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抗战之最强战兵》-第6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丘吉尔用手指轻磕着桌面,表情中带着一丝不情愿的说道,“不得不承认,眼下我们唯一能够想到的便是中国政府,只有中国政府派兵南下缅甸,才有可能抵挡住日军的进攻,否则,我们在缅甸的那些小伙子们恐怕最后连家都回不来。”丘吉尔的这番话已经能算是危言耸听了,可在场的内阁成员们却无人出言反驳,因为他们很清楚目前的局势和英国面临的困局。

      “中队在正面战场一退再退,可他们还在积极抵抗,军情局发回来的情报显示,中国人很可能正在训练后备部队,因为在他们的主力部队和日军形成对峙的同时,大量的游击队却在日军控制区里制造麻烦,这明显就是在拖延日军进攻的速度,并为自己赢得时间。中国人口众多,只要有足够多的武器装备,他们随时可以武装出几个师甚至几十个师的军队。”

      丘吉尔絮絮叨叨的说了这么一大通,总算是有内阁成员明白过来丘吉尔的意思,便接话道,“您的意思是说,我们应该交好中国政府,从印度调集武器装备支援他们,以此来激励他们向日军主动进攻。只要把日军的注意力吸引回中国战场上,他们在南亚的军事行动便不会大动干戈,如果中国政府再派兵南下缅甸助战,或许我们就能挡住日军在缅甸境内的进攻势头?”

      “没错,我就是这么想的。”丘吉尔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我们目前最坏的打算便是失去缅甸,中国人的死活跟我们无关,只要能保证我们在缅甸的那些士兵安全的回到印度,支援中国人一些武器也不算什么,毕竟我们在印度还囤积着大量的武器弹药。德国人的进攻势头很猛,我们需要士兵进行反攻,所以,每一个帝国士兵的性命都很宝贵。”

      内阁会议持续了一整个上午,远在重庆的科尔姆焦急的等待着,一直到了午饭过后,焦急等待的科尔姆终于等来了本土的回复。“卓少校,这是大英帝国内阁做出的回复,我想你这下应该会满意了吧?”科尔姆拿着收到的回复电报赶到了卓飞的住所,已经连续接到缅甸驻军电报的他不敢浪费哪怕一丁点时间。

      “哦,那我看看你们的内阁是如何回复的。”卓飞表现的倒是不急不慢,伸手接过科尔姆递来的电文打开来看了一遍。“不得不说贵国内阁的确都是老辣之人,不过我记得我们中国和你们英国之间并没有什么所谓的友谊,我们两个国家之间存在的只有掠夺和被掠夺、压迫和被压迫的关系才对。因为到目前为止,在我国的领土上海存着在你们英国人的租界,香港还飘荡着你们英国的国旗。”

      科尔姆对卓飞的话根本就不加理会,因为他临来之前,就已经想到卓飞会做出何种反应。“卓少校,我们现在要讨论的可不是这些,我国内阁做出的回复,你刚才也都看到了。对于这份回复,不知道卓少校你是什么态度?”科尔姆显然不想跟卓飞讨论缅甸以外的问题,便急三火四的把话题重新给扯回来。

      “科尔姆上校,我是个军人,所以只会用军人的头脑来考虑问题,而且在表达的时候也只会直来直去。”卓飞笑着把那份电文递回给科尔姆。“科尔姆上校,恕我直言,我并没有在这份所谓的回复中看到英国政府的诚意。众所周知,中国正在遭受日本人的侵略,而我们也正在积极抵抗。在这个时候,英国政府要求我们派出部队南下缅甸帮助你们抵抗日军的进攻,这本身并没有什么不妥,可问题是,我们目前并没有多余的部队能抽调出来去帮助你们啊。”

      卓飞的话令科尔姆坐立难安,就在他准备要开口说话的时候,卓飞却接着说道,“科尔姆上校,我上次说,该是谈论香港的问题了,我那句话其实只是想提醒贵国,我们之间还存在着很多的不平等。如果这些不平等不能消除,我想,我们还是没有能力抽调出部队去帮助你们。科尔姆上校,你明白我的意思了吗?只是拿出一些老掉牙的军火,这样的诚意,我们宁可不要。”

      卓飞最后那句话听得科尔姆面红耳赤,事实上,来自英国本土的回复有两份,科尔姆拿来给卓飞看的只是其中之一,而另一份还在科尔姆的口袋里。英国内阁回复的很是清楚,先拿一份提供武器弹药给中国政府的电报给卓飞,如果不能说服中国政府,就在把另一份回复拿出来,可科尔姆却从卓飞刚才的话语中听出,中国人要的可不仅仅是武器弹药和香港那么简单。

      拿还是不拿?科尔姆犹豫了,犹豫自己是不是要拿出口袋里的另一份回复给卓飞。科尔姆眼神中的犹豫并没能逃过卓飞的眼睛,但他并不知道科尔姆口袋里还装着另一份回复。“科尔姆上校,想我们抽调部队南下助战,就必须拿出你们的诚意来,我们中国有一句老话,天下间没有白吃的午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就在科尔姆犹豫不决的时候,从外面快步进来一个没有佩戴任何军衔标识的士兵,只是见对面贴着卓飞的耳朵低语一阵,科尔姆便看到卓飞的脸色有了些许的变化。“科尔姆上校,我刚刚得到一个很不好的消息,就在半个小时之前,日军已经开始对缅甸的进攻。日军分两路展开进攻,一路越过泰缅边境进入缅甸,一路从海岸线实施对仰光的进攻。”

