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6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那你怎么不去?你又不是去不了。”

      “我想去步科,我们这批人都是要回原部队的,原部队的兄弟们还在等我呢。”

      “我理解你的兄弟情义,但难道你就不考虑下你的个人事业吗?”

      “我事业?我的事业,就是要跟兄弟们在一起,大家互相帮助,一起发展事业。”

      “炮兵的伤亡率远低于步兵……”

      “这个我知道,我还是觉得要跟兄弟们在一起,去步科。”

      “……”

      见三狗这么坚决,沈队长也没有再继续劝下去,好在后来炮科招了一个中队一百多人,听学校说,如果找不齐一个中队,可能会强制一些适合进炮科的学员去。

      既然炮科都能进,步科肯定是能进了,三狗顺利进入了步科,这时候几个总队都拆分开了,分成交通队、工兵队、骑兵队、炮兵队四个队,加上步一队、步二队、步三队三个步兵队。

      三狗他们那个中队成绩最好,几乎全员未动的进入步一队,三狗原部队补充一旅的傅连虎和郝冠英也在里面。

      三狗本区队的老秦、大彪、黑熊、阎王爷、亮子、祖德、邓炳春、杜秉文、世杰、明君、宗维、烈超、千里、彦丞、智勇、子雄、元英……,几乎都在。

      他们在原部队大部分都是步科,也有几个和三狗一样,比如邓炳春、杜秉文,也是能去炮科的,但留下的理由和三狗都一样。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或许有人会考虑自己的前途、性命安全等因素,人各有志,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

      但在军营里、在战场上,最值得依靠的还是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战友;这份兄弟战友情,不是什么前途、性命安全等东西来比拟的。

      三狗和秀才他们还多了一份挑夫的兄弟情谊,和牛牯之间还有份救命之恩在里面,进了军营后,慢慢的,三狗感受到了军队里不一样的手足情。

      比如和这些同学,除了单纯的同窗之情外,还有在一起摸爬滚打流汗流血培养起来的战友情。

      尽管这些同学,是在训练场上的、尽管以后基本是不会在一个部队里一起并肩作战的,但以后岁月漫长,什么事情都会发生,说不定,以后就成了一起冲锋在前的战友了。

      学校是根据考核成绩来编队的,三狗现在属于步一队2区队3班,巧的是,步一队队长是沈锦阳队长,区队长还是丁镇东队长,步科大队长还是高家骏队长。

      以前的三总队总队长易隆将军成了所有步骑炮工辎的总队长(注:七七事变后,易隆将军与安庆师管区司令钟斌将军对调)。

      老黑张世熙张教官,实至名归的做了学校办公室的步兵科长,以后将继续带三狗他们完成步兵指挥科目的学习。

      学校校长一直是蒋校长,不会变的;其他的高层,教育长也还是张志中张将军(注:七七事变后,教育长换成陈继成陈将军来担任,他们俩都是老保定。)

      听说张将军现在主要精力是带部队,现在还在带着87、88师在苏浙一带挖工事、搞演习,张将军对那一带很熟了,一来他是安徽人,差不多算是同一地域的人了。

      二来在民国廿一年(1932),张将军带领87、88师组成的第5军,不公开番号,以上海警卫部队的身份,帮助粤军19路军,一起打过日军,史称“第一次淞沪会战”,或是“一二八抗战”。

      ……

      141. 军人,骄傲的象征

      三狗他们现在进入分科学习后,首先军阶由士兵直接提升为军士,另外有大家自己出钱每人做了一个纪念章,上书:“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十一期”,挂在外出的军礼服上。

      在军装的翻领上分别钉有圆形兰底白字的“军校”、“学生”领章各一枚;上衣第一个钮扣,塑有校长的戎装半身相。

      军礼服是呢料的,鞋是深筒黄色皮鞋;冬季是黄绿色棉服,黑色深筒布棉鞋;之前三狗跟学长借了一套这样正式的军校服装穿上,为的是拍照寄回家。

      现在自己也能穿上了,这才算真正的黄埔军校的学生了,神情不由得有少年得志的模样,不过也确实很不错,一身戎装,英姿勃发。

      或许,作为一个男人,在最向往英雄的青春时代,军营是一个很好的实现梦想的地方;在最好的年岁里,做着最美的梦,何尝不可。

      在同时代的地球另一面,有一个叫希特勒的元首,他也说过:“军服一定要帅,这样年轻人就会义无反顾的投军效劳!”

