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按照三狗的想法,还不如不要重机枪,多要几挺轻机枪和迫击炮,这不成,有一门迫击炮都已经是非常好了。
整个营的机炮连也就两门迫击炮,其他的连队,连个迫击炮的屁都没有,有一门已经是天大的面子了,这里面还有副营长牛牯争取来的功劳,本来连一门迫击炮都没有的。
重机枪是大薯梦寐以求的装备,作为一个纯轻机枪射手出身的老兵,能打上重机枪确实是很期盼的事情,尽管两种枪操作有点不一样,不过在行家手里,半天时间里,就已经熟练了。
三狗只得让大薯多领了一些马克沁水机枪的钢芯重尖弹,看着大薯屁颠屁颠的高兴样子,三狗只得暗暗叹了一口气。
320. 我们活在最坏和最好的年代
没办法,剩下的,三狗和别的连队不一样,要求不管是官是兵,所有的班排长和战士一样,都装备步枪,都是每人四个手榴弹;和战士不一样的是,还要背上一支驳壳枪。
别的连队士兵一般也就两颗手榴弹,有时候还嫌重,吊在两个胸前,戏称为两个女人的**一样,晃来晃去的,嫌麻烦。
三狗让大家把四颗手榴弹的布袋子吊绑在腰和【创建和谐家园】之间位置,用绳子固定好,不至于在奔跑过程中晃来晃去的,影响跑步。
另外连部征用了志愿民夫来做储备弹药的搬运兵,步机【创建和谐家园】至少有四个基数的,手榴弹每人也要储备四到八个,每个排的掷弹筒组,也要储备32个发射榴弹。
三狗像个贪吃的孩子一样,一股脑搬了好多弹药回去,把牛牯老胡看得:“三狗你小子,小心你们贪多嚼不烂了。”
三狗才不管呢,看着前面淳化镇那个烈度,没有四个基数的弹药储备,别想在那里混上一天。
趁着浓烟不散,也趁着鬼子午饭时间,不是在全力进攻时候,三狗带着全连一百七十多号人,从淳化镇的西北角进入,占据西山头的小高地。
淳化镇的地理属于北高南低,北边有一些小山和丘陵,南边的平原,甚至还有一个湖,西山头属于301团在镇里的第三道防线,后头还有两道。
西山头和镇里的湖相对,中间就是通往南京的主干道,也就是从东南索墅方向过来进攻南京的日军,这条路是必经之道,咽喉要地。
这里的阵地本来是301团几个预备连队的屯兵地,现在前面吃紧,淳化镇里的第一道阵地已经丢失,301团已经把能用的预备队都填了进去了。
现在这里空虚了,必须得要有人过来填上,于是,团预备队用完了,就用师的预备队,306团给顶了上来。
306团本来在淞沪会战中是主力团,也是主战团,几乎每役必战,最后撤的时候,还拉来断后掩护,整个团被打成稀巴烂了,兵员减损很严重。
退守南京这里,师部也是考虑到这些因素,就让306团暂时休息休整一下,虽然补充了大量的新兵,但还是需要点时间来整训的。
只是没有想到日军的追击如此迅猛,还没休息两天,就打上门来了,整个淞沪会战的高熔度战争,把一些部队都给打垮了,不是人员的垮,而是战斗意志的垮。
很多部队撤出来后,在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又遭到日军的追击和打击,更是犹如草木皆兵,战斗力一泻千里,短时间内都形成不了战力了,有些部队成建制的被日军冲散。
看来看去,也就74军、66军、36、87、88等部队能扛得住这样的打击,战斗意志犹在,因此,军政部就本着能者多劳的原则,给这些部队补充新兵。
相信一支作风顽强的部队,即使只剩些老兵,只要骨架没塌,指挥体系没有崩溃,补充大量新兵,一段时间后,还是一支劲旅。
三狗的七连就是这样的部队,虽然对于大部队来说,七连是个不起眼的小部队,但在306团里,特别是三营眼里,绝对是主力中的主力。
不然,就不会在望亭阻击战之后,刚补充上一个连的新兵,就敢派他们出去到湖熟镇去做警戒部队,就是因为其内部的老乡组成老兵没有散架,就能撑得起整个连队的运行。
要是换成别的连队,还真不敢把刚补充的新兵放出那么远的地方去独立作战,估计在半路上就跑了一半了,再打几下子,连个渣都不见了。
