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再说了,日军很清楚轻装前进的他们没有能力对抗英军的坦克,所以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与英军装甲团硬捍更别说俘虏装甲团,他们只是想拦住装甲团让他们走不了,等主力部队赶上来时再做打算,谁又想到英军竟然会这么不堪一击。
正因为没有心理准备,所以原田雄太一直担心这会不会是个陷阱,一个引他们进入包围圈的陷阱,于是日军一路上都十分小心谨慎,这也使他们直到四十分钟后才来到英军丢下的坦克和汽车面前。
终于来了,透过窗户看着不远处的黑暗中,一个个猫着腰敏捷的往前窜的身影,张弛艰难的吞了一下口水。
他多么希望这一切都不是真实的,多么希望日军永远也不要出现在面前,但现实却是残酷的……张弛不得不去面对自己的第一场恶战,一场几乎可以说毫无胜算的恶战。
第二十四章 汽车
日军一开始很谨慎,每经过一辆汽车或是坦克时都会仔细的检查下里头是否有人。
但很快就发现英国人是真的将这些坦克、装甲车以及弹药丢掉逃跑了,于是就放松下来,甚至还有些日军迫不及待的打开手电一边欣赏着自己的战利品一边讨论着什么……
这也不怪他们这么大意,首先是因为在缅甸战场上英国人的表现除了逃就是逃,就像这回一样,英军明明拥有比日军更先进、更有力的装备却还是选择了逃跑,这除了让日军意外更是让日军有了轻视英军之心而放松了警惕。
其次,就是因为日本的坦克跟英国的坦克比起来那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的,这会儿在战场上一下就缴获了那么多,那兴奋和激动之心也是不言而喻的。
也正是由于这两个原因,原田雄太这个大队长甚至都亲自带着他的大队部上来查看情况。
“这可是个意外的收获!”原田雄太情不自禁的伸出手去摸了摸面前的坦克,雪白的手套上当即就沾满了灰尘,但原田雄太却一点也不介意。
想了想,他就对身边的部下了一连串的命令:
“仔细搜索每一辆汽车和坦克,注意查看有没有安装定时炸弹!”
“是!”
“马上命令部队在车队周围布下防御,以防敌人骚扰破坏!”
“是!”
“发电报给大佐,让大佐阁下派一队坦克兵和驾驶员过来,这些坦克和装甲车要马上利用起来。越快越好!”
“是!”
由这三个命令就知道这名日军军官的素质,他在面对突【创建和谐家园】况的时候,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做出最合适、最正确的决定……这要是一般的军官,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时间肯定是向上级邀功而不是想着如何保护这批装备并尽快的让这批装备发挥作用,但日军军官却有这种战场敏感或者说他们有这种主人翁的精神。
过了一会儿,原田雄太才把目光转向周围,当目光落到公路旁的村庄时,他又补充了一个命令:“川上君,看到那个村庄了吗?”
“是!”
“带人去搜索一下,保证那里的安全!”
“是!”
川上小队长一挥手,就带着一个小队的步兵端着枪朝村庄靠了上去。
然而,原田雄太不知道的是……就是这个不经意的命令捅了个马蜂窝!
