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惠盎还未开口,宋王偃身边就有一名目测四五十上下的男人笑着称赞道:“宋王勇猛不减当年啊。”
惠盎走上前,淡淡扫了一眼那名开口恭维宋王偃的男人,旋即拱手对宋王偃说道:“大王,臣恳请日后莫要再行此事。”
宋王偃听了后有些不高兴地说道:“莫非又是儒家那些人在嚼舌根么”
“非也。”惠盎正色说道:“此射天之礼,源自殷商之君武乙,武乙暴虐,并非明君,大王岂能效仿于他”
“惠盎,你休要听世人胡言乱语,他们晓得什么”
宋王偃不高兴地说道:“还有儒家那些人,至今还在说什么「天授周为天子」,此天命所归简直胡言乱语”
在此期间,蒙仲偷偷打量眼前这位宋国的君主,据他观测,宋王偃大概四五十的年纪,发须已略有些斑白,但面上气色却很好,体格健壮、孔武有力,与其说是君主,其实更符合带兵打仗的将军形象。
“大王”
惠盎还要再劝,却见宋王偃挥了挥手打断道:“行了行了,你这家伙就是扫兴。”
说罢,他目光一瞥,便看到了跟在惠盎身后的蒙仲,遂随口问道:“惠盎,这小子是谁”
见此,惠盎只能暂时作罢规劝君主的心思,转换了一下情绪,介绍蒙仲道:“此乃我弟。”
“你弟”
宋王偃愣了一下,一脸不可思议地问道:“你父亲不是早年就过世了么你何来弟弟”
此时惠盎便笑着解释道:“此子,乃庄夫子之【创建和谐家园】,蒙仲且庄夫子又代我族叔惠施教授此子名家之学,因此于情于理,此子都算是我弟。”
“庄夫子”方才恭维宋王偃的那名中年男子惊讶地问道,上下打量着蒙仲。
见此惠盎便为蒙仲介绍道:“阿仲,这位是我宋国国相,仇赫大夫。”
哦,原来他就是那个取代了惠盎阿兄作为宋相的赵人。
心中了然之余,蒙仲朝着仇赫拱了拱手:“小子见过仇大夫。”
话音刚落,就听身背后传来宋王偃的一声呵斥。
“好啊,你就是庄周那老物的【创建和谐家园】既是庄周的【创建和谐家园】,还敢出现在寡人面前”
蒙仲错愕地一转头,却见宋王偃不知何时已手持利剑,沉着脸咬牙切齿地看着自己。
第043章 宋王偃二
什么情况
见宋王偃手持明晃晃的利剑指着自己,纵使是蒙仲,一时间亦有些六神无主,下意识转头看向惠盎。
他不信惠盎会故意害他。
而此时,惠盎则对蒙仲露出了几丝看似有些无奈的笑容,并摇摇头示意蒙仲不必惊慌。
起初,蒙仲并不明白惠盎这是什么意思,直到宋王偃咬牙切齿地问了一句:“你惧不惧”
听到这话,蒙仲就隐隐有点猜到了:宋王偃,这是在吓唬他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是庄子的【创建和谐家园】,而庄子曾屡次拒绝宋王偃派去邀请其担任国相的使者,以宋王偃霸道的性格来说,真当他心中不生气么纵使他还不至于因为这事而对庄子怎样,但吓唬吓唬庄子的后辈【创建和谐家园】,这总没有什么吧
在明白过来后,蒙仲逐渐镇定下来,思索着该如何对应宋王偃的恐吓。
半晌后,他点点头说道:“小子心中惧怕,因为您这柄剑看上去很锋利。”
宋王偃闻言一愣,脸上饶有兴致地说道:“你这话颇为不甘啊你畏惧的,仅仅只是寡人手中的利剑么好”说罢,他将手中的利剑随手丢给随从,旋即又问道蒙仲道:“那么现在呢”
蒙仲回答道:“您还戴着我宋国君主的冠冕,穿着我宋国君主的衣袍,是故小子畏惧。”
宋王偃闻言笑着问道:“你是想说,你畏惧的是宋君,而并非戴偃,是这样吗”
“不。”
蒙仲摇摇头说道:“纵使大王摘掉冠冕、脱掉王袍,混迹于民,小子见到仍然会感到畏惧,因为您是这样,小子是这样。”他比划了一下二人在身高与体魄上的差距,然后又平静地说道:“您单凭身高体格上的差距,就足以使小子畏惧,又何必持剑恐吓呢再者,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真能让您感到愉悦么”
