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战国赵为帝》-第38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花花轿子人抬人嘛。

      有些人的思维就很奇怪,恨不得把老爹杀个一百遍,这样其实不太好。

      亲爹牛逼,当儿子的难道脸上就没点光彩?

      主父轻轻的出了一口气,沉默片刻,终于做出了决定。

      “肥相、二三子,寡父今天,有件事情想要在这里宣布。”

      肥义不敢怠慢,道:“主父但说无妨。”

      在场的赵国大臣们似乎感受到了什么,纷纷起立,一脸肃穆。

      主父缓缓开口。

      “二三子应当都知道,四年之前,寡父传位于王儿,并非是寡父想要恋栈这权位不放,而是寡父希望王儿能够早日成长起来,接过政务之事,让寡父可以专心于对外兵事。”

      众人纷纷点头。

      主父继续道:“如今,也是时候了。”

      主父的目光再一次的落在了赵何的身上,这一次,主父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吾儿赵何,年纪虽轻,然已有明君之姿,虽寡父如你这般之时,亦不能及也。自今日起,王儿可总领赵国一切政事,肥义、周袑、信期、赵文、赵袑、许钧,你等为赵国重臣,当尽心辅佐王儿,使赵国更为昌盛!”

      虽然有了心理准备,但是,当这番话真的从主父的口中说出来的时候,包括赵何在内的所有人,还是短暂的被镇住了一下。

      要知道,在沙丘宫变之后,赵何虽然已经参与到了国家大事的决断之中,但那只是因为主父自闭之下的暂时放手,属于一种临时的权力。

      而今天,主父当着几乎所有赵国重臣的面,将赵何的这个权力给确定了下来。

      主父,如同四年前禅位之时所希望的那般,十分愉快的、彻底的放开了这部分的权力,把它交给了赵何。

      换言之,从今往后,凡是赵国的内政之事,就完完全全是赵何一个人说了算了!

      赵国众臣此刻脸色肃穆,在肥义的率领下,齐齐朝着主父行礼:“臣等谨遵主父之命。”

      随后,又朝着赵何齐齐行了个大礼:“臣等定当尽心竭力,辅佐大王!”

      灿烂的阳光自宫殿门口照射进来,一片金光流转。

      面对着面前的赵国众臣,赵何下意识的挺直了身体。

      ÕâÒ»¿Ì£¬´÷ÔÚÕâλʮÁùËêÉÙÄêÍ·¶¥µÄÍõ¹Ú£¬ìÚìÚÉú»Ô¡£

      第52章 正统和叛逆,两代人的交接

      赵何心中也很是激动。

      从现在开始,寡人……终于也是正式的迈入到魏国的权力中心之中,成为那个和主父共享赵国最高权力之人了。

      想到这里,赵何不由得看了正面带微笑注视着自己的主父一眼。

      即便是放眼整个历史,像主父这样的国君也是极为少见的。

      所谓天家无亲情,但其实在赵国之中,这个说法并不是特别成立。

      对自己的三个嫡子,安阳君赵章、国君赵何、平原君赵胜,主父其实都投入了大量的关爱。

      这样的父爱,曾经是支撑着主父将位置传给赵何的重要因素,也是驱使着安阳君发动叛乱的一大原因,可谓是功过参半。

      但今天,也正是这份父爱,让主父正式的将治理内政的权力交到了赵何的手里。

      其实,在沙丘宫变之时,赵何曾经很严肃的考虑过一个问题。

      自己到底要不要像历史上那样,杀死主父?或者,架空主父?

      这个念头仅仅一闪而过,就被赵何扔在一边。

      为何?

      赵何不是李世民。

      沙丘宫变,某种程度上来说和玄武门之变有些类似。

      只不过,沙丘宫变之中身为大王的赵何笑到最后,而玄武门之中的太子李建成被李世民所杀。

      为什么都是胜利者,李世民架空了父皇李渊,而赵何作为穿越者,在明知玄武门事变的情况下没有这么做呢?

      是因为赵何太蠢?

      不。

      是因为没有必要。

      赵何,对应的是唐朝太子李建成。安阳君赵章,对应的才是秦王李世民。

      这个对应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赵何对应的不是李世民。

      假设,李建成在玄武门事变的时候反手一击【创建和谐家园】了李世民,取得胜利的李建成会怎么做,接着架空李渊?

      不会。

      李渊是正统皇帝,李建成是正统太子,正统太子李建成怎么可能会在剿灭叛逆李世民之后,再去和原本就跟自己一边的正统皇帝李渊做对呢?

