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战国赵为王》-第4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把赵姬送回去也不行,毕竟赵姬进宫也有一阵子了,送回去的话这事也说不清楚啊,万一吕不韦觉得这是在给赵丹养孩子,那就很尴尬了。

        可如果把赵姬继续留在宫中的话,就变成赵丹给吕不韦养儿子了……这好像也挺那啥的。

        总之赵丹现在很有种风中凌乱的感觉。

        当然了,如果真的想要除掉赵姬肚子里的秦始皇,办法也是有的,只要让医生们悄悄搞点打胎药混在饭菜里给赵姬吃就行了。

        但是吧,这孩子可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啊!如果让他生下来并且控制得当的话,未来会不会帮助到赵国呢?

        ……

        诸多念头在赵丹心中纷至沓来,以至于赵丹连诸位大臣们什么时候来到龙台正殿都不知道。

        来的人当然就是赵豹、虞信和楼昌这三巨头了。

        三人见赵丹一直处于出神状态之后都是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敢开口说话,直到老半天之后赵丹的亲叔叔赵豹才咳嗽了一声,试探性地问道:“大王,大王?”

        这几声呼唤总算是让赵丹回过神来,这时候赵丹才发现原来大臣们都已经到位了。

        赵丹忍不住汗了一下,赶忙用力的做了几个深呼吸收拾了一下心情,然后才对着面前的三名大臣道:“今召诸卿前来,实为韩国之事也。寡人欲令王后修书一封,遣使送于韩王然,或可使韩王然出兵助我,诸卿以为如何?”

        像赵姬怀孕这种事情,赵丹当然不可能拿出来跟这些大臣们讨论。

        三名大臣们听到赵丹的提议之后,一时间都并没有立刻开口,而是纷纷思考起来。

        事实上也不只是赵丹,就连整个赵国重臣集团都在这件事上有意无意的忽略了韩国。

        毕竟现在的韩国只有区区一郡之地,在赵国君臣们的眼里实在是太弱了一点。

        片刻之后,感觉最近自己正在被疏远的楼昌为了表现,决定率先开口:“大王,以臣之见,此事或难为之。”

        接着楼昌就开始阐述起自己的观点来:“韩国,兵甲虽坚,士卒虽勇,然国小民寡,又无得力大将,此韩国不得称雄于诸侯之故也。且韩国与秦国已战达四年之久,国中士卒死伤甚重,又何有余力助我赵国也?”

        很显然,楼昌并不看好韩国出兵的前景,或者更直接的说就是楼昌就没把韩国当回事。

        不过这也很正常,毕竟现在楼昌所在的赵国是史上最强的赵国,而韩国则是史上最弱的韩国,赵国如今的疆域是韩国的十倍以上,人口是韩国的五六倍之多,当然不把韩国放在眼里。

        持这种意见的,也不只有楼昌一个。

        赵丹的叔叔平阳君赵豹也说道:“今之韩国,地不过百里,城不过二十,已非雄国,乃秦之附庸尔。韩王然恐秦已甚,若秦王令其出兵攻赵,韩王然或能允之。但若大王令其出兵攻秦,则此事难为矣。”

        说起来韩国也是惨,堂堂战国七雄之一,如今却被打得只能够苟延残喘,在秦国雄威之下瑟瑟发抖,所以赵豹也不看好韩国能够出兵援赵。

        但是也并不是没有不同意见的。

        一开始的时候,虞信淡定的坐在一旁,原本并不打算开口。

        因为虞信和楼昌、赵豹虽然政见派别不同,但是在这件事情上的立场却颇为一致。

        韩国现在不就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国,关注他有什么用嘛。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虞信突然发现赵丹一直很平静的坐在那里,对于两名大臣的话不置可否。

        虞信似乎明白了什么。

        下一刻,虞信突然开口了:“大王,以臣之见,此事或可为之。”

        虞信话音一落,大殿之中三人的目光就落到了他的身上。

        虞信咳嗽一声,不紧不慢地说道:“诚如平阳君与大夫所言,韩国者,不过小国寡民尔。然韩国虽小,韩军却不可轻视。若非以韩军之勇,韩国又何以独挡强秦数年也?故以臣之见,此事可行之。”

        虞信这一番话说出来,楼昌的心里就有些不爽了。当即楼昌便开口对着虞信说道:“虞卿此言,谬也。今野王城中尚有数万秦军,野王距新郑不过百里,旦夕可至,如利剑悬于韩国之颈。那韩王不过寡断惧秦之辈,又何敢出兵?”

