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戾王嗜妻如命》-第7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少年点点头,“回大人,小的不敢妄言。小的请木匠师傅仿着水车做了一个小的,正好也带进了宫里来。”

      “速去取来瞧瞧。”

      乐成帝见他的钟爱卿如此擅作主张,倒也没说什么,所谓术业有专攻。

      小水车并不大,大概只有一尺高,但是但少年讲述了水车如何运作之后,钟大人的目光更亮了,“皇上,此子可入工部。”

      就算不太懂,乐成帝也知道这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善。”

      那少年此时也止不住露出喜色。

      “乡野孩子”入了六部,只要身家背景没有问题,那么有工部尚书看重,他的未来不会差。不过,看他的所作所为就知道,当是提前有所准备。

      “你所做所会的东西,在一般人看来,难登大雅之堂,你怎么就会想到展示这些?”李鸿渊的声音在骤然间响起。

      他不问还好,一问,其他人也升起了这样的疑惑。

      “草民祖上也是书香门第,只是从祖父那背开始没落,草民读书也是是个不争气的,祖母却对我寄予期望,希望我们家能够起复。而前不久,姨祖母就送来这荷包,草民自认为自己是个没本事的,原本是想要将荷包送回去的,结果家里却来了个老伯,他告诉我这么做的。”

      众人听到这里,哪里还有不明白的,他这是有人提点。

      李鸿渊摸摸下巴,“本王比较好奇,其他人又精通什么,是不是也得了什么人提点。”

      乐成帝也被勾起了好奇之心,询问之下,其余八个人,竟然还有一半的人得了人提点,而他们每一个走的都不是“正道”。

      那肥头大耳一看就是不务正业的少年,那也是真的不务正业,而且是个财迷,死扣,但是此人有一大特点,看账本特别厉害,只要让他知道一些基本的东西,那账本上,一丝一毫的假与错,都能被他给揪出来,而且算学也是一等一的,一溜的数字,你念完,他就能立马给出答案,又准又快。简直就是天生该进户部。

      还有一人怎么看都不像是少年的人,而实际上的确不是少年,已经三十出头,早些年,他也没别的爱好,就喜欢到处走,而这一走,几乎都走遍了启元王朝的国土,乃至周边的不少地方,而他到过的地方,基本上就没有他记不住的,什么郡,什么府,什么县,什么乡,随便你问哪个地方,他都能告诉你周围是什么地方,而且只要是他亲自涉足之地,那里是什么特点,什么地形,他都能记得一清二楚。

      “活的勘舆图啊。”李鸿渊在听闻之后都忍不住嘀咕道。行军打仗,根本不用担心迷路。

      当然,这么一个人才,可不仅仅是用在这一点上,很多地方都可堪大用。

      一个眼睛有点带着微蓝,鼻梁比之一般人也更高一些,一看就知道有着番邦的血统,不过启元王朝对于这一点倒是不怎么在意,却也比较少就是了。在世家中,这一点却被忌讳,如果有这样的孩子出现,一般都会不受待见,而此人乃是与此次的状元郎同宗同族,算起来还是谢仁勋的堂弟,名为谢仁晖。荷包原本没落到他手上,是另外一个谢家子弟,他与谢仁晖的关系好,那个在家里受宠,但实际上没有太大的特点,找上他们的人建议将机会让给谢仁晖。而谢仁晖的特点就是语言天赋,他会启元王朝周围很多大小国家,甚至是一些较小的番邦语言,会说会看能听的就超过六种,更别提那些会说或会看的,鸿胪寺最厉害的人拉出来,也立马被比成渣渣。

      而最后一个,因为父亲在临海的地方做官,他出身在海边,长在海边,后来甚至出过海。要问他有什么特点或者擅长什么?“草民出海超过三十次,别人都或多或少的会生病,唯独草民,没有病过一次。”

      身体康健,这算什么?

