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但对于三狗来说,职位的诱惑还不至于大过兄弟情谊,只是这个不好开口说出来,现在只能稍微透露了,不然,扫了人家的兴。
毕竟人家是个团长了,大了好几个级别了,地方上官大一级压死人,军队里也是一样,人家大你几个级别的大官,亲自不耻下求了,给了很大面子了,不能驳人家面子的。
所以三狗为难地说到:“张团长,真的非常感谢你的美意,在下荣幸至极,只是,我目前还在306团三营七连里任职,这个职务调动的事情,我自己还真做不了主。”
“没问题,我只是先问下你的意思,如果你同意,我就找你们团长,要个人,你们团长,肯定不会那么小气的,嘿嘿。”
这话说的,简直是要把三狗往墙上逼了,三狗不得不简单地说出自己和七连兄弟的关系,以及这一路以来的故事。
张团长听了,不免一番唏嘘,更是欣赏三狗的有情有义,但不再强人所难了:
“既然如此,我就不再强求了,希望以后能再有合作共事的机会,后会有期,罗连长。”张团长临别时候,和三狗握手告别。
“张团长,谢谢你,以后如有共事机会,我罗某一定全力以赴,后会有期,再见!”
……
补充连本来是由散兵临时拼凑而成的,能在三狗的带领下,没有溃散已经属于很不容易了,也算是给足了三狗他们的面子。
不过大家都是老兵,知道在这么凶险的撤退过程中,如果单个逃走的话,是很危险的,最好是大家抱团,有什么危险和困难,才能一起度过。
在帮助305团阻击日军,特别在危机时候,估计有人想离开,只是没有机会,其实,即使有人想离开,三狗也会睁一眼闭一眼的。
毕竟是人各有志,又不是正式在编的,只要不鼓动别人,不拉着大批人走,不影响军心就可以了。
在这次望亭阻击战中,补充连除了伤亡了近三分之一人员后,其他还有三十多人回到306团各营各连队归建。
现在剩下除了三狗他们的老乡二十来人外,还有五十来个是属于51师301、302团,只是原部队不在这里,就跟着三狗牛牯他们一起,暂时归建在306团三营七连里去。
根据战功,牛牯被提升为少校副营长,三狗递补为上尉七连连长,秀才升为中尉副连长兼排长,其他排长还是由中尉打铁侬、中尉狗腿几个来担任。
大家跟着大部队,一路撤到无锡,然后坐车,准备撤到后方去休整,和补充兵员,训练等事情。
跟着大部队,走在队尾的三狗,不由得回头望了望苏州上海方向,和兄弟们奋战了近三个月的地方,难怀莫名。
三个月前,兄弟们坐着火车,一路的意气风发和士气高涨,一致认为能把日军赶出上海,赶回日本去。
可现在,大家如此疲惫和狼狈不堪地撤出战场,如果没有这几次有序的阻击掩护,都可以说成是被打得一败涂地争相逃跑了。
到底是什么?是什么让中国军队如此无能?为什么就打不过一个小小的日本了?三狗心里有很多的疑问,也有很多的答案,但是不能说出来,也不想说出来。
现在更多的伤怀是,想着那些躺在上海战场上牺牲的战友和兄弟,他们曾经滚烫的鲜血流过热乎的身体,现在就躺在了冰冷的土地里了。
他们的尸骨,就腐烂在那片土地里了,不知道在以后,还会不会有人会记起?记起他们,记起他们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战死在那里。
……