        秦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中出动了六十万大军,但是这六十万大军并不是全部都集中在长平前线的。

        就如同赵军要分兵把守百里石长城防线这条后路一样,秦军同样也需要守住自己的后路,以防长平前线的秦军后路被断。

        由于地理的原因,长平前线秦军的后路只有一条,那便是南北走向的太行陉南侧出口的附近的一大一小两座城池,陉城(小)和野王城(大)。

        这两座城池对于整个长平战局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在五年前秦军对韩国发动全面攻势的时候,主攻方向就是陉城和野王城。

        正是因为这两座城池的沦陷,韩国本土和上党郡之间的联系才完全被切断,韩王才不得不下令上党郡军民投降,然后才有了冯亭降赵,秦赵开战的故事。

        而且这两座城池距离赵国开战时的盟友魏国国境不过只有几天的路程,一旦魏国出兵包围并攻克陉城和野王城,那么长平前线的秦国大军就要被包了饺子,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有鉴于此,秦王稷和范睢整整派了五万秦军精锐防守这两座城池,并且让将军司马梗坐镇野王。

        有了这野王城的五万秦军,秦国不但能够防守来自魏国的攻击,还可以威慑韩国,让残兵少将的韩国根本不敢动弹。

        也是因为如此,所以楼昌觉得虞信的话根本就是扯淡。

        现在的事情很明显就不受韩国人的控制,只要那五万秦军不走,韩国人就根本不敢出兵!

        虞信听了楼昌的反驳之后并没有生气,反而不急不忙地说道:“大夫此言差矣。韩国虽国小民寡,但亦为战国之雄。秦军攻韩地,夺韩土,韩王必恨秦国深矣。虽此刻受秦军所迫惧于发兵,但若秦军露败象,则韩必叛秦也。故此,我赵国宜先交好韩国,以归其地而诱之。若如此,待长平得胜之际,便是韩军助我攻秦之时!”

        虞信这一番话说出来,不但楼昌哑口无言,一旁的赵丹和赵豹也是暗暗点头。

        虽然说现在的韩国确实不敢在强秦兵锋之下动弹,但是一旦秦国在长平吃一场大败仗,那么韩国会不会趁机狠狠捅秦国一刀呢?

        这是很有可能的!

        历史上的蓝田之战中,不正是因为韩国和魏国狠狠的在楚国背后捅了刀子,才让盛极一时的楚国吃了一场大败仗,由胜转衰的吗?

        那只不过是上一代人的事情而已!总不可能才过了一代,韩国人的血性就都全没了吧?

        虞信不愧为擅长观察大局的战国名士,仅仅一番话就将这件事分析得头头是道,甚至让原本并不赞同此事的平阳君赵豹也转变了立场,站到了虞信这边。

        赵丹沉吟片刻,随后拍板做出了决定。

        “既如此,便召华阳君入宫吧。”

      第80章 冯亭

        片刻之后,一名面色憔悴、身着胡服、头戴封君冠的男子走进了大殿之中,朝着赵丹行礼:“臣见过大王。”