      而在临海地方做过官却之后,这个少年也绝对的不简单。

      而李鸿渊眯了眯眼,前世的时候,他派人下过海,第一次最为惨烈,几乎全军覆没,虽然后来的情况好很多,但或多或少的都会出问题,而接连几次出行的,怎么都会病上一两次。虽然不排除这少年出海并不远的缘由在里面,可三十多次,绝对不是巧合。

      汇总之下,发现,这些人原本自身都没觉得有历害之处,唯一的谢仁晖是没有机会,这是有了机会,被人提点挖掘了出来,还真个个都是人才,大才。

      而另外几个没有被提点的,都是靠读书的人,不是很突出,在走“歪道”之人身上的特点没被挖掘出来,没被重视之前,读书人倒似乎还在蔑视“歪道人”,可是现在,那几个读书人都显现出了他们的平庸,而他们也没有那个贡生的好运道,现在最多就是在乐成帝面前挂个名儿,等着日后科考再说,可是至少三年,三年后,乐成帝还会记得他们是谁?说不得坐皇位的人都换了一个。

      “提点你们的,到底是什么人?”所谓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么个伯乐,被埋没在暗处,未免太可惜了。

      不仅乐成帝想知道这个问题,其他人也想知道这个问题。

      “启禀皇上,草民虽不确定,但草民有所猜测。”胖少年说道。

      “速速道来。”

      “草民当时也是好奇,在询问之后没有得到答案,就派人悄悄的跟在那人后面,而那人最终进了礼部尚书骆大人家的府邸。”

      原本也跟其他人一样饶有兴趣的等着答案的骆沛山,不曾想,会落到自己头上。在骆沛山还有点愣神之际,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他身上。“骆爱卿……”

      “皇上,可不是臣做的。”骆沛山有些哭笑不得。

      “皇上,当初提出十份奖赏的乃是骆家三姑娘,那么这提点之人是不是也是骆三姑娘派遣的?骆三姑娘提出来建议的时候,当无半点私心,毕竟,以她的身份,大概也只是给了大长公主建议,并不指望会被同意,只是不曾想大长公主会答应,”谢仁晖微微的低头,“就算如此,她本身也比别人想得更多,更无私,是不是有理由相信,她在事后也想到了更多,更多别人根本想不到的事情。”

      此言一出,倒是有很多朝臣都纷纷点头,要知道,在场的朝中重臣,那都是出席过大长公主生辰宴的,对于骆家三姑娘绝对印象深刻。

      “哦?骆爱卿啊,你对此事半点不知?”

      “皇上,臣当真是半点不知。”骆沛山现在倒是更想将靖婉训斥一顿,乖孙,你已经闹出不小的动静了,已经有一大群人盯着了,就不能消停点,真的想让咱家被群狼环视不成?好吧,事实上已经是群狼环视了。

      要说,这事儿还真是靖婉做的。就十个荷包,因为要找圣上领赏,这范围总超不过京城的范畴,要知道十个荷包最后都落在了谁的手里,其实并不难,花费一些心思,打听一下这些人的情况,以及周围人的情况倒不是什么难事儿。

      但是要靠这种方式晋升的,相比都不是很突出的人,那么要了解具体的情况,也难了,你说,靖婉她一个闺阁姑娘,打听一堆男儿的情况,这像话吗?就算她本意是好的,若是被传出去了,肯定还是会被人说三道四,加上原本就没想让人知道,自然就小心行事。

      先将这些人的情况一一的罗列出来,哪些是什么都不需要做的,哪些是可以私下劝说他让给别人的,又有哪些本身大概都没发现自己某一方面的能力其实有大用处的,第一种情况五个,第二种情况一个,最后一种情况四个,可谓是劳心劳力。

      然后,又让龚嬷嬷安排了信得过又不起眼的人,在不引起旁人注意的情况下,一一的找上门,给他们分析分析,说道说道。

      可谓是劳心劳力又劳神,还要担着名声受损的风险。

      典型的做好事不留名。龚嬷嬷也问过她这么做的缘由。

      “大概是为了有始有终吧,原意就是为了让一些人有机会,既然这个机会真的有了,自然就不要浪费了,而且,让国家多一些人才,不好吗?”

