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战国征途》-第3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李牧把护身符还给高原,点了点头,道:“是啊,因为我的老师告诉我,在那个时候、那个地点会有将星降世,可以改变天运,因此我才在那些等着。”

        高原怔了一怔,道:“大将军认为我就是将星降世吗?”

        李牧呵呵笑道:“你就是在那个地点降落的人,而且是跟着流星一起降落,因此除了你之外,还有谁呢?”

        高原也只好苦笑了一声,自己也确实无话可说,就在这时,高原忽然想到,自己过去也看过不少穿越小说,穿越到古代之后,或者称王称霸,或者为将为相,但都会重新创造一个新的时代,那么自己穿越到这个时代,是什么将星降世,改变天运,是不是就是指的这个说的呢?现在是战国时代未期,大概离秦扫六国的时间不远了,自己是不是要改变这段历史进程呢?

        就在高原胡思乱想的时候,李牧道:“高原,如果你无处可去的话,不妨就先暂时留在我的大营里,等伤好之后再作打算吧。”

        说实话高原现在确实没有地方去,而且他对李牧的印象也很不错,因此也点了点头,道:“好吧。”

        李牧向桌子上看了一眼,道:“我看你的衣服都已经烂了,都已经很难再穿,等一会儿我会让人给你送一套衣服来。”

        高原道:“谢谢大将军了。”

        这时李牧从腰间把高原的军刀抽出来,拔出刀鞘,笑道:“你的刀到是很特别啊,不过昨天在战场上见过这把刀的威力,果然是一把好刀,实说实说,在你昏迷的时候,我试过你的刀,一连砍断了我的两柄宝剑,看来你说的来历,未必是假的。”

        高原苦笑了一声,道:“可惜,现在我只剩这一把刀了,否则还能给大将军一些别的证明。”

        李牧把刀还鞘,又放回到桌子上,道:“等一会我就叫人把衣服送过来,你稍等一会儿。”

        高原心中一动,道:“请问大将军,今年是那一年。”

        李牧道:“今年是赵王迁八年。”

        高原怔了一怔,他并不是历史专家,只知道秦王政继位的时间是公元前246年,灭六国是从公元前230年,也就是秦王政十七年开始的,虽然赵国的最后一个国王就是赵王迁,但却算不出赵王迁七年到底是那一年,因此又问道:“那么今年是秦王政几年?”

        李牧虽然觉得有些意外,但还是答道:“今年是秦王政十七年。”

        高原呆了一呆,想不到今年就是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也就是秦灭六国的开始,如果按历史的正常发展,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弱的韩国就将在今年被秦国灭亡,而下一个被秦国灭亡的国家就是赵国,也就是说,无论是赵国还是李牧,所剩的时间都不多了。

      第6章 赵军大营(一)

        李牧离开之后,高原又躺回到床上,开始思考下一步的事情,虽然这时高原的头脑中也很乱,但这是他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计划和目地。

        现在自己身处在公元前230年,秦灭六国的战争马上就要开始了,从历史的发展进程看,秦国今年就会灭掉韩国,而后年就轮到赵国。而自已是应该顺应历史,投奔到秦国去,还是留在赵国,改变历史的发展进程呢?虽然高原不是历史专业,但也知道这个时候秦国的综合国力是战国七雄中最强的,其他六国中任何一个国家,甚至是集中两三个国家的力量,也都不可能和秦国抗衡,尽管自已是现代人,又熟知历史,但能够改变这个进程吗?

