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3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七十多里路,一天内走完,还挑着重担,这是三狗从未尝试过的事情;到了最后十里路,三狗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熬过去的。

      第一次这么长时间的挑重担,肩膀红肿起来,扁担都不太好换肩了,担子如千斤重担一样,压在刺痛的肩膀上,走几步就赶紧换个肩,但没什么用,即使刚换过去,肩膀马上就痛的要命。

      肩膀的痛还是好点,脚上痛才真的叫痛啊,两只脚的脚板底都磨出了几个大血泡,每一脚下去,如踩在针头上,那钻心的痛,痛得三狗满头大汗。

      眼看着要被大家甩下来了,这一路都熬过来了,还在乎最后一点路,不然被落单了,面子上不好受,更重要的是自己走错路了,万一货物丢了或被抢,那就麻烦大了。

      三狗犟劲一上来,紧咬着牙关,憋着一口气,低着头死命地跟着大伙,还好在傍晚蒙蒙黑下,大伙没怎么注意到三狗的异样。

      大伙到了这个时候,也不再说说笑笑了,也没啥劲说笑了,知道只剩最后十里路了,都憋着一口气,低头不言,踩着自己的步点,一步一步,拉近着离终点的距离。

      终于快到了凤林,这里有个厘卡,是很难躲得过的,这厘卡设得很贼,就在码头货场的门口,独此一条路非走不可,大家只好排着队去验货、过秤。

      还好的是,这里接货的货主、还有牛牯,跟这个厘卡的人很熟,经常会请他们的头儿出去吃个饭喝个酒什么的,大家关系还不错。

      这时候,货主出来和牛牯一起,对厘卡每人发包纸烟,或是给头儿塞个红包什么的,这个厘金就少收很多了,也就是象征性的收一点,应付上级的盘查。

      交了货,大家挑着空箩筐,找到一家客栈,牛牯被大家赶走,让他早点回家与嫂子团圆;萝卜自己也溜走了,找相好的去了。

      还没等饭菜上桌,三狗就已经瘫坐不起了;这家店看来也是大伙常落脚的地方,老李头去倒了杯盐茶,让三狗赶紧趁热喝下去。

      一通咸咸热热的盐水茶下肚,三狗热气满脸头发冒汗,浑身通透,才总算有了点力气去洗手吃饭。

      饭后,大家照例冲凉擦身子,拿热水泡脚,老李头看着和自己家里孩子差不多大的三狗,心疼得拿了条热毛巾敷在三狗红肿的肩膀上。

      老李头也帮忙把三狗脚上几串大血泡挑了,拿了些药粉敷上,让三狗早早休息,年轻人,睡一晚就没事了。

      第二天直到日上三竿,三狗才一觉醒来,发现肩膀红肿消退了不少,脚板底也神奇的好了,只是走路有点小痛,已经不碍事了。

      客栈有供应吃饭的,也有纯住的,挑夫们一般是一起让店家供应饭菜的,一来伙食成本可降低些;二来大家需要多休息;三来人聚在一起好行动,有个活儿的一通知大家马上就可以走。

      不然三三两两的出去找饭吃,不是下馆子就是喝多了,自己没赚几个钱都会败光了,不但伤钱伤身,可能还会闹事,产生不必要的麻烦,等到有活干了,找个人都找不到。

      三狗早饭喝大家剩下的粥,还有点热,就着咸菜和馒头,哗啦啦就是两大碗;上午稍微拾掇下,拿着自己人生第一次赚来的钱。

      另外,还跟老李头借了点钱,特地去买了一些点心水果、小孩子玩具等什么的,扎了个包,一路问人问到牛牯的家,献上礼品,特地来感谢牛牯。

      牛牯很高兴,嫂子小翠热情地招呼着;坐了会,唠了几句家常,也快午饭了,三狗起身告辞要回去,牛牯抓住三狗不放,特地要留三狗一起吃午饭。

      盛情难却,三狗就留下来吃了餐饭,抵不住牛牯的蛮力,也喝了点酒。

      临走时,牛牯出来送三狗,陪着三狗走了一段路,拍着三狗肩膀,说:

