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战国征途》-第5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斯道:“赵军在漳水一线虽然只有三万人马,但主将司马望过去就是李牧的副将,也是精通兵法之将,而且邯郸之南有漳水及长城互为依托,因此我秦军一时也难以突破赵军的防线。”

        秦王政沉吟了一会,才道:“我们在赵国的间作呢?难道没有行动吗?”

        李斯道:“我们在赵国的间作已经竭尽全力,赵王迁连下五诏,招李牧回军,其中至少有三诏都是我们间作活动的结果,但李牧精通兵法,深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他早年在北方拒守匈奴时,就曽多次拒赵王之命,而且现在我秦军两路均无建树,战局平稳,邯郸上下也无惊恐之意,何况经过了长平一战之后,赵国也不敢轻易临阵易帅。”

        秦王政呵呵笑道:“既然现在邯郸上下都不慌,那么寡人再就给他们一点厉害的看看,传寡人之令,给杨端和增兵十万,看这一回邯郸慌不慌。”

        李斯道:“大王且慢。”

        秦王政道:“李斯,你还有什么话说吗?”

        李斯道:“臣请大王三思,与其増兵伐赵,不如趁着现在赵国无力外顾,出兵灭韩。去年韩将韩腾举南阳之地归秦之后,如今韩国只剩颍川之地,方圆不过数百里,国弱而兵疲,兼有韩腾熟知韩国内情,因此出兵伐韩,必然一举成功,韩灭,其余五国亦不可长久。”

        秦王政听了之后,也又沉思了起来。秦朝灭亡六国的方针虽然己经定下来了,但具体的计划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个就是李斯提出的,就是先灭韩国,然后再灭其他五国,因为东方六国之中,韩国最弱,几乎不堪一击,先打弱敌,再打强敌。也是合乎兵法。而且灭亡了韩国之后,秦国的疆域将向东大大延伸,与齐国接壤,并把南方的楚国和魏、赵、燕等国隔开,使诸国不能再合纵抗秦。因此这个计划非常合乎秦国的实际情况。

        而另一种观点是韩非为秦国提出的,先灭赵国,理由是东方六国之中,赵国的实力最强,如果秦国先灭了赵国,那么其他五国也就都无力与秦国抗衡,统一天下自然也就马到成功了。虽然韩非的这个计划是站在韩国的立场考虑,尽力保全韩国,但其中也有相当的合理成份。

        一直到现在,秦王政还没做出决定,采取哪一种计划。因为长平一战,虽然消灭赵军四十余万,赵国固然是元气大伤,但秦国自身也同样受到极大的损失,损失的兵力达三十万,咸阳以东十五岁以上的男孑全部都被征招入伍。其实秦国只是取得了一场惨胜,只不过秦国的国力雄厚,过了几年就能恢复过来,因此秦国对赵国有所顾忌,虽然这几年来秦国一直都在对赵国用兵,但出兵的规模并不大,并没有发动全面的灭赵战争,同时也是想试探一下赵国现在的实力。

        秦王政沉吟了一会,才道:“好吧,容寡人三思。”

        李斯也点了点头,道:“事关统一天的大局,因此还请大王慎重,微臣告退。”

        李斯告退之后,秦王政又看了一会儿大臣的奏章,把所有的公务都处理完了之后,才离开王宫,转回到后宫,这时天色已暗,秦王政在一座宫殿的门口停住,门口守卫的侍女、内待立刻跪拜道:“参见大王。”

        秦王政道:“荷华怎么样了?现在睡了没有。”

        一个内待道:“回禀大王,公主已经安睡,太医刚刚给公主看过,公主的身体己无大碍,静养数日,即可全愈,请大王放心。”

        秦王政点了点头,道:“既然荷华已经睡下了,那就不要吵醒她,寡人明天一早再来看她。”说着,转身离开,返回自已的寝宫,而待女、内待赶忙又跪倒在地,道:“恭送大王。”

        秦王政背负着双手,一边走着一边想,流星天降、将星降世,这对我大秦是福还是祸呢?

