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扶摇直上》-第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新河村的几户农民就成了大棚蔬菜种植的技术员,帮助全乡有发展大棚蔬菜种植的农户建大棚。王简认为发展大棚不能盲目,不能一哄而上,否则将来一旦赔钱再去号召群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就难了,因此他对前来申请发展大棚的农户进行严格筛选,首先要求是原来有种植蔬菜经验的,其次是家庭条件尚可有风险意识的,再者就是决心大,愿意持之以恒干下去的。全乡第一批发展的农户仅在三十户上,数量虽然不多,但只要这三十户能赚了钱,所起的带动效应将是非常大的,王简相信会产生效果。

      谁知万事开头难,刚刚建好的塑料大棚就迎来了一场大风,将部分塑料大棚吹倒,一些农户见状马上放弃了,认为风险太大,坚持下来的只有二十三家。王简要求这二十三家一定要精心维护好大棚,只要种下蔬菜就是胜利。

      宪河乡发展蔬菜大棚的事不久就引起了县里的注意,县农业局的人一直想找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典型找不到,听说宪河乡大张旗鼓地搞起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便派人来了解情况。县电视台的记者闻讯后也跑来拍摄节目,准备放在东亭新闻上播放。

      没想到不费吹灰之力搞起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会引起县里的高度重视,张则光的脸上乐开了花,一边接待着县里来的美女记者,一边向来宾介绍搞起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角王简,让王简详尽说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事。王简现在学得比较乖,觉得这时候是张则光露脸的时候,便说一切都是张书记做主搞的,张书记高度重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工作。

      张则光对此很满意,接受了县电视台的采访,县农业局的同志实地考察了大棚蔬菜种植的情况,对政府在中间起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准备形成经验介绍向县领导汇报审批,以便在全县范围内进行推广。

      但王简知道现在的经验还非常不成熟,新发展的农户到底能不能赚钱还不知道,蔬菜市场还没有开始运转,但县里面急于想出经验也没有办法,他们愿意去搞那些东西就让他们搞好了,他现在主要还是思考如何能让蔬菜大棚出效益出规模,最终走上产业化的轨道,真正能将产品出口到国外,象陈宇公司那样直接对外出口产品,赚取外汇。

      谁知,王简这一系列举动和县电视台的提前介入报道却引起了一场小的风波,让县领导勃然大怒起来。

      第七章 一篇文章引起的风波

      第七章一篇文章引起的风波

      东亭县电视台播放的新闻和县农业局写成的经验介绍几乎同时让县委书记任平义看到了,如果是在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放到现在却是个不好的时机,因为任平义刚刚在市委机关报上搞了一个宣传,也就是关于把东亭县建设成四蒙市粮仓的宣传。市委书记江明和市长段怀民认为东亭县依靠农业致富是不可能的,不如让东亭县建成粮仓之地,转而让其他县区开展农业结构方面的调整,任平义为了取悦领导便主动答应并在市委机关报上进行了宣传表态,因此当任平义看到县电视的新闻和县农业局送来的材料时,不禁皱起了眉头,此时再搞这些就不妥了,因此随手就把材料一扔了事。

      接下来,王简投入了很大的热情把蔬菜市场建好,乡驻地有了这样的一个市场不但能活跃蔬菜市场,而且还可以带动其他商品的销售,总起来说群众比较欢迎。

      蔬菜大棚建设已经完成,菜农们种上了反季节蔬菜,再过两个月就可以上市了。闲来无事,王简就把这一个多月通过实践得出来的经验写了下来,最后精简成一篇小文章,发到了河西省委研究室主办的杂志《河西发展论坛》上。

      此时,河西省关于三农工作的相关文件开始陆续下发,省委研究室的同志看到后感觉时机正合适,便将王简的文章登在了杂志上。由于王简是通过切身体会才写出来的文章,比那种捉刀人写得官样文章不知要强几分,所以一发表就吸引了一些人的阅读。省委书记郭永臣看到后专门给省委研究室的同志打了电话,让他们以后多登一些来自基层同志有实践有生活的文章,不要登那些大话假话空洞无物的八股文。

      王简不可能想到他的一篇文章会引起省委高层的注意,而且注意的不仅是郭永臣一个人,四蒙市委书记江明也注意到了,看到后接着就打电话给任平义说道:“怎么回事?不是让你们要建成粮仓基地了吗?怎么又要搞产业结构调整?”

