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6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在这边,可以在上面,看着他们在生长、在繁衍;或许,也可以在那边等着,自己的孩子也老了,跟自己一样了,一起过来,又可以团聚在一起。

      ……

      三狗在胡思乱想着,很奇怪,自己还没有结婚没有孩子,怎么会有这些有孩子的人的想法呢?

      或许是自己代入了父母心里去了,这个时候,父母在想些什么呢?是不是很欣喜?还是很悲哀?欣喜的是四狗春花又长大了,悲哀的是三狗怎么也找不到了。

      以前小时候,自顾着自己,过年开心,现在长大了,也慢慢回想起,父母对过年的心情,还是很复杂的。

      一面是和大家一样,得开心才是,毕竟是一家人在一起团聚的时候;一面又有些忧愁,倒不是因为岁月的逝去,而是这一年的收入和支出,大部分是入不敷出。

      这到了过年时候,又得要花出一笔钱,佃租、年货、给老人小孩做新衣服、压岁钱、亲友拜年、邻里喜事……

      没当家不知道柴盐油米贵,即使紧张,但日子还得过下去,只能强撑着,面子上还是要光光鲜鲜的,不能被人笑话的,特别是小孩子,不能让人笑话。

      乡里过年是件大事,从差不多一个月前的冬至就开始,有年的味道了,冬至大过年,每年冬至一到,大家都要停下手头的事情,打麻糍果(糯米糍粑)、做好吃的。

      打麻糍果可是件很费力的活,先要把糯米蒸熟,放在石臼里,几个人各握一根棒槌交替猛捣。

      捣烂糯米后,再用力打一阵,使它烂成米泥,之后趁热把米泥和成一小块一小块伴上豆粉和白糖,热呼呼、香喷喷,非常好吃。

      还要做桌饭菜祭奠祖先,再不济,也要点个香火拜一拜,烧点纸钱孝敬下;到了晚饭,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得吃一顿好吃的。

      三狗家乡那边,那一餐一般是叫吃和菜,是把很多菜全部杂在一起,一锅煮了吃,一般多少会有点荤菜,比如猪肉咸肉腊肉什么的。

      类似现在的全家福菜、火锅等,大家围在一起,趁着热气腾腾的菜,大快朵颐,好不痛快,男人们可以整点小酒,滋上一口,一年的劳累,差不多终于可以歇一歇了。

      接下来的腊八节,要吃腊八粥,一般是用大米、糯米、黄豆、绿豆、红枣、花生、莲子、栗子等,杂在一起煮出来的粥。

      有钱人家还放桃仁、松子仁、桂圆肉、荔枝肉等名贵食材,放了冰糖,煮出来甜丝丝的,孩子们几口就喝完。

      穷苦人家只做点意思下,孩子又多,每人只喝一小碗,所以,每次孩子都觉得不过瘾。三狗家还可以,过得去,也没有多到哪里去,只是,不会让孩子馋得难受。

      不过明月家会偷偷的叫上三狗和他的弟弟妹妹,和明月他们一起吃有桂圆肉的腊八粥,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一般这个时候,三狗也不客气,闷头大吃,盛了一碗又一碗,所以就会被明月笑为饭桶,饭桶就饭桶,有什么好笑的,先吃过瘾再说。

      后来长大了,好像就没有这个例行了,不过明月会带一缸子甜甜的腊八粥,偷偷地塞给三狗,命令似的,要三狗吃掉,不准三狗带回家去给别人吃。

      三狗假装为难的喝着甜甜的腊八粥,听着甜甜的呵斥命令,心里也被甜甜的,头也被甜晕了。

      看着像狗一样埋头吃食的三狗,明月不由得哑然失笑,三狗不知道明月为何发笑,便茫然无知地抬头,满嘴唇的粥糊糊,都要滴在衣服上,又赶紧低头哗啦啦的喝粥,更是可笑。

      喝完以后,三狗正要照例弯手用袖子擦嘴巴时候,一把被明月拉着:“真是跟狗一样,这么大了,还不讲卫生,给,拿去把嘴巴擦了。”明月说着,掏出自己的手绢给三狗。

      三狗接过干净漂亮的手绢,都舍不得拿来擦脏脏的嘴巴,看着明月监督的眼神,只得假模假样的擦几下。

      “就擦好了?”

