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战国大司马》-第3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陶邑乃曾经曹国的都城,极为殷富。”

      “那你还让寡人用陶邑去交换滕国”宋王偃乐了。

      没想到蒙仲却说道:“若付出区区一个陶邑,就能让宋国以全盛的国力面对齐国;而滕国纵使易地得到陶邑,夹处于赵宋两国之间,亦只能与赵宋两国为盟。试问,为何不能”

      “”

      宋王偃闻言一愣,旋即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殿中,惠盎亦小声念叨着「易地」,脸上不由地露出惊愕、迷茫、懊悔等复杂的表情。

      不可否认,用陶邑去交换滕国,那肯定是宋国吃亏,可反过来说,此计能让宋国不费一兵一卒就交换到滕国,可直接将军队部署到「南湖」的北岸,既能威胁齐鲁,又能直接威胁到薛邑,简直就是上上之策。

      “若是滕弘不肯交换呢”宋王偃忽然问道。

      蒙仲当然知道滕弘是谁,闻言回答道:“小子方才道出此计,大王难以置信,由此可见,滕国远不如陶邑,相信世人也如此认为这般优厚的条件,滕国君主仍不肯接受,那就是他理亏,此后大王声讨,可谓名正言顺再者,我宋国若提出此事,亦等同于向滕国释放善意,若最后仍难免战争,则滕人或会责怪其君主贪婪,而滕国君主,或亦会心中后悔,不像眼下,滕国自上而下万众一心,联合抗击宋兵。”

      听闻此言,宋王偃面上闪过一阵青白之色,旋即低声对惠盎说道:“惠盎,这是你的责失”

      惠盎满脸羞愧,讪讪地点了点头:“臣惭愧臣没有想到。”

      见此,蒙仲心中暗自感慨。

      他能理解宋王偃、惠盎这等人物竟没有想到这么简单的办法,其原因就在于人性想要“夺占”却难有“割舍”谁愿意将自己得到的东西再让出去呢

      然而世上有很多事就是这样,只要稍稍退后一步,那就是另外一番天地。

      就好比滕国这件事,若宋王偃能克制“夺占”的欲望,宋国可能不费一兵一足就能得到滕国那块土地,早早在那里部署好兵力,又岂会弄到眼下的下场,苦战两年余,却仍未彻底扫除滕国,甚至于,还促成了滕国上下一心抗拒宋国的局面。

      “这就是道家的智慧啊。”

      宋王偃感慨了一句,被蒙仲一番话说得心烦意乱的他,再也没有心情继续今日的筵席。

      筵席结束之后,仇赫告辞离去,而惠盎与蒙仲二人,则被宋王偃留了下来,后者领着二人漫步走在夜空下的宫廷。

      惠盎本以为宋王偃打算赏赐他义弟蒙仲什么,却没想到宋王偃将他们二人领到偏殿的走廊转角时,忽然转过身来问蒙仲道:“小子,据寡人所知,你祖父蒙舒、父亲蒙瞿、兄长蒙伯,皆亡于我国的战役,是故此番征兵才会由你前来你,恨寡人么”

      惠盎闻言一愣,惊愕地看向蒙仲,毕竟蒙仲并不曾告诉他祖父、父亲、兄长皆亡于战役的事。

      目视着眼前的宋王偃,蒙仲眼中闪过几丝复杂之色。

      良久,他缓缓张开嘴唇。

      “恨”

      第046章 宫筵三

      “阿仲”

      听到蒙仲低声说出那个“恨”字,惠盎心中一颤,连忙拱手对宋王偃说道:“大王,我弟他”

      然而,他的话却被宋王偃抬手打断了。

      只见宋王偃目视着蒙仲,口中徐徐对惠盎说道:“此子祖、父、兄三辈皆为我宋国役亡,寡人却听不得他对我言一声恨字,惠盎,寡人在你心中是那样昏昧的君主么”

      惠盎闻言一滞,仔细观察宋王偃的面色,见后者的确没有动怒,遂连忙说道:“臣下莽撞了,请大王恕罪。”

      宋王偃挥了挥手,示意惠盎不必在意,旋即,他目视着蒙仲点点头说道:“小子,你很有胆气,也很诚实。”

      说罢,他强行按上蒙仲的肩膀,拉着后者继续徐徐向前。

      期间,他用莫名的口吻说道:“如今的国人,想来仍惦记着我兄长吧你可知晓寡人的兄长是何人”

      蒙仲不明所以,点点头回答道:“乃「剔成肝」。”

      宋王偃闻言轻哼道:“什么剔成肝,是「司城罕」。”s:古字“肝”、“罕”音同通用,“司”与“剔”是一音之转,“城”与“成”也是声同通假,是故,剔成肝,即司城罕,也就是「子罕」,宋辟公时期的权臣。