      一句话说得任平义晕头转向,忙问道:“江书记,您这话是从何说起?”

      “你去看这期的河西发展论坛吧!”

      任平义放下电话急忙去找这期的河西发展论坛,他根本没去想看这些东西,找到之后翻了好几次才找到关于东亭县的内容,一看正是县农业局呈递上来的关于宪河乡农业结构调整的事。再看作者名字,感觉有点眼熟,便马上打电话给张则光。

      张则光在县电视台上露了一回脸,从此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事很关心,听到任平义问起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事,便滔滔不绝地讲了起来。任平义打断了他的话怒道:“你们搞了就搞了,我也不埋怨你们,但你们怎么还到处宣传?在县里宣传也就罢了,市领导看不到,你们怎么还到省里去宣传?这个王简是谁?本事倒不小,都能到省里发表文章了,现在市领导批评了,你们看怎么办?”

      风云突变,张则光脑子一下蒙了,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是县里一直倡导的吗?搞粮仓的事在他看来纯粹是扯蛋,贫还没有脱却去搞什么粮仓,牺牲自己让别人发展,亏市领导想得出。

      “任书记,我们搞产业结构调整没什么错吧?增加农民收入有什么错吗?宣传一下也没错吧?”张则光觉得任平义在故意找他的茬不禁要为自己辩解一下。

      任平义见到张则光敢反过来问自己,心中大怒,但语气上还是保持刚才的态度说道:“我没说禁止你们搞,但我刚向市委表完态你们就搞,你们置我于何地?置市委于何地?这些先不说了,关键是谁叫你们在省委杂志上发表文章的,那个王简是谁?”

      张则光这才明白让任平义恼怒的原因是一篇发表在省委杂志上的文章,而且提到了王简,难道这王简又惹出什么祸来了?

      “任书记,你说什么我不太明白,这王简是乡党政办的工作人员,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事都是他搞的,他到省委杂志上发表文章了?”张则光问道。

      任平义气愤地道:“不但发表了,而且还让市委领导看见了,认为我们在敷衍市委,你说这事闹的,你的手下竟敢给县委添麻烦了,我感觉这王简的名字有点耳熟,以前是不是我见过这个人?”

      这还真是王简又闯祸了,这小子怎么回事,不汇报不请示又把文章捅到了上面去,要说他有本事确是有本事,但怎么就是那么不合时机!张则光暗中想了一下后说道:“这个王简就是上次向赵丙志进言的那个王简。”

      “又是他?你怎么还是不改?又让这小子出来闯祸?一个小小的毛头小子你怎么都管不了?以后让他老实点,给我在乡里窝着!”任平义没料到又是王简自作聪明搞出这么一坨子事,让他在江明面前难堪。

      “好好,我马上处理这件事。”张则光本想告诉任平义现在的王简跟赵丙志侄女的事,这次能发表上文章,估计也有可能跟他同学有关,但一想到任平义并不是跟他一条线的人就算了。

      放下电话后,张则光先给刘青山打了个电话,向他汇报了这件事,并把王简当前*的事告诉了他。刘青山虽然对宪河乡又惹出这档子事不高兴,但他更关注的是任平义会不会对他的人下手,最近任平义脾气很大,好象故意做出来的,目的肯定是想调整县乡的领导班子,好改变他一统东亭县的局面,因此一有风吹草动就要防着点。关于王简的*情况,刘青山让张则光关注着,现在先不要轻举妄动,让王简继续呆在党政办,反正事情已经发生,何必再去得罪人。

      张则光本想再将王简调出党政办的,经刘青山一说立刻明白过来,对现在的王简没有必要去得罪,人家发表一篇文章也没有什么错吧,而且是不是经他同学呈递给省委领导看过也说不定,还是等等看为好。

      因此,张则光再见到王简时不但没批评他,还给了他笑脸,说那篇文章写得好,王简这才知道文章发表了,急忙去找最近来的刊物,在一堆堆得乱七八糟的刊物里找到那本杂志。

      这让王简有些欣喜若狂,到了晚上打电话给赵艺萱向她说了这个好消息,赵艺萱也为他感到高兴,要知道在那篇杂志上能发表文章的不是【创建和谐家园】就是学者,虽然写出来的文章没有几个人看,但却是高层领导身边的读物,王简能把文章登到上面去,省委领导一级肯定也看到了。

