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哈哈哈害羞什么,放心吧!老婆子虽然年纪大了,眼不瞎耳不聋。那猴崽子要是欺负你了,回来给老婆子说。”老太太哈哈一笑:“到时候,老婆子拿擀面杖给你好好收拾他!来来来老婆子教教你怎么做饺子,这饺子的馅儿得这么做”
第三百七十四章 未来规划
再次回到侯家村的时候,侯大盛又见到了总管。却见他笑吟吟的站在了侯家的老屋门前,等待着侯大盛的归来。微笑着请他进屋,然后带着总管去了后院的书房,侯大盛这才请他坐下来。
“事情都谈妥了?!”侯大盛这一出去,已经一个多月了。他带着丽萨和两个孩子,走过魔都、帝都。还游览了一些名胜。当然,碍于丽萨需要给孩子哺乳他们并没有去更多的地方。
总管坐在椅子上,微微的对侯大盛欠身:“大致方向已经谈妥了,剩下的就是一些细节问题。总的来说,我们遵循的是您提出的原则。华夏方面的确很坚持这条原则,所以我们很容易达成共识”
“就没有遇到什么难点?!”侯大盛微微一笑,对着总管问道。后者闻言不由得苦笑的点了点头:“严建安先生不允许我们在这里形成保护力量。但这是我们建站的基本点,如果服务站连这个最基本的点都没有办法保障那么建与不建没有区别。”
侯大盛哈哈一笑,点着桌子对总管道:“这点对于你应该不是什么问题。这不过是等价的交换,服务站保障其他人在华夏的安全。同样的,会保障华夏人在其他区域的安全。华夏要走出去,那么往后在外面的事情会越来越多。需要服务站的时候,不会少。”
“是的,我也是以这点打动了严建安先生。”总管微微一笑,轻声道:“何况,他们只是不进服务站抓人。但只要人离开了服务站,我们是不予保护的。所以”
总管的话没有说完,侯大盛就笑了。这多么简单的事情啊,躲进服务站也仅仅是保护你一时而已。除非你能找到最终赎回你自己的方式,否则的话在华夏的土地上你终究是走不出去的。
你不可能在里面呆一辈子,即使是你愿意服务站的消费也足以让不出去的你承受不下来。而华夏,会选择断绝你的一切经济来源。同时死死的盯住服务站,只要你胆敢踏出一步那么结局可想而知。
同样的,如果是华夏的情报人员在海外出现了问题也可以进入服务站躲避。并联系上华夏,在双方进行谈判并付出了足够的代价后才可以安全的走出来。若非如此,那位情报人员也只能是在服务站呆着无法走出来。
从这点上来说,这个条例非常的公平。而且给予了双方缓冲的时间。最大限度上,保障了情报人员的人身安全。当然,这种谈判肯定是不能在明面上进行的,中间还需要有足够有权威的机构或者国家进行协调。
“冷战时期,我们就主持过不少次美苏双方的谍报人员交换问题。”总管微笑的对着侯大盛轻声道:“这方面也是我们的主要业务之一,所以我们在俄罗斯有很多的站点。这些站点,现在都还存在。从KGB到现在的FBS,他们从来没中断过和我们的联系。”
顿了顿,总管轻声道:“作为理事,您有权知道。我们和现任的那位总统,也是有着一些往来的。具体的事宜,您可以从档案中查询到。那些档案,我目前并没有权限去翻阅。所以具体细节我并不清楚”
总管不清楚,侯大盛却很清楚。那位铁汉总统为了重振俄罗斯,付出了怎样的代价。若非如此,第二次他发动了那场战争的时候豺狗不会站在他这边,为他去清扫那些各方面请来的雇佣军。
要知道,当年那场战争是无比残酷的。即使是豺狗也几乎被打的内伤。上万来自各地的雇佣兵,在那几座城市里面火拼厮杀。和信号旗、阿尔法、格鲁乌等等一同作战的豺狗,实际上承担了几乎最危险的任务。
从战场上拖出来的尸体,就超过了三千具。那些被打碎的、找不到的只会更多不会少。豺狗付出的代价,则是近乎要团灭。也是那个时节,豺狗的原团长重伤。巨狼这才接替了原团长的位置,成为了后来豺狗的团长。
甚至直到现在,侯大盛都还知道有豺狗不时的会前往俄罗斯执行一些秘密清扫任务。直接战斗的部分,在2000年中期就已经结束了。但游击战却一直都在持续发生着。某个大国显然觉得就这么结束了,非常的不甘心。
当然,为了避免露出自己的马脚他们基本都只是从服务站发布某些任务。然后让雇佣兵团去接洽。至于雇佣兵团的死伤这和他们有一毛钱关系么?!他们会在乎么?!
