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扶摇而上婉君心》-第7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闵柏衍这么说也是有些恼怒闵柏涵的针锋相对,提出顾清临来堵住他喋喋不休的嘴。

      他先前派出的侍卫将暗中盯梢的几人擒住后,一番拷问才得知那几个小喽啰不过是被人花钱雇下来跟踪他的,而据小喽啰交代花钱雇佣他们的人都蒙着面并不清楚雇主身份。

      这是银货两讫的一种交易,问也问不出来什么,不过到此时,闵柏衍心中倒是对这位神秘雇主的身份知晓了,但这不至于让一向面上和善的大王兄如此有失风度。

      到底是哪里被他忽略了呢?闵柏衍心中暗自疑惑,封王一事过去已有半月,闵柏涵再无城府也不至于做出方才的行径,更何况闵柏涵一向善于伪装。

      “呵呵,是吗?看来是王兄会意错了。”瑞王爷闵柏涵负手而立站在城墙边,看着越舞越近的舞龙舞狮队,嘴里不冷不热的说了一句。

      “王兄此话甚是诛心,三弟万不敢当,若论身份相当也该是大王兄,而非我这个瑾王爷,但三弟没甚大才能不比顾清临能入耶律王子的眼。”闵柏衍声音沉了沉,心中的火气被闵柏涵不咸不淡的语气激怒。

      闵柏衍说完这话后就有些后悔,若是平时他可能也就打个哈哈混过去了,但闵柏涵的针锋相对和疑似是他的暗中盯梢,让他想起了那日婉茹妹妹遭受的暗巷刺杀。

      若是不满于他光明正大的针对他就好了,却无端牵扯婉茹妹妹进来,这让他如何不恼?如何不怒!

      二人的言语间针锋相对,对于其余的四兄弟来说只有惊骇,兄弟间有所争斗都是心知肚明的,但平日里也都是面上和煦,像这样搬到明面上来却还是第一次。

      玥王爷闵柏淳的视线隐晦的看了一眼门扉紧闭的城楼里,嘴边挂着一丝不太明显的笑容。

      矗立在城墙边向下看的瑞王爷闵柏涵此时正被一种登高望顶的孓然之感包围着,心中正在细细体会向下俯瞰众生的悠然之感,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让他有一种大权在握的错觉。

      瑞王爷闵柏涵听见瑾王爷闵柏衍略带怒气的话语,轻垂眼眸,背后交握的双手用了一分力气,心中暗道不能惹急了略有莽撞的老三,要知道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属下回报的事情他已经知晓,看来在军营之中历练过,且上过战场淬过鲜血的人警惕性就是不一般,在人群之中不紧不慢的跟随竟然都能被发现。

      一直以来是他太小看这个默默无闻的三弟了,想到这里闵柏涵轻叹一声道:“今夜如此良辰美晨当不辜负。”

      竟是对前面的唇枪舌剑翩然翻过,而满心怒火的闵柏衍有一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无力感之外,也有些释然,毕竟在城墙之上,若是闹的太僵,的确不好看。

      玥王爷闵柏淳抬脚缓步上前,同样站在城墙边上,向下俯瞰着,明晃晃的花灯街上人头攒动,鳞次栉比的商铺店面已经被层层叠高的各色花灯掩映住。

      当真是繁华盛世一片,闵柏淳看着下面的盛况口中高声吟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瑞王爷闵柏涵在玥王闵柏淳站过来的时候,上扬的嘴角略微一僵,身旁站了他人的这种感觉真是不妙啊!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听见玥王闵柏淳的吟诗后,瑞王爷闵柏衍的高涨情绪彻底跌落谷底。

      闵柏涵沉了沉眼底升起的一丝戾气,现在还不是时候,他瑞王的椅子还没坐稳,父皇就接连为老二、老三封王,若此时他们二人出了什么事情,即使不是他所为,但朝臣和父皇定当皆会以他所为。

      从前以为唾手可得的太子之位渐行渐远,难道真要向顾先生所言那般,不仅现在不能动手,还要暗中对他二人相互,做出一番兄弟和睦,心胸宽广的举措吗?