      “三狗,我知道你是个读书人,是不能跟着我们长时间做这个没什么前途的事情的”。

      “哥,我愿意跟着你,你救了我的命,我什么都是你的”,三狗也动了情。

      “傻孩子,别傻了,命是你自己的,别动不动就不要自己的命。”

      “是,我听哥的。”

      ……

      “三狗,我也不问你丢的是什么钱;但是肯定知道你很需要那笔钱”……

      “我听你跟那警察说,你还在读书,那九月你就要开学了,这也就一个来月的时间了,按你这个速度,你肯定是赚不到那么多钱的”;

      “这样吧,等你干到快开学时候,再看看你还缺多少,我就帮你先凑上,你拿去应了这个急,以后再慢慢还给哥,怎么样?”

      就那么的一下子,三狗感觉自己鼻子像是被谁擂了一拳,酸的难受,眼泪不争气的流了出来,哽咽着说道:“哥,你对我的大恩大德,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你?”

      58. 再启程

      说着,三狗转身对着牛牯跪了下去,膝盖还没到地上,就被牛牯一把给拽住了,牛牯有点生气的喊道:“出息点,你也算是个男人了,别动不动的就跪,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多了,黄金都给你跪没了。”

      “……”三狗哽咽着说不出话了。

      “回去别把书本给丢下了,多念点书,以后不管做什么都是有用的”;“你看我们这些个兄弟,都是吃了没有读什么书的亏,才不得不给人家做牛做马的”;“你要是有出息,就给哥多读点书,那就是对哥最好的报答了。”

      “我会的,我一定会的……”三狗别无他话,唯有发誓。

      “好吧,送客千里,终有一别;回去好好休息下,明天可能就有活干了。”

      “好的,那就再见了,哥。”

      “再见了,回去吧,有什么事,及时来找我。”

      “好的,再见。”

      ……

      三狗就此与牛牯别过,转头回大伙住的客栈大通铺去,快到时候才突然想起些什么,赶紧转身去买了些卤菜花生米什么的,打了些烧酒,基本把身上的几个钱全花光了。

      三狗拎着酒和吃食回到了客栈,大伙有的在午休,有的在闲聊,像白萝卜之类的,肯定是不在这里了,早出去鬼混了。

      三狗找店家借了些碗筷杯子什么的,把吃食放在客栈的餐桌上,招呼大家一起来喝酒;有酒喝这等好事,大伙肯定是不会放过的,一窝蜂的围了过来。

      “三狗,上午就出去了,午饭都不见你,你去哪里鬼混去了?”大薯很八卦的问三狗。

      “你大薯有本事自己出去鬼混去啊,管人家三狗什么事,三狗上午是去牛牯家了,是不是三狗?”,老李头知道三狗跟他借钱干嘛去,本身也宅心仁厚,就替三狗说了句话。

      “是的,我上午是去了一趟头儿家里”,三狗笑着说到。

      “有没有买点东西去啊?去人家家里不能空手的啊,特别是头儿,还是你的救命恩人呢”,细毛不放心的交代着三狗。

      “放心了细毛,东西肯定是买了去的,只是我现在手头里没几个钱,买的尽是些便宜货,骗骗小牛牯还行。”三狗心情不错。

      “要的,要的”

      “这个礼次是要的”

      “东西好不好是次要的,礼节到了就可以了”

      “以后赚多了钱,再去好好的感谢下牛牯”

      大家七嘴八舌的说着话,手也不闲着,倒酒的倒酒,分碗筷的分碗筷。有好几个家伙还抱怨三狗怎么买这么多好吃的东西,早知道,午饭就少吃点了,偏偏午饭把自己肚子给撑得鼓鼓的。

      “说你劳碌命就是劳碌命啊,狗头戴不住饭粒(没有享福的命)”

      “你享福命啊,那你还咋跟我们吃一个锅,睡一个被窝呢?”