        这名年纪不过四十来岁,看上去却苍老得好似六十老者一般的中年男子,便是赵国华阳君,冯亭。

        一个对于长平之战乃至上党郡之争来说不得不提,完全无法绕过的名字。

        赵丹朝着冯亭点了点头,示意冯亭入座,脑海之中却想起了关于此人的诸多事迹。

        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战国人物。

        根据史书记载,在秦军开始大举进攻上党南部陉城、野王等诸多城池的时候,冯亭还是韩国朝廷之中的一名普通大臣,并不是当时的上党郡守。

      ¡¡¡¡µ±Ê±µÄÉϵ³¿¤ÊØÊǺ«¹ú½«¾ü½ùüW£¨¶Á×ö¾¡Í·£©£¬½ùüWÊÇÒ»ÃûÖÒÐĹ¢¹¢µÄ´ó³¼£¬ÂÊÁì×ÅÉϵ³¾üÃñÍçÇ¿µÖ¿¹ÁËÇØ¹ú´ó¾ü³¤´ïÊýÄêÖ®¾Ã£¬¼´±ãºóÀ´Ò°Íõ³ÇºÍÚê³ÇÏÝÂ䣬Éϵ³¿¤Óë±¾ÍÁµÄÁªÏµ±»ÇжϺ󣬽ùüWÒ²ÈԾɼá³Ö¶øÃ»ÓÐ·ÅÆú¡£

        可靳黈和上党军民虽然还在坚持,位于新郑的韩王却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当野王陷落之后,韩国的首都新郑就已经位于秦军的兵锋威慑之下,秦国的使者一波波来到韩国的宫殿之中,傲慢的当着韩国重臣的面对着韩王宣称:“若王不割上党郡与我大秦,则韩国之覆灭便在当下!”

      ¡¡¡¡Çü·þµÄº«Íõ×îÖÕÏÂÁî½ùüWÂÊÉϵ³¾üÃñͶ½µÇعú£¬µ«ÈÃËùÓÐÈ˳öºõÒâÁϵÄÊÇ£¬½ùüW¾Ü¾øÁËÕâ¸öÃüÁ·¢ÊÄÒªºÍÇØ¹úÈËËÀÕ½µ½µ×¡£

        在命令接连被拒绝之后,韩王终于忍无可忍,撤掉了靳黈的上党郡守,令冯亭取而代之。

        然而让所有人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冯亭在接替靳黈出任上党郡郡守之后,居然做出了一个让天下震惊,更使秦王稷愤怒无比的决定。

        冯亭确实投降了,但是他投降的对象并不是韩王所命令的秦国,而是此刻唯一能够和秦国为敌的东方强国——赵国!

        冯亭的投降,直接成为了长平之战的导火索,让整个战国时代的争霸战争来到了最【创建和谐家园】。

        在投降赵国之后,冯亭被赵丹封为华阳君,本来赵丹是想要把冯亭立成一个榜样好招揽天下人才,没想到冯亭来了一句“吾不处三不义也”,拒绝接受封赏,搞得场面一时间相当尴尬。

        不过随后在蔺相如的劝说下,冯亭还是乖乖的接受了一切封赏,当上了赵国的华阳君。

        但是就算是当上了华阳君冯亭也没有闲着,他仍然十分积极的参与到了长平的战事之中,一心想要保卫上党郡、尤其是长平的军民。

        为啥?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冯亭就是在长平出生并且长大的,他当然不希望自己的老家落入以“严刑峻法”而著称的秦国手中。

        如今的冯亭主要是协助廉颇,负责后勤粮草方面的事务,前几天才刚刚从前线回到邯郸,准备督运下一批运往前线的粮草。

        当然了,冯亭之所以如此迅速的出现在这里,主要还是因为赵丹事先已经派人将他传召入宫,在偏殿等候了。

        和所有第一次见到“胡椅”的人一样,冯亭先是奇怪的打量了一下椅子这个新鲜玩意,然后才慢慢的学着别人坐了下来,接着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似乎明白为何赵丹要求一定要身着胡服入宫了。

        毕竟事情紧急,所以赵丹在等到冯亭入座之后便咳嗽一声直入正题:“华阳君,你可知寡人唤你入宫,所谓何事?”

