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ºªµ¦³Ç¡£
天刚刚亮,肥义就已经出现在了赵何的面前。
“已经是最后一天了,大王。必须要请主父撤军回援了!”
赵何这个头痛啊。
事实证明,老人都是十分固执的,即便是老好人也不例外。
赵何沉思片刻,道:“再等等吧,今天不是还没过去吗。”
肥义急了:“大王乃是一国之君,可不能说话不算话啊!”
赵何忍不住笑道:“这不是今天还没有过去吗?”
肥义不以为然的摇了摇头,道:“大王想多了,这连日来齐军猛攻邯郸不止,根本就没有要停止之意,难道今日就能够中止不成?”
赵何揉了揉太阳穴,道:“肥相莫非忘了苏秦说过的话?而且,寡人在临淄那边也有所安排。”
肥义道:“但眼下之情况来看,显然大王的安排是失败了。”
赵何被噎得好一会说不出话来,信手一指刚刚出现在大殿门口的高信,道:“说不定,高信将军现在就是来告诉我们,齐国人已经退兵了。”
肥义哑然失笑,正准备说些什么,只见高信一脸兴奋的说道:“大王果然英明,齐国人真的已经在拔营撤退了!”
肥义:“!!!”
这一刻,老相邦几乎要怀疑自己的耳朵了。
肥义怒道:“高信将军,你虽是对大王忠心耿耿,但也不能顺着大王的话谎报军情!”
高信有些无语的看了肥义一眼,正色道:“肥相,某没有骗人,齐国人真的退兵了!”
两刻钟之后,肥义和赵何出现在了宫墙之上。
果然,远处的齐军大营正在撤除,一队队的齐国士兵从营帐之中列队而出,向着东方而去。
“齐国人……真的退兵了?”肥义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不过,再怎么不敢相信,事实就是事实。
可是,为什么呢?
肥义的困惑并没有持续太久。
在齐国人撤除了对邯郸的包围之后,原先被切断的情报渠道迅速的就恢复了畅通。
刚刚回到邯郸的繆贤绘声绘色的当着赵何和肥义的面描述了一番当天田甲之乱的情形,同时不忘记为自己请功:“大王,当时齐军可是用千军万马包围着田甲,臣心中战战兢兢,可是臣想到大王对臣的信任,当时便手执长弓射出一箭。只见这一箭那是弓如满月箭似流星,一下子便准确无误的贯入的齐王的小腿,随后臣一声大喝策马而走,田甲大怒之下调动了千军万马来追杀臣……”
“好了好了。”赵何哭笑不得的摆了摆手,打断了繆贤的话:“知道你有功劳了,寡人会封赏你的,下去吧。”
繆贤舔了舔嘴唇,意犹未尽的离开了。
等到繆贤离开之后,赵何双手一摊,对着面前的肥义笑道:“肥师,这下子,你总该放心了吧?”
肥义神色复杂。
虽然,一直以来都听赵何说什么有了布置有了计划,但是当肥义真的听到了这个计划之时,他还是被惊到了。
这位老者突然发现,即便是自己和赵何易地而处,恐怕也不能做得比赵何更好了。
可问题在于,赵何只有十六岁啊!这个年纪甚至只是肥义年纪的四分之一不到。
而且,之所以拖延了这些天,也不是因为赵何的计划失败,而是齐王对孟尝君的忌惮,因此并没有在夏祭当天前往告祭,而是选择了推迟几日。
半晌,肥义一声长叹。
“老臣,心服口服。这一次,的确是大王又对了!或许,老臣真的老了,是时候该退位让贤了。”
赵何一听立刻吓得蹦了起来,抓住肥义双手温言抚慰:“肥师不要开玩笑了,寡人不能没有肥师,赵国不能没有肥师!”
