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5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在值星班长的一声令下,大家按每个方桌八人坐下,一声“开动”后,大家拿起碗筷,开始吃饭,十分钟为限,十分钟一过,值星班长一声令下,全部站起来,不得再多吃一口。

      平日三餐,早餐主要有稀饭和馒头酱菜等;早上稀饭烫嘴巴,大家只得使劲吹着碗面,一边哗哗啦啦的吸着滚烫的稀饭,一边啃几口馒头,偶尔夹点咸菜调味。

      午饭和晚餐主食主要是米饭,也有照顾北方人的面条馒头,菜一般是萝卜、豆芽、白菜、土豆等。

      偶尔也有点猪肉,一般是定量一人一块在盘子里,夹了一块,不能再夹了,不然得有一个人没得吃了,不过这种情况基本没有,因为大家一上来就是先夹肉的,太馋人了。

      食堂每隔一段时间,比如有节假日重要纪念日时候,会杀一头自己养的猪,给大家打一次牙祭,那个时候,每人会分到一两大块的肥猪肉,只吃的嘴巴里满是油,过瘾。

      菜盆饭碗都是搪瓷的,每人专用的,用后自己去洗刷干净,将碗口向下重叠放在菜盆里置大厅桌上,既卫生又整齐。

      114. 军礼无声

      眼看着别的中队区队都已经开始进行新兵训练了,比如基础的队列训练;特别是那些九月就入学的学员兵,一个个方队的,已经在操场上喊声震天的走方队了。

      可三狗他们这个区队,节奏很慢的样子,丁队长还是没有半点叫大家上操场的意思,今天还是去大教室。

      今天是军礼课,都已经是军官几年了,谁还不知道军礼啊,但是现在是学生,不得不要遵守课务的安排和课堂的纪律。

      几个心急火燎的想早点学专业技能和战术指挥的急猴子,比如洪大彪、熊百魁、李彦丞这几个火爆性子的,还是强按着心急,耐着性子,按部就班的上学。

      丁队长眼睛很尖,早就发现了他们这几个急哄哄的了,反而更是要磨一磨他们的性子,慢条斯理的讲起军礼。

      还特地把李彦辰叫出列示范,经过几天的相处,三狗逐渐了解到了大伙的一些基本情况,这个李彦丞,他所在的原部队很特别。

      怎么个特别法,他的湖南人,很多湖南大兵都是炮筒子,直来直去的火爆性子,这算不上是特别的事情。

      真正特别的是,他是湖南嘉禾人,他所在的23师,居然从师长李必藩到士兵,绝大部分全都是湖南嘉禾人,是一支现代的湘军。

      他们师里说话联络全是用老家话来说的,随便在军营一走,不时的碰上个叔伯堂兄弟的很正常,经常是一个村的一个排,一个乡的老乡组成一个连队。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可见由乡情亲情连在一起的部队,战斗力是非常彪悍的;大而化之,西北军、川军、桂军、粤军、滇军等,也是由乡土情连在一起的部队,战斗力不容小觑。

      当然,像23师这样的一个县的部队,这也只是很少见的。一来普通的一个小县城,很难聚集起一个整师是力量。

      二来上面不是很愿意看见有很多这样的部队,试想,这种部队的人事肯定是铁板一块的,上面的别想插手染指,你想安排个外地人进去,还不是被挤兑死。

      要是部队的主官师长军长觉悟好,还行;如觉悟一般,这样的部队,很容易成为私人的军事力量,发展大了就是抵抗中央的一方军阀。

      这是上面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所以,当部队的主官到了一定的级别,就必须经常职务对调,上调或平调到别的部队去,就是怕你搞私人武装,不受中央的控制。

      但是,上面能容许23师这么搞,也是很特别的事情,不过这也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当年,中央不力,全国四分五裂,军阀四起。

      大的军阀都没有搞定,正头疼着呢,那些小的,就暂时先放在一边吧,能表面上听从中央就可以了。

      话说回来,这个李彦丞大马金刀的站了出来,丁队长示意他像上级敬礼,他双脚一靠,身体一挺,啪的就来了个举手礼。

      动作看起来,还挺标准的,丁队长举手回了个礼,指出一些应该改正的地方,比如:

