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众人落座后不久,瑞王爷闵柏涵和他母妃灼妃也前来,在他二人身后,瑞王爷正妃与侧妃姐妹二人紧随其后。
郑风华挽着行走有些困难的郑荷华,郑荷华的肚子高高隆起,【创建和谐家园】个月的样子,走起路来颇有些蹒跚,一旁的宫婢小心搀扶着。
随后二殿下闵柏淳与其母妃珍妃、三殿下闵柏衍与其母妃敏妃、四殿下闵柏渊与其母妃玫妃、六殿下闵柏灏与其母妃彤妃、七殿下闵柏澜与其母妃湘妃、还有淑妃身边带着一位三四岁的小公主与荣妃相携而来。
叶婉茹的视线不由地落在淑妃身边有些懵懂的小女孩身上,若是淑妃的皇五子没有早夭那么也不过比兄长小了半岁而已。
当年身体康健的皇五子溺足于三清池,整个宫中闹的沸沸扬扬,陛下更是大发天子之怒,不过后来查明只是失足,处罚了一杆服侍的宫人便就此结案。
已过了十岁生辰的皇五子不是幼齿孩童,又如何会失足于三清池?叶婉茹心中打了一个寒颤,皇宫内院果然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地方。
幸而兄长已经平安长大,只是这长大以后的路仍旧不会太平,叶婉茹叹了一声,生于天家就连手足之情都显得那样弥足珍贵。
瑞王爷与其母妃坐在龙椅的右下首首位,正妃和侧妃坐在瑞王爷身后,各位殿下依次按顺序坐好,闵柏衍看到斜对的叶婉茹时笑了一下。
这时整个殿中都很安静,早没有了众人的闲谈声,只有烛芯偶尔发出一声噼啪的爆花声。
这时大殿外传来一队稳健的脚步声,间或还有甲胄摩擦时冰冷肃杀的声音响起,众人的视线不约而同向着大开的殿门外看了过去。
内侍总管高博从殿外率先走进,一甩臂弯里的佛尘,高唱道:“陛下驾到、皇后娘娘驾到。”唱完后有一甩佛尘,搭在臂弯上,躬身颔首退到大门一侧。
众人站起身来,大殿外一身玄色九龙袍的轩帝与头戴九凤冠、身穿明黄绣金凤的皇后娘娘携手走进大殿内,在帝后二人身后十六名内侍和宫婢肩膀微端,扣着双手半颔着首小心翼翼的走着。
众人半颔首移步到桌案左侧,行跪拜大礼,口中高呼:“臣等叩见陛下、叩见皇后娘娘,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儿臣参见父皇、参见母后。”
“臣妾参见陛下、参见皇后娘娘。”
诸位殿下与妃嫔的请安声同时响起。
高呼声过后,只能听见帝后一行人轻缓的脚步声踩着大红的地衣缓缓从众人面前走过,偶尔还能听见轩帝压抑的低咳声。
叶婉茹颔首在地上,听着那一声声低哑的咳嗽声,心中惊异,看来似乎轩帝的身体并没有完全康健,那为什么又要宴饮群臣呢?