一通安慰下来,总算哄住了闹脾气的老小孩肥义。
随后赵何叫来繆贤。
“去,把苏秦找来。”
既然齐国已经撤军,那也是时候该让这枚大名鼎鼎的棋子派上用场了。
第68章 来自大王的十六字真言
上郡,固阳城。
虽然此刻整个上郡都已经被拿下,但赵国大将军牛翦的心情并不是很好。
Å£ôåÈÃÈËÕÒÀ´ÁËÀÖÒã¡£
“乐毅将军,刚刚收到的消息,秦国魏冉所率领的大军已经进入上郡境内了!”
经过了固阳城之战后,牛翦显然已经把乐毅当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副将,遇事第一时间就是找乐毅商量意见。
乐毅想了想,问道:“大将军怎么看?”
牛翦摸着颌下长须,沉声道:“根据探子们的回报,魏冉麾下足有五万兵马,其中至少三万是守卫咸阳的精锐之师,看来这一次秦王是真的动怒了。”
乐毅眨了眨眼睛,笑道:“大将军,秦国出兵越多,不就代表着你我完成牵制任务的表现越好么。”
牛翦嘿了一声,道:“话的确是这么说了,但眼下,老夫觉得或许应该退兵了。”
¶ÔÓÚÅ£ôåÀ´Ëµ£¬Ö®Ç°Ö÷¸¸½»´ýµÄÈÎÎñȷʵÊÇÔ²ÂúÍê³ÉÁË¡£
至于长久的占据上郡?考虑到上郡和关中一步之遥,却距离邯郸足有一个太行山和一条黄河的地理位置,把这里拿下作为赵国领土短时间来说是不现实的。
乐毅问道:“莫非大将军觉得,我军不是魏冉所部的对手?”
Å£ôåãµÈ»£º¡°Á½ÍòÆï±ø£¬Ôõ»áÊÇÎåÍò²½±øµÄ¶ÔÊÖ£¿¡±
如果这句话放在五百年之后或者更晚一些的时代,恐怕是要让许多人笑出声来的。
所谓“小阵以一敌五,中阵以一敌十,大阵一敌二十。”
又有“宁要十万铁骑,不要百万步兵。”
凡此种种,虽说有些夸张,但从中不难观察出骑兵和步兵之间的优劣势。
毕竟,骑兵可是被誉为“冷兵器时代最强兵种”。
µ«ÏÖÔÚ£¬Å£ôåµÄÕâ¾ä»°»¹Õæ¾ÍÊÇÊÀÈ˽ÔÒÔΪȻµÄÀíÂÛ¡£
战国时代是一个大变革时代,不仅仅包括社会制度上的变法,官僚制度的改变,生产力的进步等等,军队的组织和架构也在随着战争而不停的进化着。
在最开始的时候,车兵是战国时代的主流,战车是战争的真正主角和定胜负的决定性力量。
在当时,战车的数量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实力,所谓“千乘之国”“五千乘之国”“万乘之国”便是由此而来。
但随着战争的规模扩大,战车的笨重、不适应复杂地形、易损毁等缺点纷纷表现出来。
于是,步兵成为了主角,魏武卒、技击之士先后登场,带领魏国、齐国成为中原霸主,并持续至今。
拥有强弓劲弩长枪短剑的步兵,被认为是这个时代最强的兵种。
虽说主父的改革带动了赵国骑兵的崛起,但是,在面对着步兵这个老牌霸主兵种之时,牛翦依旧是心中不安。
不敢打啊。
²»µ¥µ¥ÊÇÅ£ôå¡£
这个时代任何一位名将,如果要他在两万骑兵和五万步兵之中选择一个获胜方,那么这位名将一定不假思索,将所有的赌注都压在五万步兵之上。
甚至于,即便是主导了胡服骑射的主父本人,也有可能会选择五万步兵。
短短十多年的改革,足以让赵国边骑军团成为赵国军界举足轻重的一股力量,却并不足以改变长久以来人们对骑兵的偏见。
但,凡事总有例外。
乐毅就是这个例外。
ÀÖÒãÕ¾ÔÚÅ£ôåµÄÃæÇ°£¬Ð¦×ŶÔÅ£ôå˵³öÁËÒ»¾ä»°¡£
“大将军此言,谬矣。若是依照乐毅的看法,秦人在派出五万步兵之时,便已经注定了失败之结局了。”
Å£ôåµÉ´óһ˫ţÑÛ£¬¿´×ÅÀÖÒã¡£
如果乐毅不是副将,如果乐毅不是在固阳城之战中表现得那么出色的话,牛翦现在已经一巴掌扇过去了。
老夫可是牛氏之人,都没你这么能吹牛!
