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战国赵为王》-第4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两扇铁制的沉重关门在一阵让人牙酸的尖利摩擦声中吱吱呀呀的打开了,数十名赵军骑士骑着胯下的马,依次进入高阙塞之中。

        由于地处偏远,高阙塞之中总共也不过驻扎了五百人的部队,由一名五百主统领。

        不过即便如此这座要塞也从未有过被匈奴人攻破的记录,毕竟高阙塞本身是赵国长城的一部分,长城上的那些烽火台也不是摆着看的,只要长城烽火一燃,数日内就会有五原城的大军赶到救援。

        虽然说是一座小小的军事要塞,但是高阙塞之中可以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什么马厩、营房、操场等等应有尽有,形势颇为规整。

        在进入高阙塞之后,李百将让自己的属下们牵着马去马厩,自己则跳下了马,对着一名迎面而来的中年军官行礼:“五百主!”

        这名脸上饱经风霜,年纪约莫在四十左右的中年军官名唤赵同,据说是赵国王族分支(几百年前是一家的那种),职位是五百主,也就是这座高阙塞之中的最高长官。

        赵同亲切的拍了拍李百将的肩膀,笑道:“吾听说二三子今次出击,带回了好些匈奴人首级。”

        李百将微微一笑,不无自得的挺起了胸膛,大声道:“今遇匈奴人共三十四,尽皆授首!”

        赵同哈哈大笑,对着李百将道:“善!五原城有令,命高阙塞出三百骑兵往云中城集结,吾坐镇此地不可脱身,今次便由汝率兵前往吧。”

        “云中?”李百将闻言一愣,要知道高阙塞属于五原郡管辖,五原郡再往东穿过九原郡之后才是云中郡,怎么跑那里去了?

        李百将心中突然有些激动,忍不住低声道:“五百主,莫非匈奴人又南下了?”

        要知道以高阙塞这里的部队是极少调动的,每一次调动都必定代表着一场大战。

        就连如今最引人注目的长平大战,赵国也没有从高阙塞抽调一兵一卒,一来是因为高阙塞极其重要,二来也实在是这些骑兵在太行山地之中真的不好发挥。

        赵同点了点头,面色一肃,说道:“此次前往云中,乃是抵抗燕人入侵,汝既为吾高阙塞之兵,切记莫要丢了吾的脸面哩!速速【创建和谐家园】人马,即刻出发!”

        年轻的李百将身子一挺,再度朝着面前的赵同行了一礼,高声道:“李牧领命!”

        ……

        PS:《水经注》:山下有长城,长城之际连山刺天,其山中断,两岸双阙,善能云举,望若阙焉,即状表目,故有高阙之名。自阙北出荒中,阙口有城,跨山结局谓之高阙戍。

        PS2:关于李牧是否残疾,这是一个争议话题。由于目前只有《战国策》中记载残疾一说,其余资料和史书均无说明,所以考虑再三之后,作者个人认为李牧是个正常人的可能性应该是比较高的。

      第86章 麻烦大了

      ¡¡¡¡ºªµ¦£¬¹¬³Ç¡£

        赵丹仍旧和原先一样在处理着政务,他的案头也仍旧是堆积如山的竹简。

        除了赵丹之外,大殿之中还有一个人,那就是刚刚被赵丹提拔起来当任守相,负责填补相邦赵胜离开之后空缺的虞信。

        此时此刻虞信正在向赵丹汇报着事务:“大王,据庞煖日前回报,他和剧辛已至原阳接掌大军,不日便可东进抗燕。”

        虞信看上去颇为疲惫,原本儒雅的面容上如今却出现了一对黑眼圈,很有些不搭的感觉。

        之所以是东进而不是北上,是因为赵国的北方五郡主要是西部和西北部,而燕国人则是从东北部进犯的。

        赵丹嗯了一声,信手将一封刚刚批阅完毕的竹简放到一旁,伸手揉了揉太阳穴,过了好一会才开口道:“马具都发下去了?”

        虞信点了点头,道:“三千套马具均已运至原阳。”

        这些马具,是赵丹这些日子以来让赵胜派赵国的工匠们秘密打造的。

        一开始赵丹只打算造个五百套,送到高阙塞去悄悄练兵,看看能不能悄悄的训练出个两三千的精锐骑兵,然后在和秦国拼死活的时候突然用出来,杀秦国一个措手不及。

        但万万没想到的是情况赶不上变化,后来局势急剧变化,赵丹心知大战已在眼前,干脆命令工匠们加班加点,造出了整整三千套马具来。

        老实说,由于材料以及初次锻造的问题,再加上赵丹上辈子也不是专业干这个的,所以这批马具到底好不好用,赵丹心中本身也没个谱。

        但如今燕国大军进犯,赵国北方战场敌我悬殊,所以赵丹一咬牙也管不了那么多了,干脆将所有的库存通通都运到北方战场,希望能够为自家的骑兵增加一点胜算。

        至于什么暴露不暴露的问题,这都是赌命梭哈的时候了,谁还在乎那些?