      科尔姆被卓飞的话惊呆了,他最担心的便是日军突然发起进攻,卓飞这是已经打开一份地图对科尔姆示意道,“科尔姆上校,根据我接到的情报显示,你们驻守仰光的军队虽然进行了英勇的抵抗,只是很可惜,他们没能抵挡得住日军海军的舰炮。根据我的估计,你们驻守仰光的部队现在已经在撤退途中,按照日军惯用的战术,他们很可能会顺着你们后撤的路线实施追击,逼迫你们的军队出现大规模的溃散。”

      说着话,卓飞手中的红笔已经在地图上勾画出一条路线来,这条红线的起点始于仰光,而节点却在仁安羌。“日本人需要各种物资支撑他们的侵略行动,仁安羌油田将会是他们的首选目标。如果我是你,就会马上发电报给仁安羌守军,要他们提前做好炸毁油田设施的准备,一旦他们无法抵挡日军的追击和进攻,就必须炸掉油田的各种设施,如果被日本人得到一个完整的仁安羌油田,我想,日军在南亚的扩张行动恐怕就会更加的如虎添翼。”

      第三章 妥协

      科尔姆在卓飞这里一直待到了晚饭时间,卓飞一边为科尔姆出谋划策,一边却又在刻意的拖延表态,直至科尔姆拿出了口袋里的那份回复,卓飞这才变了口风。“这就对了嘛,想要获得我们的帮助,就应该拿出真正的诚意才行,现在的中国可不是满清那会了。”卓飞意味深长的接过科尔姆拿出的另一份回复,后者却直接无视了卓飞的这句话。

      在科尔姆拿出的第二份回复中,英国内阁明确表示香港的【创建和谐家园】属于中国,只是英国内阁希望香港问题先搁置起来,等中国把日军赶出去之后再进行讨论,毕竟香港现在已经受日军控制。而英国内阁所谓的诚意,便是无偿提供中国一批武器弹药和装备,在附加的军火清单中,卓飞看到的大多是步兵装备,他想要的飞机和坦克却没有在列。

      “科尔姆上校,我很感激你做付出的辛苦和努力,你拿来的这份恢复也已经让我看到了贵国的诚意,只是我很遗憾的告诉你,贵国的这份诚意明显不够真诚。日军差不多已经都武装到牙齿了,和他们相比,中队缺少必要的武器装备。装备了优良武器和装备的难民都无法抵挡日军的进攻,难道我们这些缺少武器装备的中国士兵就要去白白送死?”

      卓飞的疑问令科尔姆难以回答,接到来自本土的回复之后,科尔姆便已经明白过来内阁打的是什么主意。用一堆存放在印度等待发霉的军火就换来大批中国炮灰部队助战,这样的交易换做是谁都会津津乐道,可当着自己的面被对方揭了老底,科尔姆却一时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回答对方。

      “这样好了,科尔姆上校,我也不为难你。你可以再给你们的内阁发去电报,就说中国政府只有三个要求,只要你们的内阁满足了我们的这三个要求,中国政府会马上抽调部队南下缅甸助战。”卓飞的话令科尔姆瞬间满血复活,只是在他拿到卓飞给出的三个条件之后,整个人又变的不好了。

      卓飞开出的三个条件其实还算简单,头一个还是香港问题,卓飞答应了在战后解决香港的归属事宜,但需要英国皇室和内阁现在就共同背书,承认香港会在战后归还给中国政府。英国内阁明显是想要先拖着香港问题不做讨论,等待战后再联手众多西方国家对中国政府施压,使得工作政府不再谈论香港事务,只是很可惜,他们遇上的是卓飞。

      卓飞提出的第二个条件也不算很难,在英国答应会无偿支援中国政府一批武器装备的同时,卓飞狮子大开口,向英国政府索要一批卡车。兵力的投送,在很大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到战局的成败,卓飞可不想辛苦训练出来的士兵成为真正的步兵,他想要的是一支拥有快速机动能力的新型步兵。

      卓飞提出的第三个条件,便是向驻守印度的英军索要飞机和坦克这样的重装备,瑞丽训练营里有大量保护伞公司从欧洲招募来的飞行员和坦克兵,只是缺少足够多的飞机和坦克,而卓飞就打算从英国人身上找补来来缺少的飞机和坦克。英国人的飞机和坦克在欧洲战场上难敌德军,可这里是东方战场,日军配装的重装备中,可能也只有飞机能胜的过英军,日式坦克却未必是英式坦克的对手。

      保护伞公司在瑞丽的兵工厂早就已经透入生产,可他们也只是能生产步兵轻武器和装备,改装出来的轻型战车和坦克都是以美式拖拉机作为基础,一旦遭遇日军的中型坦克,这些土造坦克便不是对手。未必会真的调兵南下助战,可卓飞却已经打定主意要从英国人身上刮下一层皮肉来,至少英式坦克和飞机是绝对不能少的。

