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却见宋老沉声道:“这崽子总是在外面瞎晃,也不是个事儿。早晚他还是得落叶归根的,提前回来负责一些事情也没有什么不好。他之前办的那个训练营,不就很好嘛!边境线上的同志们反映,训练后的确体会很深。我们确实和外面有些脱节了。”
几个老人闻言,不由得点了点头。科技在展,展的最快的无疑是武器装备。随着武器装备的展,那么新的战术和作战方式必然会更新换代,日新月异。而华夏军队在国际实战方面,确实和西方国家有着一定的差距。
毕竟他们没事儿就把一些部队,丢到非洲、中东去杀个血海滔天。华夏不可能这么干。所以,从实战的角度出他们总结的很多经验、手法,确实是值得学习的。这点上,没有人否认。
侯大盛之前在侯家村后山的那处训练营,现在已经变成了常驻营地。周边近五十公里几乎都被征用了,训练营地的面积在扩大。同时他们也按照侯大盛留下的那些训练方式,开始琢磨结合华夏的实际情况转换成适宜华夏的方式。
“提前到侯家村去,打个前哨还是需要的。”另一位老者笑呵呵的道:“侯家的崽子,怎么也得给他孩子补办一个满月酒。到时候,咱们可以逮住这崽子好好的跟他聊聊”
第三百七十一章 接触
伊拉克战争打的如火如荼,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场战争即将结束。他们唯一创造的有效抵抗,伊中部的卡尔巴拉、希拉、欣迪耶等地。双方有短暂的交火。全世界看到的,仅仅是伊拉克军队的溃败。
但侯大盛心里很清楚,事实上伊拉克和那位强人的共和国卫队确实进行了全面的抵抗。战况一度很激烈,但冲在最前方的却并非是美军。而是由pmc组成的武装力量。只有打掉了危险的区域,才会有美军正规部队进入。
这样的战争很简单,战地也不允许记者随意采访。所有的媒体都被管制,只能在联军允许的区域内采访否则不保证安全。在几个战地记者莫名其妙的死在采访地后,其他的战地记者们很明智的选择了遵从联军的决定。
战争今天到现在,美军的损失都没有过五十人。即使是一群猪,也不可能仅仅打出这样的伤亡。毕竟伊拉克数十万的军队,即使是十分之一是游泳的人数也在数万。数万人仅仅是造成对方军队数十人的伤亡?地面战斗几乎没有伤亡?
这大约也只有联军能够宣布出来。当然,并非说这份数据是虚假的。它是真实的。但它没有宣布的部分,是pmc们走在战场的最前列。执行的是最危险的攻占任务。
伊拉克方面没有宣布的是,实际上他们的主力部队共和国卫队已经废了。现在在战场上,主要的作战力量实际上是那些被他们的领花钱请来的雇佣兵部队。他们唯一的自信,就是在这些雇佣兵身上。
本身的卫队,在经过海湾战争和多年的经济封锁之后几乎已经废了。这些年,英美从来没有停止过对伊拉克的削弱。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清理,再到禁飞区寻找各种借口去轰炸掉他们的军事设施。
甚至不断的对卫队进行渗透、对官方进行渗透,尽管那位强人腾挪躲闪手段用尽。先是清洗再是提拔新人,但几乎所有人都看出他大势已去。被收拾,只是时间问题。所以,聪明人至少都选择了中立。
一部分的野心家则是被当成了炮灰。当然,他们也死在了那位强人的枪下虽然当时那位强人拿英美没有办法,但打击一下一些怀揣野心的蠢货,还是可以做到的。
“按照预定的计划,战争会在下个月结束。伤亡会被控制在两百人之内。”侯大盛此时已经回到了侯家村,严建安和汪宗光已经来到了侯家村,就在侯大盛家的老宅内,两人肃然的坐在了侯大盛面前。
他们都想知道,接下来伊拉克的局势会如何展。这场战争,极大的震撼了这个世界。无数人的眼珠子瞪的都要爆出来,有人分析认为这将是美国的坟场。当年阿富汗的教训,太惨痛了。