当年,近些年来愿意接这方面单子的雇佣兵团越来越少了。一方面都知道风险极高,另一方面进去的没有能全身而退的。运气好点儿的,也都被打的半残逃了出来。佣金倒是给的很痛快,问题是伤亡太大了
而伊拉克的热点,也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俄罗斯对他们的吸引力。看过统计数据的侯大盛知道,很快这方面的雇佣兵将会消失。原因很简单,一方面投入几乎看不到什么成效。那位铁血总统是来多少他杀多少。从来不手软。
其次,能打的几乎都去过了。包括了Chimera的疯狗他们那票人,没有一个是能顺利完成任务出来的。Chimera还算不错的了,好歹保持了完整的建制。有些实在接不着活儿,又贪这些任务价钱高的小股部队进去。几乎都是团灭的结局。
巨狼和肥狗他们,就埋过不少这些人的尸体。其中的一些,还曾在非洲和他们一起同战壕作战过。选择错误了,代价很惨重。这些小雇佣兵团,承受不起这样的代价。
“年底理事会还会有总结大会,您需要出席一下。”却见总管对着侯大盛微微欠身,轻声道:“我今天会赶去帝都,然后和严建安先生见面。最终敲定所有的细节。”
顿了顿,总管轻声道:“之后,我们会在华夏的大部分区域逐步的开建站点。这方面,倒是不用您操心。当然,如果有需要的话我们还会请您帮忙牵线,和某些人物联系”
总管没有在侯大盛这里吃饭,侯大盛也没有留他吃饭。他们之间的关系,应该说他们都分的很清楚。从工作和利益角度来说,他们互相都需要依赖对方。侯大盛需要和总管相处好关系,最差也不至于和他起冲突。
因为他很清楚,总管基本上已经是下一任服务商方面的理事了。他代表的,是服务站的利益。当然,总管也在试图和侯大盛维系好关系。因为即使是他们下属的蝮蛇,也没有办法辐射到所有的服务站站点。
而且涉及到直接战斗的情况,蝮蛇显然是不够看的。蝮蛇可以用于事后的报复,将主导伤害服务站的人士做掉。但想要去抢救服务站的人员,他们显然是不合适的。
服务站离不开豺狗在紧急时刻的保护,豺狗也离不开服务站所提供的服务和情报支持。虽然双方都是互相需要,但侯大盛和总管都在小心翼翼的互相保持着距离。比如现在,侯大盛也不知道总管的真名叫什么。
总管也从来不去探究侯大盛的私事。这是一种默契。大家从事的都是利益团体的工作,互相之间都有着一定的默契。除非是双方认为时候到了,那么他们自然会坐在一个桌子上吃饭。
如果这个时间没有到来,侯大盛会安静的选择保持现状。同理,总管也是如此。
双方礼貌的谈完了事情,然后总管礼貌的告辞。侯大盛礼貌的挽留了一下,总管礼貌的表示了感谢并离开。这就是事情的全过程,双方都很接受。送走了总管,侯大盛回到了书房低下头开始思考。
很显然,华夏方面是希望他能够结束在国外的事宜回到国内。宋老就表示了这种想法。尽管侯大盛不可能在军中任职了,但他在国际上处理类似事物的经验,是非常值得借鉴的。
这是一般在外行走的情报人员,所不可能接触到的事情。因为身份的限制。侯大盛的情况很特殊,他既有这方面的经验又非常的信得过。侯家的金字招牌,还有他帮着弄回来的一堆资料、武器,训练的战士。
都已经证明了他对于国家的忠诚。但碍于规定,他是不可能进入部队服役的。他只能是作为顾问,和一定程度上的中间人存在。华夏和外界相隔的时间太长了,很多时候对外部的适应需要一定的时间。
同时,某些事物需要中间势力的协调。这个中间势力,就显得极为重要。他需要熟悉那些不能够摆在台面上的东西,还需要坚决的维护华夏的利益。这样的人,不好找。
侯大盛自己当然也没有考虑,一辈子就在豺狗呆着。但他会尽到自己的责任。一方面,他提出的改革需要亲自引进正轨。让它运行正常。其次,还需要挑选了一个合适的接班人。