        投奔到秦国,与胜利者为伍,当然是最保险的做法,高原还记得在前世有一本小说,主角就是搭上了少年时代的秦始皇,结果在秦国混得风声水响,妻妾成群。

        但这条路看似容易,其实的可行性并不大,因为现在的秦始皇不是一个懵懂少年,而是一个成年人,而且己经完全掌握了秦国的大权,手下也集中了一批能干精锐文臣武将,都是在这个时代中最优透的人材。简单的说秦国的这块蛋糕己经基本被分完了,因此自己就算是到了秦国,也难以有出头的机会。

        另外在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性情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后世的史学家普遍都认为秦始皇是暴君,主要是指统一天下之后的秦始皇,像什么封禅泰山、焚书坑儒、修长城、修阿房宫之类。因此在这样一个皇帝手下干事,并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而且弄不好还会送命,高原还隐约记得,那本小说的主角最终还是离开了秦国,到塞外去开创建立自己的国家。

        现在高原当然不会去想建立自己的国家,去不了秦国,那么就只能留在赵国,反正现在赵国还能支撑两年多的时间,而且李牧似乎对自己还不错,真的把自已当作将星下凡了。

        想到这里,高原也不禁苦笑了一声,将星下凡这个身份,对自己来说是优劣各半,一方面这个时代的人都很迷信,这样的身份确实可以吓住不少人,如果利用得好,当然是一个很有利的条件;但在另一方面,也同样容易给自已带来大灾难,因为天生异象,这是任何一个统治者都非常忌殚的事情。要怎样利用好自己的身份,高原还一点头绪都没有。不过从现在的情况看,至少李牧是对自己坚信不疑,因此现在留在李牧的大营里,暂时还是安全的。

        而高原很快又想到了李牧的命运,可以说赵国的灭亡和李牧有直接的关系,因为李牧是这个时代唯一能够抵当秦军进攻的帅才,如果不是因为赵国中了秦国的反间计,杀害了李牧,自毁长城,赵国至少还能多撑一段时间,因此自己是不是要改变这段历史,挽救李牧呢?就算保不住赵国,但也能为自已多争取一些时间。

        高原胡思乱想了半天,但还是一点头绪都没有,而就在这时,只见帐篷打开,有一个身穿盔甲,但没有带头盔,年龄大概在二十七八岁左右的军人走进来,手里捧着一堆衣服,道:“高先生,这是大将军命我给你送来的衣服。”说着,将衣服放在小桌上,又道:“我就在外面,如果高先生还有什么需要,尽管向我提。”说完之后,把衣服放在小桌上,然后退了出去。

        高原摇了摇头,看来在没有具体的计划之前,自己也只好暂时先留在李牧的大营里,见步看步。于是高原也下床穿衣,虽然穿古代的衣服有些别扭,但高原的衣服都已经破烂不堪了,根本不能再庠了,也只能穿这些衣服,只是高原是一头短发,不像这个时代的人一样束发为冠,因此虽然穿上了这一身衣服,也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穿好衣服,走出了帐篷,高原这才发现,现在已是日照中天,到了中午,而自己是身处在一个大军营中,像自己这样的帐篷在这个军营中有成千上万,住往都是几十个帐篷为一组,周边用战车、木栅、矩马等物间隔,形成了道路,虽然看似杂乱,但其实是依照着某种规律布置,不过高原看不出其中的奥妙。不时还有一队一队的士兵在军营中来回走动巡视,偶尔也会有几匹战马飞驰而过。

        在高原的帐篷所在的这个小营盘大体呈一个“凵”形布置,中间有一大块空地,在外面有二十几名士兵,或坐或卧,有人穿着盔甲,也有人是一身便装,还有几个人光着半截身体,周围还停着十几匹战马,有人在磨剑,有人在刷马,有人在整理自已的盔甲,也有几个人围坐在一起不知是干什么。而在空地的中间,还架着几口大锅,底下烧着柴火,热气腾腾,散发着一股浓郁的肉香味。有几个人在锅边添着肉汤。

        高原细仔观察,见赵军的盔甲样式和秦军差不多,不过穿的衣服都是红色,因此也比较好区别。而战马的鞍辔也和自己昨天所见的一样,没有马镫,马鞍只有前端弯起,后端平直。

        见高原出来了,其他的士兵也都停下了手里的事情,看着高原,就像看怪物一样,也看得高原心里直发毛,而刚才那个给高原送衣服的军人赶了过来,笑道:“高先生,你起来了,先来吃饭吧。”然后转头又一个小兵道:“小刘,去给高先生添一碗肉汤来,找几块好肉。”