话音落下,周围鸦雀无声,惠盎的表情从最初的无奈,已经变成了眼下的好笑,而宋相仇赫,则看着蒙仲平静的面色暗暗称奇。
至于宋王偃本人,则是在听了蒙仲的回答后半晌没有回过神来。
足足半晌,他这才问惠盎道:“惠盎,寡人是被这小子说教了么”
“非也。”惠盎忍着笑说道:“此子回答了大王您,他说他畏惧大王您。”
“可寡人听到的,可不是这么回事啊。”
话是这么说,但宋王偃脸上却无恼怒之色,笑着对蒙仲道:“小子,看在惠盎的面子上,寡人就饶过你,否则,单凭你是庄周那老物的【创建和谐家园】,寡人就要”他停顿了一下,这才不痛不痒地说道:“就要好好教训你,挫一挫那庄周的气焰。”
蒙仲眨了眨眼睛,没有说话,因为他感觉宋王偃对庄子的“恨”,实际上就是求贤不得的怨气罢了。
这不,明明上句话还要“教训”蒙仲一下,结果宋王偃的下一句,便是询问蒙仲有没有兴趣当官。
可能是担心蒙仲拒绝而使宋王偃不快,惠盎在旁解释道:“大王,我弟这次入世历练,您知道,道家【创建和谐家园】对于仕途从来漠不关心,他们只在意自己的德行。”
“唔。”宋王偃点点头,称赞道:“寡人知道,宋銒也好,庄周也好,道家【创建和谐家园】素来如此,远非儒家那帮人可比。”
从他的语气中不难看出,他对儒家的印象并不好。
而事实上,宋王偃曾经与儒家的关系并不差,想当初儒家圣贤孟子路径宋国时,宋王偃还曾派人送上资金,资助孟子周游各国,而孟子在他的言论中,亦称呼宋王偃为“宋王”,并无贬责。
哪怕是后来宋王偃“大逆不道”地自称为王,孟子也没有对此说什么,甚至于还对【创建和谐家园】「万章」说:宋王不行仁政便罢了,如果行仁政,普天下的人都将仰起头来盼望他,要拥护他做自己的君主;齐、楚两国尽管强大,有什么可怕的呢
由此可见,宋王偃与孟子的关系其实还是不错的。
不过最近两年,由于宋国攻伐滕国,使一部分儒家【创建和谐家园】感到不快,以至于陆续传开“桀纣再世”的谣言,抹黑宋王偃的名声,而宋王偃也是看在孟子、惠盎等人的面子上,看在儒家的名气上,才没有理会那些口无遮拦的儒家【创建和谐家园】。
但是在心底,他自然会感到厌恶。
由于蒙仲乃是庄子的【创建和谐家园】,且又是惠盎引荐而来,因此,宋王偃并没有在意此子在旁,领着惠盎、仇赫二人一边在校场中散步,一边就当前的战况做出讨论。
讨论的事项很简单,即齐国派来了“调解”的使者,希望宋、滕两国罢战,同时在私下给宋国许诺了些好处,希望拉拢宋国背弃与赵国的盟约,转投齐国,帮着齐国牵制赵国最起码要求宋国保持中立。
而目前在宋国担任国相的仇赫,他是赵国派来的,在得知此事后,当然要劝阻宋国倒戈齐国,否则,非但赵王雍筹备攻伐中山国的计划得搁浅,甚至于赵国还要面临「齐宋」两国的夹攻之势。
因此,仇赫希望宋国尽快铲灭滕国,毕竟滕国一旦灭亡,宋国的兵力便可以部署到「南湖微山湖」的北侧,对齐鲁两国以及齐国的薛邑造成无可估量的威胁,齐国在感到威胁的情况下,很有可
战国大司马 分节阅读 31
d能与宋国爆发战争,这就变相转移了赵国的压力,使赵国能毫无顾虑地进攻中山国,拔除这根如鲠在喉的鱼刺。
但宋王偃呢,他虽然不舍得放弃即将得手的滕国,但也不希望与齐国撕破脸皮,毕竟宋国单独面对齐国还是非常吃力的,更别说还是为了赵国攻伐中山国的目的。
因此,宋王偃希望赵国尽快攻伐中山国,这样一来,齐国将同时面对「赵伐中山」、「宋国伐滕」这两桩事,纵使派兵援助,赵宋两国也是分担压力,这样就避免了宋国单独面对齐国。
当然,宋王偃自己没有开口,他是通过惠盎表达了这个意思。
然而,仇赫还是在一个劲地劝说,宋王偃可能是听着烦了,忽然询问蒙仲道:“小子,你怎么认为”
宋王偃的本意是想打断仇赫的话,再者,蒙仲亦是宋国人,想来会为宋国说话。
没想到,蒙仲在思索了一下后说道:“曾经在定陶,有郑、王二人一起行商,他二人始终很和睦,将生意做得很大,后来有人便问:你二人是怎样做到和睦相处