这个比很多事情都困难。所幸现在豺狗开始大量的吸收列国的精锐战士加入,侯大盛相信经过数年的挑选。再经过黑队的筛选,会选出合适的人来继承他的位置。那个时候,他才能够真正的退休
第三百七十五章 各方决断
“伊拉克的战事已经结束了,总体来说各方对于我们的安保部队的表现很满意。”丽萨要照顾两个孩子,而侯老虎则是要给孩子进行专门的【创建和谐家园】。这是侯家独门的手艺,郁勇后来研究过。侯家的【创建和谐家园】手法,会让孩子的骨骼和肌肉生长的更加迅速。
甚至连对丽萨的饮食,都有专门的方子。丽萨吃下的东西,形成营养后,会哺乳给两个孩子。要喂养两个孩子,那么营养是一定要够的。这才能够保证孩子的发育。
当然,郁勇当年也看过这些方子。同时进行了些许的调整,主要是增加维生素同时减少脂肪类的摄入。丽萨也对在侯家居住很满意。之前在法国住了一段时间,她忽然开始想念自己在华夏侯家村里的生活了。
每天简简单单,就是等自己的男人回来。做做饭,在村里散散步。如果是在法国的话,哥哥总是忙工作家里还没有多少人可以陪自己说话。而随着年纪的增长,经历的逾多。丽萨就越是觉得,自己跟从前的那些闺蜜们谈不来了。
她们关注的,是订制的包包、是去哪里旅行。是什么艺术展,是马会、是开趴体。然而,丽萨现在却更喜欢安静的看写书。也许会写一些东西。在有了两个宝宝之后,她的生活重心更是放在了宝宝们的身上。
村里的已婚妈妈们,现在反而是丽萨最聊得来的人群。她们会经常坐在一起,聊聊村里的事情。聊聊各自的男人,说说孩子的情况。丽萨有时候觉得,这种生活其实也蛮好的。很轻松,自在。
以至于侯大盛这次要回法国办事,她都懒的跑了。让侯大盛自己过去,她依然呆在村里。虽然目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前往欧洲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但对于丽萨和侯大盛来说,这些完全不是问题。
只要想回去,只需拨通几个电话。西利埃克斯家的私人飞机就会降落在距离他们最近的机场,他们很轻松简单就能够搭乘私人飞机前往法国。这方面来说,基本不是什么问题。
侯大盛苦笑的登上了飞机,很快的抵达了巴黎。伯努瓦得知妹妹居然不想回来,不由得有些失望。嘀咕了一阵子,连侯大盛的飞机也没有去接。让管家安排了一下,就忙自己的事情去了。
对此侯大盛能说什么?!他只能是再次苦笑。豺狗的【创建和谐家园】中心,侯大盛在处理完毕手上的事物后。随即便赶往了服务商理事会所在的区域。但和上次不一样的是,侯大盛现在不必再经历蒙头了。
他甚至可以携带自己的武器,一直到岛内才会交出来。经过一系列和第一次一样繁琐的验证后,侯大盛终于进到了理事会的那间会议室。其他的四位理事,已经抵达了。
在侯大盛坐下后,坐在最上首那位服务商的代表便沙哑的开声道:“好了,人都到齐了那么我们的会议便开始吧”
“首先要说的是,我们跟华夏方面基本已经谈妥了。魔都的服务站,他们已经同意不会进行干涉。剩下的大部分合作细节,则是在商谈中。”老者显然对于这个结果,非常的满意:“伊拉克方面的收益已经开始,战争告一段落。剩下的,就是我们进入的细节问题”
随即,关于伊拉克方面服务商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被做成了一份份的件交到了剩下的四位理事手里。这其中包括了他们作为理事,在这次事件中起到的作用、应得的收益分成。
还有后期,大家所属的区域任务分配、投入的资本和时间等等。当然,更详细的需要回去看服务商提供的细节资料。这里只是大致的规划了一下整个伊拉克目前的情况,和跟华夏谈判的进展。