      但只要一想还要暗中相互争权夺利的对手,瑞王爷闵柏涵的心中就跟吞了一只恼人的苍蝇般恶心。

      第一百八十九章 春寒料峭

      “看到诸位皇儿兄友弟恭仍像儿时一般亲密无间,父皇就觉得当初将你们都留在京中的决定甚是英明。”

      吱呀一声门扉的响动,轩帝略微高扬的声音传了过来,语气中的喟叹和欣慰之意甚是明显。

      兄弟六人听见声音后齐齐回头,只见一身盛装的轩帝携皇后娘娘封于馨正眼含欣慰笑意的站在打开的大殿门前,在帝后二人数位内侍和宫婢们皆是躬身颔首侍立着。

      兄弟六人皆迈动脚步迎上前去,站成一排纷纷行礼问安道:“儿臣见过父皇母后。”

      兄弟几人心中同时闪过一道念头,看来父皇对殿外几人发生的事情也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不然也不会以‘兄友弟恭’这个词来警告他们。

      说到底不论是天家也好、权臣也罢,抑或是寻常百姓家,都逃不过一个脸面问题,万人瞩目的城墙之上若是轩帝斥责众人,怕是在今夜将传得人尽皆知。

      轩帝虽然现在有些昏聩无道,但按照他前十年便下诏书成年皇子虽赐下封地,但不居在封地之举,便可知他想营造的是一种天家父子、乃至兄弟间都是一种血浓于水,其乐融融,和睦非常的假象。

      若今日因为一点小事而斥责几位成年王爷,那天家的颜面将在这些贱如草芥的百姓面前丢了个彻底,这更有损于轩帝治家不严的英明神武形象。

      一家不治,何以安邦定国?

      这种有损和颇带挑衅天子威严的事情,轩帝是如何是不会做的,轩帝神色不变,只面带满意至极的笑容。

      若是顾清临在此,看到轩帝和顾言老狐狸如出一辙的欲盖弥彰,恐怕会对此举嗤之以鼻,不屑的哼笑一声。

      “哈哈,免礼,免礼吧!”轩帝站在不远处笑着摆摆手。

      初春的夜里虽有些微凉,但转暖的天气只着一身厚锦袍即可,但轩帝不仅穿着厚龙袍,甚至在龙袍外还披了一件同色的墨色海龙大氅。

      轩帝裹在大氅中面目慈祥的看着几人,领口紧系,柔软的皮毛随风簌簌,似是十分畏寒一般。

      “梓童,你看,诸位皇儿如今各个生的玉树临风、一表人才,这是咱们的福分,更是大耀国数万万子民的福气啊!”

      轩帝轻拍与皇后娘娘交握的手,满眼的欣慰之情,语气中带着一种吾家有儿初长成的感觉,既有欣喜又有不舍。

      这一时刻,是轩帝难得的慈父形象,好像抛弃了那高高在上的天子之威,只似寻常百姓家的严父一般,看着面前长大成人的儿子们眼里流露出了不甚常见的感慨。

      诸位皇子中却没人将轩帝的这话当真,几人心中不约而同的想到是福是祸还难说得很啊,毕竟这登天之位注定要有流血牺牲。

      一时间众人纷纷呐呐,竟然无一人上前答话,反倒是老七闵柏澜几步走到轩帝身前道:“儿臣能得父皇和母后的照拂与眷顾是儿臣的福分。”

      当老七闵柏澜上前时,老四闵柏渊的眼神闪躲了一下,当听到闵柏澜的话后,他的一颗稍稍悬起的心忽又放下,他以为老七气不过去父皇那里告状了,若是那样一顿斥责是免不了的。

      轩帝两道浓眉微拧,面带不悦,抬眼扫了一眼皆是穿着一身厚锦袍的儿子们,随后收回这一眼略带责备的目光,对着老七嗔怪了一句。

      “你这个老七,春风刺骨最是寒凉,你穿这么少,若是染了风寒,还要父皇替你担心。”

      在场诸人中,几位成年皇子就闵柏衍三人封了王爷,都穿着织造局新制王爷蟒袍,其余几人皆是一身厚锦袍竟无人身披大氅。

      轩帝想要开口责难几位兄长不懂照拂体弱的幼弟也找不到宣泄口,遂伸手解下身上所披海龙大氅披在了老七闵柏澜的身上。

      老七闵柏澜眼中略带惊慌,发凉的指尖扣在大氅领口的带子上就要解下,口中道:“要父皇为儿臣担忧,是儿臣不孝,父皇最近身体不好,一会儿父皇还要站在城墙上与百姓们大放天恩,城墙上风大,父皇惦记儿臣,但儿臣亦心系父皇。”

      轩帝尚未撤回的手触碰到了老七闵柏澜略带寒气的指尖,紧皱的眉头深锁了一下,头也不回的对着身后的高博吩咐道:“去,拿一盏手炉来给七殿下。”

