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我要做皇帝》-第32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韩安国就不必说了。

        像是枚乘、严忌,甚至连司马相如都在刘武手底下混过。

        只是这些人刘德都不怎么在意。

        后来的事实已经证明,韩安国在平定吴楚之乱后在军事上已经江郎才尽,或者说跟不上时代发展了,所以迅速被新兴的军事天才卫青霍去病淘汰。

        枚乘、严忌、司马相如,这些人写写文章倒是不错,具体办起事情来就有些不足了。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都不是什么好鸟,典型的墙头草。

        韩安国倒还算尽职尽责,起码对得起刘武对他的看重,至少韩安国转换阵营前还帮刘武摆平了窦太后。

        但枚乘、严忌、司马相如却是一看风声不对就抛下刘武跑路了。

        只有像张羽这样不离不弃的忠臣,才真正叫刘德眼红心热。

        张羽这样的武将,能力有,没能力的人不可能守得住棘壁。忠心也足够,就算后来梁国一分为五,新王刘买也是个纨绔子,但张羽还是坚决的留守梁国,为死去的君主尽忠。

        有时候人就是这样的矛盾。

        就像现在刘德明明知道张羽不可能效忠他,韩安国、司马相如这些人才是刘德可以争取的。

        但是刘德还是免不了生出一些亲近之心。

        反倒是对韩安国、司马相如等人有些厌烦。

        这大约就是上位者的通病了,总是喜欢忠臣孝子,哪怕明明对方有可能对自己本身构成威胁……

        “下臣梁国睢阳都尉张羽奉我家大王之命,请殿下于明日晚间,前往梁王府邸赴宴……”张羽的声音打断了刘德的回忆与思绪,他从怀里取出一份鎏金的请帖,递给刘德。

        刘德接过请帖,点点头,和颜悦色地问道:“皇叔可是要回睢阳了?”

        算算时间,前世刘武也应该是在这几天向便宜老爹请辞的,只不过后来老太后说什么不都愿意放刘武回睢阳,强行又留了刘武在长安两三个月。

        刘德不相信这种事情刘武事前没跟窦太后商量过。

        既然如此,那么……

        刘德看了看手上的请帖。

        心里不禁叹了口气,这世道真是越来越坏了,连刘武这种文青都开始演戏了……

        这戏演给谁看?

        毋庸置疑是演给那些在朝廷里上跳下窜呼吁着“梁王尽早之国”的中正大臣看的,好方便堵住那些人的嘴。

        “回殿下,我家大王今早已经向陛下递出辞表,只等天子恩准,就将启程回国……”张羽答道。

        “呵呵……”刘德不置可否的笑了笑,这骗谁呢!刘武真要走的话,作为刘武的亲信大将,张羽哪里还有什么闲工夫来给他送请帖,还不得忙着准备一路上的护卫工作以及王驾在路上的行程与落脚之地?当然,这种事情怎么可能说破!刘德笑道:“请将军回禀皇叔,小子届时一定赴宴!”

        “诺!”张羽再一叩首,然后站起来,挺直腰杆道:“下臣告退……”

        望着张羽远去的背影,刘德叹了口气,道:“真忠臣啊!好汉子啊!也不知我将来手下能有几人如这张羽一般……”

        想想刘德自己都觉得不太可能……

        就算做了皇帝,下面的臣子又怎么可能真的忠心不二?

        真以为手下全部都是忠心值Max的全部都是悲剧。

        像崇祯啊杨广啊都是死在这上面的。

        所以,刘德觉得自己还是现实一点比较好。

        要当皇帝,就必须先知道,自己就是孤家寡人一个,谁都不能太信!

        ……

        乘着马车出了宫,刘德先去了薄戎奴给他的宅子。

        在哪里,刘德看到张汤正领着七八个人在一起商议事情。

        见到刘德过来,张汤连忙起身,跪拜道:“小臣张汤拜见殿下!”

        其他人也连忙跪拜道:“小人等拜见殿下……”

        “都起来吧……”刘德挥挥手,将这些人一个个全部扶起来,同时还问了他们的名讳与籍贯,并将之牢牢记在心里。

        这是一个统治者的必修课。

        像是刘德的便宜老爹满朝上下文武大臣包括各大臣手下的佐官与重要的部门的属官,但凡秩比八百石以上的,没有他记不住的,甚至有些只见过一面的侍中、谒者一类的小官,他能准确的叫出对方的名字,还知道他的籍贯以及曾经做过的事情。

        刘德祖父刘恒就更夸张了,他甚至能记得一个曾为他拉过马的下人的名字……

        所以,他们成就了文景盛世。

      第50章 厚颜【创建和谐家园】

        刘德坐到上首的主位,然后拱手道:“诸君请坐下来说话吧……”

        众人这才分别坐到两侧。

        刘德稍微观察了一下,这些人的位置和先后入座的顺序都是有讲究的,不是胡乱来的。

        张汤是第一个入座,并跪坐在左侧的第一个席位上的,然后,是一个叫田甲的年轻人,再然后是一个名叫燕九的魁梧大汉……

        看的出来,在这个小群体里,已经产生了上下秩序,并且形成了一定的组织能力。

        这就意味着,这个小集体已经初步具备了战斗力。

        “张卿!”刘德待全部都坐下来后问道:“怎么样?可还有什么地方需要我帮忙的?”