        那个士兵答应了一声,拿起了一个大碗,来到大锅边添汤。然后端到了高原面前。

        高原点了点头,道:“谢谢。”接过了大碗,这是一个陶碗,差不多有一个小盆大小,装着满满的一碗肉汤,里面还有几大块牛肉。

        而先前给高原送衣服的那个军人又道:“吃吧,也是托了高先生的福,大将军今天下令,宰了十头牛犒劳士兵,所以大家都有肉汤喝了。”

        高原有些奇怪,笑道:“怎么托了我的福?”

        那个军人笑道:“昨天晚上我可是跟着大将军一起去的,看得淸清楚楚。高先生先是跟着一个大火球一齐从天而降,后来一个人斩杀了二百多名秦兵,太厉害了,而且我们昨晚还收获了三十多把秦剑,我都分到了一把,高先生大概不记得我吧。”

        高原也有些尴尬,道:“昨天晚上天太黑了,所以我没有看见了,对了,你的尊姓大名是什么?”

        那军人笑道:“高先生太客气了,还怎么尊名大名,我叫杜义,现在大将军手下担任兵尉,高先生叫我小杜就可以了。”

        其实杜毅的年龄绝对比高原大,因此高原当然不会叫他小杜,但他们说着话,有几个士兵也围陇了过来,一个士兵道:“高先生昨晚真的是一个人杀了二百多名秦兵吗?”

        杜义道:“那还有假吗?我,大将军,还有赵将军都是亲眼看到的,秦军的尸体躺了一地,断手断脚,还有脑袋满地滚。”

        因为在战场上个人的战斗力再强,也终归有限,在双方军队素质基本差不多的情况下,一个人能杀死十几个敌兵,就己经是强人了,而能够做到百人斩,就是少有的猛将,像以一敌千万,单人闯阵七进七出这种事情,只是说书的故事,因此如果有一个人能在战场上独杀杀死二百多名敌兵,绝对是一个奇迹。其实高原在一开始的时候,也只杀死了十几秦兵,就差不多到了极限了。

        高原笑道:“当时我也是豁出去了,因为如果不拼命,我就死在秦军手里了,后来我也差不多精疲力竭,如果不是大将军赶来救援我,大概我也活不了了。”

        本来士兵们对高原有一些敬畏,因为在一早上关于高原的故事就在军营里传开了,说得神乎其神,玄之又玄,但话说开了之后,再加上高原也没有架子,没有高人一等的派头,因此众士兵们也就都放开了,于是七嘴八舌,问什么的都有,当然大多数都是和高原有关,比如高原是从那里来的;在大火球里怎么没有被烧着;从空中掉下来为什么没有摔死;会不会使用法术等等。也弄得高原疲于应附,只好连蒙带骗加忽悠,半真半假,总算是把这些士兵都对付过去了。

        当然高原也怕自己言多有失,因此也反问了他们不少事情,原来现在赵军正在番吾和秦军对持,李牧下令严守营寨,不与秦军接战,而且每天都在勤练士卒,隔三岔五就宰几头牛犒劳士兵。现在双方已经在这里对持了有三个多月的时间了。而在这一段时间里,每天上午由李牧亲自操演阵法,练彐团队作战,而到了下午是训练士兵的个人素质,则是由中下级的军官来付责。杜义就是一个中级军官。

        战国时期列国之间的兵制都差不多,其本就以五人为一伍,十人为一什,后面分五十人、百人、五百人、千人的递进编制,各级军官的名称也大致差不乏,伍长、什长、伯长、兵尉、裨将、将军等名称,杜义是兵尉,手底下管着五百名士兵。

      第7章 赵军大营(二)

