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抗战铁血路:八千里路铁与血》-第14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根据日本官方编写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记载:“在第10军方面,第114师团和第6师团并列向雨花台方向攻击。”

      进攻雨花台左翼的第6师团,第23联队主攻安德门阵地,第13联队第1大队掩护第23联队右侧,联队主力和第45联队与第114师团127旅团一起进攻雨花台中央地带。

      在进攻安德门时,日军遭到中国军队的顽强反击,《都城步兵第二十三联队战记》写道:

      “敌军据守着围着有铁丝网、配置有机枪掩体的坚固阵地,并凭借野炮、迫击炮以及相当数量的自动火器进行相当顽强的抵抗。”

      激战中,日军第23联队第1大队长驹泽中佐、代理大队长金田大尉先后负伤。

      332. 雨花台上落雨花

      就在日军第23联队陷入苦战的时候,日军援军第47联队(附独立山炮兵1个大队)赶到。

      日军47联队战史《乡土部队奋战史》中写道:

      “城墙和野战阵地上配有无数坚固的碉堡,摆出集中全部火力迎击日本军的架势,使得勇猛无比的日本军也不能像先前那样简单地进攻了。在这坚固阵地上配属的是敌人最强的第八十八师精兵,足以说明敌人死守南京城的决心非同一般。”

      增加兵力的日军逐渐达到5个步兵大队和2个炮兵大队。而驻守安德门的中国守军却只有第527团两个营的兵力,团长李杰命令全团固守安德门与阵地共存亡。

      接到命令的第47联队从第23联队右翼、第13联队的左翼展开攻势。在进攻到一个叫“82高地”的地方遭到第2营的顽强反击。

      日军47联队战史《乡土部队奋战史》记述道:

      “敌人的狙击技术高超,加上集结了强大的火力,使日本军的伤亡不断增加,攻击难以进展。再低的洼地,也会有敌人的子弹不分昼夜地不断飞来,使我军无处藏身。”

