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4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牛牯极力让自己冷静下来。让打铁侬按住那个活的外人,把大家召在一起,交代下去,每人只带着自己的扁担,其他的空箩筐不要了。

      等会儿把大门打开,让打铁侬拎着这个外人走在前面,大家跟在后面,突然一起向前冲,往十都方向走。

      同时让守后门的大薯和狗腿断后,在大门开的同时,也打开后门,扔几把椅子出去,然后赶紧再关上后门,跟着大家后面一起冲出去。

      交代完毕后,牛牯去大门把那个木头楔子取下,一口吹灭蜡烛,说声:“动手”;两个大门哗的一声全部打开。

      82. 亡命狂奔

      后门的大薯和狗腿扔了几把椅子出去后,闹起了大动静,埋伏在后门的土匪,以为牛牯他们走后门逃走了,都发一声喊,去后门堵住他们。

      按正常人心理,看到前门一围,都会开后门逃走,所以土匪很多时候会在后门不动声色得埋下重兵,前门只是虚张声势的,真正抓人是在后门外面抓的。

      牛牯是老江湖了,自然知道土匪的惯用手段,这后门一开,埋伏在那的土匪就蓄势待发了,一听到有动静,马上就扑了上去。

      因为要遮人耳目,埋伏在后门的土匪是不打火把的,这黑乎乎的见有声音,肯定是人,按以往经验,基本上是一扑一个准。

      所以这帮土匪兴奋的叫到:“人从后门逃了”,一窝蜂的扑了上去,没想到这次算盘打空了,扑倒的只是几个椅子,大薯的力气大,还把一把椅子扔的老远,害的土匪们扑去老远才逮住那把椅子。

      一看是椅子,后门的土匪气疯了,赶紧去开后门,没想到,后门又被刚离去的狗腿他们关上了。

      气得土匪们直砸后门,那声势,简直要把后门给拆了,闹的声音很大,乱哄哄的一片,连前门的呼喊声都听不见。

      后门开的时候,前门也打开了,在一片火把照耀下,那些个土匪,个个都戴着戏面壳(唱戏的面具),这装备还挺齐全的。

      很多土匪在抢劫时候,喜欢戴上面具,主要是不让别人认出自己,以免被人带着官府指认自己,还有一个就是可以吓唬吓唬那些胆小的平民百姓。

      三狗可从没见过这样的阵势,确实很吓人,双腿发抖,强撑着身体。同时双手紧握扁担,极力让眼睛尽快的适应强光,跟在牛牯后面,发一声喊,没头没脸的向前死冲。

      前面的土匪看见大门一开,自己的线人先出来,以为里面得手了,不由得放松了一下,也就这一下,救了三狗他们的命。

      线人是被打铁侬在后面拎着的,打铁侬那手劲大的惊人,就一只手,抓在线人的后颈上,线人连话都说不出来,满脸痛苦的被推了出来。

      还没等土匪仔细辨识出线人脸上的痛苦时,线人就已经被打铁侬用力推送到土匪大当家的怀里了,只把大当家撞了个四脚朝天。

      趁这一个时间,大伙全部冲了出来,扁担一顿乱舞,阵势也挺大的,土匪没有心理准备,也就没有预案的准备,总以为几个挑夫客,还不是跟以前一样,和软柿子一样,叫干嘛就干嘛的。

      没想到现在这伙人,简直跟老虎下山一样,玩了命的冲了过来,手上还有长扁担,土匪们下意识的避开锋头,向两边闪开,眼睁睁的看着牛牯他们飞奔而去。

      按事先说好的路线,大家一冲出去,就折向十都方向,逃了过去,不管天黑不黑了,逃命要紧。

      摔倒了赶紧起来,也顾不上摔疼了哪里,一定要跟着大部队逃路,落单了,等于是死路一条。

      还没逃出几步,在一个狭隘的路口,冲在前头的打铁侬一个紧急刹车,后面的都追尾了,抬头一看,心里凉了半截。

      原来狡猾的土匪,在这里也布下了重兵,一群人举着火把,拿着刀,正守着那里;你个【创建和谐家园】,这犯的着吗,动这么多土匪,来打劫一群穷挑夫客?估计整个廿八都的土匪都来了。