      不知道这句话是不是真的,也不能单纯的理解成国家勾引青年人去做炮灰,因为作为中国,是被动接受战争的,是自卫;作为一个大时代的召唤,青年人有责任站出来,保家卫国。

      但从另一个侧面,可以了解到,一个人,特别是在战争的年代,敢于主动去做军人,本身就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情,不是每个人都敢有这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的。

      既然军人是值得骄傲的人群,那穿在身上的军服也是骄傲的象征,那真的就不能太随随便便的了。

      所以,三狗他们也就是在每周的总理纪念周、学校的重大活动、外出等时候,才穿上这样的军礼服,平时大家都舍不得穿,生怕穿脏了穿烂了。

      平时都穿学校发的普通军装,有的时候还打草鞋穿,尽管现在国家经济飞速发展,但花钱的地方太多了,能省则省,学校发衣服鞋子的次数也不多,军礼服就一套。

      每月28号发薪津(这是沿用广州老黄埔的传统),但大家还是囊中羞涩,每月薪津扣除党费、各种工本费,所剩无几。

      注:黄埔军校首次发饷是在1924年其中一个月的28日,并规定以后每月28日发饷。

      还有一部分同学,填表加入民族复兴社,拥护校长,复兴中华;复兴社是黄埔系组成的一个带有情报性质的军事性质团体。

      复兴社因为大部分成员都要求穿蓝衣,又称蓝衣,不过在西安事变后,国共两党再一次合作,国党取消了这个组织。

      ……

      随着国家对日战争的准备越来越快,日本侵占中国也加快了步伐,想要赶在中国全面整顿军队、装备60个德械师之前,发动战争,打断中国的发展。

      因此,黄埔军校也跟着加快备战的节奏,取消学生的寒暑假,加快授课速度;不过进入二年级后,三狗他们每个星期天是放假的,可以外出。

      每年的6.16 是校庆日,学校还是组织人员,准备搞一台文艺演出,来纪念校庆日,三狗不会唱歌也不会乐器和表演。

      但学校剧社要排一个大剧,缺人,拉了一些没有演出任务的人去做群众演员,三狗也在其中,不过只是走走场而已,所以三狗也就答应了。

      没想到这一答应,生出来了许多的事情,连三狗都始料未及;第一个是,居然在剧社里碰见了以前的高中同学关定杰。

      这个关定杰,前面有说过,在高中时,关定杰的学习成绩一直在排头,难得是人家是富二代,而且还是个喜欢和穷苦人家孩子混在一起的富二代。

      三狗除了明诚和守城,就是和他的关系最好了,当然也不能确定人家对自己好不好,因为看起来,他对谁都挺好的。

      这个关定杰,居然在剧社里演一个重要的角色,演一个富家少爷,不满家里的腐朽狭隘,离开美貌的未婚妻,只身奔赴战场,浴血奋战,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大英雄。

      让关定杰来演富家少爷,那也算是本色演出,只是,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这让三狗第一次在舞台下看到他时候,觉得很迷惑。

