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司寇周袑道:“乐毅将军既然能够击败魏冉和司马错,想必面对白起也不在话下,即便白起势大不能得胜,乐毅将军固守上郡问题应当也是不大。”
周袑话音落下,得到不少赞同。
信心都是靠战绩来支撑的,乐毅的战绩显然已经能够支撑起人们对他的信心了。
主父看了赵何一眼,道:“王儿,你怎么看?”
赵何沉吟片刻,道:“主父,乐毅虽然赢了魏冉和司马错,但是想要在白起的优势兵力下守住上郡,难度还是不小。”
乐毅,确实是当世名将。
但,若是面对有战国时代第一名将之称的白起,乐毅究竟能不能赢,甚至于能不能守住,赵何都要打上一个问号。
主父愣了一下,道:“难道在你心中,魏冉和司马错竟然还不如一个白起不成?”
不仅是主父,在场的赵国大臣们多少也有些意外。
魏冉,虽然更多时候以权臣的身份为人所熟知,但那并不代表着他不会打仗。
秦国是什么国家?那可是由商君卫鞅变法之后,确立了军功爵制度的国家。
在这个国家之中,绝大部分人都是只能通过上战场打仗这条路来博一个出路和富贵。
这是唯一的一条路!
在这样的国家里,就算想要当权臣,你也得会打仗。
全民当兵,你一个不会打仗的人,怎么能服众?
事实上,魏冉多次出征,胜多败少。
至于司马错,那就更不用说。
秦楚蓝田之战,丹阳之战,秦魏、秦韩的多次大战,都有司马错的身影。
当然,更有名气的还要数秦灭巴蜀之战。
如今秦国大名鼎鼎的锐士军团,也是司马错一手建立的。
司马错一生征战,虽然并非全胜,但败绩屈指可数,少之又少,比起魏冉又要更胜一筹。
而白起呢?
虽然白起去年的伊阙之战一举成名,而且那一战之中的白起表现得也足够的惊艳,但……
那毕竟也只是一场战役罢了。
就好像乐毅,也是在接连打了两次上郡之战后,才被赵国群臣认可的。
而且,现在要是说乐毅超过了赵国大将军牛翦,依旧得不到在座大部分赵国大臣的认可。
从乐毅推及白起,说白起比魏冉、司马错更强?这……
牛翦咳嗽一声,站了起来,正色道:“大王,老臣觉得,白起虽然有一些名气,但还是比不过魏冉和司马错的。大王或许,对白起过于赞誉了。”
赵何缓缓摇头,道:“大将军,不是寡人危言耸听,白起此人,锋芒极盛,如鞘中宝剑,出必伤人。如今大赵之中能胜白起之人……不多啊!”
说是不多,实际上在赵何心中,赵国能够稳赢白起的,可以说是一个都没有。
牛翦摇头,道:“若是他人,自然难胜。但老臣和乐毅将军共事过,深知乐毅将军之才。老臣认为,乐毅将军既然能够击败魏冉、司马错,那么对战白起,也是不在话下的。”
ÕÔºÎÓÐЩ¾ªÆæ£¬¿´ÁËÅ£ôåÒ»ÑÛ¡£
想不到,乐毅仅仅用了一场战争,就折服了这位赵国大将军。
想到这里,赵何突然有些哭笑不得。
原本,是赵何对乐毅有信心,这些赵国大臣对乐毅不看好。
现在倒反过来了,赵何对乐毅打赢白起没有什么把握,这些赵国大臣们反倒是一个个的力挺乐毅。
……
就在此时,主父咳嗽一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王儿,既然你说此刻不宜和秦国大规模开战,那也不能够眼睁睁的看着乐毅以七万兵马,去和白起的十多万人对抗吧?”
赵何笑着点了点头,道:“确实是这样一个道理,所以……”
赵何微微停顿了一下,双眼看着主父,正色道:“主父,是时候和秦国来一次会盟了。”
第100章 会盟之问
“会盟?”
赵何话音落下,在场的所有人脸色都发生变化。
所谓会盟,就是两国的国君选定一个地方相会,然后订立盟约。
具体来说,会盟又分战前和战后两种。
战前会盟,一般就是结为盟友,共伐他国。
战后会盟,则是两个对战之中的国家握手言和,也就是后世所谓的“停战谈判”了。
赵何所说的,自然就是战后会盟。
这种事情,在春秋战国时代其实是很多的。
除非是那种灭国之战,不然的话,战争的结局都是以会盟收场居多。
毕竟,周围还有众多敌国环伺呢,也不可能无休止的打下去。
输的割点地赔个款,赢的欢欢喜喜拿走,大家假模假样的定个盟约,下次有缘开战的时候再拿出来撕碎就完事了。
只不过,这里有一个问题。
司寇周袑稍微迟疑了一下,问道:“大王,会盟自然是个办法,但是老臣担心……秦王不同意啊。”
这其实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
战后会盟得有一个共识,就是双方都觉得,这场战争是时候结束了。
如果秦国人执意要打的话,那么,会盟之事就无从谈起。
毕竟,现在形势是赵国击败了秦国的魏冉所部,顺便将整个上郡都占领了。
要是这个时候展开会盟,就代表着秦国承认了自己是失败者、需要割地赔款这么一个身份。
秦国真能同意?
