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战国赵为王》-第2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路人乙闻言又是一声冷笑:“咱们的大王还不是一个好大王?让咱告诉你一个消息吧,齐国人原先是不肯卖粮给咱们的,但是咱们的大王为了让大家伙在冬天的时候不饿肚子,那可是把和氏璧都拿去送了齐王,齐国这才把粮食卖给了咱们!”

        “和氏璧!?”旁听赵国民众瞬间一片哗然:“就是那个秦王稷想要拿十五座城来换的和氏璧?”“那么好的宝贝,这就拿来送人了?”

        “那当然还有假?”路人乙的头昂得高高的:“你们想想,这和氏璧可是值十五座城啊,那得多少人口,得多少土地?你说换哪个国家的大王不心动?可是咱们赵国的大王,为了咱们老百姓可是拿和氏璧去送人了,就为咱们老百姓不被那些大粮商盘剥!大家说说,咱们这位大王到底是不是一个好大王?”

        周围的赵国民众这下是服气了,纷纷点头赞叹:“你不说咱还真不知道,咱们这个大王,对咱赵国百姓是真好!”“咱们的赵国大王,强,无敌!”“有这样的大王,真是咱们赵国的福气啊!”

        一时间,附近一片都是对赵丹的颂扬之声。

        当然了,也不是没有人对路人乙的话提出怀疑:“你这小子莫要胡诌,这等国家大事你能知道?我看你就是瞎扯淡嘛。”

        “啥?”路人乙这一下就好像被踩到了尾巴的猫一样跳了起来,怒道:“你懂个甚,咱可是有情报渠道的人!咱这猛料多着呢,就怕咱敢说,你们家伙些不敢听!”

        “哟哟哟,还跟这装上了?来来来,你给大家伙说道说道,谁不敢听谁是孙子!”

        “嘿!”路人乙一声嗤笑,清了清嗓子,然后先摆了个POSE,这才不急不忙的道:“这可是咱昨天用了半斤狗肉才从咱家七大姑家的八大姨生的九儿子嘴里套出来的哩,你们可都听好了啊,一会可别被吓得闪了腰啊。”

        这番作态顿时让旁观的赵国群众心中痒痒,忍不住就有人催促道:“别跟那装了,赶紧的。”

        路人乙哈哈一笑,突然放低了声音,神秘兮兮的对着身边的众人低声道:“咱听说呀,那秦国的武安君白起,前阵子可是已经悄悄的到了长平啦!”

      第39章 讯息

        “武安君白起?”

        这个名字似乎带有着某种魔力,让所有听到这句话的人瞬间就全部都安静了下来。

        片刻之后,一个声音突然响起:“白起是谁呀?”

        众人闻声转头,准备把这个无知的家伙痛骂一顿。

        白起是谁都不知道?那可是名震天下的秦国战神,据说死在他手下的东方六国士兵,加起来都有好几十万了!

        甚至在场有好几个赵国的民众,他们的父亲叔伯,丈夫哥弟等亲人,就在那十三年前在华阳之战中投降后被秦军活活淹死的两万赵军之中!

        虽然后来赵国也曾经取得过阏与之战和几邑之战的对秦胜利,赵国人的心中对于秦国并没有其他五国那般惧怕。但就算如此,那白起的杀神之名也是威震天下的。

        毫不夸张的说,现在这个世界你可以不知道秦国的国君叫什么名字,但绝对不可能不知道武安君白起的大名!

        这种连白起大名都不懂的人,咱们也不走程序了,直接开喷吧!

        就在大家群情激奋的将目光移到那说话之人的身上准备开始喷人的时候,却见一名小萝莉正在自家妈妈的怀里,无辜的冲着大家伙眨巴着眼睛,可爱的小脸上满是疑惑。

        ……

        众人默默的收回了目光,还有那刚到嘴边的喷人之语。

        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人突然道:“你刚才说那武安君去了长平?”

        长平,这个词语瞬间就将众人的心思拉了回来。

        现如今,天下哪个不知道秦赵两国正在长平对峙?作为当事者一方的赵国民众,更是对长平那边的战事极为关心。

        整整四十五万的赵国青壮都在那边和秦国人干仗呢,那可是赵国一大半的青壮劳动力,在场的人几乎是每家每户都有丈夫、兄弟或者儿子等至亲在长平一线,有些甚至是一家两三个青壮在那边,你说这能不关心嘛?