      “再为陛下拿一件薄些的披风来。”皇后娘娘同样对着高博吩咐了一句。

      “是娘娘,还是娘娘您体恤陛下。”高博忙笑着应了一声,对着身旁的内侍低声交代一句后,转身走向身后的城楼大殿中。

      一直面带微笑,眼含慈爱的皇后娘娘封于馨微微偏身,将老七闵柏澜大氅的领口系好,而后摸了摸闵柏澜的发顶,口中道:“长者赐不可辞,你身子骨向来羸弱,莫要学诸位哥哥们不要温度要风度,你年纪尚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儿臣谢谢父皇、母后。”被摸了脑袋的老七闵柏澜鼻尖泛红,连忙对着帝后二人躬身行礼。

      距离仅有几步之遥的几位皇子看着轩帝的举动,心中闪过一道难以置信的想法,随后这种想法又消散于无形。

      瑞王爷闵柏涵眼神闪了闪,父皇在糊涂也不可能拿整个大耀国的国运开玩笑,一个病秧子加上整日沉醉医术的书呆子是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单此重任的。

      若真如此,只怕那时将会发生父皇最讨厌的外戚专权乃至宦官专权,向来视至高无上的皇权和倾力打造繁荣盛世为己任的父皇绝对不会让此事发生。

      玥王爷闵柏淳看着走过来的老七闵柏澜身上的大氅直坠在地,低垂的眼中闪过一道冷凝,想不到书呆子老七竟能有此殊荣,这件披风真是刺眼的很呐!

      这件海龙大氅披风是去岁风行国所贡,是来自于南海所得,怕是诸国之中也仅有这一件,相当之珍贵,父皇都没有将此物进奉给年事渐高的皇祖母,如今却将它披在老七的身上。

      看来以后要防范的人又将多了一个,真是烦不胜烦,若是只有他一人就好了,不用争不用抢,再或者这些碍眼的家伙们有点眼色,倒也能放他们一条生路。

      随着越走越近的帝后二人,玥王爷闵柏淳敛起心中的这点杂想,专心的侧耳倾听周遭的风吹草动。

      第一百九十章 鸾凤和鸣

      闵柏衍有些暗自懊恼,老六和老七向来与他亲近,老六身体不错,说到底是他将老七疏忽了,他陪婉茹妹妹他们逛过花灯街后去马车上换了蟒袍却忘了拿一件大氅回来。

      身体羸弱的老七唤起了父皇难得的舐犊之情,他心中只有高兴,他认为专心做学问的人心思都是单纯的,所以他也更愿意接近从小就爱粘着他的老七。

      “高处不胜寒啊!穿再多的锦衣,也无甚大用,梓童对朕的心,朕知道。”

      站在城墙边上的轩帝看着下方的繁花一片,喟叹一声,随后转身看向皇后娘娘的眼中无限情深,这么多年来,身边的人走走停停,唯有皇后始终陪在他身边和他一览盛世,荣辱与共。

      看着夜灯微风中娇颜不再的皇后,两缕墨发微扬,被风吹到了轩帝的面颊上,轩帝心头一软,展臂揽在皇后娘娘的肩膀上,拥着她一起俯瞰脚下万民。

      分别打着明黄龙盖和凤盖的宫人静静侍立在帝后二人身侧,华盖上垂下的五彩流苏随着夜风轻摇慢曳。

      皇后娘娘封于馨被轩帝揽着,也并不阻止,这是属于他们夫妻二人的时刻,这么多年来兜兜转转,各色的莺莺燕燕旋转于轩帝身旁。

      可到头来能与轩帝并肩,携手俯瞰万民的也唯有她这个元后发妻,这一刻的皇后娘娘封于馨心中感叹颇多,更是懂得了夫妻之间彼此敬重才能走的更远。

      已经舞道花灯节尽头的舞龙舞狮队远远的看见矗立在高高城墙之上华盖下相拥的两道身影,心中热烈异常,同行的锣鼓手捶打的更加卖力。

      在这冗长的舞龙舞狮对后面簇拥的如潮人群,看着城墙上影影绰绰的人影,心中激动万分,城墙上燃着的火把和大红灯笼,照耀在那二人龙袍与凤袍的金线上,一道道金光恍若流星。

      “是轩帝陛下和皇后娘娘!”

      人群中有声若洪钟的人发出一声惊呼。

      如潮的人群纷纷抬头向上仰望着帝后二人相携相拥的身影,帝后二人同观花灯节自陛下登基以来从未缺席,这也使得一年一度的花灯节数万人涌至金陵城。

      只为一见天颜。

      “陛下和皇后娘娘鸾凤和鸣,有如此帝后二人荫庇我等黎民百姓,当是我大耀国万千子民之幸事!”