        吃完了午饭之后,又休息了一会儿,杜义才下令【创建和谐家园】士兵,开始下午的训练,而高原也在一边,看着古代的士兵是怎样训练的。

        因为下午是进行个人素质的训练,因此基本就是在营地的这块空地上进行,首先是进行负重、跑步、力量、耐力等身体的基本素质训练,然后就是练习剑枪戟戈箭弩等武器的技术,而因为要节省马力,骑兵都是在木质的马俱上进行模似的马上训练,于是士兵的呐喊声和武器的击打声音不绝于耳,一时间也练得热火朝天。

        虽然吃午饭的时候,刚才杜义和士兵们有说有笑,但训练起来就换了一副面孔,脸一直板着,而且语言也十分严厉,对有些动作不到位,想要偷懒的士兵也毫不客气,抬手就是几棒子,打得士兵们嗷嗷只叫。但挨打的士兵也不敢有怨言,只能老老实实的听着。

        而高原一直在一边看着赵军士兵的训练。虽然高原是特工,但也在军营里接受过几年的训练,因此对军事训练并不陌生,对比赵军和自己过去接受过的训练情况,虽然赵军的训练方式方法在高原的眼里是十分原始,但赵兵的训练态度,还有精神面貌却都不错,全军的士气也比较高昂,因此从总体看来,赵军士兵的素质并不差。

        高原知道,在战国末期的五十年左右的时间里,秦赵两国是位于首强和次强的地位,在六国当中,也只有赵军能够独立和秦军对抗,因此这段时间主要的战争基本都是在秦赵两国之间进行的,双方先后发生了五场大规模的战斗,赵国三胜二负,还略占了上风,而且每一次六国合纵抗秦,也都是由赵军担任主力。从赵军现在的训练情况和精神面貌来看,也确实是有道理的。

        只不过虽然赵国的军事力量和秦国差距不大,但两国俪综合国力却相差太远,秦国失败一二次并无关大局,但赵国输一次就伤筋动骨,也可以说赵国完全就是被秦国耗跨的。而且在另一方面赵国又缺乏大战略眼光和国家的整体发展规划,因此赵国的失利,也是早已注定,既使是有李牧在,也不可能挽救赵国的命运,最多只能把赵国的灭亡多拖几年而己。

        下午的训练进行了大约二个多小时,每一个士兵练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都十分认真,没有人偷懒。随着杜义下令解散,士兵们才纷纷散开休息、喝水。这时高原估计时间,大约是下午的三四点钟,难道是这一天的训练就结束了吗?但离晚饭的时间还有二三个小时,干嘛呢。

        杜义摘掉了头盔,来到了高原的面前,道:“高先生,你看我们赵军的训练如何?”

        高原点了点头,道:“很不错啊,我看士兵们的精神面貌、士气都很好,而且训练也很认真,每一个人的单兵作战能力都不错。”

        虽然有些词语杜毅听不懂,但也听得出来,高原的意思是在夸奖赵军,而且并不是一般的泛泛而谈,因此也笑道:“高先生过奖了。”

        高原又问道:“今天的训练完了吗?接下来的时间做什么?”

        杜毅点了点头,道:“训练是都完了,接下来的时间是……”

        就在这时,只见一匹战马飞驰而来,在空地上前腿高高的抬起,又前冲了几步,这才停住,而在马背上坐着的,正是李牧的养女李瑛鸿。

        只见她还是没有穿头盔,身上穿着一套皮甲,在腰间佩带着两柄宝剑,而头上仍然是挽着两个半球状发鬓,到是显得英姿飒爽,道:“杜义,你们今天的训练完了没有?”

