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回到家,没见到小赵的身影,郑仁简单洗漱、刷牙,脱衣服躺床上就沉沉睡去。
因为知道肯定没事,所以这一觉睡的很香。
一夜无梦,郑仁睁开眼睛,已经清晨六点多了。
冲了一个凉水澡,郑仁元气满满。
在楼下早餐店吃早饭,坐公车到了医院。
一进急诊大楼,在大厅里就能听到乱糟糟的声音。昨天收治的患者太多了,连患者带家属,几百号人挤在总体面积不到一千平的急诊科里,要是不这样喧闹,那才怪。
但听到这些声音,郑仁觉得心里特别安稳。
只有活着,才有资格吵闹,才会抱怨条件不好。
走进急诊科走廊,患者和家属们纷纷与郑仁打招呼。见昨天还像是阿凡达一样的患者,今天已经看不见蓝色沉积了,郑仁更是欣慰。
带着笑容,一路和患者招呼着,来到值班室更换衣服。
急诊科有条不紊的运转着,一早陪老潘主任查了一圈病房,老潘主任就去院里活动急诊中心人员、设备去了。
病情得到救治,患者表面恢复后,又开始不断有人来找郑仁,要求出院。
郑仁每次都耐心的解释,像这种急性中毒,肝脏功能受到很大损伤。用美兰救治的过程中,可能肝脏还会有渗出,会【创建和谐家园】胃肠道、胆管、胰腺等相应的消化道脏器。
最后结论是——还需要住院或是在急诊留观1周的时间,等病情平稳,没有并发症后再出院。
这种时候,已经没有生命危险的患者心里需求,已经从治病换成在良好条件下治病。
不经意的心理要求,带给郑仁无数的麻烦。
电话打到郑仁、老潘主任甚至各科主任、院长那里,询问病情,要求更换病房。
这种大规模的食物中毒事件中,想要一个单独居住的高间难度很大。
所以,难以忍受急诊科走廊喧嚣的人们在坚持两天,自我确定没任何问题后,开始纷纷采取强硬解决手段——自动出院。
任凭郑仁怎么劝说,病人以及家属都有一千个理由。
郑仁也很无奈,医院的条件有限,有些老年人……几乎所有的人都休息不好,甚至心脏不好的病人已经出现心律不齐等症状。
打开模板,郑仁制作了一个医患沟通,要出院可以,但是必须签字,属于病人家属强烈要求出院,归属于自动出院。医生已经讲清楚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出现一切后果自行负责等等条目。
这份自动出院的沟通签字书,让一些患者、家属打消了离开医院的念头。反正也就1周时间,怎么不能忍。
但更多人还是拒绝了郑仁的挽留,签字出院。
随着出院患者离开,走廊渐渐空了下去。
一天没有重患就诊,郑仁顺手缝了两个小外伤,连谢伊人都没用上。
清闲一点,似乎也不错,郑仁坐在办公室里看着外面渐渐发黄的树叶发呆。
还像是前天、昨天那么忙碌,可是要折寿的。
亚硝酸亚中毒的病人因为诊治及时,全部脱离危险,没有出现重大亡人事件,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郑仁听护士们八卦,说是全市最大的一家连锁卤肉店的大厨,错把亚硝酸盐当成食用盐,这才闹出这么大的事端来。
至于卤肉店为什么有亚硝酸盐,郑仁觉得是因为亚硝酸盐是一种肉制品护色剂,可以让有些不新鲜的肉看起来更新鲜一些。
至于老板被逮捕,判多重,郑仁就不再关心了。
考虑到自己要开展肝胆胰外科的急诊手术,因为手术训练时间不够,只做了“古老的”,开刀胆囊切除术。
开刀比较熟练,腔镜则还没练习过。
这一点郑仁是有自己的打算呃,要做手术,避免意外发生,首先要明确局部解剖结构。在学校学习,大体老师这块,是远远不够的。
现在自己对胆囊区的局部解剖结构已经烂熟,只等有机会去购买手术集训时间,学习腔镜手术。
20多天的手术训练时间,根本不够呀。
现在肝胆胰外科基本不做切开术式了,一水的腹腔镜。甚至连一些简单的胰腺癌、胆囊癌都有人尝试用腹腔镜去做。
郑仁对此并不认可,肿瘤组织取出是一个大问题。一旦沾染到周围组织,患者可要面对种植转移的风险。
但无论怎么说,肿瘤患者急诊还是很少见的,他要考虑的是怎么去把急诊胆囊切除术做好。
看着预存的930点技能和75000点经验值,郑仁真有一种冲动要把它们都点在肝胆胰技能树上。
如果系统没有威胁抹杀的话,郑仁或许早就把技能点全都点上去了。
但抹杀的危险就像是一柄达摩克里斯之剑,悬在郑仁头顶,让他无时无刻都要做好准备,去面对某种不可预知的风险。
闲下来的时候,郑仁把肝胆外科学抱出来,一遍一遍复习、理解肝胆胰外科的解剖结构以及手术流程。
++++++++++
有件事,和大家说下。
感谢诸位的支持,边缘推k中,追读、推荐、收藏等数据很好,下周推荐是分强。跨越两个台阶,去了分强,开心的同时有些忐忑,千万别扑啊~~~还是那句话,我能做的就是先更为敬。分强期间,每天四更,2、8、14、20点更新,周日开始。依旧需要推荐票,还请大家继续支持下,不卖萌,认真脸,很认真,鞠躬……感谢大家。