      好,当然好!李鸿渊在前世的时候,就知道婉婉心怀大义,如果给她机会,她应该会为启元王朝做很多很多的事情,而且绝对不会比任何一个男儿做得差,或者说,巾帼更胜须眉!

      她安安静静的不为名不为利,但是李鸿渊怎么会同意呢?

      单单是龚嬷嬷去打听,自然不会那么快就得到准确的讯息,只是,这件事情他都交给暗卫去办,直接与龚嬷嬷交接,没有再报到他这里来,以至于,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婉婉还真给挖出了几个人才。看来,小人物也不能忽视,日后须得重视。

      至于名声,只要乐成帝说一声“做得好”,那么谁又敢对她说三道四?

      李鸿渊要将她捧到最高的位置,自然不会只是让她担着一个空名,总要朝廷内外,举国上下,都真正的尊崇她,敬重她,并不仅仅是她能压服他李鸿渊。

      事实上,不需要他为她编造些什么,只要给她机会让她展示,只要让她做的事情,让世人都知道,那么,时候到了,她自然而然的就能坐上那个位置。

      “骆爱卿,什么时候,也让朕见见你那孙女。”

      “皇上,你要见她,自然随时都可以。”只是,皇上都亲自召见了,更不能消停了。

      “好,很好。”乐成帝很高兴,“骆爱卿,朕记得你说,你那孙女的荷包给你处理了,你最后给谁了?”

      骆沛山向那九个人看了一眼,其中属于“读书人”中的一员站了出来。“皇上,是草民得了。”

      乐成帝看看他,又看看骆沛山,“骆爱卿,你这看人的眼光远不如你孙女啊。”

      骆沛山连连告罪,本来就是给“平庸”的人机会,早知道他孙女会另辟蹊径,他专门找,也能找出这样一个“怪才”来。要说这个人是他弟弟比较偏爱的一个【创建和谐家园】的孩子,当初进京的时候,就让他照拂一二,偏生这孩子实在平庸了一些,好容易有这么一个机会,倒是有些弄巧成拙了。

      但是能怪靖婉吗?自然不能,荷包的最后主人不是她选的,她只是在别人不看好的马中选出了千里马,不是千里马的人,你还能将错误归咎到伯乐身上?只是,如果没有千里马,所有人的机会那都是均等,或是一起进,或是一起退。现在是进六个退四个。再一想,没有靖婉最初的提议,他们连出场的机会都没有。

      最后是怨恨还是感激,全看他们自己是如何想的了。

      而那得了骆家荷包的人,也是羞愧不已,面色通红。

      “就这么让你们回去了,实在是枉费了那骆姑娘一番心意,你们四人皆是举子,一人在今年落第,三人未考,这样吧,朕特许你们入国子监读书三年,三年后是什么造化,就全看你们自己了。”

      原本以为已经无望,不曾想在绝望的时候,又天将惊喜。

      启元王朝的国子监,内有三种学员,其一是四品以上官员家中的子孙,从四品到正三品,家中可送一人,从二品以上,家中可送两人;其二是勋贵之后,所谓依靠父祖辈的爵位而获得入监机会的学子,按照爵位的不同,可送入一到五人不等;其三是属于京城的一批优秀举子,名额有限定。

      前两种的名额虽然可以赠送,但是,又有几个人会将那么宝贵的名额送给普通人,毕竟,哪家的孩子都不是少数,可以想见,想要进入国子监是何等的艰难。

      国子监自然也是启元王朝最高的学府,不管是师资力量,还是其他方面,那绝对都一等一的,别出远不能相提并论,能入学三年,收获必然是巨大的。

      “谢皇上隆恩。”

      “谢朕就不用了,该谢谁,你们心里清楚。行了,就到这里吧。”