      大家斗着嘴,吃东西也不闲着,老李头端着酒,站了起来,清了清嗓子,说:“来来来,大伙都端起来,咱们就把这个算是三狗的入伙酒,好不好?”

      “好”

      “这个提议好”

      “好就一口干了这杯酒”,老李头一口闷了杯里的酒,把杯子翻过来,亮了亮空杯底。

      大家纷纷干了杯里的酒,三狗忙着招呼大家吃东西,别尽喝酒了,酒有的是,喝光了我再去打,保证大家喝个痛快。

      ……

      第二天一早,牛牯就来带大家去装货,遂了角蚤的愿,这次回程挑的是洋袜,装满了整个箩筐,也不算很重。

      萝卜知道今早要挑货回县城,就早早的回到客栈,一起和大家吃了早饭后挑着空箩筐装货,牛牯听老李头说三狗脚起泡了,就问三狗,还行不行,能不能挑?

      三狗不想吃白食,坚决要挑,牛牯就给三狗少装了一些;大家给货包裹上油布,就启程了,出货场,厘卡是不会收厘金的,只是检查。

      牛牯丢了几包纸烟给司事巡丁(厘卡的工作人员),都是大熟人了,关系还处得这么好,他们都懒得来查验货物,挥挥手就给放行了。

      大家挑着洋袜原路返回,这洋袜最早确实是从洋人国家传进来的,以前人穿的大部分是粗布做的袜子,粗布袜子不怎么透气,也不太保暖,舒适更是谈不上了。

      有钱人会穿棉布袜子,夏天甚至是丝绸做的袜子,凉爽丝滑;其实丝绸本来不大适合做袜子,脚出汗之后,容易打滑、起皱,穿着不舒服。但富人家一般不做重活,很少出汗,就没事了。

      不管是棉布还是粗布袜子,当时都是手工做的,都有个缺点,就是容易结块,出汗后袜子布会皱在一起;有钱人不怎么出汗,棉布袜子每天都换,就没什么问题。

      穷人家一般是穿粗布袜子,没半天就汗湿起皱结块了,一天不洗就会发臭,穿着走路,脚板底像踩着块淤泥一样,很不舒服。

      后来出现了针织的洋袜,透气、舒适、保暖,颜色式样还挺多,价格也不是很贵,从几个铜板到几个小洋都有,所以很多稍微有点钱的人,都会买洋袜来穿。

      穿的人多了,就供不应求了,因为销路好,利润高,靠近江浙一带的产棉区,很多人就自己买来机器,做棉袜、汗衫、【创建和谐家园】、毛衣、毛线帽子、手套、围巾等针织品。

      特别是织袜机,有简单的手摇织袜机,操作维修都很简单经济,买来在家里自己织,一台一天可以织出几十双袜子。

      有的人还背着挑着手摇织袜机到处走,直接上门给人按脚码定制袜子、或是修补破旧袜子的;在家里做的,规模慢慢做大了,超过一二十台机器就算是袜厂了。

      后来有了更先进的电动织袜机,那个生产速度就更快了,再加上其他的针织机器,所以在江浙地带开了很多的针织厂;做出来的袜子衣服等针织品销到全国,袜子名字也继续统称为“洋袜”。