      顿了顿,他继续说道:“当时我宋国的君主名「璧」,即你等所知的宋辟公。此人是一个昏君,当时三晋连年攻伐我宋国,侵占我国土地,以魏韩两国最为频繁,可「宋璧」那厮,却舍弃国都商丘,逃到彭城,大兴土木,重建宫殿,是故,我兄长夺了其君位,将其逐出了宋国。”

      “族中长辈对小子说起过这段历史。”

      蒙仲微微点了点头。

      听闻此言,宋王偃脸上露出几许嘲弄之色,冷笑道:“你族中长辈对你所言时,想必是将我兄称作明君吧”

      “难道不是么”蒙仲顺嘴问道。

      宋王偃摇了摇头,带着几分讥笑说道:“什么样的明君,会年年将我宋国的财富进贡于齐国,岁岁将我宋国的女人献给齐人去糟蹋呢”

      “”蒙仲微微皱了皱眉,因为他并未听说过类似的事。

      仿佛是猜到了蒙仲的想法,宋王偃晒然一笑,伸手搭在走廊旁的石栏雕柱上,语气沉重地说道:“我宋国,位于中原沃土之地,土地肥沃、水道众多,又有丘陵之利。商丘、彭、蒙邑北亳、夏邑、粟邑、谷丘南亳,无不是天下诸侯所垂涎的富邑,诚然有谋图霸业之基。而正因为此,楚国数百年来将我宋国视为必取之地我兄篡夺君位后,献媚于齐,使齐宋两国结盟,哼你道齐国是什么好东西曾经楚国强盛的时候,与齐国争锋,齐国遂扶持我宋国压制楚国,可后来,楚国衰弱,无力再与齐国交战,此时齐国便亲近楚国抗拒秦国,至于我宋国,则早已被视为拉拢楚国的牺牲罢了。”

      说到这里,他转头看了一眼蒙仲,沉声说道:“是故,寡人夺了我兄的君位,似这般软弱的君主,只会叫我宋国越来越虚弱,最终被齐楚魏韩诸国吞并。”

      “”蒙仲看着宋王偃,没有说话。

      此时,就见宋王偃回身面朝走廊下的殿前空地,稍稍抬起双手,沉声说道:“这是一个强者吞噬弱者的世道,仁义礼德全是虚妄之言法先王、遵仁义,穆公饮恨于泓水,而那些不守仁义礼数的呢赵、魏、韩三家平分了晋国,位列诸侯;田氏取代姜姓占据了齐国,传承至今大国兼并小国,强国兼并弱国,啊,这就是当今的世道。”

      说到这里,他转身面向蒙仲,沉声说道:“你祖、父、兄三辈人,皆为我宋国而死,寡人视其为忠于国、忠于君的猛士,若你因此恼恨寡人,寡人也不在意皆因你年纪尚幼而已,尚未看清楚当前的世道。但凡国与国之间的战争,有几个是仁义的孟子推崇王道、主张仁政,何为王道胜者为王、强者为尊,这即是恒古不变的王道”

      “”

      在旁,惠盎听到这里皱了皱眉,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而此时,却见宋王偃拍了拍蒙仲的肩膀,正色说道:“小子,寡人允许你憎恨着寡人,恨我者这世上千千万万,又岂是独有你一个待过些日子,你跟随王师抵达滕国后,你要仔细看看滕人,若我宋人不求自强,今日的滕人,即是宋人日后的下场。”

      说罢,他一挥袍袖,负手而去。

      惠盎拱手相送,而蒙仲则目视着宋王偃离开。

      不得不说他此刻的心情很是复杂,因为他发现宋王偃也并非是像宋辟公那样的昏君,反而

      战国大司马 分节阅读 33

      d是一位极有雄心壮志的君主,他攻伐滕国也不是为了满足个人的私欲即指抢夺滕国的宝物或者女子,而是为了使宋国变得更强盛,无需再向齐、楚等两国摇尾乞怜。

      “阿仲。”

      惠盎在旁的提醒,打断了蒙仲的思绪:“天色已晚,你我也先回府上吧。”

      “嗯。”

      蒙仲点点头,在离开前忍不住又瞧了一眼宋王偃离去的方向,若有所思地跟上了惠盎。

      当晚在惠盎府上的客房内,蒙仲躺在卧榻上辗转反侧。

      杀害了他兄长蒙伯的滕虎,是为了保护滕国的子民;而引发了这场战争的宋王偃,则是为了使宋国变强,这两者,究竟错在哪方

      还是说,他两者其实都没有错,错在这个“道亏”的世道

      不知不觉间,他竟是想了一宿。

      待等天亮后,蒙仲在知会过蒙虎几人后,便向惠盎提出了告辞,准备返回城外的族军。

      见蒙仲今日气色有些不佳,惠盎亦猜到可能昨晚没有睡好,毕竟他觉得,以宋王偃那番【创建和谐家园】裸的言辞,对于一名年仅十四岁的少年来说,冲击不可谓不大。

      更别说蒙仲还是道家【创建和谐家园】。

      道家【创建和谐家园】外出磨砺心性,一般都会对世道充满好感,认为世俗充斥美好的事物,结果当他们看到世俗的丑恶时,就难免会气愤填膺,甚至与愤世嫉俗,以至于最终像庄周那般隐居。