七连连轴转地从12月4日开始,一直不停顿地作战,到帮忙守301团前沿阵地,和日军肉搏,还能带回近三分之二的人,简直是逆天了。
这样的连队,等于是刀口上的刀刃一样,绝对是好钢,所以,七连归建后,还没好好地休息两天,又被拉上了战场去,顶入淳化镇最关键的咽喉要地去。
一进入西山头阵地,这地方经过301团几天挖掘,阵地基本成型,加上原有的永备国防建筑,算是很不错的阵地设施了。
但是经历过罗店重炮袭击的三狗他们,还是觉得不够可靠,三狗一放下包袱,就赶紧安排人手,安排一排前进到四百多米前的湖边构筑简易阵地,进行警戒,其他的按照三狗意见,挖掘阵地。
前方的枪炮声非常密集,时间非常紧迫了,主要是增加挖掘几个藏兵洞,在西山头这座小山的反斜面,开挖了几个藏兵洞和战壕几反向倒打阵地。
西山头下面有个叫新林村的小村庄,老乡已经全部跑光了,房子也基本被大炮轰塌光了,三狗叫人去搜集木料和石材,搬过来加固掩体的外围厚度,特别是两个暗堡地堡的外围厚度。
另外,把村里的断壁残垣都推到,推不倒的就炸掉,扫清射界和视野,在一些射击死角处埋设地雷和诡雷。
三狗把七连的机炮连一分为二,迫击炮组在竹竿的带领下,主体部分放在西山头反斜面的阵地里,安排一个炮兵观察哨在西山头的正面阵地的山顶上,负责报告打击点的数据。
重机枪安排在一个靠后一点的地堡里,前面的地堡里安排一挺轻机枪,负责协助和保护后头重机枪的火力打击。
阵地还没有完全修好,敌军的三八枪“啪勾”的枪声已经由远及近而来了,三狗赶紧把一排给撤了回来,没有必要安排前头小部队的无阵地警戒和接触了。
这种高烈度的战斗里,一接触就是大战和血战,一点兵力在没有阵地依托下,都不够敌人塞牙缝。
一排上次做了预备队,这次轮到负责第一道防线了,三狗把他们撤回到第一阵线里去,特地去看了秀才和夏晨,要求他们灵活作战,不要急着硬碰硬。
这两个都是宝贝人才,不容有失,可是在如此紧要时间里,也顾不上那么多了;保卫首都,是每个士兵最神圣的战争和责任,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碰上这么好的机会的。
不需要动员,其实大家都知道,身后就是南京城,就是我们的首都,尽管现在国家已经迁都别处,但首都,她还是作为一个国家的象征存在着。
我们一定要守住她,守住她了,就等于守住国家了,我们才能不会亡国,我们才能不做耻辱的亡国奴。
所以,这个地方,就是我们奋战的地方,即使死了,死在这里,也是我们守土之责的战士们的归宿,一个光荣而骄傲的归宿。
作为战士,我们生在一个最坏的年代里,也活在一个最好的年代里,我们虽然武器低劣国力虚弱,但我们有机会为国战斗,参与神圣的卫国战争,即使战死,也是光荣的、骄傲的、更是应该的。
321. 击穿鬼子的钢盔
大约有一排的301团战士,边战边退到西山头,秀才谨慎起见,没有让这些退兵直接进入自己的防守的阵地里。
而是请他们退到西山头阵地南面的一处小阵地去,中间隔着通往南京的主干道,两处阵地的西边也就后面是南京城,前面也就是东边,是正对着淳化镇主阵地方向。
而且这处阵地对面是一个湖,叫梅龙湖(现为东焦水库),对这个阵地有所保护,特别是在冬天,敌人要进攻必须要绕过。
一来冬天寒冷,没有必要涉水过湖,二来在水里没有保护,会成为子弹靶子。
所以,对梅龙湖阵地有点保护作用,然后又和西山头阵地起到互为犄角的作用,对从主干道进攻的敌人成火力交叉效果。
本来这个阵地秀才想分兵去守的,但三狗没有同意,虽然想法很好,但考虑到自己的兵力单薄,不能分兵,最好是集中使用,这次面对的是敌人主力部队。
而且,三狗看到那边的阵地修筑虽然可以,但没有什么依托,防炮的功能比较少,舍不得把部队拉到那里去被炮击,而无处可躲。
现在秀才叫301团的退兵去,出于前面的一些考虑后,也有这点私心,没有办法,在战场上,做不到绝对公平了,平常生活中也是这样。
只能按先来后到的规矩办事吧,还有一点,秀才没有明说出来,夏晨倒是点了出来,就是这伙战士到底是不是战友?