郑、王二人便回答道:我不做损占他利益的事,他也不做损占我利益的事,公平分配利益所得,所以我们的合作才会长久。”
惠盎在旁听到这话,微微点了点头。
而宋王偃,则是略带惊讶地看了一眼蒙仲,不得不说,蒙仲所说的这番话,大大超乎了他的预计。
不过他的反应很快,闻言后哈哈笑道:“不错,说得对,凡事都要讲究公平,只有这样,双方的合作才会长久仇赫,你以为呢”
仇赫微微皱着眉头看了一眼蒙仲,碍于对方是庄子的【创建和谐家园】,又是惠盎的义弟,自然不好说什么,干笑了两声道:“物易售卖,岂能与国之大事相提并论”
宋王偃闻言朝着蒙仲努了努嘴,问道:“小子,你说呢”
蒙仲平静地说道:“老子曾在道德经中言道,「治大国、若烹小鲜」,庖厨之事,竟能与治国相提并论由此可见,有些道理是可以通用的。”
“唔”
宋王偃故作沉吟,斜着眼瞥了一眼仇赫,见后者皱着眉头仿佛在苦思冥想,心下暗乐。
而在旁的惠盎,他看向仇赫的眼中就全然是嘲讽之色了。
在惠盎看来,他新认的弟弟蒙仲那是什么人那是庄子的入室【创建和谐家园】、惠子的代收【创建和谐家园】,学的是道、名两家的知识,皆是普天之下最善辩论的学术之一,你跟他辩
心中暗讽之余,惠盎亦瞧了一眼蒙仲,他感觉地出来,尽管学的是道名两家,但蒙仲的“辩”,更多偏向道家,也就是用道理去说服人,而不像名家,只是用言论堵住人的嘴。
看来庄夫子对此子果真是下了很大心血啊。
惠盎暗自想道。
当日,由于蒙仲的搅局,仇赫最终没能说服宋王偃尽快攻略滕国,连带着在此之后「怂恿宋国进攻薛地」的打算也没能说出口。
当然,这与蒙仲无关,他只是恰逢其会说了几句公道话而已,也没有因为他是宋人就偏袒宋国,仇赫也不好指责他什么。
当日下午,待回到惠盎的府邸后,蒙仲便向惠盎提出了告辞,准备返回军中。
然而就在这时,忽然有府上的家仆来报,说宋王偃派人邀请惠盎进宫赴宴,且点名要惠盎带上蒙仲。
当时惠盎笑着说道:“想必是大王要以今日之事赏赐你。”
然而就在惠盎说这话的时候,宋王偃正在王宫内,手捧着一份竹简观阅着。
只见竹简上写道:蒙仲,景亳蒙人,祖蒙舒,甲士,亡于齐役;父蒙瞿,甲士,亡于魏役;兄蒙伯,甲士,亡于滕役
“”
宋王偃缓缓收起竹简,回忆着今日初见蒙仲时,后者曾偷偷打量自己时的那个眼神。
起初他还以为那是此子对君主好奇的目光,但眼下看来,恐怕并非如此。
“是想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君主,使你祖父、父亲、兄长先后皆亡于战场么”
喃喃自语了一句,宋王偃坐在一张矮桌前,双手十指交叉搁在口唇与下颌的位置,闭着双目若有所思。
第044章 宫筵一
大约在酉时前后,惠盎便带着蒙仲乘坐马车前往王宫赴宴。
此时天色正渐渐暗下来,王宫内的卫士们正在逐一点燃宫内道路附近的火灯、火鼎与火盆,用油与木柴燃烧的光亮,将王宫照亮。
蒙仲私底下猜测,王宫这一晚所消费的油与木柴,可能足够他蒙氏乡邑一个月的消耗。
这些,亦是夫子所【创建和谐家园】的“多余”的东西吧
蒙仲心中暗暗想道。
然而这些心里话,他并没有告诉惠盎,因为他觉得没有意义。
不多时,蒙仲跟着惠盎来到了一座主殿的大殿前,在一名谒者的带领下,迈步走入殿内。
作为王宫的主殿,这座宫殿自然是宏伟气派,单单殿内殿外的柱子,或就需要二人合抱,更不必说殿内的雕物与饰物,很难想象当年宋辟公在修建整座王宫时,究竟消耗了宋国多大的财力。
此时在殿内,早已有人坐在一张案几后,不是别人,正是宋国的国相仇赫。
当他转头看到惠盎与蒙仲二人走入殿内时,虽然面色并未有所改变,但却稍稍皱了一下眉头,尤其是当他看到蒙仲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