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战国赵为帝》-第1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赵何笑道:“不是为了这件事情,而是为了另外一件事。”

      肥义有些意外,道:“大王请说。”

      赵何道:“肥相可能不知道,赵国马上就要丧失一半的疆域了。”

      肥义先是一愣,随后失笑:“大王说笑了,以今日之赵国,除非天下诸侯齐至,否则的话谁能从赵国之中夺走一半领土?”

      肥义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自信十足。

      经历了胡服骑射和多年征战之后,如今的赵国早就今非昔比,在七大战国之中不说当个老大吧,老二应该还是问题不大的。

      这样的赵国,谁能够夺走一半的疆域?

      看着面前的赵何,肥义心中也是有些感慨。

      大王最近这几天好像变了不少,不但会怼老师了,而且还会吹牛、危言耸听了。

      是不是应该和主父汇报一下?

      赵何看着一脸不以为然的肥义,不紧不慢的说道:“肥相难道没有听说吗?主父已经准备重启分封制,将赵国一分为二,其中一半封给寡人,另外一半封给安阳君。从此之后天下除了赵国,又要再多出一个代国了。”

      “什么?”肥义大惊失色,差点从马车上摔了下去。

      第16章 大王多虑了,绝无此事

      足足过了好几息时间之后,肥义才回过神来,看着赵何道:“大王不是在开玩笑吧?”

      赵何正色道:“肥师觉得,寡人这是在开玩笑的样子吗?”

      肥义脸色变幻不定,道:“不,不可能。分封制虽然是周天子开国之时所行制度,但数百年下来早已经证实不适合当今时代,主父乃是一代明主,断然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

      经过了数百年的战争,诸侯们早就已经看清楚一点,那就是分封制这种东西,实在是太不好用了。

      分封制的结果,要么就是国家不停的在内战之中衰弱最终被灭亡;要么就是国内的卿大夫崛起然后架空公族最终取而代之,出现三家分晋或者田氏代齐那样的情况。

      到了战国时代,无论是魏文侯起用李悝变法,还是秦孝公起用商鞅变法,或者是韩昭侯起用申不害变法,还有齐国的邹忌改革等等,所有的改革和变法核心思路只有一个,那就是——集权!

      只有把军政大权都集中到国君和中央政府的手中,国家才能够变得越发的强大,整个国家的战争机器才能够发挥出更大的力量,从而在对外征战之中取得更多的领土、人口和胜利!

      作为这个时代的常胜将军,主父会不知道这一点?

      肥义越想越是肯定,目光炯炯、语气肯定的看着赵何:“大王,多虑了!”

      赵何平静的注视着肥义,道:“肥相,不管你信还是不信,此事绝对属实。”

      肥义皱起眉头,摇头道:“老臣知道大王对安阳君有一些误会,但是安阳君其人年幼丧母,主父只不过是对他有些怜惜,所以才会常年把他带在身边。大王若是以为这样就会让安阳君对赵国的领土产生什么觊觎的心思,那绝对是多虑了。”

      赵何同样正色道:“肥相,安阳君乃是寡人的兄长,你真的觉得寡人会随意构陷于他吗?”

      肥义看着一脸认真的赵何,心中突然有些动摇。

      大王……似乎不像是在说谎啊。

      而且,昨天李兑说安阳君的不是,也被大王否决了。

      如果不是掌控了什么真凭实据,短短一天的时间,大王的态度怎会产生如此变化?

      肥义沉默片刻,道:“大王……可有什么证据?”

      赵何道:“这种事情存之于心,就算宣之于口,又能有什么物证?人证倒是有一个,那就是——中山郡人士,乐毅!”

      “乐毅?”肥义皱眉想了一会,道:“莫非便是那中山国乐氏中人?”

      赵何道:“正是。此事,便是司马喜亲口告诉乐毅的。”

      肥义又是一番沉默,突然道:“大王,该下车了。”

      “啊?”赵何愕然抬头,才发现两人不知不觉间已经到了信宫。

      信宫,正是主父平日里办公和召集议会的地方。

      肥义当先走下马车,步履匆忙。

      赵何看着肥义的背影,眉头大皱:“这个肥义,怎么说啥都不信?”

      却不知此刻肥义也在腹诽:“这个大王,怎么什么胡言乱语都敢说?”

      两人一前一后走上台阶,这个时代的宫殿都建筑在高台之上,一爬就是一百级起步,倒还真是个体力活,把肥义弄得气喘吁吁的。

      本着尊老爱幼的精神,赵何还是放弃了看肥义笑话的念头,搀扶着他走过了最后的几十级台阶。

      “多谢大王。”

      赵何摆了摆手:“小事。进去吧。”

      信宫有一主殿,两偏殿,主殿通常在大朝议等重要事情之时开放,两人去的是偏殿。

      赵何走进大殿之中,看到已经有几个人就座了。

      坐在最上首的,就是今天没见到的主父赵雍。

      在赵雍稍微下首一点的地方有一个空位,那里是赵何的王位。

      从赵何的王位再稍微下首右边也有一个空位,那是相邦肥义的王位。

      而在肥义的对面,也就是赵何下首左侧的位置,正坐着一个年轻人。

      这个年轻人一声紧身胡服,头戴貂蝉冠脚蹬虎皮靴,看上去精神奕奕,一股军人的干练气息扑面而来。

      安阳君,赵章!

      安阳君看到赵何,整个人顿时站了起来,朝着赵何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臣赵章,见过大王!”

      安阳君的大礼是真的很大,幅度很大,腰弯着脑袋都要顶到地面了。

      赵何微微一愣,心道这剧本不对啊。

      都说安阳君嚣张跋扈,怎么在寡人面前是这样一副毕恭毕敬的模样?

