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想到这里,赵何心中暗自着急。
在座的都是赵国精英,当世人杰。赵何能够想到的,他们自然也能够想到。
但问题在于,主父、肥义、牛翦这些人根本不可能会想到,看上去占据优势的韩魏两国会在随后的决战之中输得那么彻底,输到连底裤都没了!
所以,他们做出了和赵何截然不同的看法和决定。
但,这是错的。而且这个错误,会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赵何觉得自己责无旁贷,必须要想办法改变这种局面。
赵何沉声道:“肥师,牛翦大将军,你们觉得韩魏两国联军占据优势,这是有道理的。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秦军从去年秋天开始到现在,仅仅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就已经攻克了武遂、新城,战斗力之强毋庸置疑。
以正常而言,既然秦国已经达成了目的,那么现在就可以开始想办法固守议和了。但从秦王更换主将的行为来看,秦人想要的并不是议和,而是一场胜利!
诚然,白起此人如今并不是非常有名,但秦王不是傻瓜,他不会白白的将十几万将士的性命交托在一个无能之将的身上,能够用白起更换向寿这般老将,必然是因为秦王认为白起可以带领秦军获胜!
反观韩魏两国,兵力占优,又有暴鸢和公孙喜两大名将,必然对秦军和白起产生轻视心理,所谓骄兵必败,而且韩魏联军相互之间不能统属,反而可能会成为拖累。此战虽然未打,但胜负已分,秦军必胜无疑!”
赵何的脸色渐渐的变得严肃了起来:“秦军若胜,那么接下来必然会进一步的攻击和夺取魏国的河东郡,若是大赵坐视秦军扩张而没有任何作为的话,河东郡定然陷落!河东和上党郡以及大赵旧都晋阳接壤,若河东陷落,上党危矣、晋阳危矣!
所以,这一战,大赵必须出兵!即便无法改变韩魏两国失败的事实,也必须要想办法牵制住秦军,不能让秦军在击败韩魏两国之后,从容的占领河东!”
赵何话语落下,整座大殿之中的所有人都陷入了思考。
足足片刻之后,主父才缓声道:“王儿之言,听起来不无道理。但事情若真的要这般发展,那么韩魏联军不但要战败,而且还要是一场大败才行。牛翦大将军,你说呢?”
牛翦皱了皱眉头,犹豫了一下还是闷声道:“以老臣之见,若是老夫领韩魏联军出战,有八成胜算。”
主父道:“韩魏联军主将乃是暴鸢、公孙喜,大将军以为这两人比你如何?”
牛翦哼了一声,道:“这两人……虽然比老臣略逊一筹,但若是老臣与这二人开战,胜负在五五之术。”
Å£ôåËäȻ˵µÃÓÐЩίÍñ£¬µ«Òâ˼»¹ÊǺÜÃ÷ÏԵġ£
ÕâλÕÔ¹úµÄ´ó½«¾üÈÏΪ£¬±©ð°ºÍ¹«ËïϲÁ½È˵ÄʤËãÓа˳ɣ¡
Å£ôå»°ÒôÂäÏ£¬´óµîÖ®ÖеÄÕÔ¹úȺ³¼ÃæÃæÏàêï¡£
得,这下子好了,大王和大将军,是真的杠上了。
第45章 十六岁的大王,懂什么兵事?
大殿之中,气氛一时间有些紧张。
Å£ôå×øÔÚ×Ô¼ºµÄλÖÃÉÏ£¬Á³ÉϺÁÎÞ²¨¶¯¡£
这位老将军自认为,自己是为了赵国好。
ÕԺξ«×¼Ô¤ÑÔÁËÇØ¹ú³ö±øµÄÊÂÇ飬ţôå×ÔÈ»Çå³þ¡£
ÕÔºÎÔÚɳÇ𹬱äÖ®ÖеIJÙ×÷£¬Å£ôåÒ²ºÜÃ÷°×¡£
但,那是外交、是权谋,不是军事。
ÂÛµ½¾üÊ¡¢Õ½ÕùÕâ·½ÃæµÄ¶«Î÷£¬Å£ôåÖ»·þÒ»¸öÈË£¬ÄǾÍÊÇÖ÷¸¸¡£
主父领兵,是真的十分出色,不然也不会短短五年就攻灭体量和赵国相比并没有差非常多的中山国。
赵国这是真的三口吃成了胖子,要是换一个人来领兵,说不定不但吃不下中山国,反而被中山国给撑爆了。
可主父是主父,大王是大王。
主父领兵很强,这是公认的。但大王今年才十六岁,懂什么领兵,懂什么打仗?
如果自己不阻止大王的错误判断,最后吃亏的还是大王和赵国。
作为臣子,就要尽到臣子的劝谏之道。
牛翦暗下决心,即便大王发怒,自己也不能看着大王一错再错!
……
主父看了一眼赵何,心中多少有些犹豫。
主父觉得,自己这个儿子,还是过于鲁莽了。
战争这种事情,那是瞬息万变的,你怎么就如此肯定秦国人一定获胜?
而且,还是以这种小概率的情况获胜。
再说了,你一个大王,亲自上场和这些大臣们争论,岂不是有失身份?