秀才看了眼夏晨,这小伙子不错啊,战场上的警觉性很高,毕竟是中国人和日本人长得很像,只要不说话,几乎看不太出来。
万一这伙人是日本人呢,现在放他们到阵地进来,自己还不是给人家一锅端了,枪都没响一下,阵地就失掉了,岂不冤死了。
对待退兵的正常做法,一般是要求退兵在安全距离下,接受口令、问话、审查等,才能通过。
有严格的部队或是在警戒要地,还要求退兵自动解除武装后,集中起来审查后,才能按上面的处理意见进行处理。
现在战时,面对这些退兵就没有时间来做这些繁复的手续了,指引他们去另一处阵地,是个不错的选择,所以秀才就这样做了。
不管是敌是友,先保持距离,确保自己安全,等会日军攻打过来,就马上知道了。但现在嘴巴上最好不要说出来,不然太没品了。
……
三狗把一排放在西山头阵地的正面,吩咐秀才注意隐蔽,别被日军的大炮给伤太多的人,硬战还在后头。
七连的二排和三排各守在左右的侧后,防止敌人的迂回,同时也做预备队,随时增援正面战场的主阵地。
大部分情况下,只是留一两个观察哨,主要人员还是在反斜面简易掩体藏兵洞里,因为这个阵地不大,方圆也就一两个平方公里。
……
301团退兵刚进入淳化镇湖后面阵地没一会,日军的追击部队就来了,三狗一看,心里一沉,这么快?
倒不是敌人的追兵动作快,而是淳化镇的失守这么快,这里可是淳化镇的第三道防线了,在镇子外围了,如果敌人追兵来,意味着整个镇子已经失守了。
淳化镇也差不多全部要失守了,镇子里双方的士兵已经犬牙相错地纠缠在一起,喊杀声震天,不断地有中正式步枪和三八枪的枪声响起。
可以确定,镇子虽然没有失守,但敌人已经攻进来大部分了。
秀才眼看敌人的追兵不多,估计也就一个小队左右,就没有马上在四百米区域开枪,而是放敌人进来,一直到了二百米,自己才找到那个隐藏的很好的小队长。
秀才把那个猪头给套进了中正步枪的准星里,闭着呼吸,全身纹丝不动,抓紧步枪,只让右手食指前面两个关节弯动,扣动扳机。
7.92mm的子弹瞬间出膛,以肉眼看不见的速度,破空而出,直中鬼子小队长的脑门,高速旋转飞行的子弹,穿过薄薄的头骨,把里面脆弱的脑组织搅成浆糊,再从后脑勺穿出。
鬼子即使是戴着钢盔,也止不住子弹的冲击,竟然也穿透了,飞了出去,那个小队长被骤然一击,子弹巨大的冲击力,像被人狠狠撞了一下头部一样,一个仰头向后摔了出去。
鬼子小队长一句话没说出来,就毙命了。
日本培养一个下级军官是很下血本的,什么军事小学、中学、士官学校等,没个十来年的军事学习和训练,加上在部队里呆上好几年,成不了军官。
十几年的寒窗苦读和严格训练,只为赴这个千里之外的死亡之约,而且还作为可耻的异族侵略者,战死在沙场上,有多不值得。
不过在鬼子眼里,可不这么认为,他们已经被军国主义【创建和谐家园】成一个个的战争和杀人的机器了,才不会认为自己是侵略者,而是开疆拓土的英雄。
……
很多人认为钢盔很厉害,可以抵挡所有的子弹,其实错了,钢盔最大的作用只是抵挡炸弹的破片,也就是弹片,还有一个是远距离的子弹或手【创建和谐家园】。
对于三四百米之内的子弹,特别是步枪的子弹,几乎没什么作用,特别是当年日军的薄片钢盔,扣得要死的日本人,钢盔做的跟纸一样薄。