      打头阵的第5中队损失惨重,中队长吉田光治大尉当场被打死。

      为了拿下“82高地”,日军第47联队第11中队组织起一支94人的敢死队,准备夜袭中国军队阵地。

      首藤中队处于暗夜之中,加上是人生地不熟的战场,又被兵力和火力都强于自己的敌人所包围,伤亡人数不断增加。

      首藤中尉的右大腿也被子弹打穿,身负重伤,滚入战壕中。各小队长也都相继负伤,最后由老准尉仓迫敏雄为首,指挥着仅存的24人。

      但毕竟实力悬殊,在日军压倒性的炮火覆盖下,第2营自营长陈斌升以下500余名勇士全部战死沙场。12月11日22时许,日军占领安德门高地。

      在雨花台中央地区,日军主力猛攻雨花台核心阵地,而中国军队利用碉堡工事拼死反击。进攻受挫的日军,集中百余门火炮向中国军队猛烈射击。

      炮击整整持续了一个多小时。炮击结束后,数万日军士兵在50多辆战车、装甲车的掩护下猛攻中国军队阵地。

      日军各个大队集中全部轻重机枪掩护步兵冲锋,子弹密集的程度连天上飞的苍蝇都能打掉。

      日军可谓真的打疯了,一天24小时不间断地猛烈进攻中国军队阵地。在淞沪会战最惨烈的罗店战役里,日军第11师团44联队第3大队1个月打了20万左右的步机子弹。

      而在雨花台战役中,日军第114师团115联队第3大队在三天内就打掉了11.8万发子弹,第2大队三天内更是打掉了15万发子弹。

      在炮弹消耗的统计上,第13师团在淞沪会战一个月内打了75毫米炮弹两万多发,而第6师团进攻南京从6日—13日的短短8天就打掉了75毫米以上炮弹9540发。

      虽然中国军队作战英勇顽强,但毕竟兵力太少,激战到11日晚上,第264旅已经接近极限。

      第6师团使用兵力部下2万人,大小火炮数百门,居然打了3天还是攻不下这个小山岗,这让谷寿夫赶到不可思议。

      12日,这是日军进攻的最厉害的一天,88师已经伤亡了三分之二,无力抵抗十倍于己的日军了。

      整个上午,日军连续几次攻入雨花台主阵地,262旅和264旅剩余官兵拼死反击,勉强将日军击退。

      战至中午,这两个旅仅剩几百人还没有受伤,其中262旅仅剩100多人没有受伤,眼见已经守不住了。

      此时日军又在聚集部队,准备以上千人规模进行一次决定性冲锋。

      旅长朱赤少将命令还活着的战士们将剩余所有手榴弹放在阵地前,几百枚手榴弹都用导火索连接着。

      当日军像洪水一样再次冲锋过来时候,朱赤带领守军等到他们冲锋到几十米内,突然全体拉响手雷,当场炸死数百日军。

      日军再次退了下去,但88师也山穷水尽了。

      12日上午,日军第114师团集中全部火炮,向雨花台发动猛烈炮击。

      在日军随后一次冲锋中,朱赤旅长被一枚日军炮弹炸中了腹部,肠子当场流了出来。朱赤将肠子用力塞回肚子里,准备继续指挥作战,但由于受伤太重,他很快跌倒昏迷过去。

      醒来以后,朱赤旅长命令卫兵立即烧毁机密文件和地图,并且在他死后立即将他埋葬,不能让日军得到遗体(日军会以此炫耀战绩),随后就壮烈殉国了,年仅33岁。

      他殉国的地点,就是现在雨花台第二泉后面的梅岗,一个高仅有30、40米的小山岗。

      在朱赤旅长殉国的同时,262旅上校副旅长华品章也在他身边殉国。

      在朱赤旅长殉国的同时,264旅高致嵩旅长手上仅剩500人没有受伤。他率领部队做最后抵抗,面对日军再一次疯狂冲击,该旅官兵还有子弹的猛烈射击,没有子弹的挺起刺刀肉搏,最终全军覆没。

      高致嵩旅长身中数枪,壮烈殉国。在高致嵩旅长殉国同时,他的524团团长韩宪元上校也在他附近牺牲(上海四行仓库800勇士那个营的团长)。

      据日军《熊本兵团战史》的记载,当时察看中国守军碉堡时,发现碉堡的门早已被反锁。

      雨花台由此失陷;日军付出巨大的伤亡代价才占领雨花台

      88师这2个旅在数倍敌人的围攻下,整整坚持了4整天之久,歼灭日军3000多人。88师262旅和263旅除了2000伤病员奉命后退以外,全军覆没。

      ……

      此前,攻击雨花台不下的日军,转而向51师305团的防区进攻,从10日拂晓,一直打到11日上午。

      日军的迂回部队绕到305侧翼的华严寺、毛官渡攻击,张灵武立即将预备队于清祥营投入华严寺。

      华严寺的争夺战非常激烈,反复拉锯,营长于清祥重伤,全营伤亡大半,华严寺还是没有被日军攻占。

      到了12日,攻下雨花台的日军,居高临下,利用有利地势,向华严寺的305团进行俯射,305团的侧翼不保,还是力战不退。

      12日晚,51师获悉305团伤亡严重,下令张灵武将部队收缩到南京城西南角的赛虹桥,与周治道的151旅会合。

      333. 宁做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防守南京城的东面制高点的紫金山,是中国军队精锐中的精锐,是原来蒋校长的铁卫队,现在的教导总队。

