官,配枪就没人管了,自己想佩带什么【创建和谐家园】就佩带什么【创建和谐家园】,黄金的、镶钻石的都可以,没有什么制式可言;当时,基本上世界上有的【创建和谐家园】,在中国大概都出现过。
也有政界要员、富商豪绅等佩带这类【创建和谐家园】,一般是体现使用者的身价,还有这类【创建和谐家园】体型小、轻巧精致,平时可用来观赏把玩,关键时刻又能防身自卫,对于军官而言还是军容服饰的一个构成部分。
……
制式【创建和谐家园】德制毛瑟1896,1896年研发生产,有几种不同类型,7.63mm口径(按现在流行说法是.32,0.32英寸,约7.63毫米)的有6发、10发、20发弹匣三种,1916年增加了9mm口径的【创建和谐家园】。
毛瑟1896全重1.16 kg,全长288mm,发射7.63x25mm【创建和谐家园】弹,初速400米/秒,有效射程50米,理论射速每分钟90发。
毛瑟1896简称96式【创建和谐家园】,我国民间俗称“驳壳枪”、“盒子炮”、“匣子枪”等,官方正式文件多称为“自来得”【创建和谐家园】。
由于其枪套是一个木盒,称为匣子枪;有可拆卸的10发20发弹夹(1935年之后的毛瑟m1932),如配备20发弹夹则被称为大肚匣子;其枪身宽大,因此又被称为“大镜面”;有全自动功能的,又称“快慢机”。
驳壳枪在中国为何如此普遍和出名,因为中国自从军阀混战开始,世界各国就对当时的中国进行军事禁运,上到飞机大炮,下到步【创建和谐家园】,无一不在禁运的名单中。
欧洲人认为【创建和谐家园】是防御武器,所以【创建和谐家园】并不在禁运名单中,而且认为毛瑟【创建和谐家园】威力不如步枪,又比普通【创建和谐家园】大、重,两头不靠。
而且毛瑟【创建和谐家园】在连着开枪事后,因后坐力大,开枪时,枪头往上跳动很厉害,单手很难控制弹着点。
于是才有了毛瑟【创建和谐家园】大规模进军中国的现象,从 1896 年到 1939年生产了百万余支毛瑟【创建和谐家园】,流入中国大约就有四十多万支。
至于单手很难控制驳壳枪的弹着点,其实也有解决办法,原厂是把枪把连在木制枪盒上,形成一个临时枪托,抵肩射击,减低后坐力。
在中国军人的实践中,把驳壳枪横着拿,枪匣竖面朝上成一个平面,开枪时候,枪头就横着跳动,连发时候,子弹不再是不断的朝上飞,而是横成一个扇面,类似小型的冲锋枪,在近战中,很好用。
因此,在中国每一个战场都能看到双方装备的大量的驳壳枪;其中比较突出的是西北军;西北以凶狠的近战而闻名中国,近战中他们经常是一手大刀,一手驳壳枪,远近快慢结合的很好。
所以西北军从军到旅的各级军官,都控制着一支【创建和谐家园】队,这支【创建和谐家园】队规模从连到团;韩复榘部还长期保有【创建和谐家园】旅的编制。
民国十九年(1930)国府整军时候,在每个整编师里,所有的步兵连配备12把驳壳枪,连长副连长、三个排的排长副排长,就去8把了,再加上特务长(司务长)或是卫生员、三名上士排副,刚好12人。
……
148. 勃朗宁
高级军官配备的勃朗宁,旧译“白郎宁”,主要由比利时的fn国营兵工厂、美国的柯尔特武器公司及雷明顿武器公司制造。
比利时勃朗宁m1900【创建和谐家园】,是世界上第一种有套筒的自由枪机式自动方式【创建和谐家园】,1900年后,开始量产,该【创建和谐家园】被比利时军队列为制式【创建和谐家园】,流入中国后,被称为“枪牌【创建和谐家园】”。
除了m1900式外,勃朗宁设计的【创建和谐家园】还有m1903、m1910、m1922等型号;在中一般是m1900为多。
勃朗宁的自动过程是:击发后,火药燃气推动弹头向前,同时也推套筒向后,完成抽壳、抛壳等动作,并压缩复进簧。
套筒后坐到位后,复进簧伸张,套筒复进,将次发弹推【创建和谐家园】膛,击针尾端则被击发阻铁所阻停止前进【创建和谐家园】呈待击状态;现代自动枪支大部分也沿用了这个原理。
勃朗宁m1900口径7.65mm,初速290米,有效射程30米,【创建和谐家园】7发,全枪长162.5mm,全枪重(不含弹匣)615克,发射7.65mm【创建和谐家园】弹。
可见,勃朗宁比驳壳枪威力小多了,但也小巧了很多,便于携带、藏匿,而且在面对面的近距离,也有致命的杀伤力,还是有自卫、暗杀等功能的,所以配备给高级军官和特工人员。
也是因为火力和携弹量等问题,下层军官和士兵更加信赖一枪多用的驳壳枪,50米左右的距离,可形成快速的密集射击。
勃朗宁未能成为军队的普遍装备还有一个因素是价格,当年进口的原装勃朗宁售价曾高达80至100元。
就连上海兵工厂仿制的勃郎宁【创建和谐家园】每支都要卖30到42元,而同期进口的德国原厂毛瑟“盒子炮”连同全套附件和500发枪弹不过70元左右。
枪械教官用了好几节课给大家介绍了各种【创建和谐家园】,也拿了把驳壳枪,亲自拆开,对每个零部件分解和说明。
之后每人发了一把,和步枪训练一样,先是要练习快速的拆装(以便在战时,可以单人排除简单的故障和简单的修理),附带擦枪;之后是熟悉手感(轻重快慢等),为瞄准射击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