赵何笑道:“司寇有所不知。秦王这个人,寡人是很清楚的。他心怀大志,但是一直以来,都被魏冉这般权臣掣肘,导致不能够完全放开手脚,一展抱负!
如今,魏冉既然吃了败仗,那么只要秦王能够和大赵会盟,就等于是在魏冉的脸上狠狠的再扇一次耳光。如此一来,魏冉很有可能会被迫再度辞去相位!
魏冉前不久才刚刚起复为相,这一次若是再被罢相,想要又一次的被起用,就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了。”
周袑若有所思,道:“所以大王的意思就是,秦王很有可能会为了压制魏冉这个权臣,主动选择承认失败,和大赵会盟?”
赵何笑道:“正是如此!”
赵何这么推断,其实也是有根据的。
三年前,齐国大将匡章率领齐韩魏三国联军攻破函谷关,进入关中威逼咸阳,秦国震动。
当时,秦王就果断的选择了割地求和,然后赵国大臣楼缓入秦为相,魏冉黯然下野。
这一次上郡之败,从地理的角度来说,自然没有函谷关失守那么让秦国伤筋动骨。
但从政治的意义而言,这其实相当于一巴掌狠狠的扇在了魏冉的脸上,是削弱魏冉为首的四贵楚国派的绝佳良机。
秦王嬴稷,这个历史上被称为秦昭襄王,腹黑无敌的权谋之主会放弃这个机会?
不可能的!
如果能用一次失败把魏冉为首、气焰滔天的楚国帮压制下去,这事情换做赵何来当秦王,也一样会干!
所谓,攘外必先安内!
谁当大王,也不喜欢被权臣架空不是?
赵何话音落下,大殿之中群臣一时间都陷入沉思。
赵何的猜测,不是没有道理。
赵何说完,看了一眼在赵国大臣之中并不如何起眼的一人,笑道:“楼卿,你说说,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这个楼卿不是别人,正是被秦国罢相之后,重新回到赵国之中的楼缓。
在回归赵国一阵子之后,楼缓也是得到了任用。
前往秦国之前,楼缓就是主父的心腹之一,这一次去秦国镀了三年的金,虽然被魏冉搞得灰头土脸回来了,但主父倒也没有亏待楼缓,还是安排了一个比较重要的职位。
如今楼缓是赵国中卿,官职则是内史,也算得上位高权重了。
听到赵何发问,楼缓慌忙道:“大王所言确实有理。那魏冉气焰嚣张,一直以来都是秦王的心腹大患啊。”
楼缓的话,无疑为赵何增加了不少的可信度。
周袑认真思索一会,再度提问:“大王,老臣听说白起乃是魏冉举荐之人,若是魏冉借机拖延,好让白起夺回上郡,那该如何?”
赵何哈哈一笑,正色道:“如果白起真的来攻上郡的话,大赵……其实完全可以把之前攻取的上郡土地,通通都还回去嘛!”
“什么?”周袑吃了一惊,道:“还回去?”
赵何笑道:“对。”
周袑道:“可是……”
主父突然开口,打断了周袑的话:“司寇,不必说了。”
ÖÜÐÕúÁËһϣ¬ÓÐЩâóâóµÄ×øÏ¡£
主父敲了敲桌子,正色道:“就如同王儿所言吧。仇液,你速派使者前往咸阳,向秦王传达会盟之事。牛翦,你派人前去上郡,向乐毅传达寡父和王儿的命令。其他二三子若是无事,就散朝吧。”
主父既然已经开口,那么事情也就这么决定下来,被叫到的大臣们纷纷应是,随后各自散去。
离开的时候,司寇周袑的心中多少还是有些不太服气。
突然,有人拍了拍周袑的肩膀,回头一看,原来是相邦肥义。
肥义笑道:“怎么,还对大王有意见?”
周袑摇了摇头,叹道:“非也。大王睿智,吾如何不知?只是……老实说,大王之计,虽然精彩,但每每语出惊人,无论是事前观之还是事后思之,都觉得过于行险。如此,并非正道啊。
以此事而言,若是那秦王不按照大王所言去和魏冉争斗,而是坚决支持白起收复上郡呢?到那时,说不得就要被秦国钻了空子去了。”
肥义笑道:“司寇所言,也是有些道理。但司寇要想想,无论是正计也好奇计也罢,归根结底,都要视结果而论成败。更何况,大王此计也是利用了秦国国内君臣之间的矛盾,这矛盾原本有之,即便是秦王知道大王在利用这个,他若要上钩还是只能上钩。此计,可称阳谋也,行险一说,老夫是不能苟同了。”
周袑叹了一口气,道:“但愿如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