      拿着卓飞开出的三个条件,科尔姆再次给英国本土发去了电报,并把卓飞告知给自己的情报也一同发了回去,他却不知道自己的这份战报在内阁中会引起多大的风波。“该死的中国人可真是会挑时候。”接到科尔姆从重庆发来的电报,丘吉尔颇感头疼,事实上,丘吉尔已经无法拒绝中国方面提出的这些条件,因为英国派去苏联和美国的特使全都无功而返。

      “先生们,这恐怕是中国人提出的最终条件了,你们怎么看?”内阁成员们仍旧是争执不休,对于卓飞提出的这三个条件,有人赞同也有人反对。赞重者认为当前最要紧的事情便是保证缅甸驻军和侨民们的安全,而反对者却叫嚣中国人这是在趁火打劫,绝对不能同意这三个条件,否则大英帝国的脸面就会荡然无存。

      “脸面,脸面,现在都什么时候了,还有兴趣谈什么脸面。”丘吉尔突然变的怒不可支,指着内阁中的那些反对者高声喝道,“既然你们都反对和中国人的合作,那么就请你们去缅甸迎战日本人好了,只要你们能够保证不会损害帝国在印度的利益。”丘吉尔此言一出,反对者们立马就没了声音,因为他们都知道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你们比任何人都知道缅甸现在所面临的局势是多糟糕,我们本土的军队已经严重不足,其他殖民地抽调来的军队都要调来保卫本土。如果我们不能谋求中国政府出兵缅甸,那么,先生们,你们告诉我,我们用什么来保证日本人不会进攻印度?我们在缅甸的那些士兵和侨民如何能安全的撤去印度?”

      在丘吉尔和内阁成员们的心目中,缅甸和印度孰轻孰重自然一目了然,丘吉尔宁可把缅甸白白送给日本人,也不会愿意看到日本人进攻印度。可目前的问题是,日本人拿下缅甸之后,决计不会停下进攻的脚步,一旦他们全面控制缅甸,也许下一个进攻的目标便是和缅甸接壤的印度,英国在缅甸的那点驻军决计挡不住日军的进攻。

      中国正在遭受日军的侵略,但中国人口众多,中国人缺少的只是必要的武器装备,只要提供给他们足够多的武器装备,相信中国人一定会很愿意充当制约日军进攻印度的筹码和炮灰。这就是丘吉尔授命驻缅英军派出特使前往重庆进行会谈的真实目的,只要能为大英帝国保住印度,丘吉尔才不会在乎到时候会死多少中国人。

      卓飞提出的三个条件里,支援卡车和重火力装备,丘吉尔根本没有多想便已经打算答应下来,只是香港问题却有些棘手,英国皇室和内阁绝对不会轻易把已经占了百年的殖民地还给中国人。“我原本是准备先拖着香港问题不做决定,等待战争结束之后,只要我们协同西方各国对中国施压,中国人是绝对不敢再谈论香港问题,只是现在看来,中国人拿回香港的态度却是异常的坚决啊。”

      丘吉尔表示出了自己对于香港问题的犹豫,其他内阁成员们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会议结束之后,这件棘手的事情便立即被送去了白金汉宫。英国皇室更多的时候只是充当了吉祥物的角色,但是在某些时刻,英国内阁却还是要征询皇室的意见,就比如卓飞提出的香港问题。

      皇室也不是吃白饭的,知道内阁这是要把皇室也拖进这谭污水里来,报告送进白金汉宫不过半个小时,皇室便做出了决定,香港问题交由内阁自行决策,皇室始终和英国人民站在一起。拿到皇室的回复,丘吉尔不禁暗骂皇室不地道,可他们没有办法,谁叫他是首相呢,这顶黑锅他是背顶了。

      英国内阁的回复姗姗而来,拿到回复电报的科尔姆也不禁大吃一惊,内阁不仅同意无偿支援中国人政府一批军火之外,还答应会提供卡车和重型装备给中队,并明确表示,有英国皇室和内阁背书的证明材料已经交给国民政府驻英国大使手中。一次性全数答应中国人提出的条件,这是科尔姆所没有想到的,一向骄傲的大英帝国何时学会向人低头了?

      拿到科尔姆送来的回复电报,卓飞便急吼吼的赶去了南岸别墅,如此高兴的事情,岂能不让那些老头子们也乐呵乐呵。防卫森严的南岸别墅在今夜注定会是个不眠之夜,政府高层们并不是很看重英国人无偿提供的大批军火和装备,他们为之兴奋的是英国人答应要把香港还给中国了。

      “诸位,请满饮此杯,为香港的回归和英国人的妥协满饮此杯。”双目通红的蒋介石打破了从不饮酒的习惯,端着酒杯游走在众人之间,一番畅饮之后,大厅里已经没有几个还能保持头脑清醒的高层。香港问题得到解决,这的确是一个令众人兴奋的事情,即便他们是政府高层,也不能掩盖他们此刻内心的兴奋和激动,这满屋浑身酒气的人群便是最好的证明。