张弛在看到日本人上来时当然是捏了一把汗,但他却不愿意轻易暴露自己的位置,这并不是说他镇静,而是他还抱着一丝希望,希望日本人就这么走了或是追英国人去了,哪怕这些日本人把那些坦克、补给全都开走他都不介意……命都快没了,还关心什么鸟装备。
但事情总是不能如他所愿,张弛很快就看到一小队日军端着枪打着手电朝这边走来。
这就把张弛等人逼上了绝路,想要活命就只有放手一搏了。
于是张弛就咬牙小声命令道:“听我命令……”
近了,更近了。
张弛甚至都能听到日军脚步声和交谈声,很明显,这一小队的日军并不以为这个村庄会有什么危险,所以他们的步伐很轻松,一边走一边讨论着刚刚缴获的这么一大批的装备,偶尔还对英军发出几声嘲笑。
张弛喘着粗气,几次想要下令开打但都鼓不起勇气……如果说命令一下达就会接近死亡的话,那么他宁愿再在黑暗中多活几秒钟。
但很快就连他这唯一的愿望都破灭了,因为这队日军警惕了起来,他们在手电光下发现了脚下坦克履带压出的痕迹,而且满脸错愕的看着这些痕迹一路往村庄方向延伸。
张弛知道避无可避,只得大喊一声“打”。
枪声和炮声几乎在同一时间响了起来。
枪是机枪,M4谢尔曼坦克上装有两挺机枪,一挺是在驾驶舱旁的轻机枪,另一挺是装在坦克舱外的重机枪,七辆坦克上一共有十四挺机枪,于是这一打起来那子弹就“哗哗哗”的朝日军射去,只眨眼工夫那一个小队的日军就被打成了筛子。
炮是75MM口径的加农炮,这玩意可以在900米的距离上轻松的击穿60MM厚的钢板,其威力自然是不用说了。但也许是黑夜里较难瞄准,又或者是战士们对美式坦克的操纵不熟悉,首批打出的七发炮弹仅仅只有一发命中对面公路上的汽车。
这辆汽车装的是英国佬的罐头,于是霎时那罐头就被炸得到处乱飞,只砸得附近的日军一片惨叫……应该说他们很幸运,临死前还能享受到一顿罐头大餐。只不过对于崇尚武士道的日本人来说,有一天他们的家人知道他们不是死在枪口下而是死在罐头下,却不知道会有什么感想。
这时公路上的日军才意识战场上并非像他们想像的那样安全,当即就架起枪来还击。
但这种还击显然是没有用的,原因是张弛等人都躲在坦克里,而日军似乎还不知道这一点。
“轰轰……”紧接着又是一片炮声。
这一回日军就没那么幸运了,七发炮弹有两枚命中汽车……后来张弛才知道这命中率是烂到家了,这才一百多米的直线距离,而且目标还是那么大的一辆汽车,七发才两发命中。
但命中率低并不代表杀伤力低,这两辆汽车一辆装的是汽油(注:美军M3、M4坦克是汽油发动机),一辆装的是弹药,于是这一炸开那就了不得了,只见“轰轰”两声爆起了两道冲天的火柱,附近的几十名鬼子不是被狠狠的抛到了空中就是被冲击波给推倒在地。
这就是张弛想要的效果,但还是被这两处剧烈的爆炸给吓着了……之前他从没有在这么近的位置上感受过这么剧烈的爆炸能量,一时被它们给震憾住了。
但那仅仅只是一小会儿,他知道这也许是自己及部下能活命的唯一希望,于是当即就大声吼道:“打!瞄准汽车打!”
第二十五章 田地
枪声越来越密,爆炸声也一阵紧过一阵。
这些爆炸并不只是战士们手里的七辆谢尔曼坦克开炮的结果……事实上,战士们因为对美式坦克操作不熟悉,而且这还是在黑夜里,于是战士们只能凭感觉开炮,那炮弹很快连炮手自己都不知道打到哪了,只知道将炮弹一发接着一发的打出去。这些炮弹虽然也有一些“瞎猫撞到死老鼠”命中日军,但对日军造成的杀伤终究还是有限。
真正让日军死伤惨重的,还是那一辆辆装满补给的汽车。
之前有两辆分别装着汽油和弹药的汽车被命中发生爆炸之后,车队周围很快就燃起了熊熊大火。这些大火可以说帮了远征军战士的大忙。
首先是火光照亮了日军使他们成为目标……这在战场上的优势是相当明显的,尤其是在黑暗中,因为大火在照亮日军的同时还会使日军周围更加漆黑。
这种现像如果用科学来解释的话,那就是人眼对光的暗适应。
简单的说,就是从明亮的环境进入暗处时,最初是看不见任何东西的,得适应一段时间后才能逐渐看清暗处的东西。
而大火却使日军持续处于明亮的环境中,使其一直无法适应稍远一点的黑暗,于是根本就搞不清那些子弹和炮弹从哪里打来的,只能像没头的苍蝇一样朝黑暗中胡乱放枪。