轩帝与皇后娘娘走到龙椅上,分坐在太后娘娘两侧,“众皇儿和爱妃免礼平身,众卿家免礼平身吧。”
轩帝虽高扬却有些虚浮的声音响在殿内。
“儿臣等谢过父皇圣恩。”
“臣妾谢过陛下圣恩。”
“臣等谢陛下圣恩。”
众人的声音再一起响起,此时大概所有的臣子都想迫不及待的看一眼上首的龙颜究竟如何,毕竟这声音里的虚浮听上去让人心中颇为忧虑。
叶婉茹压下心头的疑惑随着众人一起起身,轻移步到矮几前坐好。
轩帝看着下面穿着盛装出席的臣子与各命妇们,略有些病容的面上带着淡淡的笑意,一双清明的眼中略有些疲累的一一扫过众人。
“朕这大半年来因为段爱卿的事情心中郁结,身体越发的不安康,朝中一应事宜全靠众卿家劳神费心,这几日朕自觉身体不错,便邀众卿家来宫中饮宴,也是为了犒劳众卿家。”
轩帝的声音里也略带着唏嘘,话落后手握成拳抵在唇上低咳了几声。
“臣等不敢居功,为陛下效劳是臣等的分内之事。”一帮臣子们站起身来躬身颔首。
顾清临、叶婉茹、闵柏衍三人心中同时一动,没想到轩帝半年来称并不上朝,说的却是以大将军出事为由,从轩帝的种种表现来看,此由非常值得商榷,同样想法的不止他三人。
穿着诰命服的任梦瑶放在矮几下的双手不由握紧,敛去眼中的痛惜,站起身来躬身颔首道:“陛下应该保重龙体才是,大耀国的万千子民能得平安盛世,全仰仗陛下治国有方,家夫一事万万不该让陛下如此费心劳神,若是家夫知晓,恐怕会神魂不安。”
轩帝一双清明的眼略带怀念的扫落在仍梦瑶身旁的位置上,叹息了一声:“忠烈夫人辛苦了!”
第一百五十五章 祭祀傩仪
任梦瑶不再说话朝着上首的轩帝略一颔首,眼中的伤情显而易见。
轩帝似是惋惜的叹息一声,在安静的大殿内清晰可闻。
任梦瑶坐下后也不抬头,只看着面前的矮几有些出神,相邻而坐的佟安卉伸过手臂安慰的拍了拍任梦瑶的手。
轩帝扫过殿内众人后,他眼带慈爱的看了看坐在右下首的诸位皇子,声音里略带满意道:“几位皇儿赈灾有功,理当论功行赏,当时朕身心乏累,只将涵儿封了王,如今朕身体康健,也不能委屈了老二和老三。”
说完后轩帝看着群臣们低笑了几声。
在座诸人听后心中无不大惊,却无一人开口说话,这种时刻谁都不会跳出来反对抑或赞同,都面带微笑的听着轩帝的这个决策。
闵柏涵浮在脸上的笑容不变,心里却已经惊涛骇浪起来,都封王那他还有何优势可言?
闵柏涵站起身来,拱手道:“父皇说得对,那段时日二弟和三弟也没少吃苦,若单单只是儿臣封王,儿臣亦觉得有些汗颜。”
轩帝欣慰的点点头后朗声道:“冬月初,二皇子闵柏淳、三皇子闵柏衍赈灾有功,今敕封二皇子闵柏淳为玥王,三皇子闵柏衍为瑾王。”
二皇子闵柏淳与其母妃珍妃,三皇子闵柏衍与其母妃敏妃遂起身行叩首大礼,口中高呼:
“儿臣谢父皇恩敕。”
“臣妾谢过陛下隆恩。”
垂首的闵柏衍敛去眼中一闪而逝的神色,脸上装作有些欣喜。
下首的一帮臣子,有的面上闪过错愕,有的面上露出一丝惊喜,叶婉茹和顾清临听到闵柏衍的封号不约而同地心中舒了口气。
错愕的自是那些以为陛下原本属意于瑞王爷为太子殿下的人,现在却封二殿下为玥王,其中深意不可不耐人寻味,一时间群臣心中波涛暗涌久久不平。
皇子封号大有讲究,就像瑞王爷的瑞字,可作凭信的玉器又有祥瑞、吉祥之意,而瑞王爷是诸多皇子中第一个封王之人,一个瑞字更显其尊贵和与众不同。
而瑾王闵柏衍封号的瑾字,有美玉和美德之意,也算中规中矩并没有太出挑的地方。
·´µ¹ÊÇ«hÍõãɰش¾µÄ«h×Ö´óÓÐÉîÒ⣬«hÄËÊÇÉÏÌì´ÍÓèÓеÂÊ¥»ÊµÄÒ»¿ÅÉñÖé¡£
现在轩帝敕封这个玥字给二殿下,单单只是觉得这个字寓意好,还是别有深意呢?