      第四章 拖延

      “科尔姆上校,既然贵国内阁已经同意我们提出的三条意见,那么现在最紧要的就是,贵方何时把支援我们的军火和装备从印度运来?要知道,我们征召士兵的速度并不算慢,可我不能让他们手无寸铁的上战场去打仗,那么只会令他们白白送死。”科尔姆再度和卓飞会面,卓飞的神色如故,而科尔姆眼神的焦急却已经毫不掩饰。

      日军已经强行登陆仰光,和卓飞告诉给科尔姆的情报一样,科尔姆也从驻军手中获知相关的情报,驻守缅甸的英军虽然也同日军进行了殊死的战斗,但他们最终还是没能阻挡住日军的持续进攻。目前,登陆仰光的日军已经稍稍停下进攻的势头,但科尔姆知道那只是因为日军在等待他们的后续部队,一旦日军的后续部队到位,日军新一轮的进攻便会打响。

      “卓少校,据我所知,贵队里并没有那么多的飞行员,甚至你们都没有一支像样的装甲部队,我很想知道,你要那么多的飞机和坦克做什么?”科尔姆自觉很好的掩饰住了心中的焦虑,话锋一转,却突然把话题扯去了其他地方。

      卓飞闻言心中好笑,他把科尔姆此时的行为归觉于英国人天生的傲慢,因为这明显就是输人不输阵的表现。“科尔姆上校,我说过了,我是一名军人,我是不会把那些重装备白白放在仓库里等着生锈的。我要它们,那是因为我们的军队需要它们,至于飞行员和坦克兵,倒是不用科尔姆上校你担心,我可以向你保证,这些重装备很快就会出现在战场上。”

      英国人提供给中国的只不过是百余架飞机和100多辆坦克,要知道现在的瑞丽训练营里,轮番驾驶着改装坦克进行训练的坦克兵就已经超过了千人,而保护伞公司从欧洲招募来的飞行员更是突破2000人规模。卓飞自然不能把瑞丽训练营告知给科尔姆知晓,事实上,一直被严密封锁的瑞丽训练营即便是在联合政府中,也有大把的人豪不知情。

      和卓飞进行会面,在科尔姆看来是极其乏味的,因为不管他如何旁敲侧击或是用那些军援施压,卓飞都表现的很是淡然,从印度起运的大批军火就快进入中国境内,可科尔姆还是没能从卓飞口中得知中队南下的具体时间和布置。“科尔姆上校,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武器到位,我们的军队随时可以南下。”卓飞一直如此回答,令科尔姆很是恼火,可又找不到反驳的机会。

      迟迟得不到中队南下的具体时间,科尔姆终于豁出去放下面子,找了无数人才算是搭上了军政部的路子,可科尔姆找到的人却说此事由卓飞全权处置。“卓少校是委员长最信任的心腹,军政部也没有办法插手这件事,如果我是你,还不如直接去找卓少校。”回话的人说的有些模棱两可,但却让科尔姆知道了卓飞有着自己没有想到的权力。

      “我派了大批人手进入缅甸,就为了打他们的秋风,收购英军囤积在缅甸境内的那些军用物资。谁知道该死的英国佬不但不知道感激我的人帮助他们收拾残局,居然还敢狮子大开口开出高价,所以我需要用日军来警示他们一下。等他们火烧眉毛的时候,就该知道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这也算是给英国佬的一个小小教训。”

      被叫去南岸别墅的卓飞坦言自己的打算和布置,蒋介石一干人等无不笑骂卓飞是个逐利小人,但对于卓飞趁机压价收购英军物资的事情,却又都赞同不已。“不过你还是要注意一点,不能对英国人压制的太过严苛,毕竟缅甸境内的英军正在和日军交战,如果咱们做的太过分,今后再和英国人打交道的时候,咱们恐怕会很被动。”高兴之余,周恩来倒是有着不同的意见。

      对于周恩来的劝告,卓飞点头称是,和这些高层对话的时候,卓飞一向把自己的姿态放的很低。“独立军已经准备完毕,只等英国人答应的武器运抵边境,我打算这次只动用独立1军的两个师,另外就是2个营的混编突击队。在没有弄清楚英国人真实意图之前,独立1军的主要任务是迎击从同古方向过来的日军,为后撤的英军部队保证后方的通路安全。”

      当着蒋介石一众高层的面,卓飞打开缅甸地图,把自己的战术部署说了个大概。“瑞丽方面回电说,缅甸皇室后裔已经成功转移至瑞丽,另外还有近万缅甸土著集结于边境一带,我们已经大量征召会说缅语的华侨充当翻译,专门针对这些缅甸土著进行整编。一旦战事出现变化,这些接受简单训练的面的土著就将会成为我们的仆从军,如果是打山地战,恐怕我们的新军也不是这些缅甸土著的对手。”

      “如果你们训练出来的这些缅甸土著不肯接受我们的指挥怎么办?你们有没有什么预防的手段和措施?”表示怀疑的还是周恩来,红军当年就吃过这样的亏,在围剿期间,大量被红军训练出来的赤卫队员叛变投敌,使得红军直属部队增加了大量的伤亡。

      卓飞对周恩来的怀疑并没有表示出反感,而是沉声回答道,“这种怀疑,我们也有,所以才会把缅甸皇室后裔强行转移去瑞丽。为了安抚这些缅甸土著,保护伞公司已经花费巨资在瑞丽为缅甸皇室修建了行宫和庙宇,在加上大批缅甸华侨的努力宣传,接受整编训练并同意服从我们指挥的缅甸土著目前已经过半。”