        杜义赶忙迎了上去,道:“大小姐,己经完了。”

        李瑛鸿道:“那好,你们赶忙准备,我去换衣服,在大校场等你们,今天都要努力一点,我们一定要打败前军营。”说完之后,双腿轻踢马腹,立刻奔驰而去。

        而杜义立刻对其他的士兵道:“都听见没有,快去换衣服,今天我们一定要给大小姐挣一口气,打败前军营,知道吗。”

        其他的士兵听了,立刻都钻进了自己的帐篷去换衣服,而高原也有些好奇,他们这是要干什么?打架吗?不过在军营里,士兵之间打架是常见的事情,高原在军营里的时候,也没少打过架,不过看李瑛鸿、杜义的驾式,到像是要打群架一样,因此也问道:“杜义,等一会要去干什么?”

        杜义呵呵一笑,道:“高生先,等一会儿跟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我们要和前军营比试蹴鞠。”

        “蹴鞠!”高原一听,立刻也来了兴越,因为他知道蹴鞠其实就是中国古代对足球的称呼,在战国、秦汉时代,在军队中开始流行,成为军队中一种集锻炼、娱乐一体的运动,只到唐宋时才流传到了民间。高原过去就是一个球迷,在业余时间也经常和战队一起踢球。想不到在李牧的大营里,居然能够看到古代的足球运动。当然也不会错过,点了点头,道:“好啊,我倒是想去看看。”

        杜义道:“高先生,你先等一下,我去换衣服。”说着也钻进了自己的帐篷。

        这时有几个已经换好衣服的士兵从帐篷里出来,都已经脱去了盔甲,换上了窄袖紧身衣裤,脚穿软靴。还抬出了一个大筐,里面装着十余个球形的物体,大概就是蹴鞠。

        有几个士兵把蹴鞠拿出来,在两三人之间互相踢递,而且是不贴地的凌空踢递,到是有一点像踢踺孑。高原正在想着,难道蹴鞠就是这个样子的吗?又有几名士兵把球放在地上,互相争抢,这才有一点像踢足球的样子。不过这群士兵的技术并不怎么样,一般球在凌空传递了四五下之后,就会掉下来。而挣抢的时候也没有太多的技巧,主要就靠身体挤撞。在高原眼里,就像是一群中学生在乱踢,结果把球踢得满地乱飞。

        而就在这时,在争抢蹴鞠的几个士兵中不知是谁,将蹴鞠踢滚到了高原的面前。高原抬腿把蹴鞠踩住,这才看清,蹴鞠比足球略小一点,是用皮革缝制,里面不知填充的是什么东西,但弹性当然比现代足球要差得多,不迈做基本的动作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有一个士兵跑过来,想从高原的脚下把这个蹴鞠踢走,但就在这时,高原踩在蹴鞠上的脚忽然向后一拉,那个士兵顿时踢了一个空。而高原立刻转身,做出了一个漂亮的马赛回旋动作,这个士兵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高原就从他的身边带球过去。

        其他几名士兵也都看很眼花缭乱,谁都没有看清楚高原的动作,但也清楚,看样子高原是想和他们一起踢蹴鞠。于是立刻又有两名士兵一前一后,向高原冲过来抢球。而高原毫不在意,双脚轮流控球,左右一晃,用一个“S”型的变线转弯,就十分轻易的摆脱了这两名士兵。

        另外还有三四名士兵,也一起向高原冲了上来。尽管高原的足球水平只能算是业余,但他的足球技术却都是经过了数百年发展,最合理、最有效的技术,在这个时代足可以算是马拉多纳的水平,因此双腿左盘右带,在人群中腾挪闪转,来回穿插,结果在五六名士兵的逼抢下,仍然显得游刃有余。

        这时其他的士兵也都停了下来,目不转睛的看着高原在五六个人的围抢下,仍然能够始终将蹴鞠牢牢的控制在自己的脚下,而围抢他的士兵们却忙得团团乱转,有几个人还因为变向转向太急,稳不住身体而跌倒,也引出了一阵阵哄笑声。

        玩了一会儿之后,高原才停住了自己的身形,踩住了蹴鞠,而那些士兵这时都已经被他弄得晕头转向。而杜义几步赶到了高原的面前,又惊又喜道:“高先生,想不到你也会踢蹴鞠啊,而且还踢得这么好,和我们一起去踢吧。”