      教导总队有三旅六个团,德式装备和训练,每团三个营,每营三个步兵连,一个重机枪连,一个八二迫击炮排。

      团直属有榴弹炮连、战防炮连、通讯连、输送连等,这样的装备,在一些军单位的部队里都没有,为了保卫南京,中国军队把最精锐的种子部队也投入其中了。

      为什么说是种子部队,因为教导总队是学员兵,每个兵出去到别的部队,都是军官,最少的排长了,把德式训练和指挥,带到各个部队去的种子部队。

      教导总队于工兵学校、西山、紫金山、孝陵卫、岔路口、中山门、太平门附近地区占领阵地,加强防御工事。

      早在12月8日开始,从汤山西进的日军第16师团,便抵近紫金山,在红毛山与老虎洞地区,和守军发生激战。

      9日,日军升起侦察气球,指挥炮兵猛烈轰炸教导总队的防守阵地,飞机也来投弹,阵地上满是高爆弹、烧夷弹、烟雾弹爆炸的声音和火光烟雾。

      日军的装甲部队在炮火延伸后,开始出击,却遭到了守军37战防炮的突然袭击,损伤惨重,又接着一通炮击,打击守军的战防炮阵地。

      守军的战防炮在敌人的炮火中全部阵亡,但是教导总队在孝陵卫驻守四年,很熟悉这里的地形,也修筑了大量的坚固工事。

      在日军发动步兵攻击时候,这些工事里的火力点包括轻重机枪,发挥出优势火力,大量射杀死冲锋中的敌人。

      前来助阵的第9师团步兵第35联队第3大队大队长,也被守军打死,日军几个师团四万多人,轮番攻击,教导总队被迫撤到主阵地紫金山。

      到12月11日,整个紫金山都被日军的炮火给笼罩着,烧夷弹即使燃烧弹,把山上大片的树木草丛都给烧毁了。

      战斗打得非常惨烈,双方的士兵在半山腰处,不断地进行冲锋和反冲锋,用枪支、石头等来肉搏。

      大量的教导总队的队员浑身绑着手榴弹,不断地冲入敌群中间,高喊着中国万岁,引爆自己,与敌同归于尽;山腰以下,全部是战死者的遗体,铺满了山体。

      这个阵地一直战斗到12月13日凌晨,也就是南京陷没之后,还有零星的枪声和抵抗,13日凌晨,大批的战士从山顶向下冲,与敌决战和突围,除去少部突出,大部分战死。

      整座紫金山被炮火燃烧着,被战士的鲜血洒满着,山河为之失色,海河为之哽咽。

      ……

      防守南京西线的是水西门一线,这里拱卫着下关码头,是北面与长江接壤的最后退路,日军的左翼部队第6师团第45联队及骑兵第6联队,进攻该阵地。

      水西门的防守部队是74军58师和南京城宪兵部队,在新河至下关一线的激战中,双方拼完炮弹和子弹后,进行大规模的白刃战。

      中国军队在冲锋号的激励下,不分地点不分时间,持续不断地发起反冲锋,令人窒息的肉搏战中,人人都成血人了,双方尸横遍野堆积如山,鲜血染红了草木田地。

      这个阵地一直打到12月13日上午十点半,才结束,是以双方均损失惨重的结果停战,最后在大量的日军增援部队到来后,剩下不多的守军才不得不撤走。

      ……

      在西南角,也就是西面的水西门和南面的中华门之间,属于赛公桥(今称赛虹桥)阵地,也进行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血战。

      防守赛虹桥是之前提到过的74军51师张灵武的305团,12月10日,日军由八百多人的进攻队伍增加到二千多人。

      51师派出302团增援赛虹桥阵地,面对敌人的坦克飞机大炮,51师的战士们奋起还击,不断地组织敢死队,对敌人进行反复冲击。

      302团团长程志亲临第一线指挥战斗,表示:此正是男儿报国之时,余决心以七尺之躯许国。

      打到最后,程团长亲自上战场,负伤不退,身先士卒,大声高呼: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退后一步,就是家园,有我们的父老乡亲,前进,前进一步,死也是值得的。