      人群中又是一声高呼。

      随着这一声高呼,无数人跟着振臂高呼‘鸾凤和鸣’,一时间高呼声竟盖过了震天的锣鼓声声。

      瑞王爷闵柏涵和玥王爷闵柏淳二人,看着城墙边上相拥的帝后二人,不知不觉便想到了此时此刻他们苦坐宫中的母妃。

      大耀国律法甚严,这种时刻天子之妃是没有资格来与万民同乐、一览盛世的,若是晋了贵妃娘娘得陛下和皇后恩典,倒是能一同前往。

      只是他们虽已封王,但各自母妃却不曾晋位,不过是多了些赏赐罢了,瑞王爷闵柏涵和玥王爷闵柏淳心中同时闪过一道悲凉。

      倒不是他们对一向公平相待的皇后娘娘有什么别样的看法,只是有些为了各自的母妃不值,城下百姓人人只知帝后,后宫之中那些多如江鲫的妃嫔们又有谁人记得?

      大约想要母妃得万人朝拜的方法只有一种了吧!

      但同时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也在二人心中升起,父皇眼中的温柔深情不似作伪,只怕在父皇心中也唯有母后能配于父皇并肩受万民朝拜景仰。

      他们兄弟虽有相争,但却是都十分敬重这位母后,然而母后膝下无子,只有一位长姐远嫁……

      瑞王爷闵柏涵和玥王爷想到此竟心有灵犀的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那股跃跃欲试和势在必得,二人相视一笑,随后便转开头像是什么都没发生一样。

      高博一手提着暖炉、一只手臂上搭着一件滚了墨狐皮毛的暗金龙纹披风快步走来。

      高博恭敬的将手炉塞在老七闵柏渊的手中,而后轻步走到皇后娘娘身侧,恭敬的轻道一声:“皇后娘娘,老奴将大氅拿来了。”

      头依偎在轩帝肩上的皇后娘娘轻拍轩帝的手臂,带笑道:“陛下,您也将大氅披上吧,若是染了风寒,臣妾心中也要担忧的。”

      轩帝一双清明的眼睛看着城下越来越近的舞龙舞狮队和黑压压的人群,那一声叠过一声的高呼让他久不悸动的心里涌出了一些青年时期的汹涌澎湃。

      “梓童为朕披上吧。”轩帝声音温和,没有了往日的高高在上,只有寻常夫妻的心心相印和夫唱妇随。

      皇后娘娘接过高博奉捧过来的大氅,展开后披在轩帝的肩上,并细心的为轩帝整理好领口,轩帝温柔的牵住皇后的手。

      舞龙舞狮队在城门前的偌大空地上开始狂舞,威风凛凛的翻飞金龙似是要脚踏祥云飞入九霄之中,与漫天的飞天灯遨游于广阔天地间。

      舞龙舞狮队伍中央的空地上架起了丈高的木柴,一支火把投入其中,不多时,窜天的火焰熊熊燃烧,围观的游人纷纷上前拿起火把。

      游人们高举着火把在队伍外围随着锣鼓声翩翩起舞,男子舞姿阳刚粗犷、女子舞姿纤细优美,万人同舞的场面蔚为壮观。

      轩帝站在城墙之上,手握发妻细腻的柔夷,身后站着或能文或能武的诸位皇子,看着城墙下万民狂欢的盛况,眼中流露出今夜第一个真心且满意的笑容。

      大耀国国富民强,百姓安居乐业,有此繁荣昌盛的盛世之景,夫复何求?

      震天的锣鼓声渐渐声弱,一舞终了。

      舞龙舞狮的壮汉们额头上大汗淋漓,脊背也早已被汗水浸湿,但他们看向城墙上帝后相携的身影时双眼中却熠熠生辉,好似漫天的繁星。

      轩帝携着皇后娘娘走出华盖之下,走到了城墙边上,朝着下方的百姓朗声道:“

      “元宵佳节乃是狂欢之夜,万家灯火齐齐绽放,点亮了这个不寻常的夜晚,今夜朕和皇后能与朕的万千子民们共同欣赏这盛世美景,朕心甚慰。朕唯愿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如此良辰美景朕愿诸位子民万事顺遂,平安喜乐,更愿今夜有情人终成眷属,当不辜负如此良辰和如花美眷。”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5 21:4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