淞沪会战,是74军成军的第一战,这支刚组建的年轻部队,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敢打敢拼,与占据绝对优势的日军连续血战近三个月,毙伤日军四千多人。
但74军自己也伤亡军官242人、士兵4465人;这一战役,74军打出了自己威名,为以后成为国军抗战王牌部队,奠定了基础。
303. 我们是炮灰部队
民国二十六年(1937)十一月的南京,这一年的冬天,显得非常寒冷,昔日繁华的街道,现如今,一片萧杀,几乎空无一人。
大量的人群集中在火车站、码头、出城的道路上,逃避战难;与之相反的是,大量的士兵与难民相背而行,尽管他们疲惫不堪,但也义无反顾地逆行向前。
自从11月11日上海失守之后,国军几十万部队溃败如潮,后面还跟着20多万如狼似虎的日军追兵。
苏州、无锡、常州、江阴、镇江……拱守南京的一座座城市相继失陷,日军长驱直入,步步逼近首都南京。
日军飞机不断地空袭南京,投下一串串的炸弹,凌厉的防空警报、航弹落下的呼啸声、飞机发动机的轰鸣声、高射炮的连续炮击声。
以及房屋被炸倒、火光冲天、人们被炸死甚至是炸得四分五裂的惨相,对于普通市民来说,确实是很震撼恐怖。
11月20日,“中央电台”广播《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迁都重庆,党政人员及相关单位财物等,纷纷乘轮西上。
……
三狗随部队于11月28日到达南京东边四十公里外的句容,基本上是51师的部队全部归建了,原补充连的老兵全国回到自己的原部队去。
军政部调拨来一些来自湖南的新兵连,补充到51师中去,根据战功和贡献,306团优先补充三营,三营优先补充七连。
这些来自田间地头的湖南农民伢子,连枪都不会开,三狗安排老兵们手把手先教一些基本的技术,原以为大家会拉到后方去慢慢整训的。
倒是来了个江西广丰的老乡,叫夏晨,这家伙,居然是个大学生,正念着,不读了,找来这里参军了,真正的投笔从戎。
特别是在如此危难危险之时,敢主动来部队上前线,三狗不由得对这家伙另眼相看,那个时候的大学生,属于非常稀缺的人才,特别在军队的基层里。
所以,不管是出于保护人才,还是有培养老乡的私心,还是有看到自己刚毕业的身影等,三狗把他给留在自己的身边,先从通信兵做起吧。
……
今天一纸命令,像一盆冷水一样,把大家浇了个透心凉,74军全军向南京靠拢,保卫首都南京。
底下的老兵们群情激奋,74军从三个月前在罗店成立以来,几乎是每天都在行军、打仗,不是坚守,就是断后掩护,都是硬仗死仗。
部队疲惫不堪,伤亡也巨大,连着补充了好几次的新兵了,急需休整训练,才能慢慢恢复战斗力。
就是机器,也得要停下来休息修理啊,更不用提人了,这么持续打下去,这不明摆着要抛弃74军,要把74军当炮灰来用了。
而且,听说参与保卫南京的部队,只有41师、48师、教导大队、宪兵警察是没打过淞沪战役的生力军。
其他的粤军66军(159、160师),中央军71军87师、72军88师、78军36师、74军(51和58师),黔军103师,东北军112师;都是从淞沪战场上血战数月退下来的。
真是儿戏,把一个首都的防务给到这些残兵疲师手上,总人数18万左右,还没有日军20万人多,武器又落后,怎么打?