      “人是群居动物,而且人类具有盲从性,那些还没有接受整编训练的缅甸土著只是在观望。一旦他们得知,那些已经接受训练的缅甸土著在战斗之后会获得大量的奖励,剩下的这些缅甸土著一定会上赶着加入我们。因为离开我们,他们就只能继续过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日子,只能眼巴巴的看着身边的人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对了,这就是潜移默化的效果,不用咱们自己多做宣传,只需要在他们中间竖立出一批典型,剩下那些观望中的缅甸土著们就会自己坐不住。”周恩来沉思片刻之后,才算是明白了卓飞的实际用意,不由得击掌赞同了一番。

      “没错,就是这样,缅甸人生性懒惰,仗着地理气候优势,不事生产。偌大的缅甸交于他们,只能是白白浪费了这块土地,既然缅甸人无德,为什么我们不把缅甸吞并进中国的版图里来。”卓飞终于露出强势的一面,“我就是要用优厚的待遇【创建和谐家园】他们,只有把他们【创建和谐家园】到忘我的境界,这些摇摆不定的缅甸土著才能为咱们所用。”

      “打日本人,我们可以用到缅甸人,打泰国人,我们也可以用到缅甸人,但凡是战斗,我们都可以用到缅甸人。只要我们的部队开始进入缅甸境内,早前已经制定好的除草计划就可以开始实施。我们准备在缅甸和日军进行一系列的拉锯战,以此来消耗缅甸和周边国家的人口,为我们日后吞并南亚各国奠定基础。”

      向蒋介石等人阐明自己的态度,卓飞拿出所谓的除草计划递给蒋介石等人进行传阅,除草计划顾名思义是清除杂草保留庄稼,可卓飞的这个除草计划除的却是南亚各国的人口。除草计划太过阴损,卓飞一直都没有跟蒋介石他们透露过分毫,可眼下缅甸战役爆发在即,卓飞不得不在此时拿出这个计划。

      “卓飞,你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一旦这个计划被外界知道,我们这些人和你都会被称之为屠夫,你知道后果会有多严重吗?”看过除草计划的内容,蒋介石暗自倒吸了一口凉气,一旦这个计划开始实施,南亚各国将会面临着一场认为的大灾难。

      面对蒋介石等人的审视,卓飞站直了身体毫不退缩的于他们对视,同时斩钉截铁的回答道,“我知道后果会是什么,所以我才会拖到现在才拿出这份计划,实际上保护伞公司会积极整编训练那些缅甸土著,也正是为了配合这个除草计划。这份计划只会在这个房间里被传阅,之后就会被销毁,知道这个计划的也只有咱们这些人,具体操办这个计划的人也根本不知道整个计划的细则。”

      “南亚各国自唐宋开始,便是我们的属国,清代末期开始被西方列强谋夺,从而成为西方势力渗透中国的桥头堡。现在机会来了,重新拿回控制权的机会只有这么一次,如果我们不能抓住机会,一旦战争结束,这些南亚小国还会成为西方势力制约我们中国对外发展的桥头堡。”

      “我绝对不会允许这种局面的出现,哪怕为此搭上我的身家性命也在所不惜,命,我都可以舍弃不顾,区区虚名都能算得了什么,我根本不在乎。”卓飞的声量虽说不是很大,可听的蒋介石等人的心里却是沉甸甸的。

      第五章 交底

      利用日军进攻南亚的机会,趁机削减南亚各国的土著人口,并通过【创建和谐家园】这种手段向南亚各国转移人口,一旦华裔在南亚各国占据人口优势,这些南亚国家想要摆脱中国的控制就会相当的困难。卓飞这个除草计划早在他向中国转移犹太人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框架,之后又被卓飞的幕僚团进行数次补充,现在的除草计划已经是一个完整而详细的计划。

      “为了这个计划,早在我向国内转移犹太人的时候,就已经布置了人手去南亚各国进行情报搜集工作。一旦独立军南下缅甸,除草计划也会跟着开始实施,所有从南亚各国搜集来的这些情报便会成为指导整个计划实施的方略。”卓飞又拿出一份已经装订好了的资料给众人传阅,已经被翻看的卷了边的资料明显早已经被卓飞翻看过多次。

      “通过这些资料,我们对南亚各国的经济、人口、财富划分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南亚各国由于西方国家的背后操纵,历来对华裔实施区分对待,历史上更有南亚各国镇压华裔的事件发生。我们不会主动联系南亚各国的华裔,因为他们这些人虽然在当地掌控着大量的财富,可他们早已经失去了华裔的血勇之气,否则也不会任由当地的土著任意挑衅。”

      “而且这些华裔在当地繁衍日久,和西方国家、当地土著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旦把他们拉进这个计划里来,只会把我们的真实意图暴露给敌人知晓。我们的终极计划是为了国家的强盛与复兴,而除草计划却是为了巩固终极计划,如果不能真正掌控这些南亚小国,即便我们赶走了日本人,终极计划也只能算是虎头蛇尾。”