      肯定是哪里走露了风声,被人知道了牛牯他们带着巨额货款,才会搞这么大的动静出来。

      这么狭隘的路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从这里冲过去,基本是不可能的,人家土匪不是傻子,知道在哪设伏,在哪堵人的。

      大家绝望的看着牛牯,牛牯心里急速的运转着,马上对着大家说,走,去廿八都,于是回头带着大家往回冲去。

      牛牯的决定是对的,也是无奈的,因为现在从这里直冲,估计兄弟们会死的一个不剩,现在回头杀个回马枪,可能还能冲出去一部分人,总比全死在这里好多了。

      还有,按这个时间,逃到廿八都,差不多要天亮了,那里有警察,土匪再嚣张,毕竟不会在光天化日之下,大动干戈的。

      一旦熬到天亮,再逃到闹市里,就安全多了。于是,马上决定,带领大家冲回去。

      再说另一头,那个大当家的被线人撞翻在地上,有看到手底下人自动闪开,礼让那帮挑夫客逃走,简直要气疯了。

      等爬起来,后门的土匪赶了过来,说被人骗了,只逮住了几只椅子,大当家的更是火冒三丈,这自出道以来,虽然栽倒过不少,但很少被一群手无寸铁的人这般戏弄。

      这个气无处可使,就一把抓起那个无能的线人,这个线人终于能发出声音来,大吼一声哭了起来,说自己的兄弟在屋里被人打死了。

      奶奶的熊啊,这还了得,反了反了,不把这帮挑夫客全部抓住,个个碎尸万段,誓不为人。大当家的当即带人向牛牯他们尾随而来。

      因为算准了这帮广丰侬,一受惊吓,肯定是会逃回本县去的,所以大当家的还是不顾众人的不屑,决定派上好几个人在前头狭隘出堵住。

      听手底下人说,那帮该死的挑夫客,正往那边逃去,大当家的嘴边浮出一死得意的笑容,你【创建和谐家园】,这下子,我看你插上翅膀飞上天去。

      或许,也该是三狗他们命大,在往回走的地方有个小小的拐弯,就是这个拐弯处,就了牛牯他们这一群人。

      时间也刚好来帮忙,两群人刚好在拐弯处两边急速向前汇合,牛牯他们没有火把,只是凭着自己的记性来跑这条夜路。

      而这帮土匪自然是打着火把的,而且满以为自己胜券在握,自然也是乱糟糟的各种声音发喊着,意在吓唬对手。

      正好在快要交汇时候,土匪乱糟糟的声音和从拐弯处外面传来的火把光线,提醒了牛牯他们,紧急之下,牛牯赶紧把大家带到了拐弯处路上面的山坡上去。

      ……

      83. 给我死命追

      等最后一个人刚摸黑上到坡上去时候,拐弯角正好出现了追来土匪的火把,大家赶紧把身体紧紧的贴在地上,悄无声息的看着这一大群土匪一路跑了过去。

      等土匪一过,牛牯赶紧的带上众人,从坡上下来,玩了命的向廿八都方向逃去。

      这帮土匪兴冲冲的向那个隘口冲去时候,发现自己几个兄弟还站在那里,我去,奇了怪啊,这人呢,真的有翅膀吗,飞走了。

      大当家的不可思议的上去问那几个堵路的手下,那手下回答说,刚才看到了有一群人跑了过来,又一窝蜂的跑了回去。

      按时间来说,这帮人肯定是那伙挑夫客了,气得大当家的,一个大嘴巴过去,吼道:你们都看见人了,怎么不追?

      被打的那个倒霉鬼哭丧着脸,囔囔的辩解道:“你不是说,让我们无论什么情况,都不能离开这里的吗?”