      赵何看向安阳君的目光之中不免多了几丝意味。

      好演员啊。

      随着安阳君这一声话音落下,其他几名在场的赵国大臣也纷纷站起来,向赵何行礼。

      司寇周袑,中尉赵文,御史信期,太傅李兑,以及将军赵袑、许钧,胡将赵希等人。

      人不是很多,也就这么七八个。

      赵何点了点头,朝着众人回了一礼,又向主父行礼问好,然后入座。

      对赵何的问好,坐在上首的主父微微点头,心中却在想着另外一番事情。

      “章儿原本是长兄,如今却反而北面为臣。至于王儿虽然也中规中矩,但三年来未有寸功,又不喜军旅之事……肥义李兑等人虽然多加美言,但恐怕王儿也便是个平庸之君罢了。”

      难道,真的要和田不礼前日所言那般,唯有分封才是赵国将来的出路?

      涉及到赵国的江山社稷和未来,即便是这位以杀伐决断而著称的主父,此刻也不免纠结不定。

      清官难断家务事,何况这家事更是国事!

      主父深吸了一口气,看着在场众人,缓声道:“中山国之灭已有一段时间了,寡父知道二三子之中许多人尚在欢喜,但那都已经是过去了!今日召二三子前来,乃是为了商议接下来,我大赵的下一个征伐对象!”

      对于这位胸怀着雄心壮志的主父来说,区区一个中山国并不能够满足他的胃口,他就好像一只不知疲倦的老虎,才刚刚咬死一只猎物,目光就已经放在了下一只猎物之上。

      赵何安静的坐在自己的坐位上,没有开口的意思。

      像这样的会议,之前的赵何一般都是充当吉祥物在一边旁听,毕竟才是一个十几岁的少年罢了。

      相邦肥义开口道:“军国大事,自然由主父而决。”

      主父笑道:“寡父自然要做决定,但是在做决定之前,寡人也想听听二三子的意见。章儿,你先来说说。”

      安阳君赵章应声站了出来,他显然早有腹稿,不紧不慢的说道:“回主父。臣以为,如今能伐者,无非乃是韩、魏、齐、秦诸国。

      º«ÎºÁ½¹úºÍ´óÕÔͬΪÈý½ú£¬ËäÈ»Ï໥֮¼äÓÐЩö»õ㣬µ«±Ï¾¹ËãµÃÉÏÊǰë¸öÃËÓÑ¡£¿öÇÒ¹¥·¥ÕâÁ½¹ú²»Ãâ»áÒýÀ´ÆäÓàÖî¹úµÄêéê죬ËùÒÔ²¢·ÇÊʺ϶ÔÏó¡£

      秦国位于关中西陲之地,而且若要攻秦,那么便需要从邯郸发大军穿越整个太行山,然后再渡过河水(黄河)方能进入秦国境内,实在是路途遥远劳师动众,此举亦不可行。

      反观齐国,如今齐国势大,三年前打败了秦国,前年破了楚国,去年又灭了燕国三路十万大军。齐王田地野心勃勃,很有可能会将下一个目标对准大赵!与其坐等齐国来袭,不如先提前联合燕、魏、楚甚至是秦国,一同讨伐齐国!”

      安阳君这一番话说出来,在场几名赵国大臣都暗暗点头,心道这位安阳君果然颇有主父之风,在军事上分析这些事情是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就连主父本人也是面带笑容,颇为欣赏的看了一眼安阳君,示意其坐下,然后才开口道:“二三子还有什么其他的建议吗?”

      半晌,无人开口。

      一方面是因为安阳君说得确实很有道理,另外一方面则是因为安阳君如今在主父面前极为得宠,也没有人愿意得罪。

      当然,能反驳安阳君的人也不是没有,比如说坐在上面的那位年轻大王赵何。

      但在众臣心目之中,赵何就是个泥人雕塑,来当摆设来的。

      有赵国大臣心中暗自叹气:“看来这一次又要被安阳君出了风头,长此以往,如之奈何?”

      没办法啊。

      主父左右看看,见确实没有人开口了,于是清了清嗓子,准备说话。

      一个声音适时响起:“主父,臣有话说。”

      第17章 安阳君,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这个声音一开口,顿时就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一看,原来是太傅李兑。

      李兑站了出来,正色道:“安阳君所言,听起来似乎颇为有理,其实不然。

      如今的齐国相邦乃是孟尝君,此人素有名望,乃是自张仪之后有名的纵横家。魏韩两国如今紧随齐国羽翼之下,便是明证。

      齐国还有大将匡章,此人曾经险些攻灭整个燕国,又在垂沙之战中大破楚国,便连秦国号称天险的函谷关也被匡章攻破,乃是不折不扣的当世第一名将!

      齐王麾下有此两人,正是如虎添翼,加上齐国国力强大为诸侯之首,此刻若是轻易攻伐齐国,胜算太低!一旦战败,齐国人只需渡过河水便可毫无阻碍的抵达邯郸城下,届时邯郸危矣,赵国危矣!

      主父,臣以为,攻伐齐国并非上策!”

      赵何看着李兑,心中暗暗吃惊。

      本以为李兑是个不学无术的家伙,但现在听来,此人似乎对国际局势,也是有着自己的一套看法。

      果然,不能小看古人啊,尤其是这种名列史书之人。

      这种人往往不是大忠就是大奸,但不可否认,一个个都是有大能力之人。只不过其中一些人把能力用在了报效国家君王,而有些人则用在了争权夺利,损公肥私!

      ……

      安阳君看着李兑,神情略微有些不爽。

      想要争夺王位,李兑属于必须除掉的目标之一。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9 17: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