      卓飞的话令在场众人沉思不已,卓飞的计划实在太过冒险,一旦被世界各国知道中国人为了吞并南亚便实施人口控制计划,说不定中国今后会成为世界公敌。可在场众人也不得不承认卓飞刚才的那些话并不能算是空谈,一旦中国战胜日本再吞并南亚,那么,在亚洲来说,已经没有任何势力能对中国构成为威胁。

      “实际上,从东印度公司的战船出现在南海海域的时候,西方国家就一直致力于制约中国的发展,清末的时候,西方国家送来了大量的【创建和谐家园】,利用人的贪婪本性拉拢腐蚀政府官员,之后便发动了八国联军进攻北京城的事件。民国时期,西方国家也是暗挑唆和拉拢各地军阀进行混战,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根本就不想看到一个团结奋进的中国,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混乱的国家,只有这样,他们才能从中国掠夺走更多的财富。”

      “如果我们只是赶走日本人,却不去控制战后时空的南亚各国,那么西方势力还会死灰复燃。他们仍旧还会利用资本武器,大举进驻南亚各国,而后这些被利益捆绑住手脚的南亚各国还是会成为西方国家的狗腿子,成为制约中国正常发展的帮凶。亚洲战争,我们中国人才是主体,为什么我们付出了如此大的牺牲,却不能够拿到我们应有的回馈?”

      “那些欧洲国家在中日战争爆发之初,整日里都是调停调停,结果如何?日本人还不是照样发动了战争。欧洲国家在亚洲要兵没兵,要地盘没地盘,我们为什么要听他们的?眼下欧战已经出现扩大化的迹象,这真是我们出手的好时机,否则等西方国家回过劲来,我们什么机会都没有了。”看出蒋介石等人已经动心,卓飞随即加大了说服的力度,这番话之后,卓飞已经隐约见到有人在暗自点头。

      “日本人可不是那么好打的,你又怎么能保证从日本人手里拿下整个南亚?”提出疑问的还是周恩来,长期从事地下工作,使得周恩来对日军的战斗力很是了解,同时,他也对卓飞新建的独立军抱以怀疑。

      卓飞显然是做过充分准备的,闻听周恩来此言,便又拿出一份资料来,“这份资料是独立军的情况汇总,这里面有独立军的兵力构成、武器装备情况,看过这份资料,我想诸位就应该对独立军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包括蒋介石在内,大家也只是知道卓飞又组建出一个南下备战的独立军部队,可他们对独立军却并不是很了解,看过卓飞拿来的这份资料,众人脸上便多了几分凝重之色。

      “独立军虽说是军级别部队,但实际上总兵力已经超过20万人,整个独立军划分为6个步兵师、3个炮兵师和2个装甲师,另外还有部分的山地突击队和工兵部队。独立军的主要兵力构成就是从欧洲来的那些犹太人,此外还有部分缅甸土著,这些犹太人当中有大量原先欧洲国家的官兵,所以在战斗力上,绝对不会低于日军。”

      “保护伞公司在瑞丽的兵工基地早就已经投入生产,再加上没保护伞公司从欧洲和美国海运来的大批武器装备,瑞丽兵工基地到目前为止,已经囤积出足够我们武装60万部队的步兵武器和弹药。除去武装新军和独立军部队所需的武器之外,保护伞公司已经把富余出来的那部分武器弹药运抵昆明储备,如果政府还准备组建新军,这部分武器弹药就随时都可以派上用场。”

      “缅甸气候多变,每年5月到10月是他们的雨季,我们的终极计划是驱赶日军东移,然后趁机抢占南亚各国。所以独立军第一阶段的任务,只是在5月雨季来临之前,稳住缅北局势。之后就会派遣大量缅甸土著组成的突击队,对日军占领区实施渗透袭扰和游击战,并且要在雨季结束之前破坏大量日军的军事设施。”

      “我们在延安一带的油井已经打出石油,之所以决定在雨季结束之后和缅甸日军进行决战,是因为我们还需要大量的油料维持装甲部队的运行。10个月的时间,足够延安的那几处油田出产出足够多的油料,只要油料到位,独立军的装甲部队便可以投入大规模的战役中去。在兵力相等,装备相等的情况下,我不信日军能够抵挡得住独立军的装甲集群进攻。”

      通过卓飞的讲解和手肘的这份资料,在坐众人对独立军总算是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只是他们对犹太士兵的战斗力还是报以怀疑。“犹太士兵的战斗力根本不用担心,我在德国的时候,就已经答应过他们,一旦站在结束,我会动用一切能力帮助他们重返圣地建立家园。别看他们现在帮咱们打仗,可实际上,他们也是为了自己今后的生活在做争取。如果没有一支经历过血与火考验的军队作为依仗,即便他们回到圣地,也不可能就能复国。”

      话说到此处,卓飞突然轻笑了几声,“其实当初拉上犹太人也是出于我的私心,我当时只是想着,先把犹太人拉进中级计划中来,然后利用犹太人急于复国的决心,通过犹太人联络散布在世界各国的犹太富豪们向瑞丽输送战争物资,为咱们组建新军打好基础。现在看来,我当时的这个想法是非常正确的,瑞丽那边陆续新建的大型仓库早已经不够用了,大量的物资现在只能露天堆放,实在太浪费了。”