      接下来的重头戏,自然就是一甲进士及第的三个人打马游街。

      因为比往些年都晚了不少时间,特定的【创建和谐家园】街道早就人满为患,一个个都伸长了脖子,就等着一观今年的一甲三人的风采。

      状元是不是高大俊朗?榜眼是不是跟三年前一眼已经胡须花白?探花呢,都说探花最俊俏,三年前那个可不怎么让人满意呢。

      ------题外话------

      今天有事耽搁了,少一些,争取明天多更一点。

      新的一月啦,亲们手中的月票也不要吝啬啦。

      爱你们~

      第109章:游街,这样的靖婉

      古代的状元,榜眼,探花三人游街的盛况,在这个时空生活了十多年,靖婉也依然处在只是听闻的状态,入京的第一年就遇到这种热闹,自然是要凑一凑。

      要说,这科考,一甲三个人,一二三名,就货真价实的一个,并且是三年才出一个,不像前世,那人生中的大考,这里状元,那里状元,可是成堆成群,榜眼、探花是什么东西,根本就没听说过,而且年年都有,好吧,必须承认,他们也很厉害,但是,相比起来,这科考的难度要大很多吧?全国的举子,几年前的,十几年前,甚至几十年前的,都聚在一起,那真正的万千军士抢过独木桥啊!

      具体如何,靖婉也没亲身体验过,还是不做评论,现在只管瞧乐呵。

      靖婉他们怎么说都是从尚书府出来的,兄弟们早就预订了位置不错的酒楼。

      反正,这个时候,街道两旁的,不管是做什么生意的,也都别想着做赚钱,一起跟着看热闹才是正经。而占据着优势的酒楼茶楼,雅间等地更是早就被各家的达官贵人们包圆了,当然,他们倒是可以趁此赚一笔,毕竟除了雅间不好给贵人加价之外,下面不是还有大堂么,这个时候,就算价格贵一点,也没人讨价还价。

      就算是那些珠宝楼,胭脂水粉阁,绸缎庄,但凡有二楼三楼的,也基本上都人占据了,当然,这些地方依然多数以有身份地位的女性为主,等她们走的时候,大概也会带走不少让店家笑得合不拢嘴的东西。

      在等待的过程中,没什么事儿就吃点东西,喝点小茶,闲磕牙。

      因为特殊原因,地方就这么大,但是看热闹的实在太多,难免就会与人公用一个地儿,就如骆家的这个雅间,就还有不少骆家亲朋好友家的小辈,也好在亲戚之间,平日里偶尔都能见一见,人又多,男女之防,倒也不用特别的在意。就算是如此,这男女之间基本上还是泾渭分明。

      要说,这些人中,靖婉认识的还真不多。算起来,进京后,她跟外面的人反而相处的时间更多,结交的也更多。然后,渐渐地,她也明白了原因,无非还是身份问题,别看她跟孙宜嘉那些人比起来,身份低,但是跟这些人比起来,她的身份还是要高很多的,就算老子的官位差不多,但她还有个一品大员的祖父,更是被祖母捧在手心,这些都是提高她身价的东西,说一句她是骆尚书府里最尊贵的姑娘也一点不为过。

      平日里,时不时的有人上骆家,很少有够得上让骆老夫人亲自招待的人,王氏接待她们都绰绰有余,能有机会跟骆老夫人见一面,请个安就不错了,而靖婉进京之后,基本上就没有闲着的时间,于是,骆老夫人基本上都没让靖婉出来招待过这些姑娘。

      要说,靖婉现在在整个京城的名声都是响当当的,说她与孙宜嘉与阮芳菲齐名甚至压过二人一头都可以,不过,她的风头属于暂时性的,如果时间长了,她没再做出什么引人注目的事情,大概渐渐就会被人淡忘,不像是那二人,那是长年累月依靠自身才学累积起来的。

      以上这些,也足够了,足够这些姑娘来巴结讨好她。

      大多数姑娘其实都没什么坏心思,最多也不过是想借着与你相交,来提升提升自身的价值,这都是很正常的时候,只要不是太过刻意,做得太过卑贱,或者怀着不好的心思,靖婉倒是心平气和与她们说说话,如果能遇到相投契的,也不介意多个“小妹妹”,当然,一圈儿下来,靖婉觉得还是自己想多了,她们跟自己毕竟是不同的,至少在思想上就放不开,等级观念太重,她们与自己说话,总是带着目的性,然后小心翼翼,就算自己不嫌弃她们“幼稚”,也没半点成为友人的可能。