      “好….好了….”

      “切!”三狗的手绢被明月一把夺回去,明月拿起手绢,仔仔细细的给三狗把嘴巴擦干净,嘴巴还不忘碎碎念:“你这脏狗,脏死了…….”

      三狗非常惬意的享受着,禁不住笑咧着嘴,却又招来明月一顿臭骂:“别笑,有什么好笑的?你笑着,我就不好擦了。”

      ……

      现在军校的三狗想着家,想着明月;抬头,微笑,望着天——

      那天的云是否都已料到

      所以脚步才轻巧

      以免打扰到,我们的时光

      因为注定那么少

      风啊,吹着白云飘

      你到那里去了

      想你的时候

      喔抬头微笑

      知道不知道

      ……

      130. 敬天敬地敬鬼神

      过了腊八,在到过年中间,还有个小年,其实小年这天主要是给灶神爷过年,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所在的一家人的功过,辞灶便是送灶王爷起程。

      大家给灶台上的灶神爷点上一支香,摆上一些好吃的,特别是甜的,意思是吃了甜的,给玉皇大帝多说点甜话。

      小年一过,没几天就要过年了,家家户户就开始打扫卫生、清洗家具、置办年货等,三狗印象最深刻,自然是杀猪了。

      三狗家每年都会捉头小猪来养,到过年时候,刚好出栏,请了杀猪侬(屠户)来杀了,留下猪头猪尾、下水(内脏)、还有点猪肉。

      其余大部分都要卖给杀猪侬,杀猪侬再卖给街市上的猪肉摊,或是自己拉着沿路叫卖。如果什么都没有给杀猪侬,就要给他工夫钱的。

      在三狗家,这个卖猪肉的钱,可是一年里家用开支的大头,买盐、衣服、孩子读书等,还有小猪本(买小猪的钱);有人专门养母猪的,来生小猪,养到断奶,就卖掉。

      杀猪前,三狗妈一般会给猪准备点好吃的,或是至少要让它吃饱,这个饿牢山出来的家伙,最后一顿多吃点,路上不至于饿着,下辈子投胎选个好人家,好好做人了,不要再做坏人了,不然又要得投胎做畜生。