      第11章 马俱(一)

        番吾,赵军大营,校军场。

        赵轩穿着一身紧袖短襟劲装,并未挂甲,单手倒提执枪,背在自己的身后,枪尖斜指下垂,一截枪尾从左肩头上透出来。而在赵轩身前十余米的距离,李瑛鸿身穿一身合体的皮甲,双手各执一长一短两把剑,用长剑指着赵轩,道:“赵将军,我可要来了。”

        赵轩淡淡一笑,道:“来吧。”

        李瑛鸿身形猛然前纵,两只剑一前一后,化成两道寒光,向赵轩速砍而去。

        赵轩身形不动,长枪倏然从背后转到身前,右手仍然握着枪杆的中端,随着手腕的转动,“当当”两声,将李瑛鸿的这两剑给挡住。

        而李瑛鸿的身形立刻变直冲为横移,向左侧一转,右手持的长剑向赵轩拦腰横斩过去,而赵轩只是身形原地微转,还是以右手握枪,以枪尾部斜挑,又挡住了李瑛鸿的这一剑。

        这时李瑛鸿己顺势转到了赵轩的身后,动作疾快如电,双剑上下齐舞,向赵轩的背后连削带斩,连环进攻,而赵轩这一会连身体都没有转,直接将长枪反背在身后,上下移动,遮高挡底,将李瑛鸿的剑势一一挡下。

        李瑛鸿围绕在赵轩的周围,忽前忽后,时左时右,速起速落、疾如劲风、快如闪电,而且还带出了十数个残影,向赵轩连削带砍加刺,出了十余剑。而赵轩始终屹立在原地不动,只是左右双手换动长枪,左遮右架、上挡下拦,守得风雨不透,将李瑛鸿的攻势全部都接架了下来。

        就在这时,李瑛鸿从赵轩的背后腾空而起,从赵轩的头顶飞过,两支剑以上势下,从赵轩的头顶斩下。而这时赵轩虽然还是单手执枪,但并没有再招架遮挡,而是举枪向空中的李瑛鸿速刺而去。

        这一枪之力,立刻就将李瑛鸿的攻势快全化解,李瑛鸿被迫回剑自守,并借赵轩长枪的挑力,以长枪为轴,连转了两圈,再从赵轩的身前落下。

        等李瑛鸿落地之后,赵轩的长枪又恢复了原态,点了点头,道:“瑛鸿,这一次你可以逼得我作出反击,看来你的进步很大呀。”

        李瑛鸿把长剑架在自己的肩头,道:“还是多亏了赵将军的教导,但现在我还是没有办法逼得赵将军移动一步。”

        赵轩微微一笑,道:“慢慢来吧,你还年轻得很,未来成长的空间很大,以你现在的年龄,己经是非常强了。”

        这时李牧在一边笑道:“瑛鸿,你才多大年龄,才练了几年的剑,还是老老实实的继续接受赵将军的教导吧。”

        李瑛鸿道:“父亲,那现在我可以上战场了吗?”

        几人正说着,只听马蹄声响,一匹战马从校场的一侧速驰过来,马背上的人正是高原,这时战马四蹄速起急落,正在全速奔跑,而这时高原的双手舞动着一支长枪,仅靠双腿稳定住马背上的身形,到是巍然不动。

        赵轩看了他一眼,道:“才几天不见,他的骑术到是大有长进了,现在居然己经可以在马背上舞枪弄棍了。”

        李牧笑了一笑,道:“赵轩,你没有看见吗?他的马具和我们用的大不相同啊。那是他自己设计的马具。”

        这时高原已在李牧的大营里居住了十余天的时间,因为在蹴鞠场上的出色表现,高原也迅速被中军营的赵军士兵认可,在每天的训练之余,大家毎天都在一起踢球玩乐,李瑛鸿、杜毅等人也缠着高原,学习蹴鞠的技术,因此只过了十余天,高原就和不少士兵熟络了起来。