      开始还不敢认他,后来一直在辨认,声音形态等,错不了了,三狗才在排练空隙里,找到了关定杰相认。

      老乡、同学!居然能在这里见到高中同学三狗,关定杰也是很觉得不可思议,两人雀跃高兴的一把拉着,坐下来好好谈了起来。

      原来关定杰在今年高中提前毕业,自费去一些大城市报考大学,也被一些学校录取,不过他最后确定了进杭州笕桥航校。

      而笕桥航校规定,所有入学的新生,前6个月为入伍训练,由黄埔军校入伍生队代训,合格后,再回航校学习飞行专业知识。

      所以,关定杰就预先来到了黄埔军校,被安排进了二总队,随那些尚未通过考核的学员们一起,关定杰开始了入伍训练。

      这其中还不单单有笕桥航校的学生,还有海军电雷学校、陆军测量学校、军医学校等校的新生,都来到黄埔军校进行入伍生训练。

      关定杰也是很惊讶于三狗传奇般惊险历程,在去年,也没见到三狗继续去读书,高中的同学都说三狗死了,关定杰当时还觉得痛惜不已。

      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了,要不是三狗主动认识他,关定杰都不敢相认,毕竟是听人说是已经死了的人,谁敢相认?

      要不是坐在三狗面前,亲眼所见,亲耳所闻,换哪个同学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回想起不久前的往事,三狗也是对自己唏嘘不已。

      刚好今天是星期天上午,关定杰就请三狗和一些在一起演出的同学,出去吃饭;关定杰有钱,也对朋友出手很大方,在以前高中时候,三狗就领略过了。

      当然大家编了个出去找演出服装道具的理由,跟老师申请出去的;三狗以前在周末也偶尔随老秦他们出来玩过,但只是大家囊中羞涩,随便吃点小吃了事。

      这次关少爷带着大家来到了家饭馆,包了个大房间吃好吃的。对于吃,三狗现在已经不再是想以前小孩子一样那么馋了。

      倒是一直和关定杰说个不停,说起以前中学的那些人,那些趣事;说得又是别人难懂的方言,把好几个客人同学给冷落了。

      142. 遇见那个她

      关定杰回过神来,给三狗介绍那些客人,三狗才知道,大部分都是女的,都是来自军医学校的女学员,和关定杰一样,来黄埔军校进行入伍生训练的。

      注:军医学校,即中央陆军军医学校,是当时唯一的一所军医大学,也是当时全国设备最好、师资力量最强的医科大学。

      创办于1902年袁世凯天津小站练兵时,称“北洋军医学堂”,1911年辛亥革命后定为“陆军军医学校”,1917年迁往北京。

      “九?一八”事变后,1933年5月迁到南京汉府街,在第三陆军医院及复兴桥江苏工业专科学校旧址开办,明确隶属于国民政府军政部直接管辖,全称“中央陆军军医学校”;之后在1935年秋,改称军医学校。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南京的校本部迁往广州分校。1938年因为日本侵略战争的扩大,南京校本部和广州分校一并内迁贵州安顺。

      ……

      这些个军医学校的女生,也是被黄埔军校的剧社给抓“壮丁”去的,黄埔军校自身不招女学员,所以在剧社里一直缺女演员。

      以前剧社一般会求爷爷告奶奶的,找几个卫生队电讯员等工作人员甚至是教官家属来救场;现在刚好这次军医学校有学员来代训,自然就抓了过去做演员了。

      这些女学员,一听到三狗是学长,就像一群喜鹊一样,围着三狗,叽叽喳喳的问个不停,无外非是——

      “你们的教官凶不凶?我们的教官可凶了;你们的训练强度大不大?我们的训练太累了,都快坚持不下去了,这简直不是人活的地方;你们的考试严不严?能不能过关啊?……”

      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加愤怒的“控诉”,一堆一堆的扔过来,三狗本来就很少跟不熟悉的人说话,或是跟不熟悉人能说会道,对女生更是。