      说的也是,这个重要的隘口,确实是不能离开的,只要死守着不离开,逃跑的人就走不了。

      但如果一旦离开隘口去追人了,到了开阔地带,他们这几个人,还是力不从心的,一旦被人杀个回马枪,肯定是会被冲散的,隘口自然会被人抢去。

      所以,一开始大当家的就死命他们,什么都不要动,就死守在这里。

      可现在,守隘口的人说这帮挑夫客往回逃走了,那肯定是得往回追了,往廿八都地界赶鸭子,有什么好怕的。

      于是大当家的一声令下,死守隘口的就守到天亮再走,走的时候,把死在客栈里的老郭给抬回去。

      其他的兄弟们,都一起去追,替老郭报仇;【创建和谐家园】,到了我的老巢去,还不把你们抓住,个个得扒皮抽筋的,方能泄我心头大恨。

      没走出几步,就听到前头岭塘村里一阵狗叫声,更是证实了这帮挑夫客,向廿八都逃去了。

      于是,马上叫上几个跑步能手,冲在最前面,一定要死咬住他们,不给他们躲匿的机会,【创建和谐家园】,刚才肯定是躲在哪个角落里,错过了。

      这几个跑步能手确实厉害,整天在山上摸爬滚打的,跟猎狗一样,速度惊人,没一会就就远远看见了牛牯他们了。

      ……

      七月半(中元节)都到了,这个死三狗还不回家,明月从昨天开始,就老往三狗家里跑,一遍遍的问三狗妈,三狗回来了吗?三狗回来了吗?

      结果是一次次失望而归,今天天刚一发亮,就起床了,站在家门口远眺,满心欢喜的等着死三狗从畈对面的小山包的路上出现。

      ……

      一个多月前的那个晚上,挟持三狗私奔未遂后,明月跟着明诚回到家里,还没到家门口,就被母亲一把抱紧,不放手,说啥也不放手。

      母亲死抱着明月,一个劲的哭,本来明月爹正准备要好好收拾明月一番,也无从下手;或许是明月妈的计谋,生怕心爱的女儿被她爹打坏了。

      再说,当时情景也不适合马上教训女儿,夜已经很深了,就让明诚把当时的情况说了下,知道三狗没事,还给了钱,暂时不回家,在外面呆一段时间。

      这下子,三狗妈就放心了,还是明诚会办事,三狗这样子不马上回家的好,要是现在回家了,肯定会被他爹揍个半死。

      儿子都是娘的心头肉,就算是五六十岁的老儿子,还是娘的心头肉,不管犯了什么错犯了什么法,都是舍不得被别人打的。

      郁闷的三狗爹,不发一话,铁青着脸,起身抓起烟杆就回家去了,三狗妈赶紧的跟明诚爹娘说了几句好话,说不要为难明月,都是他们家三狗的错,等三狗回家,一定要好好教育一番等等。

      边说边马上去跟上自己的男人,要去宽一宽男人的心,即使宽不了,也不能扔下自己男人不理,在人家家里八卦的。

      明诚爹听完明诚的话,沉吟片刻,叫人关上大门,回头对着几个随明诚去追三狗的小辈们说:

      “今晚辛苦你们了,改天要好好的请你们喝一杯。”

      “不辛苦不辛苦,长泰伯你不用客气。”小辈们自然很客气的回话。

      “好,那我就跟你们不客气了,有一件事,我还要请你们帮忙。”

      “长泰伯,你什么事,你尽管开口吩咐。”

      “就是今晚的事,我希望你们几个都不要说出去,口风紧一点,这是我们王家的家丑,不得外扬,懂不懂?”