        冯亭并不急于开口,而是想了想之后才道:“大王召臣,想来是为了长平之事。请大王放心,车马民夫皆已准备妥当,三日后便可起运粮草前往长平。”

        赵丹摇了摇头,道:“并非此事。寡人此次召你前来,乃是希望你作为寡人的使者出使韩国,劝说韩王然出兵助我赵国,共同伐秦。”

        冯亭闻言就是一愣,半晌之后才道:“大王,此事……或难为之。”

        赵丹眉毛微微一挑:“为何?”

        冯亭道:“回大王,臣于韩国为臣二十年有余,韩王此人,臣知之矣。韩王虽有抗秦之心,却无抗秦之能,此韩王令臣率上党军民降秦之故也。既如此,则韩王又何能愿与我赵国共伐秦也?”

        冯亭的意思非常明显,韩王这个家伙已经被秦国打怕了,哪里敢出兵呢?

        说起来冯亭的这个意思,倒和楼昌有几分不谋而合的味道。

        赵丹笑了一笑,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道:“无妨,寡人并非让韩国即刻出兵,华阳君可替寡人转告韩王然,若韩国愿于我赵国共伐秦国,寡人可使野王、陉城重归韩国!”

        想要韩国出兵,显然不可能一点好处都不给,将被秦国夺走的野王城和陉城这一带地区归还给韩国,这就是赵丹在刚才和诸大臣商议之后决定向韩国开出来的好处。

        冯亭沉默了一会,然后缓缓点头:“诺。”

        在讲完了这件事情之后,赵丹便让冯亭告退了,毕竟作为军需官,冯亭也是非常忙碌的。

        等到冯亭离开之后,一直在旁边充当吃瓜群众的楼昌忍不住道:“大王,冯亭此人,不遵韩王然之命降我赵国,想来韩王然必恨其入骨,大王为何要令此冯亭降赵?”

        赵丹笑了一笑,十分肯定地说道:“大夫有所不知,只有令这冯亭出使韩国,韩王然方才有望助我赵国也。”

        作为一个穿越者,赵丹当然明白所谓的“靳黈抗命,冯亭降赵”是怎么回事。

        这其实都是赵丹的那位大舅子,如今韩国的国君韩王然搞出来的花样!

        在野王城和陉城陷落之后,已经知道上党郡靠韩国一己之力是怎么也守不住的韩王然表面上装模作样的和秦国人谈判拖延时间,实际上却暗中派人向其他各国求援,同时暗地里朝当时的上党郡守靳黈下令“上党绝不可降秦!”

        然而韩王然的拖延战术并没有得到回报,由于近些年来韩国老是充当秦国小弟,甚至不惜因此和三晋中的其他两个兄弟国赵国和魏国翻脸,再加上秦国使节的活动,因此大家都不想救韩国,反而乐于看到韩国被教训。

        在这样的情况下,找不过援军的韩王然一咬牙做出了决定,我韩国守不住上党郡,但我也不给你秦国拿去!

        于是韩王然找来了出生于长平,在上党郡之中有很深人脉以及很高威望,同时又对韩国忠心耿耿的冯亭,让冯亭去替换掉“不听话”的靳黈出任新的上党郡守,同时交给冯亭一个秘密任务。

        祸水东引,率上党降赵!

        正是在这名颇有心机的君王算计下,才有了如今这天下瞩目的秦赵长平之战。

        事实上这位赵丹的大舅哥还不只算计了秦国这一次。

        在十几年之后,韩王然还派出来一个名叫郑国的间谍去忽悠刚刚登基的秦始皇,想要通过忽悠秦国修建郑国渠来消耗秦国的国力,但很可惜的是那时候的秦国已经太强,这么做的结果就是然并卵……

        总而言之赵丹觉得,论到出使韩国,绝对没有人比冯亭更合适了。

        因为韩王然相信冯亭,所以其他赵国使臣说出来的话韩王然未必会听,但是冯亭说的话,却很有可能被韩王然给听进去。

        希望冯亭能为寡人带回来一点惊喜吧!赵丹在心里默默想道。

      第81章 长平战火(一)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07: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