      过了几天,省委召开省委扩大会议,专门研究三农问题,各地市一二把手,省委常委省政府副省长以及相关的省直单位负责人全部出席会议。郭永臣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对当前的三农工作问题提出了新要求,要求要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加强现代农业建设,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

      在讲话的间隙,他对如何搞好三农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说,搞好三农工作,关键是要有一只能深入基层扎根基层的干部队伍,能深入研究农村农业和农民的问题,河西发展论坛上刚发表了一篇来自基层干部的文章,有一位叫王简的同志,专门写了一篇关于农业结构调整方面的调研报告,虽然没有什么高深的理论,但看起来却是很深入实际,没有假大空的东西,这就很了不起,这位同志应当是个什么乡长乡委书记的干部吧!说到这儿,省委研究室的同志插话道,据我们了解他可能是一位毕业没多久的大学生。

      郭永臣一听来了兴致问道:“刚毕业的大学生?但看上去感觉更象是一个在农村工作多年的老同志了嘛,这么说来更是了不起,江明同志,你了解这位同志不?他可是你们市里的人。”

      江明听到此处,心里感到紧张了,他当时也没注意王简这个名字,只是随便给任平义打了电话,想不到郭永臣居然专门夸起了他,现在又问到这个问题,不知该如何回答,说知道吧,对王简还不太清楚,如果说不知道,则显得他很没面子。

      看到江明有点迟疑,赵丙志在旁边替他答道:“回郭书记的话,我和江明书记曾经见过这位同志。”

      “欧?你们一起接见过他?”郭永臣感到很奇怪。

      “是的,上次我到四蒙市调研扶贫工作,有个年轻小伙子主动向我谈起了扶贫经,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当时江明书记也是夸赞有加。”赵丙志微笑道。

      江明一下子也想起来了,接着说道:“赵省长说得没错,这个小伙子很有进取心,对工作比较热心,很能干。”

      郭永臣点了点头说道:“这么说来,这个小伙子非常优秀,能写能干,是个人才,组织部门的同志要注意发现培养,我们事业的接班人就靠他们了!”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严清听完点了点头,郭永臣又继续说起三农工作的问题。

      第八章 各怀鬼胎

      第八章各怀鬼胎

      省委扩大会议开完之后,加强三农工作的声音顿时响了起来,省级媒体和各地市的媒体开始寻找抓好三农工作的各类典型,一时间三农工作好象平地跳起来一样,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而三农工作的成绩也象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让农民朋友们感到原来一直生活在幸福之中。

      江明回到四蒙市之后,也召开全市三农工作会议,开始紧锣密鼓地部署三农工作,要求各县区抓好农村发展,农业进步,农民增收的问题。东亭县看到各县区都开始行动起来,任平义觉得也不能落后,原来定位发展粮仓的计划根本出不了成绩,而且农民朋友肯定也不买帐,当时又没有粮食补贴,谁也不愿意死守着种粮食,根据实际情况,他想向江明提出不能拘束于粮仓这个发展定位,也要搞农业结构调整才能解决三农问题。

      其实,任平义不说,江明也决定不会让东亭县承担粮仓这个责任了,因为王简搞农业结构调整的事在省委书记那都挂了号,如果将来他问起东亭县的农业结构调整搞得怎么样了,他怎么回答?

      三农工作会议一开完,他就专门将任平义叫到一旁跟他谈话。

      “平义,你们县对农业结构调整有什么看法?”江明想先听听任平义的意见。

      任平义本来就想向江明陈述自己的意见,现在见江明直接问到,便直说:“江书记,我觉得我们也应当搞农业结构调整,不能死守着粮仓这一发展定位。”

      江明呵呵一笑道:“你们是不是急了?既然省里出台了政策,我们市里当然要围绕省里的指挥棒转,原来市委给你们确定的粮仓定位就不算数了,只要你们措施得当,能发展起来,就可以大胆地搞农业结构调整。”

      “江书记,我们怎么能不急啊!让别人搞不让我们不搞,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们就会落后了。”任平义是江明一手提拔起来的人,说话没有那么多的顾虑,都是心里话。

      江明大笑道:“平义,你的急性子还是不改啊,好嘛,就让你们放开地搞,看你们能搞出什么样子来!“

      “请江书记放心,我们在乡里有试点,一定能做出成绩来!“任平义想起县农业局交给他的材料,那可是宪河乡开展农业结构调整的典型。

      “是吗?说来听听!“江明追问道。

      任平义就把宪河乡搞蔬菜大棚的事说了一遍,但没有提王简的名字。

      不过江明却说了出来:“平义啊,上次我怪罪你了,那个王简啊,你要好好重用他啊!“

      “王简?哪个王简啊?“任平义疑问问道。

      江明感叹道:“就是在赵丙志面前讲话,然后在河西发展论坛发表文章,上次我打电话批评你的那个小子啊,没想到他引起省委郭书记的关注了,你一直没为难他吧?”