      卓飞的话引得蒋介石等人一阵哄笑,一向严肃的蒋介石甚至笑称卓飞根本就是个惯会粘毛的糖公鸡,犹太人搭上卓飞这条线可是倒了大霉。“委员长,话可不能这么说,犹太人在欧洲活的生不如死,是我,给了他们生的希望和活着的尊严。我只是要他们帮忙输送些物资来中国,可并不是没付钱给他们,这一买一卖的,他们那些人也是没少赚钱,真正要说起来,吃亏的是我。”

      “算了吧,那是人家不知道内情,真要是被他们知道你用伪钞在欧洲大肆圈钱,恐怕就不会有人跟你进行交易了吧。”周恩来和蒋介石一唱一和的揭了卓飞的老底,知道伪钞计划的一众人等也无不点头称是。卓飞的伪钞计划从实施开始到现在,已经印制出至少20亿美元的各国伪钞,除去三分之一被用来在各国进行套利购买物资之外,剩下的伪钞全都被薇薇安偷运去各国藏匿起来。

      国民政府为什么会愿意和联手抗战?为什么会同意组建30万人规模的新军?归根究底,便是因为有卓飞运来中国的大批物资和现金作为支持。而这也是蒋介石等人为什么对30万新军信心十足的主要愿意所在,过亿美元打造出来的新军如果还比不上日军,那么蒋介石等人不知道这世上还有什么军队能胜得过日军了。

      而这会得知独立军的装备可能还在新军之上,蒋介石等人便不再纠结于独立军是否能敌得过缅甸日军这个问题上,因为他们知道,这个问题已经不需要他们担心什么。得到蒋介石等人的首肯,走出南岸别墅的卓飞只觉得心头一阵轻松,几年的准备,总算到了最后谋算成败的关键。

      第六章 家底

      卓飞和科尔姆之间的拉锯战还在继续,缅甸的局势却已经越发的紧张起来,驻守缅甸的英军虽说做了决死抵挡,可还是没能顶得住日军的进攻。在仰光全面失守之后,仁安羌油田也终于落入日军之手,好在驻守仁安羌的英军在撤退之前,用他们所能找到的所有炸药,把仁安羌油田变成了一片废墟。

      日军没能夺得完好的仁安羌油田,在随后发生的追击战中,日军变的更加疯狂,科尔姆得到最新战报的时候,缅甸英军已经被日军追的连连溃退,东枝以南早已经没有了英军的部队。眼下大量的英军部队正集结于曼德勒一线,大批英国侨民必须由他们掩护撤往印度或是中国,而科尔姆毫不怀疑日军的下一个目标便是曼德勒。

      “科尔姆上校,你所说的这些,我都已经知道了。我想说的是,国民政府的军队已经南下,眼下正在南兰、班扬一线驻防,同时也是为了巩固曼德勒的侧翼。你们的侨民大可不必担心,至少目前来看,曼德勒至畹町的铁路和公路还是完好和安全的,你们的侨民可以直接撤进畹町,国民政府会对他们提供必要的救助和安全保障。

      从地图上看,南兰和班扬的确是在曼德勒的侧翼,而日军也的确是布置了一路人马从泰国境内直插腊戌,试图截断缅甸英军回撤去中国的退路。科尔姆自然也无法对国民政府把部队布置在南兰、班扬一线有所怨言,中队在南下助战的同时,还肩负着阻止日军北上进入中国境内的责任。

      得知中队已经进入缅甸境内,并且已经在南兰、班扬一线布置了防线,科尔姆终于能稍稍松了一口气,虽说中国人没有直接加入战团,但毕竟保证了曼德勒英军的后路安全。卓飞并没有告诉太多有关独立军的事情给科尔姆,而科尔姆也并不知道现在的腊戌早已经成为独立军进驻缅甸的桥头堡,大量的堡垒和掩体在腊戌一线被修建出来,卓飞准备把腊戌变成一座绞肉场和日军的坟地。

      两天之后,卓飞和科尔姆相继离开重庆,科尔姆直飞曼德勒,而卓飞则是回了瑞丽。半年没有回过瑞丽,从机舱里向下张望的卓飞两人几乎已经认不出瑞丽来了,短短半年时间,瑞丽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大量房屋被新建出来,涂装了迷彩色的工厂也一间连着一间,昔日那个只是为了容留犹太难民的瑞丽已经全然变成了一所城市。

      “老板,欢迎回家。”走下飞机的舷梯,早已经等候在机场里的安吉拉先给了卓飞一个拥抱,之后是笑意连连的薇薇安。“你离开重庆不久,薇薇安就离开了德国,欧战日益火爆,英国人开始全面封锁德国沿海,所以我们不得不关闭了难民营。”知道卓飞对薇薇安的出现会心生疑问,安吉拉便小声的解释了一番。

      把薇薇安留在德国,一是为了保持自己和德国之间的联系,二是为了加快兑换那些伪钞,并利用运送犹太人的机会向国内输送物资。突然间见到薇薇安出现在自己面前,卓飞已经猜出德国那边可能是出现问题了,不过这都已经不重要了,因为终极计划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有没有德国这条线都已经不重要。