        路人乙哼了一声,头抬得比打鸣的公鸡还要高:“咱刚才已经说过了,这可是用半斤狗肉才换来的消息,那还能有假?让咱告诉你吧,原本那个秦军的主帅王龁被咱们廉颇大将军打得屁滚尿流,秦国人顶不住了,所以才派上了武安君!”

        这个消息让他旁边的赵国民众面面相觑,突然又有人道:“就算咱们先赢了一着,可那秦国的武安君可是从来没打过败仗的狠人啊,这下子咱们赵国岂不是要糟?”

        “糟?”路人乙一脸的不以为然:“能糟个啥?我可是听说了,咱们的廉颇大将军在长平那边是布下了天罗地网、铜墙铁壁,秦国人就是变成鸟儿,也别想飞过咱们廉颇大将军的防线!别说是啥武安君了,就是那蚩尤复生,刑天在世也不行!”

        这下又有人不服了:“瞧你这大气吹的,你就知道那白起不能赢了?人家那威名可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你这就是过度乐观,莫不是加入了最近邯郸城中颇为火热的那个名叫乐观家族的游侠组织?”

        路人乙朝着地上呸了一声:“啥乐观家族,那是什么玩意咱可没听说过,你可莫要污人清白……来来来,既然你们不信,咱就跟你好好说道说道,也好让你心服口服!”

        就在这个时候,城门口处爆发出阵阵欢呼之声,在场的众人纷纷转头看去,发现原来那齐国的车队已经正式的抵达邯郸城门了。

        一名全副武装的齐国将军骑着骏马来到了赵丹的马车面前,翻身下马,朝着赵丹恭敬行礼:“齐将晏武,见过大王!”

        这晏武年纪轻轻,精干利落,看上去倒也是一表人才。

        赵丹含笑点头:“晏武将军不必多礼,且令车马进城吧。”

        于是晏武再度翻身上马,朝着身后的车队用力的一挥手:“进城!”

        在数百名赵国君臣和数万名邯郸民众的注视下,来自齐国的上千辆运粮马车排成了一条长达数里的长龙,开始缓缓的从东门进入邯郸城之中。

        这一副场景的冲击力,对于在场的赵国民众来说是相当大的。

        一辆辆马车川流不息的在自己的面前经过,马车上那一袋袋的粮食就这么摆放在自己的眼前,似乎一伸手就能够够得着……

        要知道在这个时候,粮食才是真正的硬通货啊,比钱还要更硬的那种。

        这种感觉就好像在后世有一千辆运钞车经过你的面前,然后这些运钞车还特么通通都是敞篷的,一个个装钱的大箱子就这么在光天化日之下从你面前经过,让你好像能够透过这箱子的铁皮看到里面那一张张红通通的小可爱……

        简直是太【创建和谐家园】了!

        “咳咳,咳咳!!”一声重重的咳嗽将众人的思绪拉回了现实之中,众人回头一看,发现路人乙还跟那摆着POSE呢。

        无数白眼立刻就飞了过去。

        给他这么一打岔,众人的心思又移了回来,毕竟粮食是大王的,可在长平打仗的家人们可都是自己的。

        于是又开始有人催促了:“赶紧的,说说,那白起怎么就赢不了咱们了?”

        路人乙哈哈一笑,伸手一指面前正在不停经过的马车粮队:“为啥白起赢不了咱们?那当然是因为这些粮食!”

        “蛤?”围观众人一脸懵逼,瞬间觉得有些跟不上这家伙的思路了。

        路人乙也不着急,开始耐心解释:“你们还记得前阵子咱们邯郸城里的传言不?就是那个说廉颇大将军对咱们大王不忠的传言。”

        众人纷纷点头:“记得记得,当然记得。”“那怎么可能忘记,传得有鼻子有眼的。”“对对,就说廉颇大将军勾结谁谁准备谋反了,我也听说过。”“我家隔壁的那个三棒子上个月打了我一顿,我本来还打算去官府告他和廉颇大将军一起谋反来着……”

        路人乙一拍大腿,道:“告诉你们吧,其实那些个抹黑廉颇大将军的传言,都是秦国间谍在咱们赵国搞的鬼!秦国人就是知道他们打不过咱们的廉颇大将军,所以才造谣来污蔑廉颇大将军的!”

