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赵俊生分别与他们认识了一番,除去原料混合配比作坊和成品储存仓库的头头是花家堡堡丁当任之外,这里一共有五个人,分别是纺纱作坊工头、织布作坊的工头、染布作坊工头、裁剪和缝纫作坊工头,质检工头、护卫队长。
其中纺纱作坊、织布作坊、裁剪和缝纫作坊、质检等这四个工头都是女人,染布作坊工头和护卫队长是男子,两人还都是孔武有力的人。
赵俊生对风三和护卫队长说道:“找泥瓦匠把这几个作坊的围墙都打通,原料和半成品、成品之间的进出都从这几个通道进出,护卫队长要派人在通道处把手,只许运送原料的人进出,不许不同作坊之间的女工和男工相互串门,抓住一次扣工钱,抓住两次辞退!不许女工和男工、包括护卫队员之间在作坊之内私会,更不许男工或护卫队员调戏女工,一经发现,送官查办!”
赵俊生拿出一张白纸写的章程递给风三,“从今天起,制衣作坊正式更名为制衣厂,下辖原料混合配比作坊、纺纱作坊、织布作坊、裁剪和缝纫作坊、成品储存仓库、质检组、护卫队!制衣厂的章程,我已经写好了,按照上面写的规矩来,谁违反了,就按照既定规矩处罚!”
“是,姑爷!”风三答应,接过写满章程的白纸。
赵俊生问道:“按照现在的进度,你们估计还需要多久能出成品?完成五千件成品还需要多长时间?”
风三回答道:“小人跟他们几个商量估算了一下,出成品大约还需要三到五天的时间,给布料染色这一环节无法缩短时间,如果天气好,可能缩短到三天,但天气如果不好,可能需要五天,完成五千件成品大约需要一个月!”
赵俊生点点头道:“尽量加快进度、缩短时间!要把裁剪和缝纫作坊的工序进行拆分,有人专门负责裁剪,有人专门负责缝制裤腰,有人专门缝制裤管,有人专门负责熨烫,各个工序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完成,形成流水式作业,其他各个作坊的工序也可以照此办理,如此可以节省时间!”
这样真的可以节省时间吗?风三没有见过,心中有些怀疑,不过他还是答应道:“是,一切按照姑爷的吩咐去做!”
赵俊生回到铺子,来到后院自己的房查阅了关于法曹的相关典籍,不查不知道,一查才知道从汉朝开始,法曹的职责就是掌管驿站邮传之事,曹魏两晋的官制也大多沿用汉朝,纵然有一些改变,改变也不大,北魏是鲜卑人建立的,中央朝廷的官制初期还是沿袭了鲜卑人的制度,但地方官制基本是照抄晋朝。
管驿站邮传?这么说来,法曹不就是邮政局吗?我这个法曹掾就是邮政局长?我,还以为是多大的官呢!
赵俊生诽腹不已,心里头凉了半截!
不过赵俊生马上想起两个月后皇帝就要南巡的事情,如果在这段时间之内能把整个梁郡境内的驿站整顿一番,让皇帝看见梁郡境内的驿站与其他州郡的驿站有着本质的不同,这也是一个政绩亮点。
四年前,黄河以南还是南朝刘宋控制地盘,北魏与刘宋在这里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事,
各地破坏严重,驿站邮传系统也不例外,很多驿兵都跑了,驿站的房屋院落破败,储存的粮食等物资都被抢掠一空,估计马匹也剩下不了多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可想而知上下级官府和平级官府之间的公文信件往来需要花费的时间有多长。
赵俊生暗自琢磨了一番,心里有了一番计较,他很清楚想要在北魏生活是很不易的,北魏是鲜卑人当权,鲜卑贵族、将领和官员对汉民百姓们剥削有多严重,甚至连【创建和谐家园】官员和武将们都经常遭到鲜卑贵族和官员的欺凌、毒打,即便是如今的皇帝拓跋焘在位期间是北魏最为繁盛时期,全国各地每年发生的农民起义都数不胜数。
想要在北魏活得好,活得相对安全一些,就要掌握足够的权力,如今他已经是一个官,接下来就要一步一步往上爬。
次日上午,赵俊生穿着官府、带着官帽,骑着马来到了太守府报到。
“下官赵俊生拜见将军,拜见各位大人,特来报到上任,请将军安排公务!”赵俊生来到太守府大堂向万度归拱手作揖道。
万度归点点头,对主薄甄扬吩咐道:“甄大人,就由你带赵俊生前往法曹上任吧!”
“是,将军!”主薄甄扬答应,对赵俊生招呼道:“赵大人,跟本官走吧,本官带你去见见同僚和下属!”
“是,劳烦大人了!”
赵俊生跟着甄扬在太守府内的各个衙门班房转了一圈,与各班房的官员互相认识了一番。太守的佐官有郡丞和郡尉,分别协助管理政务和城防郡兵军务,太守之下有五个权势部门,分别是贼曹、门下督、功曹、主薄和主记,是为门下五吏,另外还有其他几个部门,但重要性不及这五个部门,而法曹就是其中之一。
赵俊生最后跟着甄扬来到了法曹的班房,正在当班的官吏们看见甄扬带着一个年轻官员走进来,纷纷起身走过来堆起笑脸行礼作揖:“拜见甄大人!”