整个苏联耗费了四百多亿卢布,近乎十年的时间长时间的不断在大出血。最终,这将苏联拖的病入膏肓。也有人认为,今时不同往日。美国也许会打出一个不一样的光彩。
无论是什么样的分析,都无法否认的是美国为了这场战争准备了太久了。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国就开始着手准备了。无论是哪一任的总统上台,都坚定不移的是对伊拉克的削弱和打击。
持续的经济封锁,设立禁飞区。不间断的对他们任何可能存在的军事设施实施打击。同时上下其手,连哄带骗利用联合国的名义逼迫伊拉克放弃自己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那位强人倒也真是忍者神龟,可惜的是他生不逢时。如果是在两极时代,又或者是到了欧盟、华夏和美国三方角力的时代也许他腾挪躲闪的空间会大一些。可惜的是,当时华夏也在苦练内功。
刚刚出现了一点儿影子的欧盟自身并没有足够力量考虑去跟美国抗衡当然,主要也是欧盟当时也没有想过要在伊拉克产生什么影响力。反而是美国借助了北约,裹挟了一批欧洲国家参与到战争中去。
“我们现在不关心伊拉克最终的命运怎么样,这已经是被确定的了。我们现在更多的是想知道,这场战争会对我们造成什么影响。”汪宗光沙哑着嗓子,对着侯大盛沉声道:“你也知道,随着我们的展原油对于我们越来越重要”
展,就意味着将会吞噬掉大量的资源。钢铁、原油、铜、铝、锡等等矿产。而钢铁和石油,这是两大工业命脉。目前来说,中东地区的石油无疑是大家都希望得到的。
美国占领了伊拉克,这就意味着他们掌控住了原油很大的话语权。华夏即使要修炼内功,也得这些资源的进入才行。但对此,侯大盛似乎并不觉得会影响太大。却见他微微一笑,轻声道:“何必要把目光都投在中东?没错,他们的石油的确是最多的。但不代表,其他人就没有了”
“我们知道你的意思,但如何跟俄罗斯接触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却见汪宗光沉声道:“我们不是没有尝试过跟他们接触。但这方面,他们的反应有些奇怪。可能是我们双方都暂时在互相探底吧”
侯大盛看着汪宗光,轻声道:“这场战争会改变很多东西,包括了我们和俄罗斯的关系。我们需要展,他们需要恢复。但,太平洋上的那个国家肯定不希望这样的事情生。我们需要做的,是抱团取暖”
“我个人的建议,是加强和他们的联系。这方面,也许服务商可以给予我们一些协助。”侯大盛顿了顿,轻声道:“其他的我不能多说,我只能告诉你们。哪怕是在俄罗斯,服务商也有足够的影响力。”
汪宗光闻言,不由得两眼放光的点了点头。被人卡住脖子的滋味可不好受。多寻找一些出路,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尤其是那个可能卡住你脖子的人,虎视眈眈的希望能在你家里闹出点什么事儿来。
那就更可怕了。侯大盛看着汪宗光,轻声道:“还有一点就是,我觉得我们可以加大进入非洲的力度了。现在美国的主要精力,被摆在了中东地区。毕竟那边的原油利益足够大。他们的精力也分散不到那么开。”
“欧洲地区也在收缩,欧盟方面是希望列国能够在行动方面进行同步。最终达成的是欧洲共同体,这样他们才会有足够的实力重新回到主舞台上。”侯大盛点着桌子,沉声道:“但我也相信,美国人不可能什么都不做。”
汪宗光微微一笑,点了点头:“所以,美国人不会有太多的精力放在非洲。同理,欧洲人也是。这个时候我们进入非常的合适”
“悄悄的进村,打枪地不要”侯大盛嘿嘿的笑着,边上的严建安则是皱着眉头哼道:“你们说的倒是简单了,可服务商这样的庞然大物进来,你们确定对于我们来说就是好事么?!”