      家里加上邻居几个男人,把大肥猪从猪栏里抓出来,一人一手揪着个猪耳朵,把疼的嗷嗷叫的猪,给拉出来。

      如果猪还死赖着不走,后面还有人拿着棍子,打它的【创建和谐家园】,猪疼的受不了,只得给拉了出来。

      杀猪侬早已经在空地上摆好大凳(又宽又厚的大木板做的凳子),下面藏着大木盘子和杀猪刀,等着大家把猪蹄子捉住后,抬上大凳,按住不动后。

      杀猪侬一把拿起杀猪刀,对着猪喉咙就是一刀捅进去,长长的刀尖直达猪的心脏,猪死命的厮叫着,不过一会就逐渐声音小了,直至没有声音死去。

      下面的大木盘子事先放了点盐和淀粉水,接着满满的一盘子猪血,搅动几下,端进厨房,冬天天气冷,猪血很快就凝固了,用菜刀划拉几下子切块,放在热水的锅中,煮一会就熟了。

      每当这个时候,三狗四狗春花几个孩子,就围在灶台边上,等着母亲给每人盛上一碗新鲜的猪血,撒点盐花和葱花,鲜嫩可口,很好吃。

      杀猪前,三狗母亲就要先煮上一大锅热水准备着,等猪一断气,大家拉着死猪扔进一个高高的大木桶里,用烧好的热水注下去。

      杀猪侬赶紧操起刮毛刀,沙沙响的刮起了猪毛,刮的差不多时候,又把猪给抬到大凳上,拿个水瓢子,勺着热水浇那些还没有刮到的猪毛,继续刮。

      天气冷,得要快点,不然,水一凉了,猪毛就生住很牢了,难以刮下来。不一会儿,一头猪像似被扒光衣服的一样,成为【创建和谐家园】裸的大白猪了。

      接下来,杀猪侬给猪开膛破肚,摘下各个内脏,翻猪肚猪肠子,臭的要死,稍微洗一下,分类放好。

      然后是分解猪身子,切了猪头猪尾给东家,切下四个猪腿,再沿着脊柱骨,用砍骨刀斩开,就成两大片猪肉了。

      三狗妈和三狗奶奶,急着处理一些猪内脏,也切点肉,晚上要做杀猪酒,请上左邻右舍的亲朋好友一起来,吃肉喝酒。

      猪头猪尾放在大锅里煮熟,先晾着,不能吃,要留在过年那天祭祖的,祭祖需要三牲,还缺鸡和鱼,鸡自家养着,随时可以杀了做。

      鱼要么去买,要么是自家有鱼塘的,过年前,把鱼塘水放掉,找了鱼网去捞,鱼塘一般是放不干水的,下面还是会有点水。

      或是人家不想把水放干,要留点水给一些小鱼活着,等来年长大了再捞。比较大的鱼塘在捞鱼完后,是可以允许别人下去捞点杂鱼小鱼的。

      三狗经常拿着个小篮子,脱了鞋子袜子,下到冰冷的塘泥里去,抓点小鱼杂鱼泥鳅什么的,手都动麻,不利索,看见小鱼都不一定能抓住它。

      不过好像鱼也被冻麻了,还是冬天不怎么动的,三狗忍着冻,抓了一些拿回家,用油一炸,用辣椒一炒,可下饭了。

      家里跟人家干塘的买了条大草鱼,掏掉鱼鳃,剥空肚子,折几根小树枝,把鱼肚子撑开,拿几根稻草穿过鱼嘴鱼鳃,绑好吊了起来晾着,等着过年用。

      晚上时候还得在吊鱼的绳子上,穿上个大斗笠什么的,不然的话,鱼会被老鼠给偷吃了,老鼠会沿着挂鱼的绳子,溜下去,钻进鱼肚子里吃。

      村里即使有很多猫,但也架不住老鼠更多更厉害,什么都偷吃,偷鸡蛋,一只老鼠抱不走一个鸡蛋,就两只老鼠来合作,一只抱着,另一只咬着它的尾巴拖着走。

      有的老鼠养的很大很肥,都不怕猫了,一些猫看见了,当做没看见,实在是太大了,比猫都还大。

      这么大的老鼠,肚皮都拖在地上了,走路走不了,怎么办?就跳着走,深更半夜的,一跳一跳的走,那声音,和人慢慢的一步步走路一样。

      三狗小时候在半夜听了,老是以为是鬼来了,吓得躲被窝里不敢冒头,后来慢慢长大了,觉得奇怪。

      忍不住有天晚上,偷偷藏了个火石,等听到那个声音时候,马上打亮火石,还真是人们所说的大肥老鼠啊。

      那大老鼠一见火光,也不怕,也不急,还是不疾不徐的,一步一步的跳着走了,把三狗都看呆了,都忘了要去打它了;真是奇事。

      ……

      过年了,尽管大家被冷冷的天气冻得跟狗一样,但也是喜气洋洋的起了个早床,母亲奶奶在准备过年的菜。