以至于在进入中国战争前期,不断地有人钢盔被子弹击穿丧命,后来陆军一直闹到大本营去,才把钢盔加厚,也就是在头部正前面加厚而已。
其实,就算钢盔能抵挡得住子弹,不被穿透,但最好还是不要让子弹射中钢盔。
因为步【创建和谐家园】的冲击力巨大,被正面射中钢盔,即使不被穿透,估计自己的颈椎也受不了那么大的冲击力和牵引力。
有颈部肌肉不够发达的士兵,就这样被拉伤颈椎,有的甚至被拉成重伤,不能坚持战斗,成为非战斗减员。
……
这群鬼子开始还以为是队长中了流弹,毕竟这战场上到处都是枪炮声,他们这一群是在执行超越攻击。
超越攻击也就是径直越过双方争夺的阵地,冲到敌人的后方去,进行跳跃式的攻击,给守军造成威胁和松动,特别是心理上的松动、战斗意志的崩溃。
日军特别喜欢使用这些战术,不过换成中国军队要是有如此的武器和作战素养的优势,也会这样,要知道在古代,中国人的兵法兵书等,人类顶尖的智慧,把战争的艺术,发挥到了极致。
说不定日军这些战术,也是从中国学过去的,当然也要结合武器的发挥效能,才能把战术的效果发挥到最大。
322. 射杀运动中的敌人
鬼子单兵的独立作战能力很强,即使死了队长,但还不退却,继续向前,当然他们也发现了七连的阵地。
他们队长被正面击中,一个后摔死掉,几乎所有鬼子都知道了子弹是从正前方打来的了,而正前方正是七连的阵地。
鬼子追击时候的纵队,听到枪声队长倒地后,一个纵队马上趴地上了,七连一排的战士们,听到了排长秀才的枪响后,也马上开始射击。
七连的阵地在一个小山坡上,二百米的距离内,就算是趴地上,也能居高临下的射击,也有鬼子中枪。
鬼子一看不得劲,马上散开呈散兵队形,后头的轻机枪开始架起来,对山坡上的阵地开始压制射击,只要一压制着,二百米的距离,再向前爬一段,就可以使用掷弹筒了和冲锋了。
秀才他们对鬼子的小队进攻战术早就了然于胸了,这边的捷克式轻机枪也开始和鬼子的歪把子轻机枪对射,自然是捷克式的会略胜一筹。
鬼子只得冒着子弹呈倒三角形的小组跃进战术,互相交替掩护,向前运行,大部分是匍匐和跃进到射击死角或是弹坑里,逐步向前,教科书式的小队进攻战术。
由于西山头阵地前沿的右手边是一个湖,鬼子自然迂回不了,但左手边是一片断壁残垣,一个小队五十来人的鬼子,居然就敢向左边分兵迂回。
不过他们也是欺负西山头阵地守军只有一个排的兵力,在日军眼里,一个排的中国兵,只要一个班或是更少的人一个小组,就可以击溃,何况他们现在有五十多人。
本来超越攻击就是要快速结束战斗,鬼子的人数不多,不希望和守军打成胶着战。
要是等回守军增援部队一上来,这对他们来说是致命的,因为他们是无后方支援的战斗,一旦被粘住,等于就被围困了。
因此,本着速战速决的原则,鬼子迅速展开队形,一边向正面强攻,一边分出兵力,向左开始迂回,准备侧击,然后一举拿下这个一个排的小阵地。
这也太小看了七连了,如果对攻,一排三十多人,秀才不能确保能否打赢这一小队敌人,但是依托坚固阵地防守,这一个排,抵挡一个只有轻武器的小队鬼子,绰绰有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