        自从有了高原之后,中军营和其他军营踢蹴鞠就没有再输过,后来即使是高原不上场,但得到了他教授踢球技术和战术之后,仍然可以傲视全军。后来不仅仅是中军营的士兵,就连其他四营士兵也都来向高原学习蹴鞠的技术,高原也不会吝啬,对他们无所不授,加上高原本身也没有架子,对士兵们平等相待,因此整个赵军大营几乎都对高原的形象不错。

        不过高原在赵军大营里也不是只踢球,而是从第二天开始,也按照过去的方式,对自己进行训练,毕竟无论未来选择怎样的道路,提升自己的实力都是十分必要的。当然高原并不是跟着赵军的士兵一起训练,而是按照自己过去的训练情况、项目,制定自己现在的训练计划。对此李牧到也并没有异议,并还吩咐杜义,一切随高原的意,并且尽力提供方便。而毎天上午的军阵操练,也都让高原观看。

        由于这个时代的工艺水平,估计连最原始的热武器都不可能制造得出来,因此除了身体素质的训练之外,主要是使用冷兵器的格斗能力、射箭、骑马,以及在马背上的格斗和射箭。

        过去高原也是学过徒手擒拿、散打格斗,在冷兵器方面也练过刀术,也包括射箭,虽然徒手擒拿、散打格斗技术在大规模战场上的用处不大,但在某些时候也能发挥不小的作用。

        刀术在这个时代到是很有用处,而且高原所学的刀术都是经过科学研究提炼,简单而直接、有效而实用。但高原手头上的那军刀虽然锋利,但毕竟太短,几个人之间的战斗还可以,但如果是在大规模战场上,就显得有些不足了。但这个时代并没有刀类的武器出现,李牧送给了他一把缴获的秦剑,到是也能凑合着用。另外李牧还送给高原一匹战马,让他练习骑射。

        李牧送给高原的就是一把青铜剑,长度大约在八十五厘米左右,剑型呈柳叶状,剑身分为八棱。虽然在战国未期,铁制武器己经开始出现,但仍然是以青铜武器为主,而秦国在青铜铸造技术方面要比东方六国强一些,秦剑的长度一般都在八十厘米以上,最长的可以接近一米,而东方六国的剑一般都在六十到七十厘米之间,另外甴于秦剑较长,剑柄部份也相对较长,可以达到十七到二十厘米,士兵能够双手持剑攻击,大大增加了攻击性能,因此在战场上也占了不少的优势。

        青铜其实就是铜锡合金,因此铸剑的关键是在冶炼时,向铜里加入多少锡。锡少了,剑太软;锡多了,剑硬,但容易折断。而秦剑的铜锡配比让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使秦剑的长度、硬度和韧性达到了几乎完美的结合,也就成为青铜剑铸造工艺的最后巅峰。

        但刀和剑的走子毕竟还是不同的,而且尽管秦剑的工艺达到了青铜器的巅峰,但硬度仍然不足,只能以刺击为主,劈砍只能作为辅助,因此高原还要慢慢的琢磨剑术的路孑,或者干脆就让军中的工匠为自己打造一把长刀样式的武器。

        另外高原以前虽然也练习过射箭,但这个时代的弓和高原过去用过的弓差异是相当大的,过去的经验基本没有太多的用处,至于骑马、枪术、骑射等等技术,对高原来说基本都是新课题,就是现在高原要重点加强练习的。不过高原是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身手敏捷,因此上手很快,只十余天时间,高原的枪术、剑术就达到出色标准,整个赵军大营里,找不出几个对手。但骑战骑射技术还只是一般。