服务商曾经做过什么,严建安从院子的档案里面了解的一清二楚。这些人就是吞噬利益的怪兽,他们眼里没有什么正义邪恶之类的玩意儿。死多少人,他们根本就不在乎。
这也是之前,他们被初生的华夏彻底逐出的原因之一。当然,一度他们对此非常的不甘心。这点可以从他们在香江设立的服务站点看得出来。当然,那些站点曾经一度华夏方面的外勤是不过去的。
这个情况直至华夏打完了抗美援朝,甚至自行研了核武器后才有所改变。服务商不是蠢货,他们很清楚这些意味着什么。所以,他们的态度软化了。试图进行接触。这个情况再次被打破,是侯老虎的出现。
悍不讲理的侯老虎,直接在服务商碾杀了那票人。直接将服务站的条例踩在脚下,这极大的激怒了服务商。双方再次进入冷战阶段。再次出现缓和,是在苏联彻底死亡后。但双方的接触,也极为冷淡而有限。
直到那位英国被人嘲讽的经济学家预测成功后,服务商才开始转向于和华夏进行接触。侯大盛的出现,是一个偶然。这个偶然让他们看到了一些扩大接触的可能。
“凡事必然会存在风险,任何风险带来的都是与之相匹配的收益。如果风险大却收益小,那么我们肯定不会去做。”侯大盛依然微笑的对着严建安:“建安叔,服务商进入的确会有风险。但这就意味着他们不会进入华夏吗?”
不等严建安回答,侯大盛便自己给出了答案:“他们肯定还是会!随着华夏的开放,我甚至觉得他们可能已经有人进入了华夏。只不过,他们并非做着服务商的业务。挂的也不是服务商的名头。但让这些人潜伏着,不如让他们摆在明面上。至少我们能够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规定他们不能做什么。这样大家不必打哑谜,也减少了双方的成本和风险。你觉得呢?!”
第三百七十二章 琐事
回国了,自然少不了的是要办满月酒。和侯大盛结婚的时候一样,整个村子从头到尾全部都摆满了桌子。一大票人来来去去的欢聚着。这次不太一样的是,服务商的总管来了。
和他具体商谈的,换成了严建安和汪宗光。很显然,双方这是要更高一个级别的接触。类似这种进入和双方合作的方式,肯定是不可能一次性就谈妥的。谈判,中间双方会互相试探很多回。最终确认对方的底线,并为自己争取到最大的利益。
6松那个级别的,只是初步的接触。但最终要确认一切条款的,还得严建安和汪宗光。他们两个一个代表的是院子,另一个代表的是军方。两边一个是对内的,需要确认服务商在华夏之内会成立多少个分站。
同时协调规定服务商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方面,严建安有自己的底线。但双方还是需要不断的妥协、让步。最终才能达成共识。而汪宗光负责的,则是在外部情报收集、人员安全的问题。
知道服务商的,都知道服务站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功能保障人身安全。只要是在服务站之内,不能动武的条款基本都会被确认执行。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几个能够在服务站动手后还活的很舒爽的人。
其他的几个,基本都作古了。现在还很快活的,大约也就侯老虎一个。但总管似乎对此并不在意,他来侯家村先拜访的就是侯老虎。代表服务商表达了对侯老虎的敬意后,才开始参加喜宴。
侯大盛的身份不仅仅是服务商回归华夏的领路人,同时他还是服务商的理事。于情于理,总管都需要给侯大盛的孩子准备足够的礼物。以服务商的能力,这点礼物自然不在话下。
甚至,总管还带回来了另一批礼物从一些博物馆里面拿出来的曾经遗失的华夏历史物。其中好些都是国宝级别的。这份礼物就让上面的几位大佬对于服务商非常的看重,很简单。服务商用这种方式证明了自己强大的实力。