        老实说虞信也是挺惊讶的,要不是前阵子临时接管了赵胜的职位,虞信也不知道还有马具这种神奇玩意的存在。

        要知道战国时代的读书人个个都是能文能武,比起后世那些手无缚鸡之力比娘们还要娇弱的书生们不知道强到哪里去了,虞信同样也是精通马术,当然不可能看不出马具的价值。

        赵丹顿了一顿之后,继续问道:“燕军如今何在?”

        虞信答道:“日前探子来报,燕军主力已过唐河,正围攻顾城,另有一支燕军偏师沿飞狐陉西进,似要直取代城。”

        代城,就是赵国代郡的郡守治所所在地。

        “什么?”赵丹一听这话先是一愣,随后眉头马上就紧紧的皱了起来,接着脸上开始露出了一丝怒容。

        事实上就算是顾城陷落,赵丹都不会如此失态。

        实在是这个代郡对于赵国来说,非常非常的重要。

        众所周知,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来,赵国骑兵之威,名震天下。

      ¡¡¡¡¶ÔÓÚÆï±øÀ´Ëµ£¬×îÖØÒªµÄÊÇʲô£¿µ±È»¾ÍÊÇ¿èϵÄÕ½Âí¡£

        之所以骑兵不能够在除了赵国之外的其他六国流行,除了他们没有进行胡服骑射这个变革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其他六国的战马质量不行。

        马起源于中亚,在上古尧帝时期传入华夏,经过了几千年的驯化之后,如今中原诸国的马,大部分都是个子矮小骨架纤细,看上去更像是马的近亲——驴。

        这种马骑上去的感受可以说基本上和骑驴相差无几,用来拉拉战车还可以,用来打仗那就有点搞笑了。

        但是中原诸国的马匹不行,并不代表着整个华夏大地的马都不行,毕竟当时也是有很多狄戎蛮夷等部族和华夏诸国混居的,更有甚者还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比如说白狄就建立了中山国。

        当时占据着代地的代狄人就是养马的好手,他们养出来的代马闻名天下,直至几百年后这里都是重要的战马培育基地,后人更有诗赞曰“解放胡鹰逐塞鸟,能将代马猎秋田。”

        数百年前,赵国先祖赵无恤从狄人手中夺得了代郡的一部分,从此之后赵国(当时还是晋国赵氏)就拥有了自己的战马基地,赵国的马匹也由此冠绝天下诸雄。

        也是因此,代郡对于赵国来说是极其重要的。

        “该死的燕国人!”赵丹面色阴沉,一拳重重的砸在了桌子上。

        如今的赵国在代郡之中设有好几座大马场,里面养着成千上万匹代地骏马,这些都是未来要补充进赵国骑兵之中的,更有许多至关重要的纯血种马。

        一旦让燕国人抢走这些代马、尤其是这些种马被抢走的话,那对于赵国来说就是一个无比沉重、而且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

        虽然这个世界中除了赵国之外其他六国之中仍旧没有将骑兵作为潮流,但是赵丹的心中非常的清楚,骑兵的上位那是迟早的事情。

        毕竟骑兵才是真正的冷兵器时代之王,在没有热武器出现之前,骑兵就代表着这个冷兵器时代最高端的战力。

        在这样的情况下,战马作为建设骑兵最宝贵的资源,是万万不能够给燕国人抢去的!

        之所以燕国在战国后期屡屡被赵国吊打,将领和军队的差距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是战场因素也不可忽略。

        燕赵之间交锋的战场,正是被黄河冲积出来的河北平原,这里无比平坦的地形给了赵国骑兵极大的发挥空间,堪称赵国骑兵天然的主场!

        在这样的战场上战斗,赵军没开打就已经胜一筹了。

        燕赵燕赵,多少年来这两个地方的人一直被并称,说白了大家其实还真就差不多。

        赵国人在胡服骑射之后崛起了,这特么要是燕国人抢了战马回去,也搞一个类似胡服骑射的改革,那到时候燕国和赵国谁是小受……哼哼,那可还真说不好呢。

        赵丹缓缓的抬起了头来,双目之中的精光似乎能够把人给吞噬,一字一顿地说道:“代郡,绝不容有失!”

        这句话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虞信看着赵丹的这副神情,哪里不知道自己这时候该说什么?立刻开口道:“以臣之见,代郡各马场应撤往云中,以免落入燕人之手。”

        赵丹点了点头,沉声道:“命庞煖速速率兵前往代郡,解代郡之围!”

        毕竟庞煖现在手上也有五万人了,而燕军攻击代郡的只不过是一支偏师,想来双方的兵员数量差距应该是不算太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庞煖连这支燕军偏师都阻挡不住的话,那就别在赵国混了。

        虞信应了下来:“臣这便派人传大王之命!”