      随着隐隐的锣鼓声,伴随着人群中开始沸腾起来,“来了来了”,所有人都知道,他们要等的人终于出现了。

      骆家较为年长的几个兄弟都在,虽然他们都不是第一次见这场面,可是妹妹们出门,他们保驾护航是义不容辞的。

      因为小姑娘们太激动,都往窗边挤,靖婉轻轻的蹙眉,自己还是退开一点好了。可是因为她一开始就靠近窗边,这会儿要退开还真不太容易。旁边伸过来一只手,拉住她胳膊,往那个方向带了带。靖婉抬头,瞧见是自家兄长,笑了一下,也就顺着他的力道走过去,因为他毕竟是男儿,其他哪怕是从始至终看着他脸红,又不肯移开眼的姑娘,都会下意识的避开。然后,靖婉就顺利的占据了男儿这一侧最佳的位置,见到骆靖博这么做,骆家的其他姑娘也被一一的带了过来,做得是理所当然,没办点事心虚不好意思。

      “是男人的都靠后啊。”骆靖博带着几分嬉笑说道。

      “靖博,你这样可不够意思啊,不能要讨好妹妹,就不顾兄弟情份啊。”“对啊对啊。”“……”其他人也跟着起哄,倒是都没恶意。

      骆靖博嘴角一掀,“游街的都是大男人,让小姑娘看看新鲜新鲜就完了,怎么着,你们还想丢点香包手帕之类的东西下去不成?”

      此言一出,可是让不少人都起了鸡皮疙瘩,就算有那个凑热闹的心思,也不敢去看了,纷纷“咒骂”骆靖博。要说对于这些时常混在一起的兄弟,骆靖博可没什么客气的,嬉笑怒骂那是家常便饭,要知道,目前,他就算是面对祖父骆沛山,都没面对自家妹妹那么气短,有妹妹在的地方,那必须是护好,照顾好,其他的都一边站。

      靖婉捂着嘴笑了笑,他兄长的这性子啊,还真的是很吃的开,豁达不拘小节,爽性又没有那么多鬼祟的心思,跟他在一起久了,大概就会觉得痛快。但是,你也不要以为他这人就特别的单纯不知世事,事实上,有骆沛山那么祖父时时的教导着,骆家这几个兄弟,较起真来,没一个是善茬。

      一群公子少爷都被轰到后面去了,前面的姑娘们也就不用太挤了。

      “快看,过来了过来了。”旁边一小姑娘兴奋的喊道。

      嗯,靖婉也看到了,高头大马,胸带用红绸扎起来的大红花。

      居中的状元郎,看起来三十多岁,五官是那种很端正的国字脸,都说相由心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这个人给人的感觉,至少是那种正派端方的君子;而榜眼看起来年龄也在三十上下,而且靖婉隐隐的从他身上看到姜阁老的影子,这是姜家人?居右侧的探花郎就不用说了,那手帕香包甚至一些花枝,就没断过。

      陈正敏能出现,靖婉并不意外,骆家的人也都不吃惊。

      “骆三姑娘是专程来看探花郎的吧。”旁边一姑娘故作打趣儿的说的说道。

      此言一出,骆家的人都滞了滞,哪怕是十岁出头的弟弟妹妹都忍不住去觑靖婉的脸色,李如玉闹上门的事情他们或许被大人瞒着,但是三姐姐退婚的事,他们基本都知道了。他们或许还不是很清楚这意味着什么,却也知道不是好事。

      对于此事,靖婉也很无奈,她明明就不在意,可是有人非觉得她很伤心很难过,现在,前未婚夫成了探花郎了,备受姑娘们青睐,她大概更伤心难过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6 15: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