甄扬抬抬手笑道:“诸位都免礼吧,本官受将军之命带新任法曹掾赵大人前来上任,按照朝廷最新的规定,郡县衙门各曹主事之人的官名由掾更名为参军,日后法曹掾就更名为法曹参军,诸位还不快拜见你们的顶头上司参军大人?”
此时南朝刘宋的官制之中,郡县下属的各曹主官名称都是参军,北魏中央朝廷已经下令各地正在逐步采纳。
众官吏目光惊异的看向赵俊生,有些人的目光带着怀疑,有些目光带着轻蔑,更有人的目光带着不屑和不在乎。
赵俊生强制镇定,瞪大眼睛盯着这些人。
众官吏在他的注视下,迟疑了一番又纷纷上前作揖行礼道:“卑职等拜见参军大人!”
赵俊生脸上浮现出笑容,说道:“本官初来乍到,对本曹之下的诸多事务还不甚了解,日后还望诸位多多建言,本官若做得有不妥之处,也还请诸位多多提醒!”
众官吏用参差不齐的声音道:“不敢、不敢!”
敷衍,一个个都在敷衍!赵俊生看得明白,他知道想要在这个法曹衙门待下去只怕不会太过安逸,下属当中肯定有人不配合,接下来他就要抖擞精神准备在这官场上厮杀一番了。
第47章 第一把火
亏得昨日做了一番功课,对官府衙门下属机构做了一番了解,赵俊生送走甄扬之后对班房内的众人吩咐道:“吏们各归其位!”
吏就是办理文的普通工作人员,没有官职,众吏听了赵俊生的话纷纷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现场留下了四个人,其中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小官对赵俊生作揖鞠躬,堆起笑脸献媚道:“参军,属下是令史裴进,您有任何事情只管吩咐下官!”
令史是掌管、办理文的低级属员,是这些吏们的顶头上司,相当于办公室主任。
赵俊生点点头,问道:“裴进啊,本官的班房在哪儿?”
“在最里面一间,参军请跟属下来!”裴进躬着腰,伸手指向最里面一间房,说完先走过去在前面引路。
赵俊生用眼睛扫了剩下三人一眼,丢下一句:“尔等过来一下!”
这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直到赵俊生走进了最里面的班房才有一个先迈步走向里间,剩下两个人也只好依次跟了过去。
“参军,这班房每日都有人擦拭打扫得干干净净,就等新官上任,终于把您给盼来了!”裴进溜须拍马,逢迎讨好,惹得刚刚走进来的三个官员一脸的鄙视。
赵俊生在案桌后跪坐,对裴进道:“裴进啊,本官要看看法曹属下所有人的档案,你去调过来!”
“是、是,属下马上去拿!”裴进答应,弓着腰退出了房间。
赵俊生看了看案桌上,除了笔墨砚台和一叠的纸张,还有空白竹简和空白的木简,这时他才明白,随着造纸术的发明,此时官府公文往来已经开始大量使用纸张,但一些重要的文、上疏仍然使用竹简和木简。
赵俊生抬起头看向面前三个人,他也不出声,就这样面无表情的看着他们,直到看得他们把目光移向他处。
左边一人承受不住这种压力,张开双臂拱手作揖行礼:“属下左令史曹先云拜见参军!”
见曹先云行礼参拜,另外两人犹豫了一下,也只好依次站出来见礼。
“属下中令史刘光拜见参军!”
“属下右令史贾干拜见参军!”
左、中、右令史是赵俊生这个参军的直接下属,他们手里掌握的权力可不小。
赵俊生看着三人说道:“都说说自己的职权吧,都管着哪些事务!曹先云,你先来!”
曹先云只好先说道:“属下管法曹下属各县各驿房舍、土地、仓库等产业!”
赵俊生看向中间的刘光,刘光没有丝毫下属对上官的恭敬,硬邦邦的说道:“属下管着各驿驿卒及操练事宜!”
赵俊生又看向右边的贾干,贾干的神色和态度有所变化,刘光有后台撑腰,所以不怕赵俊生,但他没有,尽管他的资历老,可他还是不敢跟赵俊生这个新上任的上司硬顶,拱手躬身道:“属下管着各驿车马和公文信件往来!”
赵俊生这时才知道此时驿站不叫驿站,就叫驿,没有站字。难怪史上每每提到某某驿,后面都没有一个站字,例如马嵬驿、陈桥驿,驿字后面加站是元朝时才出现的。
赵俊生拿起案桌一卷竹简打开看了看,上面记载着整个梁郡的驿站情况,驿站数目、规模大小,间隔距离,他抬头问曹先云:“整个梁郡一共各有驿几何?每驿相隔多远?”
曹先云脸色一僵,迟疑了一下,呐呐道:“似乎有四十二驿,还是四十驿?两驿之间相隔三十里!”