      上午时候,各家各户搬出个小桌子,放在门前的空地上,摆上猪头、整鱼、整鸡(杀了处理好的),点上三支香,谢年。

      谢年,差不多也是送年,感谢老天这一年里,给了自己一口饭吃,也祈求保佑在来年能风调雨顺、年年平安、岁岁有余等等诸如此类……

      以前生存条件差,人活着不易,所以就敬天敬地敬鬼神,对一些自己不能掌控的超自然力量,奉如神明,也祈求能从中得到保佑。

      或许在某一个程度上,或是在某一方面,这些是对的,至少在信仰上,不能把这些习俗全部划归于迷信。

      有信仰的人,总比没有信仰没有底线的人好,至少自己可以活得有力量,知道有来处、有归处,不至于那么的焦虑、仿徨。

      ……

      131. 谢年

      谢年请了老佛(菩萨),片刻后烧纸放百响(一百响的小鞭炮串),各家收起祭品,准备下午祭祖的物料。

      下午在房子主厅,三面摆椅子正面留空,中间大桌子摆上半熟菜,鸡鱼肉蛋菜水果点心,每空位有一双筷子半杯酒,点亮一对蜡烛,点上三支香。

      三狗爹拿着香,到门外,遥请祖先,前来过年聚餐,然后回到桌前,全家人一起双手合十,拜请祖先,好好吃上一顿饭;也敬请祖先多多保佑家人平安健康、顺利如意!

      在这个过程内,小孩子不能在厅里大声喧闹游玩,不能碰到椅子和桌子;过了一段时间,要加酒添饭,倒酒时候,要想象是有人坐在椅子上一样,不能碰到椅子和桌子,否则,是为不敬。

      末了,在门内烧纸钱,待全成灰后,再全家人来,拜祖送客,把接上的三支香,送去门外去,插在外面地上或墙头,放炮仗(鞭炮),欢送祖先们回家。

      终于等到年夜饭了,三狗四狗春花几个孩子齐齐坐在大桌子前,一边看着满桌子丰盛的菜肴,一边咽着口水,一边急迫得等着全家人到齐,才能动筷子开吃,这是规矩。

      大人们这个时候,多半是会喝点酒,小孩子就冲着好吃的菜去,什么肉啊鸡啊鱼啊,好一番吃,直吃得满嘴流油肚子鼓起,实在是再也吃不下了,才恋恋不舍的下桌。

      三狗最喜欢往饭上面浇鸡汁吃,家乡里做鸡,基本上以红焖鸡为主,最后焖出来黄橙橙的鸡油和浓汁,香气扑鼻味道勾人。

      按在平时,这样鸡汁拌饭,三狗可以一口气干掉三四大碗,可现在,不能这么吃了,还有很多好吃的鱼啊肉啊什么的。

      真好吃,即使过去大半年的,想想过年的年夜饭,也会情不自禁的流口水;有时候梦里梦到了吃年夜饭,都舍不得醒来,为的是在梦里多吃一点,醒来后发现自己口水流一枕头了。

      晚饭后,大家要聚在一起,喝茶吃点心炒货什么的,有的人家还要打牌,赌点小钱,家里是允许的。

      大人们围在火炉前,一边喝茶一边闲聊,不去睡觉,要守岁过子时,而三狗他们这样的小屁孩,早就呵欠连天了,这守岁太晚了,守不住了,母亲只得把他们给弄上床睡觉。

      初一早上,是不许赖床的,而且这一天白天也不能睡觉,意思是新年头一天不能懒,一懒了,全年都提不起劲来,会懒一年的。

      也不能不骂人,大人小孩都不能,因此有些小孩就肆无忌惮的玩儿,反正大人是不会骂人的,多好啊。

      初一一大早,三狗和弟弟妹妹们就被父母给叫起床了,不能开大门,要穿戴好,等父亲准备好炮仗,点上,开大门就放。

      鞭炮从屋里一直放到屋外去,鞭炮越响时间放得越长越好,寓意开门响、开门红,响得久,就运气好的久。

      三狗他们都等不及鞭炮响完,就冲上去捡炮仗,捡那些没有炸的单个鞭炮,还在响的就一脚踩下去,有的会被踩灭的,没踩灭的,嘭嘭的作响,炸的脚板底发震发麻。

      记得有一次村里有家大户在娶亲,放了很久的鞭炮,三狗和明诚他们,在不远处捂住耳朵,歪着头,斜着眼,看着鞭炮。

      等鞭炮快炸到最后时候,所有孩子一窝蜂的扑上去,用脚去踩灭最后的鞭炮,生怕晚了一点,没响的鞭炮被人抢光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23: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