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战国赵为王》-第4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司马靳,年纪刚过三十,长脸浓眉面容坚毅,秦国大将司马错之孙,现任秦军裨将,为副帅王陵的副手,同样也是白起的亲信之一。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司马靳有一个名垂青史的后代叫做司马迁,写《史记》的那个司马迁。

        虽然一早就听到了脚步声,但直到两名亲信行礼参见之后,白起才缓缓的抬起了头来,看了王陵和司马靳一眼,眼中闪过了一丝复杂的神色。

      ¡¡¡¡ÍõÁêÖÒÓÚ°×Æð£¬µ«ÍõÁêµÄ×åÈËÍõý†È´ÊÇ·¶î¡Ò»ÅÉ¡£

        司马靳的父亲司马错是老秦人上一代的代表人物,白起则是司马错老去之后老秦人在军方的新任领袖,照理来说司马氏本该和白起紧紧团结在一起来对抗范睢这个外来者,但偏偏司马靳的长兄司马梗这些年来又渐渐有了摇摆不定、在向范睢悄悄靠拢的迹象。

        王氏、司马氏,这些该死的秦国军头家族,可恶的墙头草,两面派!

        这一切都让白起的心中十分的烦躁。

        作为一个更喜欢沙场争锋的军人,白起一点都不喜欢参与到政治场上的尔虞我诈。

        但是政治这种东西,从来都不是你不喜欢就能够不参与进去的。

        自从身具白起恩主和盟友双重身份的穰侯魏冉倒台之后,白起身上的压力就一日大于一日,以新任秦相范睢为首的政敌对白起的攻讦一日胜于一日,似乎不将白起彻底打倒、不将他踩的粉身碎骨就决不罢休。

        白起更明白在范睢的背后站着的是什么人,那是一位秦国有史以来最为强大、同时也是最为霸道的君主!

        功高震主啊。

        白起非常明白这一点,甚至可以理解那两位秦国大人物为何对自己如此的忌惮。

        但这并不代表着白起就一定要因为别人的意志而去死。

        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够决定白起的生死,即便是秦王稷也不行。

        因为他是白起,是那个斩首无算,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生平未尝一败的秦国战神!

        他从未败在敌人的手中,更不可能败在自己人的手上!

        而且白起的心中很清楚,自己此刻虽然处境堪忧,但并不是没有翻盘的希望。

        希望主要在于两点。

        第一点,就是白起过往所获得的那堪称震古烁今的战绩。

        有了这等战绩傍身,再加上秦国中无数军功爵制度受益者的支持,即便强如秦王稷这般的君王,也不能够无缘无故的杀死白起。

        第二,秦王稷年事已高,说不定何时便会晏驾离世,太子安国君性格温和,是一个极其容易受到影响的人。到那个时候,只要略施小计,范睢的风光日子很可能就到头了。

        所以白起很清楚,自己并不是没有反击的力量,但是此时此刻,确实是时机未到啊。

        只能忍。

        天下皆知武安君如绝世宝剑,锋锐无比攻无不克,但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位武安君的耐心也同样是世间一流的呢?

        天下无敌的全胜战绩,从来都不可能是只靠莽就能够莽出来的。

        白起已经忍了好几年,他并不介意继续多忍几年。

        只不过白起可以忍范睢,但在长平战场上,白起却不能继续忍下去了。

        因为就在前几天,一纸来自咸阳宫的命令秘密的送到了白起的案头。

        这上面的除了说明魏军有可能会在近段时间出兵助秦,让白起安心等待时机之外,还给白起提了另外一个要求。

        要求很简单,一共就八个字——“若有战机,速破赵军。”

        虽然上面带着一个“若”字,但是白起在见到这八个字的时候,就知道自己不能够再继续等待着赵军露出破绽了,必须要想办法开始进攻了。

        这八个字说的其实是很有水平的。

        以白起的智慧,当然一眼就看得出来,这其实是一口引而不发的黑锅!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战机”这种东西,可没有一个什么客观公正的判定标准。什么时候算是战机,什么时候不算是战机,谁都说不好。

        这就好比踢足球,有时候你随便站在禁区外面瞎抡一脚就能进,这算不算战机?可大部分时候你知道瞎抡是根本不可能抡进去的,于是你只好继续寻找机会,这算不算贻误战机?

        答案是:教练说算那就算,教练说不算那就不算。

        秦国的教练是谁?正是秦王稷和范睢!