但吐槽归吐槽,主父心中也明白,赵何所说的这些也是为了赵国考虑,情有可原。
问题在于,赵何这一番长篇大论,听得出来是铁了心要坚持那一套秦国获胜的错误意见。
这可是军国大事啊,一个错误,那就是数以万计的人命啊,甚至赵国的国势都会受影响。
不能让王儿这么胡闹下去。
但主父转念一想,又觉得如果自己直接同意牛翦,驳回了赵何的意见,似乎……也不太好。
那样,王儿的脸面就丢大了。
王儿可是大王,也不能一点威信都没有啊。
得给王儿一个台阶下,对。
主父有些苦恼,要怎么样才能够在不损及王儿的颜面下,同意牛翦的意见呢?
……
看着面前的情况,赵何也有点无语。
喂,真的一个人都不支持寡人?
原本以为,经过了之前的廷议和沙丘宫变,自己应该有一些威望了,但现在看来,似乎还不够啊。
得再想想办法。
要怎么才能说服这些老顽固呢?赵何陷入了思考。
突然,赵何眼睛一亮,有了!
于是赵何咳嗽一声,道:“这样吧大将军,不如你和寡人来一番兵事推演,以兵事推演的结果来作为最终决策的参考,不知大将军以为如何?”
兵事推演,这就是赵何想到的办法。
Å£ôåÒ»Ìý£¬Ó´ºÇ£¬Õâ´óÍõ»¹À´ÕæµÄ£¿
论兵事,老臣怎么可能怕了你大王!
牛翦当即霍然而起,道:“既然大王有此兴致,那臣自然愿意!”
赵何看向主父。
行不行,那还得主父说了算。
主父听了赵何的话,也是眼睛一亮,暗道……妙啊。
看来王儿也知道自己错了,这是在给自己找台阶下呢。
在战国时代,兵事推演已经是很常见的了。
简单的说,就是用一张战场所在的舆图(地图),然后来推演双方可能在战争之中采取的行动,从而对战争的进程和结果进行了解,最终作为实战中将军们指挥作战的依据。
几十年后的那个很有名的“纸上谈兵”赵括,就是在兵事推演嘴炮之中无敌的存在,连赵括的老爹、赵国名将马服君赵奢都说不过赵括。
很快,一张舆图就被挂在了大殿的墙壁之上。
战场毕竟并非赵国领土,而且限于年代的原因,这个地图是很粗糙的,就是简单的绘制了一些山川河流和道路。
不过,也足够让在场众人对伊阙之战的形势有所了解了。
赵何拿着一根木棒,走到了舆图面前,环视众人一眼。
从表情上来看,显然……没有一个人觉得赵何能赢的。
下首,相邦肥义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索。
这兵事推演,谁能赢呢?
Å£ô壬°ÙÕ½´ó½«¡£
大王,从未接触过战争的少年。
两者之间谁赢?简直……没悬念啊。
怎么看都是大王必输!
肥义叹了一口气。
罢了,既然大王想要一个台阶来认输,就由他去吧。
等大王输了,得帮大王打个圆场,晚点再找时间得劝劝大王,军事这方面他不懂,短时间内还是不要涉及了。
众人心思各异中,推演开始。
赵何拿着木棒,伸手一指舆图:“大家了解一下,这里就是战场,从情报来看,秦军所占据的位置便是伊阙塞,而韩魏两军,则在伊阙塞之外的两座山脉上分别扎营,对伊阙塞形成夹攻之势。”
众人纷纷点头。
赵何对着牛翦问道:“大将军,若是你来率领韩魏之兵,想要取胜,你会如何去做?”
牛翦不假思索,道:“韩国之军械天下第一,而且韩魏联军兵力占优,此为一大优势。伊阙塞并非函谷关这般天下雄关,秦军想要守住也是颇有难度,此为第二个优势。若是老夫领兵,定然是命三军奋力向前,不惜一切代价破关,只要关城一破,秦军自然败北!”
牛翦的办法,属于重剑无锋,管你秦国人有什么花样,我有兵力优势,直接正面把你推平!
赵何点头,道:“大将军此言有理,那么大将军认为,需要多久能够攻破伊阙塞?”
牛翦显然早已经有了准备,胸有成竹道:“若是有足够数量的攻城器械,再加上三军用命,那么短则半月、多则一月,伊阙塞必破!”
赵何继续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么寡人想问一句,自从开春以来,魏韩两国【创建和谐家园】重兵围困伊阙塞已经一月有余,为何伊阙塞迟迟没有被攻破呢?”
Å£ôåÖåÆðÁËüͷ£¬Ã»ÓÐ˵»°¡£
赵何轻轻的用木棍在舆图上魏韩两军的大营中点了一下,道:“原因很简单,因为这两国之间——不齐心!诚然,他们都希望打败秦军,阻止秦国东进。但是,他们同时也希望在战争的过程之中,自己尽可能的少受一些损失。
所以,魏国人希望韩国人拼命攻城,韩国人又希望魏国人拼命攻城,如此一来的结果就是两边都瞻前顾后、束手束脚,根本不可能打出大将军你说的那种三军用命的效果。”
Å£ôåüͷ´óÖå¡£
这位老将军突然发现,好像……还真是那么一回事。
作为一名身经百战的老将,牛翦太清楚一支部队如果不齐心会造成什么样的负面效果了。
说完了,韩魏之间虽然是盟友,但那仅限于这一战,仅仅是因为大家都有共同的外敌秦国。
所以这韩魏联军之间如果协调不好,出现赵何所说的情况,再正常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