        而为了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骑术,高原在第二天就画好了图纸,找军营里的工匠,让他们为自己制作一整套马俱,包括双高桥型的马鞍、马蹬、还有马掌。其实马鞍、马蹬很快就做好了,只是为战马钉马掌花了二三天的功夫,还有两名铁匠被战马踢伤,结果到今天才刚刚完成。

        高原立刻给自已的战马装上了新制的马俱,然后进行试骑。这样一来就可过去的感觉差不多,高原也可以大胆的纵马飞奔,并且只用双腿控制身体,腾出双手来使用武器。

        不一会儿,高原就跑到了众人的近前,勒住了缰绳,从马背上跳下来,而赵轩和李瑛琼才发现,这一套马俱确实和现在列国之间通用的马俱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是马鞍呈一个明显的凹形,两头高中间低,在马鞍的两侧,还垂挂着两个青铜套。

        这几天来李瑛鸿到是和高原熟络了起来,加上她的年龄不大,对新鲜事物还充满了好奇,因此立刻跑到了高原的马边,仔细的观察起来。同时嘴里也不闲着,首先拍着马鞍后部的高桥,道:“后面做这么高干嘛,这样不是影响上马吗?”

        高原解释道:“后面做的这么高,虽然对上马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可以固定人的身体,这样一来人坐在马背上,就可以固定在马鞍上,不会向后滑。有利于在马背上做战啊!”

        对高原的解释,李瑛鸿到没有太大的反应,但李牧的眼里却闪出了光芒,毕竟他对马俱的惑觉,要比李瑛鸿强得多,因此也快步走过来,仔细的看着这俱新型的马鞍。

        而李瑛鸿到没有注意李牧的神态,又提起一个马蹬,看了看,又道:“这个东西是干嘛的,踩着它上马呢?那些没有的贵族子弟才用这个,士兵根本就不用这个也能上马啊。而且就算是用来上马,也只用一边就行了,为什么一边一个做两个呢?”

        虽然中国标准意义上的马镫,是在南北朝时期才出现,到唐代才完全成熟起来,但在战国时代,就已经出现过用皮套或是绳索制造的单边马蹬,主要的作用就是帮助一些五体不勤,养尊处优的贵族子弟上马用,而真正的骑兵上马,根本就不用踩马蹬,就是用手支撑马背,双腿跳起,直接跃上马背。而且就算是到了唐、宋的时代,马蹬已经完全发展成熟,但那时的骑兵也都是这样直接跃上马背,并不是踩马蹬上马。

      第12章 马俱(二)

        高原笑道:“这个叫做马蹬,并不是用来踩着上马的,而是骑在马背上,让双腿能够有一个着力点,这样一来,只靠双腿的力量,就可以在马背上控制好身体,双手就可以腾出来使用武器作战了。你看我刚才骑马过来,不就是这样吗?另外有了马镫,还能够在马背上做出一些花样的动作来。”

        李瑛鸿听得半信半疑,道:“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好用吗?让我来试一下。”说着她用双手按住马背,双腿用力蹬地跳起,跨上了马背,然后把两脚【创建和谐家园】了马镫里,用力一蹬,觉得果然不一样,毕竟双脚悬空不得力和有一个着力点的感觉,当然是完全不同。

        高原又道:“别把脚全部都【创建和谐家园】马镫里,用脚尖踩着马蹬就行了,不然在下马的时候,脚容易被马蹬挂住,被马拖着走。”

        李瑛鸿还嘟囔着道:“还这么麻烦啊。”不过她还按照高原所说,只用脚尖踩着马蹬,然后双腿轻夹马腹,催动战马奔跑了起来。

        战马的速度越来越快,李瑛鸿也松开了双手,拨出自己的双剑,在马背上挥舞。而李牧和赵轩也目不转睛的盯着她的身影,李牧眼中的兴奋之色也越来越浓了。

        跑了三四圈之后,李瑛鸿才跑回到李牧的面前,从战马上跳下来,一脸兴奋,道:“父亲,高原说的是真的啊,这样的马俱,坐上去确实稳多了。”

        李牧立刻抓住了马缰绳,道:“瑛鸿,让我来试一试。”说完之后,他也跃上马背,按照高原所说的踩好了马蹬,催马跑了两圈。然后停住下马,脸上也忍住露出了笑容,转头对赵轩道:“赵轩,你也来试一下,如果给你换上这祥的马俱,是不是如虎添翼呢?”