瑞王爷闵柏涵眼角抖动了一下,矮几下的手臂也紧绷起来,父皇此番行为是属意于老二吗?
迟来的封王可谓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好啦,大喜的日子,平身吧!”轩帝笑呵呵的看着地上俯首的两对母子,又对着身旁的高博道:“玥王和瑾王的朝服命织造局的加紧赶制,上元节花灯会前务必制好。”
“是,陛下,老奴领命。”高博躬身颔首应了一声,自走到一侧吩咐内侍去织造局传令。
“朕登基至今已有二十载,我大耀国一直国富民强,一片欣欣向荣的太平盛世,朕十分欣慰,如此一来,朕才对得起高祖皇帝打下的这片江山,诸位爱卿当与朕再接再厉,带领我大耀国万千子民创造出更大的辉煌盛世。”
穿着玄色暗金纹龙袍,头戴纯金帝冕的轩帝站起身来,金冠正中一颗指甲大小的圆润东珠散发着祥和的光芒,十二条串着五彩珠玉的缫线随着他的动作左右晃动,让人看不清轩帝的表情。
轩帝声音朗润有力,说罢双臂高高扬起,大敞的臂膀似是要拥抱住万千江水,一股威严的帝王之气油然而生。
“开祭仪!”
轩帝身旁的高博接到指示,扬声高唱一声,声声回音笼罩在大殿之上。
坐下后的轩帝面色有些潮红,好似十分兴奋一般,双眼清明闪亮,一侧的内侍斟了一杯参茶供奉在轩帝手边。
轩帝手抵在唇上低咳了一声,端起参茶凑到嘴边,忽的手腕一抖,半杯温热的参茶倾洒在躬身的内侍身上,轩帝手中动作一顿,若无其事的将仅剩的半杯参茶又放回到桌案上。
躬身的内侍浑身瑟瑟发抖,轩帝不耐的踢了他一脚,内侍便连忙躬身小跑出去,没受到责罚他如何能不乐得逃命去?
轩帝的一个小小失误被十数双眼敛入其中。
这时一阵肃穆沉稳的脚步声从殿外响起,伴随着阵阵震天的锣鼓声,由远及近。
一百二十八名带着各色假面之人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由外而内走进大殿,其中二十八名手持火把之人穿着一袭红衣、另有九十九人身着镀金铜甲手持长戈或圆盾。
这些假面或狰狞、或凶猛、或威武、或威严、或沉稳、或沉着、或冷静、或正直、或刚烈,但无一例外都是神袛方相氏的一种衍化。
在众人中间一魁梧之人带着四目黄金假面,衣着熊裘,手执金枪龙旗,步履稳健的向着前方迈进。
每行一步,这些人便会敲锣打鼓,口中大喊:“傩!傩!傩!”