        这下子众人顿时恍然大悟,随后便是群情激奋:“原来如此。”“这秦国人也太可恶了,打不过咱们就耍阴招!”“那是,秦国人以前不还把人楚国的大王骗去咸阳了吗?”“要我说啊,这秦国人就没一个好东西!”

        “对,秦国人确实就没有一个好东西!”路人乙十分肯定的点头,然后再道:“可是咱们大王英明神武,怎么可能上秦国人的当?所以现在廉颇大将军还在长平好好着呢!这秦国人一看咱们大王这么英明,没办法就只能把他们的武安君白起抬出来啦!”

        围观群众纷纷点头:“原来白起是这么来的。”“小的打不过就叫老的,这招咱小时候用多了,不稀奇。”“那白起多会打仗啊,这下咱们赵国可是有麻烦了。”

        “麻烦个屁!”路人乙重重的啐了一口,大声道:“你们想想,那长平的地方都是山,多险峻哪,大军在里面根本就不好行动的好伐?那白起再会打仗,除非他能给秦国人都插上翅膀,不然根本飞不过咱们的防线!咱们根本就不用出击,只要稳稳的守住,那都能耗死这些秦国老!”

        说着路人乙再次伸手一指面前的齐国运粮马车:“你们看看,这么多车粮食哪,这还是从齐国运来的第一批啊,以后的粮食那不是成堆成堆的来?你们说说,咱们有了这么多粮食,还怕耗不过秦国老?”

        围观众人沉默了片刻,先是看看口沫横飞表情激昂的路人乙,再看看从自己面前一辆辆过去的运粮马车,突然就觉得——这家伙说的,好像真的很有道理啊!

        于是又过了一会,有人带着几分迟疑地说道:“照你这么说,有了大王、廉颇将军和这些粮食,咱们赵国这一次,说不定能和秦国人打个平手?”

        “平手?”路人乙嘿嘿一笑,用力的将手一会,斩钉截铁地说道:“咱们的大王这么英明神武,廉颇大将军又是能征善战,现在秦国人的阴谋也败露了,大家伙说说,咱们这次怎么输?大家就放心吧,咱赵国必胜!”

        ……

        类似的对话,正在此刻邯郸东门之外的几万民众之中不停的上演着。

        由缪贤刚刚所组建起来的胡衣卫和监察卫们大举出动,带着事前早就熟记于心的台词本,开始装扮成一个个“路人乙”,在不同的地方传播着这一套近乎相同的说法。

        不知不觉间,“秦国离间计失败”“秦国换将白起”“赵国不缺粮”等等关键讯息开始传遍了整个邯郸,而且开始有越传越夸张的趋势,到最后已经变成了“长平秦军败退之日已在眼前,廉颇大将军不日将进军咸阳……”

        至于廉颇一开始被连续击破了两道防线这种“小事”,当然就被传播者们有意无意的忽略掉了。

        随着讯息的迅速传播,赵国民众的自信心也慢慢的变得高涨起来,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和心情也被一扫而空。

        听听,这一切都在咱们赵国的掌握之中了,都飞龙骑脸了,怎么输嘛?

        而且就在这些讯息传播的同时,赵国的民众同样也开始渐渐的觉得,自己家的大王,似乎非常的出色啊。

        如果不是咱们的大王英明神武的话,怎么可能从齐国借来了粮食呢?

        如果不是咱们的大王智计无双的话,怎么可能看破了秦国人的奸计呢?

        如果不是咱们的大王知人善任的话,怎么可能如此信任廉颇大将军,打得秦国人喘不过气来呢?