        就在这个时候,宦者令缪贤突然急匆匆的走进了宫殿之中,附身在赵丹的耳边轻轻的说了几句。

        “什么?”赵丹脸上露出了无比的震惊之色。

        一旁的虞信正暗自揣测又是来自哪国的坏消息之时,脸色无比凝重的赵丹已经站了起来。

      ¡¡¡¡¡°ÝþÇ䲡Σ£¬ÓÝÇäÇÒËæÎÒÍùÝþÇ丮ÉÏÒ»Ðаɡ£¡±

      ¡¡¡¡ÓÝÐÅÎÅÑÔÐÄÖÐÒ²ÊÇÃÍÈ»¿©àâһϣ¬Á¬ÐÄÌø¶¼Â©Á˰ëÅÄ¡£

      ¡¡¡¡Õâ¸öÝþÇ䣬ָµÄµ±È»¾ÍÊÇÉí¾ßÕÔ¹úÉÏÇä¡¢²¼ÒÂÅɵÄÁìÐä¡¢ÓÝÐŵÄÃËÓѵȶàÖØÉí·ÝµÄ¡ª¡ªÝþÏàÈç¡£

      µÚ87Õ ÝþÏàÈçÖ®ËÀ

        赵丹带着虞信急匆匆的出宫,坐上马车就朝着邯郸郭城赶去。

        如果说原本有些危急的战局让赵丹的心中就已经是非常不好的话,那么此时此刻蔺相如病危的消息传来,无疑是进一步的加剧了赵丹心中的这种情绪。

        这可是一名既有能力,又有威望,而且还对赵国和赵丹忠心耿耿的老臣啊。

        在这个跳槽别国犹如跳槽别的公司一般频繁的时代,像蔺相如这样的人,说实话是真的很少见了。

        但偏偏就是这样一名老臣,却在如此关键的时刻,要撒手人寰了!

        马车一路奔驰,在上百名赵国宫廷侍卫的护送下进入郭城之中,又过了一盏茶时间后在一栋府邸处停了下来。

        这里当然便是蔺相如的府邸,这座府邸和平原君赵胜、都平君田单等赵国豪族大臣的府邸都在同一条大街上。

        不过比起其他几座高门大宅来说,蔺相如的这座府邸看上去显然要更加的内敛清幽一些。

        赵丹走下马,二话不说就走入了大门之中。

        刚走进蔺府的大门之中,一名老妇带着十几名面带哀容的男男女女,朝着赵丹恭敬行礼:“见过大王。”

      ¡¡¡¡ÕÔµ¤µÄ½Å²½Í£ÁËÏÂÀ´£¬ºÜÏÔÈ»ÕâЩ¾ÍÊÇÝþÏàÈçµÄÀÏÆÅºÍ×ÓÅ®ÃÇ£¬¿¼Âǵ½ÝþÏàÈçµÄÄê¼Í£¬×îǰ·½µÄÕâÃûÀϸ¾Ó¦µ±±ãÊÇÝþÏàÈçµÄ·òÈË¡£

        赵丹上前温言安慰了蔺夫人几句,随后抬头对着早已经事先赶到这里的宦者令缪贤道:“情况如何?”

      ¡¡¡¡çÑÏÍ¿´ÁËÒ»ÑÛÕÔµ¤ÃæÇ°µÄÝþ·òÈË£¬ÓûÑÔÓÖÖ¹¡£

        赵丹见状会意,又和蔺夫人说了几句话之后,迈步走进了大厅之中。

        只见缪贤轻声在赵丹耳旁说道:“依宮医所言,恐大限便是今日。”

        没错,为了蔺相如的病情,赵丹可是把赵国的太医都派过来二十四小时驻点了。

        只可惜这好像并没有什么卵用啊。

        赵丹摇了摇头,过了好几秒才道:“且为寡人带路。”

        片刻之后,在一处中药味道极为浓郁的卧室之中,赵丹见到了已经有好一阵子没有见过面的蔺相如。

      ¡¡¡¡´Ëʱ´Ë¿ÌµÄÝþÏàÈçÕû¸öÈËÌÉÔÚé½ÉÏ£¬Ë«Ä¿½ô±Õ£¬ÃæÈÝÏûÊÝÒѼ«£¬ÍêÈ«¾ÍÊÇÒ»¸±Æ¤°ü¹ÇµÄ¿ÝéÂÄ£Ñù¡£

        任谁看到他都知道,这位注定要名留青史的赵国重臣,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了。

        在蔺相如的榻边还有几名赵国的医官,医官们在见到赵丹之后纷纷朝着赵丹恭敬行礼。

      ¡¡¡¡ÕÔµ¤Ä¿¹â¾¼¾¼µÄ¿´×ÅΪÊ×µÄÒ½¹Ù£º¡°ÝþÇä¿É»¹Óз¨¿ÉÖΣ¿¡±

        老医官摇了摇头,道:“大王赎罪,臣等实无法也。”

      ¡¡¡¡ÕÔµ¤ÐÄÏÂ÷öÈ»£¬×ßµ½ÁËÝþÏàÈçµÄé½Ç°£¬»º»ºµÄ¹ò×øÁËÏÂÀ´£¬ÎÕסÁËÝþÏàÈç´¹ÔÚ齱ߵÄÊÖ¡£

        几名医官识趣的退了下去,房间之中只有缪贤和虞信随侍在旁。

        蔺相如是如此的消瘦,以至于赵丹在握着他的手之时,握着的根本就是一截包着皮的骨头。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20: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