      敬礼时,上体正直,右手取捷径迅速抬起,五指并拢自然伸直,中指微接帽檐右角前约2厘米处(戴卷檐帽、无檐帽或者不戴军帽时微接太阳穴,约与眉同高),手心向下,微向外张(约20度),手腕不得弯曲,右大臂略平,与两肩略成一线,同时注视受礼者。

      上级呼唤自己,应当敬礼并立即答“到,长官”,收到上级的命令后,应立即答“是,长官。”

      每天第一次遇见上级时候,应当起立敬礼(举手礼),上级回礼;同级因事接触时候,也应该互相敬礼;卫兵交接班时候,互相敬礼;敬礼之间的距离以5-7步为好。

      进入上级室内前,先喊“报告”、敲门,得到允许后,方可进入,站定后立正敬礼;事情完毕后,也站定敬礼,方可退出。

      当然,有些时候,敬礼是不用分等级的;军礼就像其他礼仪一样,只不过是军人使用的,当军人想表达自己的敬意、感谢等感情时候,都可以敬军礼,不一定是向自己的上司才敬礼。

      但是在着便装、非军事的公共场合、正在操作作业如射击、训练、就餐、文体、劳动等,可以不用敬礼。

      军礼最早的意义在于,向对方表示自己手中没有武器,以示尊重,同时两腿并拢呈立正姿势,以显示其军人大无畏的气魄。

      现在的军礼,还包括无声的尊敬、敬意、感谢等感情,都在这个简单而隆重的举手礼里体现。

      虽然啰嗦,但很系统专业,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回想自己以前所经历的,哪些没做到,哪些需要改进的,还挺管用的。

      以前,一次次的举起手,敬了很多个军礼,现在,一脸的虔诚和严肃,从头开始学习练习,对着上级,敬礼;对着同学,敬礼;对着自己,敬礼。

      对着苍天,敬礼!对着大地,敬礼!我无愧于天地。

      遥对着家里年迈的父母,敬礼!忠孝不能两全,一切话语全在无声的军礼里。

      对着那些老去的军人,敬礼!老兵不死,只是凋谢。

      对着那些长眠不醒的战友,敬礼!你们是国家的英雄。

      对着以后终究分道扬镳的战友,敬礼!喊一声战友,难舍之情,尽在无言的军礼里。

      军人,一次次举起右手,是忠诚、是信仰、是不孝、是难舍、是委屈、是感动,只有我们自己最清楚,最明白。

      军礼无声,一切尽在无声中。

      …….

      以前,三狗从一个单纯的学生到一个有点社会经验的苦力,从未体验过军营的生活,即使是学校的军训,那也只是简单的民间训练。

      而现在,慢慢的融入到军营里的铁流中,才真正感受到一名军人的骄傲、自豪,真正感受到为国为民的责任和担当。

      尽管现在还是不能完全做到一名合格的军人,但三狗还是在努力的跟着大家一起学习,去感受,去融入,去消化,去升华。

      115. 蛋,我的蛋

      又到了早上六点时刻,已入深秋的天还没有完全亮,起床号就催命般的叫了起来,还不止一个在吹,以校本部的号音为准,其他各总队号兵跟着吹,十分热闹。

      三狗跟着那些老兵快速整理内务,25师的贵州人孙烈超、35军的蒙古人阎世章、云南步兵9旅云南人段千里跟三狗一个角落,经常手把手的教三狗。

      比如孙烈超晚上睡觉时,就先把衣服裤子折好放在枕头边,这样第二天一早,在黑乎乎的宿舍里,可马上拿起衣服一抖就穿上,裤子一抖,两三下就穿上。

      把上衣下摆扎进裤腰里,系上皮带后,最后可边走边扣上衣的衣扣,节省出点时间做别的,比如打绑腿、穿鞋子。

      现在即使到了十月多,但南京城还是有些炎热的,这些天大家还是没有穿长裤,只穿短裤,这个短裤的长度是有标准的,裤摆在离膝盖一个拳头的位置。

      穿短裤,就必须要打绑腿,我们现代人可能对绑腿比较陌生,在那个年代人,很熟悉,并不是只有军营里才有绑腿的;三狗在挑夫队伍里,也有;从小跟着父亲走远路时候,也学着打过绑腿。