        从稳妥的角度来说,白起当然可以稳守长平,然后坐等魏军对赵国来一个背刺,再乐呵呵的痛打落水狗就行了。

        但是白起的心中很清楚,自己不能这么做。

        如果白起真的傻傻在长平坐等魏军出动,那么只要等到魏军开始背刺,范睢就马上能够用一个“贻误战机”的黑锅把白起弄回咸阳。

        接下来当然就是范睢一派的王龁上来统帅秦军痛打落水狗,领这一份消灭赵国的不世之功。

        等到王龁领完这一份不世之功后,秦王稷和范睢就会趁势把王龁打造成新一代秦国军神。

        到了那个时候,新的军神就位,白起这个老的军神当然就可以去死了。

        所以白起必须进攻,即便白起自己也很清楚时机未到,那也必须要开始进攻。

        白起必须要在大局未定,形势尚未明朗之前进攻,否则一旦秦魏燕夹击赵国之势一成,那就真没白起什么事了。

        这是一次冒险,一次彻头彻尾的冒险。

        但又有哪一场战争不是冒险呢?

        白起从不缺少冒险的勇气,因为他是白起,是天下无敌的秦国战神!

        白起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看着面前的两名亲信大将,面容渐渐的变得严肃了起来。

        “王陵、司马靳听令!”

      第85章 高阙塞

        在黄河的北岸,阴山山脉的最西端,有一座东西走向,绵延上百里的山脉。

        这座山脉以北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后世的人们习惯将这里称为“内蒙古大草原”,草原上丘陵密布野草深长,加之人烟稀少,是动物们的天堂。

        每当深夜,山脉之中就会响起此起彼伏的狼嚎之声,狼群数十上百的从山脉之中出动,来到大草原中掠食,一双双惨绿色的眼珠子在黑暗中闪烁着慑人的凶残光芒,发现猎物之后便会群起而攻之,就连老虎和猎豹这样的顶级掠食者也要在狼群的面前选择退避。

        所以这座山脉的名字叫做——狼山。

        但山虽名狼山,却并不是没有人类活动的踪迹。

        一道雄伟无比的长城自东向西沿着阴山山脉而建,绵延数千里,几乎覆盖了整个赵国北部边境,也同样覆盖了整个狼山。

        这便是大名鼎鼎的赵长城。

        在赵长城的最西端,也就是狼山的中部,整座山脉在这里好像被天神斩了一刀般十分突兀的断开了一个大口子,形成了一座险峻的山谷。

        两座峻峭无比的山峰在山谷的左右两侧犹如高耸的双阙般刺入苍穹,一座雄伟之极的关塞便是依凭着这座山谷以及山谷间的双峰而建,要塞的城墙高达数十丈,通体由方方正正的垒石铸成,东西两侧更建有高大的塔楼,整座要塞牢牢的锁住了双阙山峰之间的通道,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这便是和秦国函谷关齐名于天下的赵国雄关——高阙塞。

        高阙塞并不仅仅是一座雄关,它同样也是整个赵国北长城的一部分,在防御的时候可以作为一座坚不可摧的关塞,而进攻之时又能作为赵军的桥头堡,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在后世,赫赫有名的长平侯卫青就是从这里出兵奇袭匈奴,一击击溃了匈奴右贤王所部,俘虏右贤王所部小王十余人,男女万余人,牲畜上百万头。

        卫青也因此而被封为大将军,卫青的三个儿子更因此尽数被汉武帝封为列侯,卫氏一门四候,真可谓光宗耀祖。

        但此时此刻这里还并不是汉朝的土地,这座关隘的主人,仍旧是名震天下的赵国骑兵。

        在高阙塞北方数里之外的草原上,一场小型的追逐战正在进行着。

        几名匈奴人惊慌无比的在前面骑马逃窜着,一支人数大约而二十出头的赵军骑兵在其后展开扇形紧紧追击,双方在马上不停的弯弓搭箭朝着对方射去,你来我往好不热闹。

        照理来说,匈奴人作为马背上的民族,本该在这样的骑射战之中夺得优势,但是让人惊讶的是,赵军的骑兵却在这场对射的战斗中取得了上风。

        事实上在开始战斗的时候双方的人数都是相等的,大约都在三十左右,可是到了现在胡骑只剩数人,赵军却至少还有二十人之多。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些匈奴人突然发现,自己面前的赵国骑兵们,不但骑术更加精湛,而且射术也变得更准了!