反之,远征军却是躲在暗处,对于百米开外的日军那是看得一清二楚,于是机【创建和谐家园】就像爆豆般的朝日军倾泻而去,只打得日军一片惨叫。
其次,更重要的还是,这些大火随着爆炸的冲击波很快就朝四周扩散,而周围到处都是经过旱季受到几个月烈日烘烤的树林和丛林,还有同样装满了弹药和汽油的汽车,于是几乎都不用战士们打,那连环爆炸是一声接着一声好不热闹。
当然,远征军战士们也不闲着,他们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也很努力的用坦克炮及机枪为这些大火和连环爆炸推波助澜。
然而,日军也不愧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他们在一片混乱之后很快就确定了目标并组织了几个小队对村庄发起了进攻。
这让张弛有些紧张,因为他发现这些日军的打法十分专业……正面也就是村口方向用一个小队的鬼子吸引张弛等人的火力,侧面再分别派出一个小队围了上来。
正面这队鬼子还好说,他们在火光的照耀下一举一动都逃不出张弛等人的眼睛,几挺机枪一阵扫射就把他们压在了地上无法动弹,再用坦克炮轰上一阵就可以将他们打得溃不成军。
从侧翼包抄上来的日军就麻烦了,因为他们已经消失在黑暗中,很有可能突然就从哪个方向或是什么地方串到面前并抛上手榴弹或是炸药包了。
作为半个军迷张弛知道,虽然这谢尔曼坦克可以说是性能优良、操控简易的一款坦克,但其最大的缺点就是使用汽油发动机……汽油是易燃易爆物,这使谢尔曼坦克在受到攻击时很容易起火甚至爆炸,因此它也被美军戏称为“朗森”。(注:朗森是一种打火机,其广告词为“一打就着,每打必着”。)
张弛脑海里闪过战士们座下的一辆辆坦克被炸成火球的场景。当然,这其中也包括自己这辆坦克。
这想法使张弛的头皮一阵阵发麻,他可不想成为被活活烧死,但他又知道自己不能离开坦克……在坦克上至少还有钢铁挡住子弹和弹片,一旦离开了它,那就得用血肉之躯面对那些了。
接着张弛就听见侧面和后方的黑暗中传来一些异响。
初时张弛还不明白日军为什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训练有素的日军在包围敌人时竟然会发现这么大的声响?!
下一秒张弛很快就明白了……日军也不想发出这么大的声响,但问题是村子周围到处是水田,这些水田才刚刚翻过地灌过水,田里都是厚厚的烂泥,鬼子双脚踩在里头是深一脚浅一脚的,每走一步都会发出“吧叽吧叽”的声响,人一多声音就更大了,甚至大到能引起战场中张弛的注意。
于是张弛很快就知道了日军偷袭的方向,当下就缩回脑袋朝驾驶席上的战士叫道:“特困生,倒车,我们去对付后面的鬼子!”
特困生是东北人,他被叫做特困生并不是因为他家里困难,事实上他还是一户地主家的几代单传,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当然,东北的地主吧……那地也被日本鬼子给占领了,这地主也就不能称之为地主了。
据说特困生的父亲之所以舍得让他这个几代单传的宝贝参军,就是为了实现一个伟大的理想……打败日本鬼子,夺回属于他们的土地。
之所以他这么个富二代会有“特困生”这个外号,是因为他参军前是个大学生,上课总是特别会犯困,于是就落下个“特困生”的外号,这外号后来就一直带到了部队里。
从这一点来看,这200师的文化水平还是相当高的,不说初中生、高中生,就是大学生也不在少数。
不过这也不奇怪,唯一的机械化师嘛,这机械化师的兵有很多都有操纵机械化装备的需求,比如开坦克、开装甲车、开汽车等,如果没有文化学习能力较差,必定会对部队的训练甚至战斗力造成影响。
特困生虽然不知道坦克外是个什么状况……坦克里头可以说基本与外界隔绝了,声音也听不清,视线也只能通过观察孔看到漆黑的一小块地方。但他一听张弛这话很快就明白,于是当即熟练的一个倒车将坦克倒了出去,再一个漂亮的拐弯,仅仅用几秒钟的时间就将坦克摆正了位置并开到了村子后头。