      任平义吃惊地道:“是他啊?我当时也只是给宪河乡的书记打了个电话,别的也没做什么,江书记,您说省委书记关注他是什么意思?难道省委书记与他有什么关系吗?”

      “我在省里开会,郭永臣点了这小子的名,说他写的文章好,又能干,是个非常优秀的人才,让组织部门发现培养,当时还问起我来了,我只好顺着他的意也把王简夸了一遍,我不知道郭永臣是纯粹一时兴起说了这番话,还是别有用心,想捧这小子,也不清楚两人之间有没有关系,如果真有关系的话,按理不应当把这小子放到我们这来,起码得放到省一级单位才是,这里面到底是什么情况还真不好说。”江明说到最后皱起了眉头。

      这倒是前所未有的大新闻,任平义心里被震了一下,如果王简跟郭永臣真有一定关系的话,那么他以前对王简的态度就大为不该了,不过幸好没有直接与王简接触,都是张则光在前面打压他。

      “江书记,那您说我现在怎么办,马上重用他?”任平义问道。

      江明想了一下道:“现在虽然还不清楚王简跟郭永臣是什么关系,但这种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而且有一点肯定的是这小子胆子特大,也很有才华,敢在副省长面前讲话,能在省委机关刊物发表文章,肯定还有点*,不然写的好也发表不了,这些方面都说明他是个可以培养的人物,如果你让刘青山把这个人拉了过去就不好了。这次省委扩大会议,段怀民也去开的,他很可能也已经将这个情况告诉了刘青山,你最好先一步将这个人拉住,只要你拉住了他,无论将来此人与郭永臣有没有关系都无所谓,可以作为我们的人马使用了。”

      任平义听得很仔细,原来江明是这种想法,想来他的反应就有点迟钝了。

      “宪河乡现在缺职一个副乡长,党政办主任准备接上去,我让王简担任党政办主任怎么样?”任平义提出了这样一个拉拢王简的办法。

      江明沉思了一下道:“党政办主任是乡里的大管家,而现在王简需要做的是加强农业结构调整,职位与责任不符,我看不如直接提拔他为分管农业的副乡长得了。”

      江明的话让任平义感到惊叹,才参加工作没多长时间的大学生,上来就提拔为副乡长是不是跨度太大了?但江明的话他不能不听,当领导的一定有魄力才行,这不仅指的是做事方面,在用人方面也要敢于破格提拔才是。

      “那行,我回去布置一下。”任平义答应道。

      这边江明在和任平义密谋,那边段怀民也在与刘青山谈话。

      “青山,工作上的事,我就不多说了,但我要跟你说说宪河乡王简的事。”段怀民坐在宽大的沙发上对站在他面前的刘青山说道。

      一提到王简,刘青山主动说道:“段市长,我听说王简跟赵丙志的侄女在谈恋爱呢!”

      “有这事?”段怀民立刻坐直身子问道。

      “是的,是宪河乡的书记告诉我的,赵丙志的侄女在省委办公厅工作。”刘青山回答道。

      段怀民听到刘青山的回答,立刻把郭永臣在省委扩大会上点名表扬王简的事联系起来了,看来郭永臣提及王简的名字很可能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有一定的用意,赵丙志在当时又配合得很好,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原来一直猜想王简与郭永臣有一定关系,现在看来基本可以证实。

      “青山,我看王简与赵丙志有关系倒是小事,更大的事是他很可能与郭永臣都有关系!”段怀民就把郭永臣在省委扩大会上说的话跟刘青山说了一遍,刘青山听完之后也是大惊,想起吩咐张则光不要为难王简看来是有先见之明。