跳动的赤红色火把,振奋人心的呐喊声和锣鼓声,像是敲在众人心头一样,激奋着人心。
一百二十八名假面之人走到大殿中央的大红地衣上,朝着上首的轩帝三人微微颔首,而后便在手持金枪龙旗之人的挥旗下开始跳舞呐喊。
一百二十七名侲子手持着火把、长戈或盾,跳着原始粗犷的舞蹈,舞姿凶猛激烈,伴随着声声呐喊,彻耳的锣鼓齐鸣和着呜呜响起的号角声笼罩在大殿之上。
气氛肃穆而又庄严,轩帝、皇后娘娘和百官们不由地便将眼神全都汇集在大殿中央的这些人身上。
不知不觉间顾清临便看的入了神,好似回到阵前,锣鼓声和号角声回想在心中,摊在矮几下的掌心虚张了一下,而后又握紧,空空的掌心中没有熟悉的冰冷利刃的寒气入手。
忽地他复又松开掌心,嘴角轻挑,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容。
大殿之上只能听见一声比一声高的“傩”音,一百二十八人齐声呐喊,声势浩大,颇有些气吞山河的气势。
大傩仪乃是大耀国宫中的祭祀仪典,以求驱鬼逐疫、遣灾纳福,更是祈求新的一年里寒暑相宜、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国富民强。
第一百五十六章 格格不入
傩舞用最原始粗犷的舞蹈展现出一种别样的威武之美、阳刚之美、剽悍之美和英气之美。
一百二十七名侲子在手持金枪龙旗的‘方相氏’带领下,重复着简单的粗犷动作,在大殿内跳了小半个时辰之后众人才向上首的轩帝躬身颔首高唱道:
“吾等以方相神方相氏之名恭祝吾皇龙体康泰、万事皆宜。”
随后众人高举着火把、击鼓鸣锣、挥戈持盾向殿外舞动着出去。
群臣们见到这些人出去后纷纷起身高举手中的酒杯,对着上首的轩帝口中齐声道:“臣等恭祝吾皇圣体康泰、万寿无疆、大耀国国运昌盛!”
“好!好一个万寿无疆!”轩帝听后满面的笑容,开口赞了一声,同时端起手中的酒杯,不知是轩帝有意还是无意,端起的竟是之前那半杯参茶。
两只杯盏外形相似,只是参茶的杯子略大一些,轩帝毫不自知一样,端起参茶的茶盏,抿着唇角将已经微凉的参茶一饮而尽。
这一幕却恰恰落在几个有心人的眼中,其中就有顾言,他眼神微眯了一下,随后若无其事的端起手中的杯盏,一扬首。
进到到这里祭仪大傩仪已经进行了一半,现在高举金枪龙旗的‘方相氏’,将带领着一百二十七名侲子去围绕整座偌大的皇宫去进行最后的祭仪。
熊熊的烛火,震天的击鼓鸣锣,声声呐喊从隆裕殿开始,绕着整座皇宫的宫墙围绕一圈,以吓退万鬼和驱逐瘟疫晦气。
声音渐渐远离后,轩帝收回眺向殿外的视线,面上仍带着些淡淡的浅笑,好像经过这一场盛大的大傩仪祭祀活动已经看到了新的一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盛世。
气氛没有了之前大傩仪时候的肃穆,因为轩帝明显的高涨情绪,大殿上的氛围也不由地轻松了几分,十多名身着轻纱的舞姬由侧殿鱼贯而入,同时响起的还有阵阵清脆悦耳的琵琶音。
上首的轩帝目不转睛的看着舞姬曼妙的舞姿,不时还会轻抚手掌,跟着琵琶音和着节拍。
这时下首的群臣们也开始三三两两的低语交谈起来,叶婉茹看了一眼轩帝左侧下首的空位,心里在暗暗估计耶律兄长大概也快到了。
相对而坐的顾清临不理会一直低语浅笑的顾从云,微眯着一双眼,放松的跪坐在那里,嘴角挂着一抹若有若无的浅笑,好似被舞姬迷住了眼一般。
顾从云看了一眼坐没坐相,双眼色迷迷的顾清临,眼中闪过一道嫌恶,随后眉心微蹙了一下。
“陛下,卓阳国大王子耶律德尔和小王子耶律齐飞已行至宣和门。”
“陛下,风行国与沧澜国的使臣们也已行至宣和门。”
一前一后两声侍卫的禀报声在大殿外响起。
“哦?一会儿到了便直接请诸位进殿。”轩帝看了一眼旁边的沙漏,略有惊讶,吩咐一句后便又目不转睛的看着大殿中央的舞姬们。
反倒是一旁的皇后娘年封于馨眼中迸出一道惊喜,脸上洋溢的笑容也多了三分真诚。
听到这声禀报,叶婉茹便将目光不时看向大殿外,宣和门至隆裕殿距离不远,不过是百丈的距离,以耶律兄长的脚程,大概会很快便会来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