“我们的多数分析师都认为,华夏是接下来的经济爆发区域。这意味着那里存在着非常多的机会,而且我们现在也已经赢得了他们的首肯。至少,我们的站点可以在华夏进行开设。这点非常的重要”
其余位置上的理事们没有说话,但很显然侯大盛可以感觉到他们的愉快。有着服务商的理事的身份,他们可以非常快捷的得知大多数人后知后觉的情报。而且这些情报,基本都是中立性较高的。
做收集和分析,无论如何的小心都会多多少少的带上自己的私人观点或想法在内。而这种情况很可能造成的后果,就是误判。比如曾经的美国,和苏联。苏联的误判,是基于华夏会屈服。
然而华夏却倔犟的选择了跟他们形成对立,甚至不惜爆发小面积的战争。美国也曾经做过严重的误判,这点是出现在抗美援朝上。他们哪怕是到了仁川登陆战之后,也不认为华夏方面会出兵。
即使一些情报显示了这个可能性,也依然被他们忽略了。这就是情报分析带有主观性的结果。这个误判非常的严重,导致的是美军甚至最后不得不和华夏方面签署了停战协议。
相比起他们,服务商方面则是中立的多。首先他们收集的情报,是全方面的。包括了一些秘闻。其次,他们是属于利益团体。情报分析人员优先考虑的,是团体的利益。而非其他的什么立场。
他们可以从容的给予非洲的军阀支持,哪怕他犯下了屠杀罪。他们可以从容的给予南美的毒贩支持,即便他是臭名昭著的毒枭。这些他们从来不在乎,他们在乎的是关乎自己团体的利益。
没有了那些影响之后,至少他们得出来的结论是相对正确的。至少是相对中立的。比如,曾经他们对于某位学者的华夏崩溃论很有兴趣。但自从那个人的预言彻底的失败后,他们就再也对他没有任何兴趣了。
那位叫罗斯义的英国人,也是因为准确的判断出俄罗斯经济的走向而被他们纳入观察。并开始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收集他的判断信息。归纳总结后,形成判断。
而在确认了情况后,他们会迅速的做出反应。以最快的速度,在目标地打下根基寻求发展合作。即使是侯大盛也不得不承认,服务商的介入时机选择的极好。这些年,华夏的发展非常之快。
如果早期进入,华夏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没有那么的完备。而如今,华夏的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多数都已经上马了。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大多数一二线城市都有的国际化机场。
同时和国际的接轨也越来越多,这个时候进入无疑是最好的时候。各方面的条件基本已经成熟,同时华夏的态度更为开放。这也是服务商他们能够谈下来的原因之一。华夏方面,也希望能够多一个助力。
当然,这个助力必须不能干涉到华夏的内部事物。这是一切合作的前提。
“我们的情况比较特别,你们知道的”教廷方面的那位老者,沙哑着嗓子道:“现在内部的争议很大,有些人还是认为我们跟华夏不必牵扯。可事实上呢?!华夏的影响力,会越来越大。如果还跟他们保持距离,对于我们来说不是什么好事情”
锡安的那位代表闻言,则是嘿嘿的笑开了。很简单,锡安从来没有彻底的断绝过和华夏的联系。这让他们比教廷占据的优势更大。甚至和华夏打交道多年的他们,很清楚一点:华夏不喜欢别人干涉他们。
当然,他们也没有什么兴趣去干涉别人的事情。只要不影响到他们,你哪怕是在外面杀人放火可劲儿闹腾他也能视而不见。军团那边,则是没有吱声。他们和华夏最初的关系,仅仅是生意。
通过一些运作,他们将欧洲的枪械军火卖给了华夏方面。二战时期,也曾弄过不少物资。但双方的交往,基本也仅限于此。军团很早之前,就失去了军事力量。这逼迫着他们不得不选择转型成为以经济利益为重的团体。