      在向前冲锋中,程团长不幸被日军机枪扫中,壮烈牺牲;团长的英勇献身,更加激发了全团战士的斗志,个个奋勇当先,拼死杀敌。

      赛虹桥阵地虽然不断地被日军占领,但也不断地被守军夺回,这种惨烈的拉锯战,像一把大锯子,来回不断地锯着,锯下的是血肉、是人命。

      一直到12月13日,南京卫戍司令部发出总撤退命令时,赛虹桥阵地还是在中国守军的手里,中国军棋仍然傲立飘扬在硝烟之中。

      ……

      东南线的是光华门阵地,也是保卫战最激烈的阵地之一;在东线和南线阵地交接处,是光华门,由于是两个阵地的结合部,这个地方先后有教导总队、87师、156师、宪兵部队等多支部队同时或交替防守。

      日军从淳化过来的第9师团36、19联队,是进攻光华门的主力部队,从12月9日开始,光华门就遭受了日军的重炮轰击,曾几度被击穿,但又被迅速修复。

      日军飞机、野山炮和坦克不停地猛烈轰击光华门,城楼被炸飞,80米段的城垛被炸平。至10日下午三时,日军已推进到护城河一线。

      10日下午5时,日工兵第9大队在对光华门东南角残墙实施爆破,日军百余人从被击穿倒塌的城门沙袋掩体工事中冲入光华门,晚八时,日军敢死队冲入光华门外城城门洞内。

      10日光华门一役,被日军视为突破南京城垣防线的日子,日本新闻媒体大肆渲染:“期待已久的太阳旗飘扬在南京城头的日子终于到来了”,于是日本全国上下疯狂一片。

      担任光华门防务的中国守军,以大量集束手榴弹、机枪和步枪与日军展开激战,在短短数小时内整连整营编制的中国官兵大批伤亡,终于夺回城门、堵住城墙缺口。仅余外城城门洞内若干日军敢死队。

      10日深夜,教导总队的谢承瑞团长亲率士兵运送汽油到外城箭楼,将汽油灌进城门洞并投下火种。

      火还未熄,谢团长命令打开城门并率领战士反击,全歼城门洞中的日寇。而谢承瑞团长冲锋在前,被火焰严重灼伤。为稳定军心谢承瑞负伤不愿下火线。

      通济门。就在不远处的通济门,10日下午,城墙在炮火中倾颓,87师259旅的将士们与日军殊死搏斗,终因缺口太大,阵地失守。

      黄昏时分,87师259旅和261旅同时反击,259旅易安华旅长亲率一个加强团向东北方向的敌阵穿插。陈颐鼎旅长率261旅两个加强营由北向南猛攻。

      日军前锋被夹在城墙和259、261旅出击部队之间,易、陈二部又被夹在日军前锋与日军后援之间。战至深夜,突入之敌被全部消灭。但易安华旅长阵亡。

      12日,光华门再度被日军突破,被守军谢承瑞团长亲率战士用十余挺机枪的火力,将第二次入城的日军悉数歼灭,并用沙袋重新堵塞缺口。

      在大多数部队溃退之时,紫金山教导总队阵地依然战斗激烈,光华门上第二团仍然在竭力反击。

      ……

      334. 中华门上枪炮对轰

      12月10日,日军精锐第6师团的第11旅团突破并占领雨花台部分阵地,于是把炮兵阵地前移,开始炮轰中华门。

      在此之前,三狗他们的51师306团已经在中华门前,拆掉房屋,扫清射界,在护城河前加了好几道铁丝网和挖开几道壕沟。

      日本飞机也过来凑热闹,在中华门一线轰炸,爆炸声音震耳欲聋。一阵炮轰之后,整个中华门都笼罩在硝烟之中,日军的步兵开始试探性进攻,主要是突入阵地前沿,清除掉铁丝网。

      三狗连忙命令秀才、张志光、吴鼎立等优秀射手,对敌射击,夏晨也跟着秀才狙击,这几个人埋伏在城楼的边角处,不时地对鬼子进行精准打击。

      日军的爆破兵抱着炸药包,匍匐前进,想靠近铁丝网,炸掉这些路障,秀才从鬼子匍匐的姿态就猜出来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10 02: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