侯大盛的的两个孩子,得到的礼物是一对玉佩。年份侯大盛不会看,但郁勇扫了一眼以后便叹气让侯大盛收好。还叫他跟严建安他们打个招呼,这已经算是国宝级别了。年份就不说了。
然后,总管再给孩子的是两把剑。依然是两把古剑,侯大盛自己看了都非常喜欢。侯大盛的满月宴席和其他人的没什么区别,开席的时候侯大盛端着杯子丽萨抱着孩子开始各个桌子走。
一圈下来,喝了多少侯大盛自己都不知道了。微醺的他带着孩子到了侯老虎他们的那几间单独的房间,坐下才开始吃饭。席间自然是不好谈这些事情,总管只是和严建安、汪宗光大致提了一下自己的意向。
同时希望谈判能够尽快进行。对于这点,严建安他们自然是不反对的。但在侯家村谈判这显然不是很合适。地点,被放在了魔都。那座现在已经作为开放的城市。这实际上也是在表明一种态度:我们的态度是很开放的。
总管自然投桃报李,说出了一个酒店的名字。希望谈判能够在那家酒店完成。毫无疑问的,那家酒店和服务商有着非常深厚的关系。严建安他们同时也知道,那家酒店原来是隶属于服务商的据点
谈判很快的展开,但侯大盛却没有再去关注此事。他需要做的,都做完了。他现在要做的,是让两个孩子在侯老虎的主持下录入族谱。其他的事情,他都打算放一放。
反正这件事情现在总管在负责,他会对理事会做出最终的汇报。底线已经给出了,他的空间非常大。强行掺和进去,对侯大盛对服务商。甚至对华夏方面,都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侯大盛很明智的没有参与到这些事情中。他只是在侯家村,准备着把自己的两个孩子登入族谱。长房孙子录入族谱,这是一件大事。侯老虎专门挑了良辰吉日,整个侯家所有房的老太爷们盛装到场。
仪式很繁琐,三牲祭祀天地祖先。烧黄表,上香烛。两个孩子,被丽萨抱着带上来。侯大盛这是大字辈的,到了他儿子这一辈则是鸿字辈的。名字已经定好,是帝都那位宋老和侯老虎合计后产生的。
大儿子叫鸿经,小儿子叫鸿纬。里面的说头比较复杂,侯大盛自己也有些晕。毕竟他也是很早就不进学了,后来的本事也都是66续续自学的。所以比起科班出身,经受过完整系统学习的侯老虎和宋老肯定是不如的。
仪式进行了差不多一整天,结束后大家一顿午饭。然后晚宴。到底也就是喝。侯大盛好容易应付完毕这些,已经是好几天后了。毕竟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回国了,该走的亲戚还是得走走。
丽萨和侯大盛离开后,这里的饭店就交给了丽萨从香江找来的职业经理人进行运营。凭借着侯家的威名,确实也没有人敢找茬儿。这位职业经理人,是丽萨让人专门调查后才聘请来的。
其职业素养自然是不错的,甚至在侯大盛他们离开后这里的盈利也没有降低。走完亲戚了,自然是要去鼓励一番。和这位叫鲍家驹的香江经理人吃了顿饭,鼓励了一番。侯大盛和丽萨便赶往了帝都。
在那里,丽萨将会成立自己的第二家分店。当然,这同时也是西利埃克斯家进入华夏的一个窗口。魔都,是开放性的口岸城市。在那里可以试验型的建一处酒店。但帝都,则是这个国家的中心。
如果没有远见在这里尽快的拿下一片土地,建造一间属于西利埃克斯家的酒店那是非常不明智的。显然,丽萨很聪明。她很早就已经开始在帝都拿土地了。拿到之后,却并没有立即开始建造。
设计图纸规划了很久,直到最近才完成。按照丽萨的要求,酒店不仅仅是酒店。还需要包含华夏的特色。尤其是她买下的一片四合院,里面很多是需要修复的。
第三百七十三章 老人家中