0052 初建急诊手术室
看书也是能涨技能点的,只不过很少就罢了。
一天的时间,郑仁普外科技能树不过从1690涨到169012……
在此之前,郑仁还不知道系统技能点竟然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系统什么时候能颁布任务啊,郑仁心里有些渴望。
只有系统颁布任务,自己好有的放矢的把20多个小时的手术集训时间消费掉。
一天就这么平淡无奇的过去了。
一般住院总,是要24小时在医院待命,时间至少半年以上。但郑仁不用,毕竟急诊科无法进行大一点的急诊手术,也没有病房和相应的医护人员配置。
要是有处理不了的事情,值班医生会给郑仁打电话的。
下班回家,看书,洗漱,睡觉。
日子平淡无奇,系统也安静许多,没有颁布新的任务。郑仁就在好奇中带着点忐忑的期待着。
老潘主任每天去机关刷脸,但成果并不显著。
经过五天时间的努力,才断断续续的配备了十几名护士。而医生……很遗憾,每个科室都缺人。
最后院里扛不住老潘主任每天准时的报到,答应他只要哪位医生同意,就可以调到急诊科来。
老潘主任心里无数脏话想要骂出来,急诊科要是那么招人喜欢,还用自己这么卖力,刷老脸?
不过实在没什么办法。
和郑仁商量后,决定饭还是一口一口吃,趁热打铁,先把阑尾炎和急性胆囊炎拿下来。
有了最基础的护士,郑仁保证手术自己可以独立完成,又借调了两名麻醉师,急诊科手术室这才有了最初步的雏形。
也就是老潘主任,换一个人,肯定组建不起来。
五天后,老潘主任宣布急诊手术室与急诊病房正式成立,郑仁终于接到了系统颁发的任务!
【一般性任务:急诊手术室初建。
任务内容:在急诊科完成5次胆囊切除术。
任务奖励:50点技能点,经验值1000点。手术完成度越高,可获得更高的奖励。
任务时间:1周。】
系统的声音久违的出现在郑仁耳边,一瞬间,郑仁有种久旱逢甘雨的喜悦。毕竟,光靠看书涨技能点,实在是太慢了。
一周时间,通过看书、大小清创缝合,郑仁的普外科技能才从1690点涨到1692点。
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增长下去的话,需要33年才能达到【创建和谐家园】级。
正常医生升级速度就是这么慢。
但郑仁不用,他有系统,他骄傲。
刚成立的科室,总是免不了聚餐,让所有人对科室有一种归属感。
尤其是现在还没有病人,所有人都能参加。如果正式开始运营,一辈子都不可能有全科室一起会餐的事情。
一片喜庆中,老潘主任志得意满,毕竟在他的推动下,急诊科向急诊中心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至于人员配置……医护人员,就像是海绵里的水,挤一挤总是会有的。
最近一段时间一直都在急诊留观的病患们知道急诊科要升级为急诊中心,他们提前做好了锦旗,表达衷心感谢的同时凑个热闹。
这时候送的锦旗,肯定会被市一院急诊中心完好的保存下来。以后……咳咳……万一再来,可以和陌生的医生护士说,你看那面锦旗,就是我当年巴拉巴拉之类的。
虽然没有剪红布、红花之类的仪式,但有患者衷心感谢,老潘主任觉得很满意。
……
……
崔鹤鸣是211毕业的研究生,毕业后去帝都创业,建立了一家互联网公司,收入还可以,每年几百万。
就在企业进入上升期后,有一件烦心的事情发生了。
他母亲最近耳鸣、头晕症状不断发作,以至于不敢活动,因为活动后症状会加重。
没办法,只好放下手头工作,回到海城,带母亲看病就医。
公司不断的电话请示,跑遍了海城、帝都、魔都都无法确诊,让崔鹤鸣心烦意乱。
在海城,他还碰到一个奇怪的诊断,市一院急诊科的一个医生让他母亲拔牙。拔牙能治疗耳鸣和头晕?崔鹤鸣以他的高学历在逻辑层面和概率方面进行了否定。
不过这也让他认识到,海城的医疗水平的确不行。
鬼使神差,他还是听从了那名医生的建议,带着母亲来到帝都,去北医三院就诊。
普通号都看过了,没有结论。再看病,只能挂专家号。
在网上搜索,找到北医三院最出名的几位教授。之前的流程都很简单,没有任何难度。
但接下来挂专家号,把崔鹤鸣难住了。
凌晨去排队,却依旧没有专家号。
周围放眼望去,大几百号人都是要挂专家号求医问药的人。崔鹤鸣看着茫茫人海,听到有人抱怨来这里都一个月了还挂不上号等等,心里更是急躁。
一狠心,买了张黄牛号。
正常挂号是100元的专家号,在黄牛手里,变成5000元。
虽然有点小心疼,但崔鹤鸣还是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