      “回来就回来吧,我这次回来是要实施终极计划了,薇薇安回来了,正好可以帮助咱们协同和国内的关系。”卓飞倒是很快就适应了薇薇安的回归,和赫夫曼等人寒暄几句之后,卓飞一行人立刻驱车返回保护伞公司的总部。终极计划实施在即,卓飞还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归拢,作为瑞丽训练营的大总管,安吉拉也有很多的事情要向卓飞进行汇报。

      一行人在宽敞的会议室里坐定,安吉拉先递给卓飞一份汇总之后的报告,“目前瑞丽犹太人定居点里已经有人口200万,其中犹太人160万,新军受训士兵30万,缅甸土著民兵3万人,其他还有部分缅甸华侨和来自中国境内的【创建和谐家园】。”卓飞在安吉拉的报告中看到了更为详细的数字,如果算上已经调去腊戌的独立军部队,保护伞公司实际上掌握的人口数字早已经突破220万人。

      “兵工基地的生产情况如何?单月产量最高能够达到多少?”看过安吉拉拿来的人口报告,卓飞先问起了自己最感兴趣也是最为担心的兵工基地。对战日军,靠的不仅仅是兵源和战斗力,还要依靠武器装备,如果兵工基地的产出跟不上前线部队的消耗,卓飞的终极计划就很有可能会演变成为一场虎头蛇尾的闹剧。

      “目前我们的兵工基地处于一边生产一边扩建的状态,从美国采购来的履带式拖拉机已经改装完毕三分之二,加装过重机枪和加厚装甲的简易战车已经通过武器研究室的验收。理论上,这种简易战车还存在这很多的问题,但如果是面对日军的轻型坦克,我们的简易战车无论是在速度还是火力上,都要强于对手。”安吉拉对于兵工基地改装出来的简易战车很有信心,因为日军轻型坦克的装甲根本就挡不住勃朗宁重机枪的穿甲弹攒射。

      “我记得我们从美国订购了3000辆履带式拖拉机吧?”卓飞反问了一句,得到确定的回答之后,卓飞随即沉思起来。2000辆由履带式拖拉机改装成的简易战车,卓飞只是想想都觉得兴奋,开坦克,保护伞公司或许还没有那么多的坦克兵,可要是论及驾驶拖拉机,保护伞公司里却有着大把的人手可用。

      “我们库存的勃朗宁重机枪还有一批,足够我们改装剩下的一千辆履带式拖拉机,不过武器研究所那边已经在计划把从德国运回来的高射机枪加装在简易战车上,这样,我们至少可以节省下来一些重机枪用在固定堡垒上。”安吉拉的话说道此处却突然停了下来,并扭脸看向薇薇安,示意后者接过自己的话题。

      接到安吉拉的示意,薇薇安打开自己面前的文件夹朗声道,“从老板你离开德国之后,我们又陆续运送大约80万犹太人来瑞丽,并借助这些犹太人做掩护,从德国运送回来大批德军缴获的英法装备。目前根据我们统计的数字来看,我们偷运回来的坦克和装甲车超过300辆、机枪12000挺、不同口径火炮400门,另外还有大批炮弹和炸药。”

      “薇薇安他们从德国运回来的这些军火,都已经经过兵工基地的维修和保养,只要需要,这些武器装备便可以随时投入进战场。”安吉拉随着薇薇安的汇报,小声的跟卓飞解释道。“另外,美国方面也送来几批武器弹药,而且我们已经获得m1步枪的生产授权,兵工基地目前已经生产出3万支,m1步枪和大量子弹,m1步枪的生产线正在扩建中,一旦完成扩建,我们每个月可以生产出不少于8000支m1步枪。”

      早在卓飞离开瑞丽之时,安吉拉就私下里跟卓飞提到过突击步枪的管控事宜,安吉拉认为突击步枪不该大规模装备一线部队。在训练营里,接受训练的新军士兵往往会拿突击步枪直接当冲锋枪用,安吉拉担心保护伞公司目前还承担不起弹药的大量消耗。m1步枪虽说也不是能够节省子弹的一款枪械,但比起突击步枪而言,却已经是小儿科。

      “犹太人委员会已经联络过我们,他们自己提出在20万独立军的基础上,再征召10万犹太人接受训练,并组成独立军第二梯队。犹太人希望这30万战士,能在战后成为犹太人复国的希望和依仗,为此,所有在兵工基地工作的犹太人自愿每天无偿加班四个小时。”向卓飞报过保护伞公司目前的家底,安吉拉转移话题提起了犹太人希望扩充独立军规模的事情。

      “没问题,可以答应他们,如果他们不满意,你就告诉他们,只要他们愿意,我甚至可以把独立军的规模扩大到50万人。”有人上赶着帮助中国打仗,卓飞何乐而不为,瑞丽的犹太人已经超过200万,抽调出50万人组建部队,应该不会是什么难事。

      有了安吉拉的汇报,卓飞对保护伞公司目前的家底已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接下来的时间里,卓飞在安吉拉的陪同下,对整个瑞丽进行了细致的视察,尤其是重中之重的兵工基地。看到精神面貌大改的新军士兵,卓飞也不禁暗自期待,他期待亲眼看到这些新军士兵是如何跟日军进行战场拼杀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22:4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