“猴崽子,你该不会一直都想要你现在的身份吧?!”帝都,某条小巷的院子里。宋老一身朴素的老旧绿军装,正在拾叨着自己院子里的小菜园。而侯大盛,则是老老实实的在老人身边搭把手。
却见老人一边拾叨着菜园子,头也不抬的随意道:“雇佣兵的团长,尽管是豺狗。尽管它很有历史,尽管它确实很强大。但这终究不是归宿。你的归宿,是在华夏。根,也在这里。豺狗的团长,是不能回来长居的。”
“我知道”帮着老人一起锄草,架秧苗。听得老人的话,侯大盛抬起头轻声道:“人做事,得有始有终。我在最难的时候,是豺狗收留了我。团长对我不薄,人得知道感恩回报。”
见老人缓缓起身,侯大盛赶紧拍了拍手上前扶住了老人。宋老微微一笑,摆了摆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侯大盛这才松开了手轻声道:“豺狗,我会继续做下去。即使是我离开了豺狗,我也是豺狗的退役人员。”
“人这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总得做一些对得起自己的事情。我觉得,对得起自己的事情就是得对得起那些对得起自己的人。”侯大盛的这话说的很绕口,但宋老却是听的明白了。
老人笑了笑,拍着他的肩膀轻声道:“你总归是华夏人,这里有你的根。你还是得回来的。当然,退役也是一个选择。这样的选择不是说不好,但这是所有选择中比较差劲的”
侯大盛无奈的笑了笑,站在宋老的立场上他是不喜欢雇佣兵的。为钱卖命,甚至不惜制造战争。相信宋老很清楚,曾经生过什么。战争动物,这不是说说而已。甚至现在侯大盛自己,就就不得不参与到了制造战争的行列中。
当你成为一个利益团体中的一员,很多时候你将会变得身不由己。西利埃克斯家族是这样,侯大盛也是如此。甚至可以说侯家,亦是如此。侯家子弟世代从军,从数百年前走到现在死伤了多少人?!
这个数字,没有人去做过精确的统计。抗战时期,一拨拨的侯家子弟奔赴战场。月月都能见有人家披麻戴孝。战死了一批子弟,下一批子再上。
“知道吗?当年抗战是我上侯家村动员的,带去第一批侯家的六十子弟兵不过三天就阵亡了二十五人”宋老携侯大盛回到了屋子的厅堂,让侯大盛坐下自己坐在坐上:“十天,六十侯家子弟就剩下三个了”
侯大盛低头沉默,那段历史是侯家损失最惨痛的一段历史。侯家的子孙,几乎都知道那段时间生了什么。侯家村,从前是要算起几乎囊括到近省城的地段的。那时候,这一片都叫侯家集。
说是有万户,那都不算夸张。然而,整个抗战打完后侯家集就变成了侯家村
“我和政委再进村里动员,侯家的老少们没有一个怂的。又带了一百来条汉子上了战场”宋老说着,声音略有些颤抖。他看着侯大盛,眼眶里有些红:“才五天,一场大战。为了掩护群众们撤退,一百多条汉子只有六个重伤的撤了下来”
宋老的声音,在说出这些后开始明显的颤抖了。在他身后的秘书担忧的看着老人,想要说些什么。但却被宋老抬手打断了:“我真不敢再招兵了,我也没脸招兵了。我和政委到侯家集给侯家的老少们跪下了。只求村里能给些棺材那年月,老人们从年轻起都习惯开始给自己准备棺材。”
“但我和政委万万没想到的时候,村里的各房老太爷们请我们到祠堂。然后就问了我一句:侯家的子弟,有在战场上怂了没有?!”宋老说着,猛然站起身来看着侯大盛一字一句的道:“我的回答,就一句:没有!一个都没有!都是好样儿的!子弹眼都是从胸膛打过去的,没有一个打在背后的!他们,都是牺牲在冲锋杀敌的路上!”
宋老似乎浑身的力气一下子被抽干了,秘书搀扶住他。缓缓的坐在了椅子上。老人用着沙哑的嗓音瞪着那鹰隼般的双目看着侯大盛:“侯家的各房老太爷们当即烧了黄表,昭告侯家列祖列宗:侯家的子弟战死在了保家卫国的战场,没有一个怂的!”