        在赵轩试骑的时候,高原才道:“大将军以为,这样的马俱有用吗?”

        李牧连连点头,道:“当然有用,如果我们赵军的骑兵全部换上这样的马俱,那么战斗力一定会大増。高原,你可是为赵国立下了一次大功,我一定会上报大王,为你请功。”

        高原道:“请功不请功到是不用了,只要是能够帮助大将军,我就很高兴了。”

        这时赵轩也试骑完下,停住了马,连连点头,道:“大将军,这一套马俱确实可以大大增加在马背上的稳定,如果我们赵军的骑兵能够全部换上这样的马俱,战斗力可以提升一倍。”

        这时高原道:“不过大将军也要当心,这种新的马俱并不难做,只要有一个样子,列国都可以仿制,如果我们赵军全部都换上这种新马俱,也许在一开始可以嬴秦军几阵,但很快秦军也会照着我们的样孑,也给他们的骑军换上新马俱。而且兵贵精不贵多,因此我建议暂时不要一下孑给全部骑兵都换上新马俱,而是循序渐进,先只选出少数精锐骑兵,给他们换上新马俱,这样一来,秦军不会察觉,而我们也可以建立一支精锐骑军。”

        赵轩道:“大将军,高原说得有道理,我们只要有一支千人左右精锐骑兵,在战场上就可以大占优势了。”

        李牧沉吟一会,他当然也知道兵贵精不贵多的道理,别说是一千精锐骑兵,就算是只有五百精锐骑兵,在一场十万人的大战中,都可以起到决定战局的关建作用,因此道:“你们三个,到我的大帐里来,我们详细的议论一下。高原,你去把制作马俱的工匠找来。”

        不一会儿,高原带着几名工匠,来到李牧的中军大帐中,这时李牧己在正中居坐,赵轩和李瑛鸿一左一右,站在他的两侧。

        工匠营的头领叫做刘闯,施礼之后,李牧才道:“刘闯,如果要工匠营制作一千件这样新式的马俱,需要几天可以完成。”

        在来的时候,刘闯己经听高原说过了,因此也立刻道:“回禀大将军,如果把其他事情先放下,专门制作马鞍和马陧,十天以内可以完成一千套,但如果要按高先生所说,给所有的战马都打上马掌,恐怕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李牧微微一怔,看了看高原,道:“马掌是什么?”

        高原忙道:“大将军,刚才我忘了说,一套新的马俱,还包括马四蹄的马掌。”

        刘闯到是机灵,赶忙道:“大将军,我们还多做了两个马掌,您看。”说着从怀里拿出两个备用的马掌,递了上去。

        李牧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两个半弧形青铜块,高原在一边解释道:“大将军,把这种马掌钉在马蹄上,可以保护马蹄,我的那匹战马己经打上了马掌。”

        李瑛鸿在一边道:“钉在马蹄上?那还不把马蹄钉伤了吗?”

        高原道:“不会的,马的蹄子有两层构成,和地接触的一层是坚硬的角质层,而上面一层是活体角质层。只要钉子不长,只钉在硬角质上,钉上去不会伤到马蹄,不过这也是一个细活,不小心做也容伤到马退,但钉上了马掌之后,就可以延缓马蹄的磨损。还使马蹄更坚实地抓牢地面,对骑乘和驾车都很有利。”

        李牧和赵轩听了,也都微微点头,马蹄容易磨损的情况他们都知道的,一旦马蹄磨损,这匹战马也就废了,因此军营中的战马的消耗很大,平时都舍不得把战马拿出来练习,如果按高原的方法,给所有战马都盯上马掌,那么战马的使用寿命就可以大大延长。对赵国这时善用骑军的国家,好处当然也是显而易见的。

        而李瑛鸿还有些好奇道:“什么叫角质层?”