“开灯!”张弛下令道。
“腾”坦克前的两个大灯亮了起来,霎时就照亮了田地里一众满身泥泞狼狈不堪的日军。
第二十六章 生存
“哒哒哒……”机枪声很快就响了起来。
不需要张弛下命令,在车头掌握着轻机枪的小浙江已经把成片的子弹射向了暴露在灯光下日军。
田地里完全没有可供隐蔽或是藏身的地方,烂泥又使鬼子无法脱身,于是随着一道道激起的水花在日军身前身后飞溅,那群鬼子的身体也跟着枪声的节奏乱颤,枪声还没停,他们就已经凌乱的躺倒在田地的泥水里,原本漆黑浑浊的脏水霎时就被染成了红色。
这是张弛头一回在这么近的距离看到敌人血溅当场,他甚至看到一名受伤的鬼子被憋在脏水里拼命的挣扎,却因为伤势过重而无力探出头呼吸,于是就像临死前的落水狗似的抽搐下,再抽搐一下……过了好长时间才渐渐不动。
张弛本应该害怕,但不知道为什么,此时的他却异常冷静。
事后他才知道,其实在战场上很多人都有像他一样的经历……战斗开始前怕得要命,真打起来却是什么都忘了。
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人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会本能的保护自己并消除这些威胁,这时人的动作和思维往往依靠的是本能的条件反射,根本就没有时间或是多余的精力害怕。
当然,也并非所有人都像张弛一样的反应,也有些兵在战场上宁愿被枪毙也不愿面对这一切,这就是另一个极端了。
很幸运的是,张弛属于前者。
就在这时,黑暗中突然“哗”的一声,一名日军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潜到了坦克旁只有几米远的距离……这名日军很聪明,他是沿着灯光的边缘处压低身姿朝坦克潜行,甚至就连战友一队队的被射杀在田地里他也不闻不问,直到靠近坦克时才突然冒起身来拉燃了怀里的集束手榴弹朝坦克冲来。
“砰!”张弛手中的步枪响了。
也许是距离近,子弹十分精准的命中这名日军的大腿,只见这名日军一个跟头就栽倒在地上,在发出最后一声绝望的尖叫之后集束手榴弹就在他怀里炸了开来。
事后看小浙江就好奇的问着张弛:“排长为什么打的是脚而不是鬼子的头?”
“排长是想让鬼子被自己的手榴弹炸死吧!”同乡人插嘴道。
张弛苦笑着摇了摇头,他虽然也恨日本人,但是还不至于在战场上拿敌人的命或是自己的命开玩笑。
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那名鬼子的冲势很猛很快,距离坦克又近,这时候打任何一个部位就算是命中头部,他的身体也会因为惯性带着炸药包冲到坦克旁。
就像之前所说的,谢尔曼坦克可是有名的“一打就着,每打必着”,张弛可不想这下场。
但如果打腿部就不一样了,上半身拥有往前冲的惯性,而下半身却由于中弹突然停住,其结果就会使鬼子栽倒在地。更重要的还是,这样停下来鬼子的身体还会压在集束手榴弹上变成一道“人肉保护层”,于是这集束手榴弹能对坦克的伤害就被减到了最小。
果然,随着“轰”的一声巨响之后,刚刚来得及缩回脑袋的张弛只觉得坦克剧烈的晃动了一下,等了一会儿没看到火光……于是张弛悬着的一颗心也就放了下来。
战斗还在继续,不甘失败的鬼子依旧前仆后继的从各个方向朝村庄涌来,但流氓和同乡人很快就指挥着他们的坦克补上了其余方向的缺口……这还得归功于田地的烂泥阻滞了日军的行动速度,否则这会儿远征军战士们的坦克只怕早已成为一团团火球了。
原田雄太捂着自己受伤的手臂……那是在连环爆炸时被一个弹片炸伤的,若不是一名部下用身体保护着他,他只怕早就完了。
“这果然是英国人布下的陷阱!”原田雄太骂道:“这些【创建和谐家园】,怎么舍得用这么多装备布下陷阱!”
不过想想原田雄太又觉得自己可笑,也正因为不相信英国人会丢下这么多装备,自己才会上当的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