“烧完黄表,两百多号侯家的子弟再次站了出来。”宋老话语至此,却是老泪纵横:“最大的,都年过四十了。最小的才十三岁”
“我不敢招啊!都知道侯家世代武将能会武,都是当兵的好苗子。可数百子弟交到我手上”宋老不由得擦了擦自己的眼眶,侯大盛嘴唇轻微蠕动着却不知道自己能说什么。
那段历史的情况,侯大盛很清楚。作为侯家的长子长孙,他如何能不知道侯家上下提起日本人来就各种咬牙切齿。各家各户没没少藏老祖们从战场上缴获下来的日军战利品。
从佐官的军刀,再到军曹的不一而足。还有很多刺刀、饭盒、怀表、手表等等,甚至当年南部【创建和谐家园】也没少摆家里。后来都上缴上去了,但军刀这些都还留着。要是弄起来,都足够开个博物馆了。
侯家倒是没有考虑开博物馆的打算,只是家里最好的战利品都送到宗祠里去了。当然,不是给这些战利品吃香火。是丢到祠堂边上的小库房里,让侯家的子孙们都能看到老祖们的功绩。
在那间库房里面,还能看到曾经老祖们南征北战拿下的各种战利品。多数都是刀剑甲胄,到了近代甚至有从抗美援朝和自卫反击战时候缴获的美军、越军的战利品。
然而,这些战利品的背后却是侯家子弟们的血汗性命。一辈辈的老祖们,就这么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战场。一次次的血拼厮杀,然后将他们的功绩带回来。告诉侯家的后辈,那份家训是绝对不能忘却的。
“抗战这么些年打下来,侯家的子弟我没再招。但侯家却从来没有少往战场上送人。”宋老拿过手巾,擦了擦眼角的泪:“侯家集硬生生的打成了侯家村。我们这些人,甭管是当年牺牲的还是活到了现在的。没有人敢忘记侯家从抗战到现在的付出。”
宋老说着,定定的看住了侯大盛:“猴崽子,我们这些老东西已经老了。很老了。早早晚晚的,也都得去见我们的老战友去。这个国家,终究还得是你们这些年轻人撑起来。”
“你是侯家的崽子,就得继承起你的责任。不要忘了你的家训!不要忘了,老祖们是怎么牺牲的!你得对得起那些老祖们啊!”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侯大盛还能说什么。他苦笑的看着宋老,轻声道:“家里的责任,我肯定不会抛下。说到底,我还是侯家的崽子。一声令下,有需要我绝对扛枪上。一句含糊的都没有!”
“但,老爷子啊!您也得体谅我,对家里有我责任。对那些靠着我吃饭的兄弟,我也有责任。”侯大盛真觉得自己有些悲苦,对着老人涩声道:“我总得安顿好他们,我才能放下回国。他们和我们,不会起什么冲突。这点,我是可以确定的。”
宋老闻言,眼睛不由得微微眯起:“如果,我们双方的利益起冲突了呢”
侯大盛看着宋老,丝毫没有回避他的目光:“我们侯家的人,整个家训总结下来只有一句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华夏国家利益、华夏民族利益,必须高于一切的政治、信仰和意识形态!!这是我给您的承诺!”
“好!!”宋老猛然眼珠子瞪圆了,在侯大盛这句话出口后爆出一阵鞭炮似的笑声:“哈哈哈哈果然是侯家的种,我这老东西没看错你!可惜你阿姨没福分,不然你现在得叫她大伯母了。说不准,你堂哥都在为国戍边了啊”
男人们在谈男人们的事情,女人们则是在做女人们的事情。宋老家的老太太,也是随着宋老从战争年代走出来的。他们两个生育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小女儿。最大的儿子,自卫反击战的时候牺牲了。
剩下的两个,依然在军中服役。老太太这辈子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伺候自己的老头。从饭菜到衣裳,无一不管。比如现在,她就在给宋老做他最喜欢吃的红烧肉。而丽萨,则是笑吟吟的在旁边搭把手。
“你这个姑娘不仅俊,人还勤劳没架子。小猴子倒是个有福的。”老太太并不胖,常年的锻炼让她的身子骨很结实。听得老太太的夸奖,丽萨脸有些红:“没有呢!您过誉了!”
“哈哈哈害羞什么,放心吧!老婆子虽然年纪大了,眼不瞎耳不聋。那猴崽子要是欺负你了,回来给老婆子说。”老太太哈哈一笑:“到时候,老婆子拿擀面杖给你好好收拾他!来来来老婆子教教你怎么做饺子,这饺子的馅儿得这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