豺狗取代了他们成为武力的部分,同时最终成为了理事会的理事之一。但豺狗当年也没有太过参与到华夏那边的事物中,他们参与的更多的实际上是美国和英国的那几场战争,还有美国的南北战争中。
原因很简单,那几场战争更能挣钱嘛!再然后,就是在印度执行的一些任务。
“豺狗的安保公司,也会在华夏落脚。”侯大盛将自己的身子沉在阴影里面,轻声道:“不过,我们在华夏国内的只是办事处。分公司会放在香江。主要承接的,是华夏在海外方面的一些业务”
听得侯大盛的话,其余的几个理事在阴影中微微的笑了。服务商收集的信息里面,囊括了很多。包括了华夏在非洲地区和当地人的接触情况。华夏用了很长时间,在非洲铺垫。这些年,也差不多到了可以收获的时候了。
这些年以来,可以看到华夏正在逐步的转变自己的态度。当然,这些都是非常轻微的动作。他们不想引起别人的注意。但有心人,还是可以看到其中的端倪。服务商,就是其中之一。
第三百七十六章 分歧和问题
“在发现了华夏的特殊后,我们专门研究过华夏的情况和历史。”坐在最上首的那位服务商的理事将自己埋在阴影中,轻叹道:“不得不承认,研究过后我们才猛然发现。如果不提前和他们打好交道以后想要进入则更加的困难”
说着,总管开始给剩下的四位理事的桌子上摆上了一叠叠的件。侯大盛拿起件,翻阅了一下。越看,他则越是心惊。对于服务商强大的收集和分析能力,侯大盛不由得看法又上了一层。
这些资料里面,结结实实的收集了华夏自进入新时代以后几乎全部的外交国策。包括了那些隐蔽的协议,对外的交往、和各国之间的交易。不出意外的,侯大盛在里面看到了中东某国。他们得到了来自于华夏的导弹。
然后以色列、英国、美国、法国等等,看完了侯大盛才感叹。表面上大家怒目圆瞪,可背地里却勾搭不少啊。美国人给华夏弄去了炮兵雷达,英国人提供了火控系统。法国人的阵控雷达,还有苏联人的飞机引擎等等不一而足。
除去跟这些国家明里暗里的交易之外,华夏即使是在最困难的事情也保佑长远的眼光布局非洲的发展。资料上列举了大量华夏在非洲的医疗援助、建筑援助、公共设置援助等等。
这些投入,在一些人看来非常的不值。但在掌握了几乎所有资料的侯大盛看来,这是何等的高瞻远瞩。非洲自被开发以来,几乎一直都是欧洲人的自留地。他们先是在那里贩奴,随后更是抢夺资源。
后来,美国人来了。苏联人也来了。那里更是混乱的成一锅粥。但几乎所有的西方人,都没有把当地人看成是人。在他们那里,这些只是他们的筹码、利益,和可以放弃的棋子。他们运用自己的强大的国力,或明或暗的干涉着这些国家。
华夏这边,则是采取了另一种方式。那就是从来不附加任何条件,仅仅是以生意的立场出发去做一些事情。在保证双方的利益的前提下,进行全面的开发。但要想嵌入这些原本隶属于欧美人的自留地,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首先要解决的双方的互信,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非洲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被白人骗多了。什么借口、什么样的骗术几乎都使过。甚至他们自身都已经麻木了,还学会了用这些骗术去争取一些个人或小团体的利益。
非洲的那些武装,即使是在进行着屠杀也会挂上什么自由、皿煮的名义。华夏要获得他们的信任,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但华夏的做法却让服务商的人评价为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长期的平等以待,同时长期的援助。多点、多面的开始,从微小的做起。这些刚开始是完全看不到收益的,几乎是纯纯的付出。服务商对此的评价是,多数人认为这是为了换取他们在国际事物上为华夏发声。