        高原也有些不知该什么说好,道:“大概就和人的指甲一样吧。”

        李瑛鸿这才不再说什么,而李牧把马掌放到桌面上,道:“马掌可以先放一下,先把马鞍和马镫做好。十天之内,完成一千套。”

        刘闯听了,立刻道:“是,大将军。”

        刘闯离开之后,李牧才转向高原,道:“高原,我想把这一千骑军交给你来统领训练。”

        高原怔了一怔,道:“我?”

        李牧呵呵笑道:“这种新的马俱是你弄出来,而且以前也只有你乘骑过这种马俱,自然由你来导士兵。”

        高原道:“我倒是可以教士兵怎样骑马,但我并不会骑战、骑射的技术,这些方面我还要学习。”

        李瑛鸿在一边有些不耐烦道:“叫你教你就教,首先要教会士兵们骑马,才能再谈骑战、骑射的技术,再说骑战、骑射的技术也不用你来教啊!”转头又对李牧道:“父亲,我也要加入这支骑军。”

        李牧微微点头,道:“好吧,你就协助高原,把这支骑军快速建立起来,我们的时间不多,一个月内可能就要和秦军决战了,我希望这一支骑军到时候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到了这一步,高原也不好再拒绝,点了点头,道:“好吧,那我就试一试吧。”

        李瑛鸿道:“这就对了,走,我们去挑人去。”说着,拉着高原跑出了李牧的大帐。

        等他们两人走了以后,赵轩才道:“大将军,你真的打算把这一支骑军交给高原指挥吗?”

        李牧道:“高原来了也有十多天,你对他的印象怎么样?”

        赵轩想了一想,道:“他确实是一个不错的人,能够在短短的十多天内,就和几乎所有的士兵们都相处融洽,而且我也感觉不到第一次见到他时的那种戾气。”

        李牧道:“我相信那是一个特殊情况,并不是他的本意,要知道人在为了保命的情况下,也许都会变得凶暴起来的。”

        赵轩道:“这个可以暂时不论,但大将军把这支骑军交给高原指挥,是否合适,这样一支骑军组建起来,或许将是天下最强的骑军了,但高原他步下的武功虽然不错,但骑战、骑射的能力很差,而且他也似乎从来没有统带过军队。他能够训练得好这样一支骑军吗?”

      ¡¡¡¡ÀîÄÁµÀ£º¡°ÕÔÐù£¬Äã²»¾õµÃÔÚËû½Ìµ¼Ê¿±øÌßõí¾ÏÖ®ºó£¬ÏÖÔÚõí¾ÏµÄ±ÈÈü¿É¹ýÈ¥²»Ò»ÑùÁËÂ𣿡±

        赵轩怔了一怔,没想到李牧会扯到蹴鞠上去,摇了摇头,道:“我倒是没有注意到,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不过以前是前军营老蠃中军营,自从高原来了以后,就再没有赢过了,而且就是高原不上场也是一样。”

        李牧呵呵笑道:“过去军营中踢蹴鞠,只是军中娱乐,也是为了让士兵们强身健体,但踢起来却是杂乱无章,只是仗着身强力壮,前军营能够屡屡获胜,就是这个道理。但高原来了以后,中军营现在踢蹴鞠,有章有法,有攻有守,前退有序,到是像是一支军队在做战一样。既然高原能够教导士兵把蹴鞠成这个样孑,我相信,他也一定可以教导出一支精锐的骑军来。”

        顿了一顿,李牧又道:“而且他弄出来的这种新样的马俱,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对骑军的影响却极为深远,并不亚于我大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变革,也许骑军称雄战场的时代,真的快要来临了。”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03: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