      “懂的,懂的;回来路上,明诚就再三跟我们交代过了,长泰伯你放心。”

      “好,我长泰伯相信你们,这天太晚了,你们都早点回家睡觉吧,改天请你们喝酒。”

      “好的,那我们就走了”,“明诚,我们走了。”

      明诚上去送大家出门后,关上大门,看见爹正对着被夫人抱着的明月怒目相向,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叹了一声,转身进房间去了。

      明月妈看见丈夫走了,才松开明月,赶紧的拉去洗漱去,两人窃窃私语的,不知道在说什么,明诚自己也困了,也就回房间睡了。

      这事情,到后面还是不了了之了,只是明诚爹还是没有气消,明月被娘游说着,当自己爹的面叫了好几次爹,她爹就是不理她。

      好像自己没有这个女儿一样,明月爹再也不管明月了,再也不过问明月的事情了,明月想去哪里,随便,不要跟我说,明月想干嘛,也随便,不要跟我说,我不管。

      这样子,搞得明月更难受,本来是准备接受一场暴风雨的洗礼的,结果啥事都没有,这事,总感觉不是这样的,风平浪静的太反常了,反而整天让明月心慌慌的。

      当然,明月是不懂她爹心里怎么想法,她爹现在最关注的不是她,而是守城家那边,女儿闯下这个大祸,村里面或许没人知道,就算是知道,也没有真凭实据,按他们王家现在的地位,是没有人敢当面乱说什么的。

      可嵩峰那边的郑家,那就不一定了,郑守城这孩子,那天晚上是在王家的,明显是知道了明月和三狗的事了,不然不会马上负气回家的。

      现在头疼的是,就不知道郑家下一步会怎么做?不管他们郑家怎么做,他都能接受,毕竟是王家有错在先。

      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事过去一个多月了,郑家还是没有分毫动静,这让明月爹摸不准了。

      84. 满盘棋子,皆等一人

      按理说,郑家肯定在出事的几天后,会打将上门来,按照农村里的规矩,是要好好羞辱一把王家的,然后提出退回所有订婚的聘金、见面礼、礼物等。

      如果郑家真要闹这么的一出,明诚爹也认了,该赔礼道歉的赔礼道歉,该还钱的还钱,一个子都不能少,女儿丢尽了面子,自己再也不能跟着丢面子。

      既然都摊开了说,这个婚事就肯定吹了,家丑也自然捂不住了,还好,有三狗这个备胎,再说,本来三狗就是始作俑者,这个锅你不背,谁来背?

      要是女儿明月名声坏了,三狗又不要,那也要拼着个老脸去找三狗家算账的,不过,根据他对三狗的了解,这孩子本身品质不错,正常是不敢不要的。

      既然女儿名声坏了,肯定是嫁不了好人家的。想想,退一步说话,给三狗也不错,三狗家虽然穷一些,但两家本来就跟一家一样的。

      要说知根知底的,这除了三狗家的,还真找不出第二家了。还有,自己只有这么一个宝贝女儿,也不希望她远嫁家门,以后想见一面都难。

      如果就嫁给三狗,等于跟没出阁一样,还不是天天相见的,对于此,明月妈更是欢喜的不得了,也是她最疼爱这个女儿了。

      这些所有的算盘都打的好好的,却发现最难解决的难题来了,因为在几天前,听到来福从十都回来找上三狗家说,三狗在十都挑蒲城担,说是七月半会回家过节的。

      这眼瞅着,马上就要到七月半了,明月可是越来越欢欣,而她老爹却越来越焦躁,实在是摸不透郑家的路子啊。

      这郑家,要杀要剐的,给一句明话好不好,不能就把这事给不声不响的拖在这里啊。三狗就要马上回家了,明月肯定是要去见他,还听明诚说,明月跟三狗说好了,等三狗一回家,就去把婚事给办了。

      我的老天爷啊,这到时候,该怎么跟人家郑家圆场啊,对于明月,他已经想好了,不能再逼着她嫁给守城了,看着那晚女儿的决绝,真的是触动了他的内心,也震动了他。

      再坚持让她嫁给守城,真的说不定,这个刚烈的女儿会【创建和谐家园】的,因为现在已经有了三狗这个希望在她心里了,更是不能强拗着她了。

      最后熬到三狗回来了,郑家还是没有消息,实在没办法,只好不要自己这张老脸了,只能自己亲自上门谢罪了。

      或许是,郑家也是大户,人家也不想让太多人知道这件事,毕竟这未进门的儿媳妇,有这样的举动,也算是家丑,不想外扬,败了自家脸面。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8: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