看来高层有了新的陪都,就不想要这个老首都了,所以,就让这些残兵败将去做炮灰,也做个样子给国人看。
其实,74军参与守备首都的命令,早在几天前就已经发布了,74军军长俞济世、51师师长王耀祖、58师师长冯胜法,都难以接受,但最后还是没有办法,只能执行命令。
军方高层有高层的想法,中层即使有反对的意见,也没有办法改变命令和计划,至于三狗他们这样的底层,更是只有执行命令的一条路了。
只是大家心中有苦,却又说不出口;再说,国土沦丧,就是我辈军人的责任,保卫首都,则更是军人的责任,人人有责,就不去对比其他军队可以去后方、有的军队可以不参战了。
74军58的防区在南京南面的牛首山,51师防区划在方山到淳化镇之间,是南京的东南面京沪线必经之路,日军进攻南京最近的路线。
可见,在南京外围防线上,此处压力是最大的,属于门户之位,而且关键是还无险可守,只是相对于上海郊区的长江冲刷平原来说,这里有一些小小的丘陵,勉强可以作为工事依托。
好在有一些以前就修筑好的国防工事,以此为点,构筑野战阵地,连成线面,加强纵深的防守弹性。
51师的左边是粤军66军,右边是牛首山的58师,如此宽大的防线,只有一个残缺的步兵师来守,确实是勉为其难。
只能看菜吃饭了,51师派出纪宏儒301团占领由宋墅(含)经淳化镇迄上庄(含)之线,左与与66军取得联络。
以程志302团占领右由方山(含)、左迄宋墅(不含)之线,右与58师取得联络,限三日内完成可御中口径炮弹之防御工事。
以邱伟达306团为师预备队,位置于宋墅附近,策应第一线部队之战斗,重点保持于左翼;以张灵武305团位置于高桥门至河定桥(不含)之线,构筑预备阵地。
由301团派步兵一连担任警戒,句容、汤水、秣陵关一带均派有严密之警戒监视敌情,并与各友军保持联络。
由306团派出一部前往湖熟镇,作为警戒部队,严密监视;这支部队,需要独立作战能力强的小部队。
三狗的青浦经历,带着一排人突围,居然能越突围人员越多,这让团里印象很深刻,就选定了三营七连、三狗为连长的这支部队。
三狗马上带着七连星夜兼程,马不停蹄地到达湖熟镇,湖熟位于南京东南部,处于江宁、句容、溧水三地交界处。
湖熟背靠青龙山,前临句容河(古称秦淮河,为秦淮河的上游);青龙山高200米左右,句容河面宽约25-50米,最宽处有近100米。
三狗把连部和秀才的一排设在靠近湖熟的青龙山山脚下湖西村构筑阵地,派出狗腿的二排,便衣乔装成农人前往下潘岗村进行警戒。
三狗自己和打铁侬三排,全部内穿日军军服,外穿农人便衣,前往句容河桥边的曹家边村,进行密切警戒。
304. 湖熟镇初试锋芒
秀才他们一排虽然找到几处国防工事,但布局设计很不合理,机枪掩体相互距离太远,形成不了相互支持,射孔过大,不具隐蔽保护。
大部分工事偷工减料,没有什么钢骨水泥,直接用泥土埋设,这样糟糕的工事,怎么能抵挡得住日军的炮火?
没办法,只得自己开挖,去把阵地前沿四百米之内的房屋拆掉,扫清射界,顺便也把房屋的木料和砖头拿来加固工事。
不过,三狗的七连没有固守湖熟的命令,只是警戒,没有必要修筑那么坚固的工事,但是,也得要抵抗日军的第一轮轻型火炮的攻击。
三狗另外特地找了个熟悉青龙山的本地人做向导,以便撤退时候,能快速找到捷径,沿路北上,退回淳化镇去。
想着日军的前头部队,可能是行军快速的骑兵部队,三狗叫人在句容桥北边,挖了很多密密麻麻的陷马坑,用浮土和青草掩盖起来。
另外,这次部队还给补发了一些留在南京城内弹药库的地雷,三狗叫上打铁侬的三排,跟着自己,把地雷埋设在湖西村阵地前沿位置。
由太湖登陆的日军第九师团,经宜兴、溧阳、溧水一路西北向行进,其前头的搜索部队,终于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12月4日下午,到达湖熟前沿位置。
来得果然是日军骑兵,大概有一百多骑,不疾不徐地沿着大路,远远地跑了过来,三狗和打铁侬他们几个正在桥南视察,要不要构筑一个新的阵地?苦于手头上兵员太少。
还好三狗他们外面穿的是农民的服装,但这个时候,也是刻不容缓了,必须得回到桥北去,要赶回去指挥部队。
如果部队在桥南,或是只是几个人,无所谓,身着农民服装的庄稼汉;日军的前锋部队也并不会浪费搜索前进的时间去杀几个老百姓,躲起来就可以了。
三狗他们没有办法,只得撒腿往桥北跑回去,也许是日军一路上几乎没有遇到过强劲的抵抗,长时间的行军觉得无聊,看见几个农民在逃跑,就兴趣来了,策马远远地追了过来。
戏耍下【创建和谐家园】人也可以啊,看着前头那几个慌慌张张逃跑的【创建和谐家园】人,日军骑兵很开心,叽哩咕噜地扬着马鞭追了过来。
正当三狗和打铁侬他们几个,堪堪地跑过桥北位置,跳入边上的房屋里去时候,鬼子的骑兵也是一阵旋风地追了上来。
不过在通过桥时候,狡猾的鬼子,怕中了埋伏,没有把所有的骑兵全部跟过来,而是前头三十来骑在鱼贯通过河面上的桥,后续的,都停在桥南位置,静待结果,等没事,再通过。
来不及等了,三狗对着三排的三把班用机枪大喊道:机枪朝桥上打!