        赵丹这位才刚刚即位没有几年的年轻赵国国君,他的形象渐渐的、不知不觉间的开始变得高大了起来。

      第40章 虞信使楚(一)

        对于整个春秋战国乃至东西两周来说,楚国都是一个非常另类的国家。

        众所周知,华夏民族又自称炎黄子孙,这炎黄二字的由来,正是因为在上古时期两位联手击败了九黎部落酋长蚩尤的大帝,炎帝和黄帝。

      ¡¡¡¡³þ¹úÍõ×åѪÂö£¬±ãÊÇÀ´×ÔÓڻƵÛÖ®Ëò§çïµÛ¸ßÑô¡£

        高阳有一个重孙叫做重黎,重黎因为有功而被当时的帝喾高辛封为“祝融”,这就是华夏神话中火神祝融的由来。

        帝喾统治之时,共工氏发动叛乱,祝融重黎率兵镇压,双方交战于不周山,由此便产生了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大战的神话。

        重黎因镇压共工氏不利而被帝喾处死,重黎的弟弟吴回接任哥哥之位,仍旧被称为“祝融”。

        吴回的子孙在接下来的千百年间一路传承,从三皇五帝一直到夏商西周,也曾经在夏朝和商朝出任过诸侯,但最终都衰落了,子孙后代散落华夏各地。

        直到周武王姬发之子周成王姬诵在位时,这位周朝天子将吴回的一名后代熊绎封在了楚蛮之地,楚国自此成立。

        以源远流长的角度来说,如今的战国七雄之中无疑以楚国最为悠久。但偏偏也就是这个楚国,一直以来都被其他诸侯国视为“南蛮”,不屑于之为伍。

        这是为什么呢?主要是因为楚国人的胆子真的很大,早在七百年之前(约公元前1000年),楚国就已经正式举起了反旗,不再承认周天子对楚国的宗【创建和谐家园】。

        周昭王二十四年(公元前977年),天子周昭王御驾亲征楚国,被楚国人打的全军覆没,周昭王也战死沙场,从此之后楚国和周朝正式决裂。

        到了熊渠就任楚国国君的时候,这位楚国国君甚至公然说出了“我乃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然后熊渠就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封了王。

        要知道这个时候天下还只有周天子能称王,距离礼崩乐坏、周朝诸侯各自称王的战国时代,可是还有着六百多年的时间呢!楚国之离经叛道可见一斑。

        也正是因此,楚国被长期排斥在中原文明圈之外,不被其他诸侯国承认,即便六百多年之后的现在,这种歧视也没有太多的改观。

        ……

        公元前260年9月3日,楚国都城,陈城。

      ¡¡¡¡³þ¹úÈËÓÐÒ»¸öºÜÓÐÒâ˼µÄϰ¹ß£¬ÄǾÍÊÇϲ»¶°Ñ×Ô¼ºµÄ¶¼³Ç³ÆÎª¡°Û«¶¼¡±£¬ËùÒÔÕâ×ù³Â³ÇÓÖ±»³ÆÎª¡°³ÂÛ«¡±¡£

        虽然说楚国此刻的领土面积仍然稳居战国前列仅次于秦国,但这座楚国的都城陈郢看上去却并没有多么的雄伟,反倒显出了几分萧瑟,就如同如今已经渐渐的有了日薄西山之势的楚国。

        自从十九年前秦国武安君白起率军攻破了楚国的都城郢都之后,楚国就被迫将都城迁到了陈城。

        虽然已经过去了将近二十年的光阴,虽然当年那位和他爹楚怀王一样愚蠢的楚顷襄王已经死去三年,但是这个国家看上去似乎仍然没有任何复兴的迹象,仍然好像一只负伤的巨兽,在默默的舔舐着自己的伤口。

        一队车马缓缓西北而来,渐渐的临近了陈城,护卫着车队的是一队来自赵国的士兵,而在车队最前方的那辆马车上坐着的那名大袖飘飘的中年名士,便是赵国的使者,赵国上卿虞信了。

        虞信看着面前这座沉默无言的立在大地之上的城池之时,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感慨:“陈郢之景……远不如邯郸矣!忆昔年晋楚争霸,不意今之楚国,竟沦落至斯!”

        虞信的感慨是有理由的。

        战国时代之前是春秋时代,春秋时代的主题是“争霸”,这个时代一共出了五位霸主,虽然说五霸到底是哪五霸有着几个不同的版本,但是在任何版本的春秋五霸之中,都一定不会少了晋文公姬重耳和楚庄王熊侣。

        因为包括齐桓公吕小白在内,其他的霸主他们的国家都只不过是兴盛一时,争霸的时间也是断断续续。春秋时期真正一直站在争霸大舞台上的只有两个国家,那就是北边的晋国和南边的楚国。

        如果说春秋是一个游戏世界的话,那么晋楚争霸,就是贯彻这个游戏世界的真正主线任务。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23: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