      李渊难道会因为李世民想要杀死李建成篡位,就剥夺李建成的继承者之位?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不可能。

      李建成在杀死李世民之后,只需要安安静静的等着父皇李渊对自己大加封赏,然后等着接任唐朝皇帝就行了。

      和李建成对应的赵何,也是如此。

      赵何不是逆贼李世民。

      赵何,是赵国的正统大王!

      作为正统大王,赵何剿灭了安阳君这个叛逆。

      这件事情对于主父来说,虽然很痛心,但是他会因此而责怪赵何吗?

      不会。

      安阳君造反想要杀死赵何篡位,那赵何诛杀叛逆安阳君,就是符合正统的、理所当然的事情。

      那么理所当然的,赵何也根本没有必要去架空主父,因为赵何跟主父在这件事情的立场上是完全一致的,都是“正统”。

      只有李世民和安阳君赵章这样的叛逆,才会在叛乱成功之后不得不架空父王们。如果不架空父王们,安阳君、李世民这些叛逆终究还是死路一条,因此他们只能一条道走到黑。

      正统大王赵何根本不需要这么做。

      赵何在消灭了安阳君这个叛逆之后,只需要静静的坐在那里享受着众人的欢呼,让史官给自己记上平叛的辉煌事迹,然后等待着原本就注定属于自己的权力落到自己手上的那一刻。

      那一刻就是现在。

      赵何站了起来,朝着主父跪下,行大礼,磕头。

      “儿,多谢主父。”

      从今天起,至少半个赵国的权力就落入了赵何的手中。

      凭空交出自己手中的一半权力,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对于任何一名官员来说都是无法做到的事情,更何况是一位至高无上的国君?

      但,主父做到了。

      就冲这,磕个头算啥?

      主父一脸的感慨,扶起了赵何,十分亲切的拍了拍赵何的肩膀。

      “王儿,从今以后,赵国……亦要交给你了。”

      赵何正色,无比认真而严肃的说道:“儿,必定不会让主父和赵国万千臣民失望!”

      相邦肥义站在台阶之下,看着面前的这一刻,感慨万千。

      如果说四年前的那场禅位典礼让肥义看到了赵国两代国君交接的序幕,那么今天这一幕,就是真正意义上权力交接进展到一半的实际进程了。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大王的不断成熟,主父迟早有一天会将剩余的军事、外交一应交出,到那个时候,赵国领导层核心权力的更新换代就可以宣告顺利结束了。

      当年,上上代赵国国君赵肃侯死前,曾经郑重的将年仅十五岁的主父赵雍交到了肥义的手中。

      ÈýÊ®¶àÄêÀ´£¬·ÊÒåé龫½ßÂÇ£¬¾¤¾¤ÒµÒµ£¬Ò»ÈÕ²»¸Òиµ¡¡£

      如今,他终于又亲眼见证了另外一次的交接。

      须发已近全白的三朝老臣肥义,这一刻热泪盈眶。

      肃候,赵国有如今盛景,有如此贤君后继,老臣便是今日随你而去,亦死而无憾了!

      ……

      和肥义一样,远在百里之外的大梁城,魏王同样也是眼眶之中泪光闪烁。

      魏王是真的想哭。

      “公孙喜,蠢材、无能、废物!!!”

      魏王的咆哮声响遍宫殿,满殿魏国大臣战战兢兢,无人敢抬首。

      实在是,伊阙那边传来的战报,太过惨烈。

      十余万魏军出征,原本以为将会得胜,不料反遭惨败,被秦人斩首无算,能够归国者十不存一,就连主将公孙喜都被秦国人给俘虏了!

      惨败啊。

      一场堪比桂陵、马陵之战的超级大惨败。

      魏王破口大骂一番,兀自气得发抖,问道:“为今之计,应当如何是好?”

      依旧无人应答。

      “废物,都是废物!”魏王猛的一拍桌子,喝道:“还愣着干什么,速速派遣使者,去齐国、楚国、燕国还有赵国……”

      魏王的话突然顿住了。

      他突然想起了不久之前那封从邯郸送来,却被自己完全忽视甚至大加嘲笑的赵王亲笔信。

      魏王呆立半晌,仰天一声长叹。

      “悔不听赵王之言,寡人……何其愚也!”

      而在更早之前大约两天的时间,同样满心悔恨的韩王当着满殿重臣的面,无比失态的咆哮出了和今日魏王接下来所说的那句意思完全相同的话。

      “立刻遣使往邯郸,以重礼相请,无论如何,不惜任何代价,都要让赵国和赵王出手相助!”

      第53章 如何应对秦国的胜利

      ºªµ¦´óµîÖ®ÖУ¬»áÒ黹ÔÚ¼ÌÐø¡£

      主父道:“实话说,韩魏如此惨败,的确是出乎了寡父的意料之外。既然秦军如此之强,大赵接下来的策略需要改变一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13:3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