但实际上,基本所有人都知道。这种发声其实没有任何用处。强国不会在意弱国的发声。他们有能力控制自己的传媒系统,一些不该说的话会统一口径不准传播。比如现在的伊拉克,战地记者们很清楚擅自去采访会有什么后果。
而近些年,随着华夏的国家实力逐渐的增强他们的触角和与非洲的接触方式也在进行着转变。几乎是没有用多长时间,华夏已经凭借在非洲的良好信誉,和非洲的一部分国家展开了合作。
这些都在低调而非常迅速的进行着,华夏已经开始在非洲开采一定量级的资源了。一些欧洲国家,注意到了这一点。但可惜的是,他们多数的建议几乎都是带着那些分析人员的主观意识。于是乎,这个问题并没有被他们重视。
但服务商,重视了。服务商的分析认为,随着华夏的发展那么他们肯定会无可争议的演变成一个吞噬资源的巨大怪兽。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要完成工业化并将国家拔高到当前时代的进度。那么他们所需要消耗的资源,都是极为恐怖的。
最初完成的是欧洲。欧洲的几个国家当年吞噬了世界大部分出产的资源,完成了他们的工业化进程。随后,是美国。跟随着美国完成彻底工业化的,是倒下的苏联。华夏,正在走这一步。
“我们的分析认为,华夏的崛起是必然性的。这带有历史性的因素。”坐在最上首的那位服务商的老者,沉声道:“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华夏都几乎是这颗星球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哪怕是经历了一些战乱,只要进入和平时期。他们崛起的速度会非常快”
在阴影里的侯大盛,微微的笑了笑没有说话。而老者则是继续道:“所以,我们认为不仅仅是伊拉克的重建工作。我们在非洲的资源,一定程度上可以和华夏进行一些合作。”
“在他们还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之前,和他们打好基础关系。这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任何坏处。”
剩下的话老者没有说,但侯大盛很清楚。即使发展不起来,服务商也不会有任何的损失。因为合作么,那么自然是要收益的。华夏没有发展起来,服务商该收的还是会收下
这场繁复的会议,从开始到结束整整进行了三天。这三天五位理事显然都高度紧张,每天的会议时间基本除去休息、餐饮和每一小时会议后停歇十五分钟。剩下的时间,都在进行会议。
教廷对于和华夏进行深入的合作并没有异议,有异议的是他们认为这方面应该最大化教廷的利益。这是他们急切盼望的,至少能够在华夏的一些方面做一定的影响。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华夏不是欧美国家,这方面的传统完全不一样。锡安方面就现实多了,他们本来就和华夏有大量的合作。现在服务商决定要拓展和华夏的深入合作,这是他们乐于见到的。当然,他们也希望参与到服务商和华夏的合作中去。
军团也是如此。但大家的分歧是在于,谁家应该掺和多少。教廷方面也很想参与进来,可惜的是其他的几位理事对于教廷参与进来并不支持。甚至他们认为,教廷肘制太多了。要顾及的问题也太多了。他们参与进来,反而可能会让事情变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