乐毅显然看出了牛翦的不解,于是笑道:“恕乐毅直言,大将军虽为赵国车骑将,但是却低估了我赵国骑兵的威力!”
Å£ôåºßÁËÒ»Éù£¬µÀ£º¡°ÄÇÄã˵˵£¬ÀÏ·òÈçºÎÒ»¸öµÍ¹À·¨£¿¡±
乐毅正色道:“其实,骑兵在对抗步军之时,是具有绝对优势的。骑兵来去自如,而步兵速度缓慢;骑兵的冲阵阵型可以在冲锋的路上飞速完成,而步兵却还需要笨拙的排成队列;骑兵随时可以交战也随时可以撤退,而步兵无论是交战还是撤退都需要漫长的准备过程。有此三点,便已经注定了骑兵在战争之中,定然是立于不败之地了!”
牛翦冷笑一声,道:“老夫乃是车骑将,你说的这些,老夫如何不知?但老夫问你,你若是率骑兵一触即走,又如何能够击败魏冉的步军呢?”
乐毅笑道:“这便要用到骑兵之十六字真言了。”
Å£ôåÓÐЩÒɻ󣺡°Ê®Áù×ÖÕæÑÔ£¿¡±
乐毅正色道:“这十六字真言便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ÀÖÒã´ËÑÔÒ»³ö£¬Å£ôåµÄÑÛ¾¦¶ÙʱһÁÁ¡£
×÷Ϊ¶àÄêµÄÆï±ø½«¾ü£¬Å£ôåÃôÈñµÄ´ÓÖв¶×½µ½ÁËһЩ¶«Î÷¡£
牛翦思索半晌,道:“……似乎有些道理,所以,你准备如何去做?”
乐毅看着牛翦,笑道:“这么说来,大将军是不打算撤军,而是准备和魏冉斗上一斗了?”
牛翦眼睛一瞪,骂道:“老夫才是主将,撤军与否用不到你小子在此饶舌!不过,你若是真的能说出些具体方略,老夫便听你一次,又有何妨?”
乐毅道:“其实,也不仅仅是这十六字真言,若是想要做到击败秦军,那么还需要更多的配套办法,比如说坚壁清野,然后……”
乐毅零零总总的说了好一会,总算是将自己的计划全盘托出。
牛翦一开始还有些不以为然,但听着听着整个人是越发的惊奇,到了最后更是一双牛眼瞬也不瞬的盯着乐毅,唯恐听漏了一个字去。
等到乐毅说完之后,牛翦又消化了好一会,才道:“……虽然你的这些计策听起来有些稀奇,但确实老夫也要承认,若是一切如你所料的话,也是有希望的。等等,老夫总觉得这种计策的思路有些熟悉,难道……”
ÀÖÒã¿´×ÅÅ£ô壬¶³öÁËÒ»¸ö´ó´óµÄ΢Ц¡£
“大将军果然料事如神,这十六字真言和游击战之方略,正是大王在出征之前,全盘传授与乐毅的。”
牛翦:“……”
果然是他!
第69章 敌驻我扰
辽阔的陇东高原之上,魏国相邦魏冉昂然立在战车之上,看着身前身后犹如一条长龙般不停北上的秦国大军,意气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