      于是,他叮嘱蒙仲道:“昨晚大王说的那些话,你莫要太放在心上,但但多少也要放些在心上。”

      以蒙仲的聪慧,当然能听懂惠盎这隐晦的提醒。

      在惠盎府山用过早饭后,蒙仲、蒙虎与他们五名族人,便向惠盎告辞离开。

      然而惠盎却亲自将其送到城门口,随后才前往王宫。

      在经过宫人的通报后,惠盎见到了宋王偃。

      “今早,我那位贤弟便已离开,回到城外其家族的军队去了。”拱了拱手,惠盎对宋王偃说道。

      “是么。”宋王偃随意应道。

      也不晓得是不是宿醉的关系,他看上去感觉有些头疼,是故一直用手托着额头。

      见惠盎用好奇的目光看着他,宋王偃便解释道:“昨晚寡人独自又喝了些酒。”说到这里,他感慨道:“易地,这真是一个不错的计策啊。”

      惠盎闻言点点头,诚恳地说道:“昨晚臣返回家中后,亦在反复思考这个计策,越想越觉得此计策颇为可行,只可惜”

      “只可惜太晚了。”

      宋王偃揉着额头淡淡说道。

      的确,若是在两年之前,在宋国讨伐滕国之前施行此计,哪怕宋国不能不费一兵一卒交换到滕国,亦能因此得到“名分”即声讨滕国的借口。

      而眼下,宋滕两国已相互视为仇寇一般,这招计策就没有什么用了。

      宋国眼下唯一能做的,即是动用大量兵力,强行攻陷滕城,为日后联合赵国、燕国讨伐齐国扫除障碍。

      无论有多少滕人或宋人因此而死,这场仗必将持续下去。

      “大王。”

      在稍微思忖了下后,惠盎拱手对宋王偃说道:“我弟兼道名两家之学,又通熟兵书,臣以为,若仅用于一卒子,未免太过屈才”

      听闻此言,宋王偃揉着额头的动作一顿,微皱着眉头看着惠盎说道:“你是希望寡人赐其官爵”

      “臣惶恐。”惠盎拱手拜道。

      宋王偃沉思了片刻,沉声说道:“诚然,寡人亦对此子颇有好感,且此子亦有才华,但他年纪太小,你说他通熟兵书,但世上通熟兵书却亡于战役者,不知几凡。攻伐滕国,乃我宋国当务之急,寡人不容许出现任何闪失。”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惠盎,语气一缓说道:“寡人知道你担忧此子这样吧,寡人允许你借势予他,回头你给景敾写一封信,叫他照顾照顾那小子即可。你惠盎的面子,景敾还会拒绝么但是不允许提及寡人,寡人不会赐予其权柄。”

      “多谢大王。”

      虽然没有得到最好的承诺,但惠盎已经心满意足,连忙拱手感谢。

      见此,宋王偃摆了摆手,轻笑着说道:“不必了,那小子确实是可造之材,理当予以区别若是日后他能擒杀滕虎为其兄报仇,寡人再赏赐于他。”

      “臣,代我弟先谢过大王。”

      惠盎拱手拜道。

      当日返回府邸后,惠盎便用竹简写了一封信,托人立刻送往滕国,交给军司马景敾。

      第047章 抵达滕国一

      就当惠盎这位值得信赖的义兄在宋王偃面前帮蒙仲争取官爵时,蒙仲已带着蒙虎与其他五位族人,返回了驻扎在城外的家族军队。

      值得一提的是,当蒙虎得知当他们不在军中的这几日,彭城内遣来不少年轻的女子“犒劳”他们这些甲士时,他悔地肠子都青了,那顿足捶胸的模样,看得蒙仲倍感羞耻,不动声色跟这家伙保持了些距离。

      其实这也难怪,毕竟蒙虎正值十四五的年纪,正是对女子抱有极大兴趣的时候。

      不过仅片刻之后,蒙虎便将这件事抛到了脑后,得意洋洋地在蒙鹜以及其余族人面前,讲述他们此番进城的经历,并着重描述了他们被惠盎视为上宾的待遇。

      不得不说,当时就连少宗主蒙鹜,脸上亦不觉露出了羡慕、向往的表情。

      要知道,惠盎那可是宋王偃身边的重臣,又是出自商丘、景亳一带,与蒙氏一族也称得上是乡邻,能与这样的俊杰攀上关系,自然叫人羡慕不已。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9 05: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