        只见双方在追逐的过程中,一名赵国的年轻军官突然弯弓搭箭。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就会发现这名赵国军官的双脚赫然套在一对马镫之中,臀部更是被一个前后拱起的马鞍给牢牢托住,虽然胯下的马匹在极速的奔跑着,但是他的身体却丝毫不动,稳稳的将手中的长弓拉满。

        “嗖”的一声,一支箭矢瞬间离开弓弦,犹如流星追月般追上了一名匈奴骑兵,准确无误的没入了这匈奴骑兵的后心,让这名匈奴骑兵在一声绝望的惨叫后倒地身亡。

      ¡¡¡¡ÊÂʵÉÏÒ²²»Ö¹ÊÇÕâÃûÕÔ¾ü¾ü¹Ù£¬¼¸ºõÿһÃûÕÔ¾üÆï±ø¿èϵÄ×øÆïÖ®ÖУ¬¶¼Å䱸ÁËÂíïë¡¢Âí°°ÄËÖÁÂíÕÆµÈµÈÒ»ÕûÌ×µÄÂí¾ß¡£

        也正是因为在这些马具的辅助下,原本应该是五五开的战斗,最终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

        又是几分钟过后,最后一名匈奴骑兵中箭【创建和谐家园】,整场追击战至此终于告一段落。

        赵军骑兵们一个个欢喜的跳下马,拿出兵器将死去的匈奴人枭首,然后高高兴兴的将首级挂在自己的马鞍旁边。

        倒不是赵军的骑兵嗜杀成性,实在是你不拿敌人脑袋回去,这军功就不会被承认啊。

        说起来这种以斩首数论功的方式,还是和秦国人学的呢。

        只见那名年轻的赵国军官同样也和自己的属下们一般操作,不过他的马鞍旁边挂着的首级最多,足足有六个——要知道被杀死的匈奴人也就只有三十来个而已呢。

        也正是因为如此,这名赵军军官毫无疑问的从自己的属下们眼中收获了许多佩服的眼神。

        在军队这种地方,官大别人也不一定服你,可如果你有本事的话,那别人就一定服气。

        只见一名赵军骑兵用不甚标准的赵国语言笑道:“李百将,今次杀了这多匈奴,也不给二三子留几个哩!”

        这名军官之所以被称为李百将,倒不是因为他的名字就是李百将,而是因为他是一名百将(百夫长)。

        这个李百将的意思,就和后世的李排长、李连长是一样的。

        这李百将看上去不过年方二十,长得英气勃勃,剑眉星目,身形提拔,虽然几年的马上生涯下来让整个人的皮肤都变的粗糙而有些黝黑,但又让他显出了一种赵地男儿的慷慨气质。

        年轻的李百将挥了挥手,对着周围起哄的赵军骑兵们笑骂道:“二三子莫要胡说!若吾不早些射翻这些匈奴人,也不知道他们能射翻二三子几个哩!且去做事,休要多言!”

        赵军骑兵一哄而散,开始四处寻找起阵亡同袍的尸体和战马,约莫一个小时之后,所有的尸体和战马终于全部找到,于是这一支骑兵小队便喜气洋洋的带着几十匹缴获的战马,朝着远方的高阙塞奔去。

        由于天色尚早,敌人又已经被全数消灭,所以赵军骑兵们这一路却也并不着急,信马由缰慢慢而行,一路上说说笑笑。

        只见一名胡人骑兵对着那李百将笑道:“百将,这甚么马鞍马镫,倒是挺好用的哩,有了这些,咱以后打匈奴就没有这么费劲了哩。”

        由于赵国征服了原属于林胡、楼烦以及东胡的大片区域,因此许多胡人成为了赵国北方五郡的子民,更有不少人应征入伍成为赵国骑兵,眼下说话这名骑兵便是其中之一。

        李百将闻言点了点头,脸上也是露出了一丝笑容。

        这些马具都是半个月前就秘密送到高阙塞的,当时那严密的阵仗还让这位李百将吓了一跳,以为是送什么新式盔甲来了。

        不过好在这些马具的效果很快就发挥了出来,马蹄能够增强马的耐力,马鞍和马镫能够极大的帮助骑兵在马上维持平衡,最近又是秋天这个北方游牧部族开始活跃的日子,因此高阙塞中的骑兵们连日出击,凭借着马具带来的装备优势连战连捷。

        李百将想了想之后开口道:“这东西好虽好,但是二三子莫要随便乱说,若是被五百主知去,那可是要军法处置的。”

        这些马具如今已经成为了高阙塞守军的秘密武器,因此对于马具的保密自然也就是最高等级,高阙塞中的最高长官,那位姓赵的五百主就已经下过命令,每一次赵军骑兵战斗结束之后都必须找回所有的战马,死去的战马也必须卸下全部马具之后才能够丢弃。

        在欢乐的气氛中,这群赵军骑兵回到了高阙塞的关门之下,只见关墙上一个脑袋伸出,大声朝着骑兵们喝道:“口令!”

        李百将高声答道:“破奴!”

        两扇铁制的沉重关门在一阵让人牙酸的尖利摩擦声中吱吱呀呀的打开了,数十名赵军骑士骑着胯下的马,依次进入高阙塞之中。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5:2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