三把捷克式机枪从三个不同火力点,交叉起来,对着桥面上的鬼子骑兵,一通扫射,捷克式机枪虽然认子弹,不太兼容其他的步机枪弹。
但是它的威力在轻机枪里,还算是非常不错的,7.92的大弹头,在射速500发/分、初速800米/秒的恐怖推进下,全都倾泻在桥面上。
鬼子骑兵不像步兵,可以马上卧倒在地上,避开枪弹,只得赶紧伏在直挺挺的大洋马上,而且都是集中在狭窄的桥面上,无法马上散开,全都成为活靶子了。
可怜的东洋马,几十匹一下子就给打成血筛子,伏在马背上的鬼子也是一样,连发的几颗强劲的机【创建和谐家园】,打中鬼子身体后的,腾起一阵阵血雾。
接着因为体内的压强,把鲜血压出体外,一条条血箭在飙飞四溅着。特别是从侧前方的交叉火力,密集的机【创建和谐家园】,把鬼子的身体打成几截,打在手臂腿脚上,等于是粗暴得截肢了。
顿时,桥面上一片人仰马翻鬼哭狼嚎的,一些马匹因为冲力,刹不住脚,直接跨过桥栏,带着背上的骑兵,掉入冬天的河流里。
三挺机枪近一分钟的速射,几百发子弹形成火烫的钢铁,倾泻在几十米的桥面上,日军大部分的战马和骑兵,都在短短的一分钟时间,不死则残,血水流了一地,顺着边上淌在河面上,红了一片。
河对岸的日军骑兵大部,一下子全部惊呆在原地,鬼子的骑兵中队长气得大喊:迫击炮,给我敲掉【创建和谐家园】兵的机枪。
日军的骑兵部队通常会装备一点小口径的组装迫击炮,几个鬼子骑兵,下马迅速装好迫击炮,对着三狗部队的机枪掩体开始试发校正弹。
打铁侬一看,马上命令机【创建和谐家园】拿着机枪撤到下一个射位去,“轰,轰,轰”,几声过后,反应神速的鬼子,接着就响起了歪脖子轻机枪,开始压制河对岸的七连三排的阵地。
枪声就是命令,在之前三狗和秀才他们商量好的命令,七连的一排和二排,马上从后面的两个村子,飞奔着赶了过来支援桥头位置的三排。
见到河对面【创建和谐家园】兵的火力被压制,这边鬼子兵又开始准备冲锋了,剩下所有的骑兵全部一手拿着短短的骑步枪,一手挽着缰绳,用马刺击打着马肚子,从几百米开外,朝着桥面上冲了过来。
鬼子一边乒乒乓乓地开着手里的骑步枪,一边策马冲着;三狗这边七连三排的阵地,机枪被迫击炮追着跑,不敢露头过久,只能打几发点射。
整个排阵地,只剩几杆长枪,还被鬼子的轻机枪给压制,偶尔露头噼里啪啦地零星想着,给鬼子造成的假象,也就这么点能耐。
要不是一开始就有猛烈的机枪齐射,鬼子还以为三头他们是个游击队式的农民武装,因为在望远镜里看到的,三狗他们确实是穿着农民的服装。
但是这批“农民”展现出来的武器投量,以及作战素养和战斗面貌,绝非一般一打就跑的游击队。
还是需要谨慎面对的,鬼子的骑兵指挥官下达的命令里,要大家小心行事,可在鬼子骄悍的骑兵眼里,这几声零散的步枪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