        那几个士兵也围了上来,七嘴八舌道:“是啊,高先生踢得太好了,刚才我根本就没有看清高先生的动作。”

      ¡¡¡¡¡°¸ßÏÈÉúÊÇÔõôÌߵģ¬õí¾Ï¾ÍÏñÊÇÕ³ÔÚËûµÄ½ÅÉÏÒ»Ñù¡£¡±

        “是啊,我也看得眼都花了,根本就看不清他的动作。”

        “如果高先生加入我们的话,这一次我们一定能够赢前军营的。”

        这时杜义道:“好了,好了,我们快到大校场去吧,现在大小姐还在那里等着我们呢?高先生,你也我们一起去吧。”

        高原点了点头,笑道:“好啊,我本来就想去的。”

        于是众人拥簇着高原,一起来到了大校场。

        赵军的大校场正位于营门的正门口,占地很广,纵横方向至少都在二百米以上,在中间还搭了一个两米多高的看台,树立着赵军和李牧的旗号。这时换了一身短衣劲装的李瑛鸿正在看台的边上,向这边张望着。

        见杜义等人来了,李瑛鸿立刻从高台上跳下来,迎了上去,道:“你们怎么才来,我都等了好半天了。”

        杜义忙道:“大小姐,有一个好消息,高先生也会踢蹴鞠,而且踢得相当好,蹴鞠就像是粘在他的脚上一样,我们五六个人都抢不过他一个人,如果今天让高先生上场,我们一定能够赢前军营的。”

        李瑛鸿看了看高原,有些半信半疑的道:“你会踢蹴鞠吗?”

        高原点了点头,道:“会一点吧。”

        李瑛鸿正要再说话,只听有人笑道:“瑛鸿,这一次你们准备好了吗?我们前军营可不想赢得太容易了。”

      µÚ8Õ õí¾Ï£¨Ò»£©

        只见在看台的另一侧,也过来了一大群人,都是一色的紧身短衣,为首的人倒是一身甲胄,年龄约在五十上下,正笑呵呵的看着李瑛鸿。

        李瑛鸿道:“袁将军,你就看好吧,今天我们一定能够赢你们前军营。”

        袁将军呵呵笑道:“是吗?我可要好好的看一看。”说着,带着几个护卫,登上了看台。

        而袁将军带来的士兵都留在台下,中间有一个大个子上来几步,哈哈笑道:“大小姐、杜义,要不要我们前军营先让你们一旗呢,就是让你们两旗也可以的。”说完,他身后的前军营的士兵也是一阵哄笑。

        杜义也不甘示弱,道:“王虎,你少来卖狂,这次我们一定可以赢你们前军营。”

        王虎大笑道:“是吗?那就等一会儿在场上见吧。”

        这时李瑛鸿看着高原,道:“你行吗?我们已经连输给了前军营三次了,这一场我们可是不能输的。”

        其实这时高原也有一点又回到军营的感觉,像这样各部队之间看不顺眼,争强好胜的情况,在那个时代都是一样的,因此想了一想,道:“我虽然会踢一点,但对蹴鞠的规则并不是很清楚,先在场外看一下吧!如果你们需要,我再上场。”

        李瑛鸿想了一想,觉得高原说得有道理,毕竟她刚才没有看到高原踢球,对他没有多少信心,如果等一会儿自已可以取胜,也就不用高原出场,如果不敌对手,再让高原出场也不迟。

        就在这时,只见李牧带着赵轩和一队护卫,也来到了看台前,高原和杜义等人忙施礼道:“大将军。”而李瑛鸿道:“父亲。”其实现在李牧己经受封武安君,可以被称为“君上”但在军营中,将士们仍然称他为“大将军”。

        李牧笑道:“瑛鸿,你又要上场吗?”

        李瑛鸿道:“是啊,父亲,您就在台上看着吧,我们这一次一定可以赢了前军营的。”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6 05:3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