      这个绑腿制作很简单,拿一长布带,一端是平头,一端分叉成两条绳,宽度10厘米或更宽,长度1.5—2米长都可。

      打法也很简单,是将平头端从鞋帮开始绕脚腿平裹,松紧适度,一直把整个小腿给绑完,最后分叉的两条绳子拉起来绑起就可以了。

      绑腿的作用就很多了,下面绑得紧,上面绑得松,这两者的压力差,克服的重力作用,有利于血液往上面回流,有防止血脉下积而引起的涨疼。

      所以,刚打了绑腿后,开始有不习惯的腿肚子胀,几天后感到很舒服,特别是在长途跋涉、登山时感到小腿不酸累。

      绑带在山地里行走,还能防止山虫蚂蝗随时顺着裤管爬进去咬吸,且有效防止荆棘树枝刺扎与牵绊。

      在遇到山岩陡坡需要攀爬降落时将几根绑腿布连接绞成绳索作牵引用;如果抓到俘虏时候,还可以用绑腿把他捆个结结实实,保管他逃不了。

      如果负伤骨折,还可以解下绑腿布包扎伤口、如果有战友负伤无担架后送时,砍两长两短的树枝将几副绑腿布制作成简易担架。

      至于穿鞋子,鞋子也要放在脚头那边席子底下,为啥?前一天的122师的四川人张宗维因为鞋子放在床底下,结果起床时候,大家争赶时间,不知道被谁无意的一脚踢走。

      张宗维找了半天都找不到,只得穿着一只鞋子出去操场【创建和谐家园】,一边嘴里轻吼着咒骂着哪个弄丢他鞋的“锤子”,一边一脚高一脚底的跟着大家跑圈。

      大家不敢高声大笑,只能憋着笑,都快把大家笑岔气了;这一边一路快跑慢跑的(变速跑),一边还要强忍着笑,差点把大家憋出内伤。

      为了避免这种倒霉发生在自己头上,大家开始把鞋子放在席子底下,第二天早上才不至于没鞋子穿。

      六点钟起床号一响,只有15分钟给大家,穿衣戴帽穿鞋扎皮带、叠被子成豆腐块、洗脸漱口、跑到操场【创建和谐家园】。

      谁晚了,就罚加跑十圈,全班人都跟着一起受罚;刚开始几天,三狗为了不拖累大家,每天提前起床,才能堪堪赶上全班的速度,慢慢的半个多月下来,就赶上了节奏。

      早操后,大家回去接着洗把手擦把汗,有的起床后没来得及洗漱的,就趁这个时间洗漱下,有的也去整理下内务,把被子再次修整下。

      差不多十来分钟后,就得排队去食堂吃早饭了,七点准时开饭,稀饭馒头咸菜,十分钟内必须搞定。

      值星官哨子一吹,大家立刻得放下手里碗,起立【创建和谐家园】;有次总理纪念周的早上,居然有带壳的煮整鸡蛋。

      等结束哨声响起后,一直都吃不饱的西北汉子洪大彪不干了,一手一个抓了大家来不及吃完、剩下的两个鸡蛋,一把塞在裤兜里。

      那鸡蛋还热着呢,直把大彪烫得直咧嘴,值星官上来询问为啥?大彪脸都憋红了,直说:没啥、没啥。

      脸都憋红了,还没啥?肯定有鬼;值星官怀疑得转着圈检查大彪,看到大彪的大腿根两边都鼓起了个包,问:这是啥?大彪支支吾吾的:蛋,我的蛋。

      大伙本来一直死命憋住不笑的,怕大彪穿帮了,这下子,好家伙,我的蛋,大家再也憋不住哄笑起来了。

      自此以后,大彪被大家说了三年的蛋,高兴不高兴都冲大彪喊:蛋呢?你的蛋呢?大彪也好脾气,憨憨笑笑,被说急了,就回道:还在裤子里,好好的呢。

      ……

      终于进入训练的正课了,丁区队长跟大家说,这前几个月还是属于入伍教育(预备入伍)的士兵训练,这个称为入伍生阶段。

      这个阶段,是由一个普通平民(或学生)向一个合格的士兵转变的基础教育和训练阶段,即打好军人的基础;并且,入伍教育前三个月是徒手学习,不得放假。

      入伍教育训练期满后,还得考核,合格的转入第一总队,发给每人圆形蓝底白字的“军校”、“学生”领章各一枚,在自己军装的翻领上左右钉上,说明是正式成为了黄埔军校学生了,待遇转为上等兵的待遇。