        刘彻出列拜道:“回殿下,臣等已经整装待发,只待殿下发号施令!”

        刘德抚掌道:“善!那就按照卿想的去做吧!”

        辟阳侯,必须死!

        他不死,怎么显得刘德的手段?

        刘德又道:“另外我这次来,还另有事情……”

        说到这里,刘德也有些不好意思了。

        但没办法,他现在手底下能依靠的就只有张汤这么一个人,先不管他有没有三头六臂吧,赶鸭子上架再说!

        刘德从怀里取出一叠帛书,让张汤过来拿了,道:“这是我想出来的一个点子,卿按照这上面所写的步骤,去长安城外的长陵皇庄里,督促工匠们尽快将我所要的白纸制造出来……”

        刘德想了想,道:“最好是在下月中旬之前就把合格的白纸造出来!”

        下个月就是便宜老爹的大寿,那时候要是能拿出白纸作为献礼,那么,怎么也能加分了。

        张汤接过帛书,看了看,就拱手拜道:“诺,臣一定尽力而为!”

        这种监督工匠,督促工程的事情,根本难不倒法家【创建和谐家园】。

        要知道连长城,秦始皇陵、阿房宫这种超级工程都是在法家的官僚的监督与督促下建造完成的。

        诸子百家里法家最擅长的也是工程建设。

        白纸可以交给张汤,让他派人去监督、督促,但是铸币却不能交给他了。

        财权与人事权是任何政治团体的核心,只能由刘德自己亲自掌握,交给其他任何人都不行!

        刘德就又听了下张汤的计划。

        感觉张汤虽然年轻,但是办事还是很稳当。

        按照张汤的计划,他是会先派人盯着辟阳侯在槐市里的商铺产业,记住每日常常进出的人,再从那些人里找到突破口。

        这已经接近后世的刑侦手段了。

        但是,还是些瑕疵的。

        刘德听完张汤等人的计划后,道:“谋划已经很不错了,但是,有些细节方面,还是需要加强!”

        “请殿下指教!”张汤低头道,但心里却是有些不在意的,因为他觉得他的计划已经很完美了,再说刘德不过是个皇子,再强能比他这个吃刑侦饭的法家强?

        刘德道:“卿这计划好虽好,但忘了一个本质,辟阳侯早有不臣之心,私蓄武士、私藏兵器也不是一日了,这样的贼子必然做贼心虚,以卿的计划,难免会打草惊蛇,所以,卿的人在没有确凿证据前,绝对不要太过接近辟阳侯的产业,就算监视,也该是在其产业附近的商铺阁楼中,假装典当东西,若有可能,盘下一个商铺作为监视点也是不错的!”

        “至于钱的问题,卿等不须担心,我会再拨五百金给卿作为经费!”刘德摆摆手制止了张汤要说话的动作。

        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只要能扳倒辟阳侯,现在的付出都会得到补偿。

        “殿下圣明!”对此张汤等人齐齐拜下道。

        同时,在这些人心里,从此在也不敢小觑刘德了——作为一个皇子,竟然连刑侦方面都懂一些,以后要是想耍小聪明,就要悠着点了,万一要是聪明反被聪明误,那岂不悲剧?

        ……

        刘德出了宅子,就坐上马车,来到了长安城外的南陵,南陵因为是新置,道路颇为颠簸,花了一些功夫,刘德才找到了那个邓通建在这里的铸币作坊。

        持着皇家的信符,加上还有少府签发的公文,特别是刘德左右还护卫着一队用于保护他安全的禁军。

        几乎只是立刻,这作坊管事的监工就连滚带爬的出来见他了。

        “小人郑全拜见殿下!”

        “起来吧……”刘德从马车上下,淡淡的道。

        在来的路上,刘德就已经看过了从少府那里拿的档案了。

        这个位于南陵城郊的铸钱作坊,在少府的档案里是称之为甲二,负责监督这作坊运作的是少府金布曹下面的一个百石小官,名叫郑叔,据说还是当初战国有名的大工程师,主持修建了郑国渠的郑国的后代。

        现在看来,这位郑叔今天是没在这作坊值班的。

        而这个叫郑全的人,少府档案也略提了一句,只说是监工,其他的就没有了。

        刘德将少府的公文丢给那郑全道:“从今日起,这作坊上上下下,所有人等,必须皆听我号令,不得违背,否则军法从事!”

        对于这些小吏,刘德就没必要客气了。

        刘德自是知道,像少府名下的作坊,除了军工作坊因为关系到军方,实行了继承自秦代的“物勒工名”制度,所以猫腻很少,没有人敢偷工减料。

        其他地方的话,那就是个筛子啊!

        不止皇亲国戚拼命的挖墙脚打秋风,就是少府层层级级的官僚也是上下其手,一个个吃的满肚肥肠,下面的胥吏跟监工当然也就跟着有样学样了。

        像这种铸钱作坊更是到处都是漏洞!

        各种火耗亏空也就罢了,往钱里掺杂铁跟铅,再把省下来的铜铸成新钱,偷偷塞进自己兜里,才是常态。

        之前的事情,刘德懒得去管,也管不了。

        但是,从他接手这作坊开始,就不能允许再发生这种事情了。

        为此,刘德甚至是从薄皇后那里请了一道手令,从李信那里调来了两个亲信宦官,刘德是计划让这两个宦官帮他盯着这作坊今后的铸造。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1/29 04: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