      至于后来更先进的尼龙袜子,是民国27年(1938年)后的事情了,直到1938年美国杜邦公司发明了尼龙后,同年才有第一批尼龙袜投放市场,到中国市场更会晚一点。

      当时的江西主要是产粮、产茶、钨矿等,赣东北地区还有茶油、夏布、草纸、木材竹料等,但很少种植棉花,不是产棉区。

      所以这些洋袜衣服什么的,都是从浙江过来,经浙西衢州到边界江山运过来;有专门做这种生意的货主东家,也有自己挑着货走街串巷卖的货郎。

      59. 里面的道道

      三狗他们的挑夫队只做运输,赚运费;三狗年轻,身体好得快,昨天还有点痛的肩膀和脚板底,今天好多了。

      不过好得再快,还得要有个恢复期,这还没完全好透,三狗又开始接着挑,刚开始前面十几里路不觉得,之后越来越变本加厉的痛得厉害。

      到午饭在路边店打尖时候,想看看肩膀怎么样了,结果一撩衣服都痛,原来把肩膀皮给蹭压破了,血肉连着衣服粘住了。

      老李头打了些热水,洗开伤口,再找牛牯拿了些云南白药给敷上去,找了块干净的绑带给两边缠绕绑起来。

      完后再处理脚板底,之前起血泡的地方,虽然放了血,但皮还没有完全粘住肉,这一重压加不停的摩擦走路,那些皮全开了,有的都已经掉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只能用热水洗干净脚板底后,敷上白药,绑上绑带,鞋子就穿不进去了;牛牯看到这个情况,就叫三狗先留在路边的客栈休息几天,等大家过几天回来再一起汇合。

      三狗不想连累大家,或是不想离开大家,说这点皮外伤不算什么,坚持一下就到县城了,歇个几天等脚板底和肩膀长出茧来就没事了。

      见三狗一再坚持,牛牯就算了,但也叫大伙每人分摊了一点三狗箩筐的货,这样三狗就挑得更轻。

      这个再轻,自己还得走路,三狗把鞋子丢在箩筐里,这个新买的布鞋也不能这么穿了,不然几天就把鞋底磨穿了,怪可惜的。

      大伙大部分都是草鞋,改天跟老李头学打草鞋,老李头说他会打,等学会了就给自己打一双,三狗暗想;可现在赤脚打着绑带直接走,但每走一步,那个疼痛,钻心的难受,满头大汗的。

      大伙看见三狗这么蛮犟,也不喊一声疼,越发对三狗另眼相看,这个书生不错啊。于是纷纷从三狗箩筐里拿货给自己挑,到后来三狗只挑着两个空箩筐在走了。

      三狗挑个空箩筐,其实是可以走大路过厘卡的,没人管的,只是三狗一来对这条路不熟悉,怕走错了。

      二来不愿意离开大家,本来人家帮你分摊了货物挑,你自己还抄近路享受去,是很不应该的,即使路不熟,也可以一路问回去,但三狗还是没有那样做,尽管老李头他们都叫直接走大路回去。

      跟着大家,到了傍晚时分,一路到了三十三都(下溪)南山地头,牛牯跟老李头和打铁侬说了声,他要去上个茅坑(大便),嘱咐大家先回北门货场,那里有货主东家接货的。

      大家就没有等牛牯,就一路回北门货场了;后来过了一段时间三狗才知道,其实牛牯不是去上茅坑,也是老李头看三狗这人能关住嘴巴守住口,才偷偷告诉他的。

      原来牛牯他自己挑的那担货上面只盖了一些洋袜,底下的都是好东西,什么好东西?都是药品,这年头,很多药品特别是西药,都禁运,做这个买卖是很赚钱的,当然,一旦被抓到了,只有坐牢的份了。

      而且牛牯这个买卖一旦被抓,还不止是坐牢,肯定是杀头的,所以当时大伙都当做不知道这事发生,一来怕连累,二来怕漏了风声;至于三狗,是很久以后才知道这件事的。

      到底是什么罪,抓住就杀头?原来牛牯的药品是卖给“红匪”(红军),事先约好时间地点,人家也付了定金给牛牯,到那个时间点人过来提货。

      当时“红匪”大部分是在弋阳一带活动,广丰也有,但比较零星,规模不如弋阳;因此所有去弋阳的路都被官府封锁得很死,查的很严。

      所以牛牯不敢走那条线,和人家谈好只能在这条熟路上交货,最后大家商定,选在离县城不远的三十三都(下溪)交接。

      人家收了牛牯的货,再想办法运到弋阳,至于怎么通过封锁线,这个牛牯就不管了,也不会问那么多的东西,这都是道上规矩。

      反正他们最缺这个药品了,市面上是买不到的,药铺子都是些平常药,一些禁药都给收走了,不让摆出来,甚至是没有。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