      平时能思会辩的三狗,居然被一群女生问得,头都大了,脸涨得通红,词不达意疲于应付,反而把女生们逗得笑声四起。

      听到女生们笑他,三狗更是局促不安,还好关定杰从小见过世面,为人也大方得体,挤进来找了个女生们喜欢聊的其他的话题,总算是把三狗解了围。

      一顿饭下来,感觉像进行了一次负重五公里越野训练一样,三狗一身大汗,也没记得几个人的名字。

      只记得医学系的韩锦仪、杨慕华,护理学系的林淑娴、颜淑慧、沈秋君这几个人的名字;当然,也是因为她们很漂亮。

      ……

      其实在关定杰眼里,只有一两个长的还算不错的,其他的都很一般,但在三狗这样的土老帽眼里,她们都是貌美如花的。

      加上在如同和尚庙一样的军校里呆了整整一年,只要是个年轻女子,三狗都会觉得很漂亮;不然,三狗和他们那些老兵油子,哪会答应剧社的帮演要求。

      当然,这些女生再漂亮,都比不上明月,一想到明月,三狗心里,莫名的一阵疼痛和无奈,无奈到认命了。

      其实在上午排练时候,三狗和大彪黑熊他们,就在舞台底下,禁不住的流着口水,假装应剧情需要,就不停得盯着这些女生看了。

      人之常情吧,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男子,见到美好女子,哪个不喜欢?哪个不动心?这个不能以革命觉悟来衡定的,都是人,都是要生活的。谁不追求美好的生活,哪怕在动荡贫瘠的年代里。

      但是,真说要去追求了,大彪黑熊他们就怂了,谁都不敢去追求那些花儿般的女孩子,甚至连接近都不敢。

      看着三狗居然能和她们一起出去吃饭,真是天大的艳福啊,羡慕嫉妒恨,也忍不住,抓住三狗,问这个女生叫什么名字?问那个女生学什么的?

      三狗自己都没有完全搞清楚她们,被不停问来问去,更是昏了头,本来还记得几个名字的,结果,最后都成张三李四乱说一通,把自己都搞晕了,名字和人都对不上号了。

      可是大家又不轻易的放过三狗,下了死命令,要三狗再去弄清楚,三狗只好求助于关定杰,就这样,一来二去的,慢慢的弄清楚了那些女生的名字和专业,有的甚至是家庭背景都给套出来了。

      比如医学系的杨慕华,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名门闺秀,父母亲都是北平燕京大学的教授,上过女子中学,不在燕京大学里念医科,反而逆反的跑到军医学校来念医科了,气得父母,都快要跟她断绝关系了,最后也是拗不过她。

      其实这些能读大学的女生,都是有钱人家或是有头有脸的家庭,不然一是供不起,二是小地方没有女子中学,三是思想得要开放,不然哪里有给女儿读这么多书和抛头露面的?

      一听到这些女娃子都是金凤凰,土老帽的大彪和黑熊他们,一下子就泄气了,龙对龙凤对凤,门不当户不对的,谈了也是白谈,还是都散了吧,该干吗干吗去,别在操这份闲心了。

      倒是三狗,没有像他们那样,即使6.16校庆都过了,剧社演出也结束了,三狗还是和她们有接触的,主要不是三狗主动的,而是关定杰这家伙,老是拉着三狗做男伴,和她们一起玩。

      因为关定杰喜欢上了其中的一个女孩子,就是韩锦仪,现在她还没有接受的意思,关定杰就拉上三狗,在晚饭后到上晚课这段自由时间里,经常拿着各种理由,去找她们。

      三狗倒是心底无私天地宽,即使仰慕于她们的美貌,但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有进一步的想法,一来是因为明月还在三狗心里占据着很多的位置。

      二来是前面说的门不当户不对,三狗和明月就是因为这样,让三狗吃尽了苦头,现在才不能让自己在同一个坑里接着摔了。

      最后一个原因说起来很假大空,就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强大的日本蚕食华北、兵临上海,我辈即是军人,应担当起救国卫民的重负,在这个时候,却在这里,卿卿我我花前月下,实在是不应该。

      我去,这么假的理由,都不能说服三狗自己,难道军人就不能有恋爱结婚的权力吗?军人,首先是个人,是人,就会有人的正常需求;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未嫁我未娶,何尝不能在一起?

      主要是三狗囊中羞涩,实在拿不出多余的钱来花销,一个穷小子,拿什么去找别人玩去,何必自取其辱?还不如保持一点尊严,不要让人瞧不起了。

      ……

      143. 筑城学的重要性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9 04:0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