      “段市长,想来王简必是有*的人了!”刘青山叹道。

      “我也是这么想的,不管怎么说,王简这个年轻小伙子有胆量有魄力有才华,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你要注意拉拢他,郭永臣专门吩咐组织部门要培养,这不就是在说我们吗?你回去后想法重用他一下,将来说不定就能用得着他!”段怀民一边思考一边道。

      “好,没问题,宪河乡的书记是我的人,我让他提拔这小子。”刘青山马上表态。

      段怀民摆了一下手道:“你还没有领会我的意思,我们在拉拢他,别人也会拉拢,宪河乡的书记既然是你的人,那么对方就不会再想在宪河乡这个层面上去提拔王简了,如果对方提出任用王简为副科级干部怎么办?那时你不就很被动了吗?所以你要根据对方的行动再采取行动,不要先主观臆断,让对方占了先机。”

      这么明确的一说,刘青山恍然大悟道:“段市长英明!”

      “哈哈,好了,你自己琢磨去吧,上次这小子在赵丙志面前讲话,我们没把他当回事,想来也是失误了,这次你一定要抓住机会。唉,这小子当时胆够大的,是有点不正常,没想到后面会有这么大的*,你我都没有想到啊!”段怀民有点自责起来。

      刘青山道:“段市长,不但我们没有想到,对方也没有想到,任平义还专门把宪河乡的书记批了一顿,当时我也是没想到,跟着也批了他一顿,想来都是错的了,这一次我一定要将这小子争取过来。”

      “好,你下去吧!”

      刘青山心情激动地走了,如果能将王简拉拢过来,不但在赵丙志那边能说得过去,而且还有可能讨好省委书记,这将是一个很大的政治资源了,以后当上县委书记不就很正常了吗?

      想到此,立刻给张则光打了一个电话,张则光接到电话后问什么事,刘青山很郑重地说道:“则光,王简最近怎么样?有什么异常情况?”

      张则光一怔,心想县长大人怎么专门问起王简的事,难道是因为王简与赵丙志侄女的关系?

      “刘县长,王简最近还在忙蔬菜大棚种植的事,没有什么异常的啊!”张则光答道。

      刘青山心想这王简够沉得住气的,说明他跟省委上层的关系并非是一天两天的事,想来是不大在意的了。

      “则光,现在王简在全省都出了名,省委书记亲自点名表扬了他,段市长的意思要对他专门栽培一下,你现在有什么方案没有?”刘青山问道。

      这倒是一个很震惊的消息,张则光一时反应不过来问道:“怎么栽培?请县长明示。”

      刘青山想了一下道:“这样吧,你先把他提为党政办主任,其他的就不用你管了。”

      “党政办主任?刘县长,党政办主任不缺职啊,怎么安排?”张则光有点为难。

      刘青山不大高兴说道:“你傻吗?你就不会将党政办主任调开?按我说的没错,三日之内调整完。”

      “要这么急吗?”

      “照我说的办!”

      刘青山的意思是先将王简提拔为党政办主任,如此一来就比任平义占据了先机,无论任平义再出什么招他都可以应付自如了,安排完张则光后,想来心里还感到一阵阵得意。

      第九章 明争暗斗

      第九章明争暗斗

      王简不曾知道他的一篇文章会被省委书记挂念在心上,并在省委扩大会上宣扬。他现在不仅仅在思考农业结构调整的问题,而且还在思考如何让宪河乡脱贫致富的问题。他认为宪河乡的发展不能仅仅依靠农业结构调整来解决,因为全世界所有的发达国家无一不是工业强国,强大的工业发展才能提升人的生产能力,从而创造出惊人的物质财富,满足人的各项需求。

      宪河乡的发展也要放在全县全市的*下来考虑,整个四蒙市其实是一个很悠久的贫困地区,富人的路子往往是越走越广,而穷人的路子往往是越走越窄,放在一个地区也是如此。王简总结起来,要想发展好,必须软硬件一起抓,软的抓服务环境,硬的抓道路交通等硬件设施建设,只要这两条做好,就一定会吸引外地的客商前来投资发展,东亭乃至四蒙的落后局面才能改变。而现在这两条恰恰是最难办、最需要投入资金人力的,想来都会让领导感到头疼!

      县里头也不是不知道这两条的重要性,宣传上也在说,人人都是投资环境,要求为外商服好务,但一实行起来就大打折扣,搞起杀鸡取卵的事情来,基础设施建设又没有钱,日子就这样得过且过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6 10:4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