      然后开始各自上报兵种志愿,进行分科考试,分步、骑、炮、工、辎重、通信等科,学校根据学生本人的志愿和考核成绩,给予分科分兵种,然后,进入第二阶段的分科教育,学习所在科的专业知识。

      而最早的入伍教育士兵训练成绩不合格的,不算淘汰出校,而是全部转入第二总队,继续进行三个月、六个月的士兵训练。

      再次考核合格了才能跟第一总队一样,进行分科考试,分科教育;所以,同一期的学员,毕业时间会有所不同,有的会晚半年甚至一年的,主要原因是在入伍教育考核的合格早晚。

      分科训练期满后,晋升中士待遇,之后是军官教育,也叫军官候补生教育,一般是第三年的整年,学习作为一名军官的自身素质、指挥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

      合格毕业的学生会取得少尉军衔,除了部分留校的,大部分会分配到各部队去,成为一名初级军官,有原部队的,原则上要回原部队。

      如果没有带过兵的学员,毕业后不能马上授予排长连长的实职,要任见习官半年,随后才可以补用,视能力与否,就任排长连长的实职。

      三狗他们这第三总队的晚了差不多一个月入学,不过他们属于军官生,早就是一名合格的士兵了,按理说,可以不用训练的。

      但入了军校,必须得按学校的规矩来办事,还得按部就班的进行入伍生训练。只是可以缩短时间,跟上学员兵的入伍生训练进度一起训练。

      不过听沈中队长说,他们的第三总队也要参加入伍教育训练的考核,如果不合格,也和别人一样,继续呆在第二、第三总队补课,等下次的考试过了,才能参加分科考试。

      这就动真格了,万一考核没过,他们这样的军官生岂不是被人笑话死了,太丢人了,堂堂的军官还比学员兵要差,说出去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

      本来大家对入伍训练很轻视,觉得这是几年前做的滚瓜烂熟的事情,敷衍敷衍过了就行了,没想到最后还是要考核的,不由得重视起来。

      116. 爱国的血,只热五分钟吗?

      在知道这个军校里并不是那么容易混的,而且事关到个人及身后原部队的荣誉尊严,大家马上收起了原来一副吊儿郎当的老兵痞子模样了。

      尽管是以前司空见惯的动作,现在大家都开始严肃对待,而且,在日常生活里,那些中队长区队长什么的,都知道他们是军官生,是老兵,都给足了面子,没有什么严格刁难。

      不过,到了正课训练时候,是教官授课,黄埔军校最早是学苏式训练,有苏联的教官来授课。

      后来有日式训练,有日本教官或是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回来的任教官,现在是以德式训练为主,有德国教官授课,请了会德语的人在边上翻译。

      总体来说,黄埔军校训练科目兼顾了这三个国家的优点,也算是在当时的世界属于最先进的初级军事训练了。

      因为涉及到最先进的军事训练来自外国,很多原始资料是外文编著的,还有平日里也有外国教官授课,所以学校要求每个学生必须要懂一门外语。

      当时学校开设了英、日、德、俄文班,三狗进行了一番比较后,还是选择了学日语,为啥?

      一是按照以前学的地理课,总觉得英、德、俄这些国家太远了,就算学会了他们的语言,也不会有什么机会去他们的国家,和使用这些语言的机会。

      倒是日本离得很近,是有更多的机会去日本或使用日语的机会,三狗现在尽管是进了全国一流的军事院校,眼界开了很多。

      但骨子里还是一个思想保守的小农,仍是希望学成后,能回到老家里,有一份满意的工作,娶上明月,老婆孩子热炕头,照顾到老和小,尽孝和尽责。

      这样,这一辈子,就满足了,没有那些一满天一满地的、不切合实际的想法,或是野心也好,好男儿志在四方也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23:0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