“一共是五十一驿!”赵俊生说完,挥手猛的一拍案桌,吓得面前三人一大跳,他大怒道:“你作为主管整个郡内各驿房舍、土地、仓库的官员,竟然连全郡有多少驿都不知道
,你脑子里装的都是屎吗?你在本官眼里完全不称职,你的心思是不是不在这里,还是打算另谋出路?若是如此,本官成全你!立马收拾东西,滚蛋!”
曹先云顿时面无人色,噗通一声跪在地上乞求:“属下知错了,再也不敢了,请参军绕了属下这一回吧,从今以后,属下对参军马首是瞻,唯命是从!”
赵俊生却没理他,也没叫他起来,而是看着中间的刘光问道:“全郡有驿卒几何?”
刘光吸取了曹先云的教训,张口就回答:“两百六十人!”
“每个驿卒月俸几何?”
“斗!”
“几日一操练?一次操练几个时辰?”
“每日皆操练,每次操练四个时辰?”
赵俊生心中冷笑,每日皆操练?完全是他吗的扯淡,一个月总有一两天休息时间吧?就算北魏的战兵,在粮草充足的情况下,每天也不可能有四个时辰的操练时间,因统兵大将大多都是蛮族将领,军队军纪松散,操练时间根本就达不到标准。各地郡兵、县兵的操练就更达不到规定的标准,因军纪松散、粮草军饷远不及战兵,操练时间大大缩短。
赵俊生起身走到刘光面前沉声道:“本官不日就会带人去巡视各驿,若经过统计没有二百六十人,缺多少人,全由你补上,他们的月俸等开支全部由你承担!若是超出二百六十人,超出人数的驿卒的开销也由你承担,你若不承担,就从你俸禄中扣除!本官会询问各驿驿卒关于他们的操练情况,若是他们说的与你说的有所出入,本官会让你明白在本官面前信口雌黄的后果有多严重!”
刘光听了这番话,脸色一连数变,冷声道:“参军,做事何必做得这么绝?属下的舅舅乃是郡丞吴祯······”
赵俊生打断刘光,把脸凑到他面前说道:“本官明白了,你所倚仗的是你的舅舅吴郡丞,难怪你对本官不屑一顾,你以为你有吴郡丞撑腰就可以不把本官放在眼里?本官就应该对你有所忌惮,不敢把你怎么样?本官告诉你,若你不想被本官整得在这班房混不下去就给本官老老实实的!最好不要被本官抓住把柄,否则本官会让你吃不了兜着走!”
这时令史裴进抱着几捆竹简小心翼翼走进来禀报道:“参军,您要的人员档案拿来了!”说完放在了案桌上。
赵俊生对裴进道:“裴进,告诉外面所有人,【创建和谐家园】!本官有话要讲,你们几个也去!”
“是!”
裴进立即出去通知各吏【创建和谐家园】,曹先云、刘光和贾干也互相看了一眼之后依次退了出去。
赵俊生看了一会儿法曹下属的人事档案,裴进就走进来行礼道:“参军,所有人员已经【创建和谐家园】完毕!”
赵俊生问道:“每日何时点卯当班?何时下值?”
“回参军,夏天是辰时点卯,酉时三刻下值;冬天是辰时三刻点卯,酉时下值;每十日休息一日,与其他各曹班房是一样的!”裴进回答道。
赵俊生摸了摸下巴问道:“点卯执行得如何?当班期间人员私自外出情况是否严重?”
“这······”裴进的眼神有些躲闪,犹豫了一下没有回答。
“明白了,走吧!”赵俊生起身向外面走去。
第48章 刺头
四个令史和吏们已经在大班房中间聚拢,但却是东边站一个,西边坐一个,还有人聚在一起低声议论。
赵俊生走出来用目光一扫,喝道:“一个个懒懒散散的,成何体统婆?你们是朝廷公职人员,看看你们,一没站相、二没坐相,与街面上那些地痞青皮有何区别?都听好了,在本官面前从左到右、从高到矮站成两排,令史站前面,文和吏站后面!”
裴进立马招呼众人:“还不快按照参军的吩咐做?快快快,手脚麻利点!”
文和吏们的动作要比几个令史快得多,他们很快就在裴进的招呼下从高到矮站成了一排,四个令史也不敢在这个时候触霉头,很快也在前面站好,毕竟是新官上任,惹毛了这位新上任的上司,只怕没有好果子吃。
裴进献媚式的笑道:“所有人都到了,请参军训示!”
赵俊生现在总算明白为什么领导们都喜欢听话和会来事的下属了,这是在维护他的权威。
他看着法曹这一干人等说道:“诸位都知道咱们这位太守不是文官,而是武将。当今天下并不太平,南有刘宋,北有柔然,东有北燕,西有胡夏残余势力、北凉、西秦、仇池、西凉、吐谷浑诸国,这仗还有得打,咱们万将军迟早是要带兵打仗去的,出征之前肯定要挑选官吏随军而行,到时候如果选中了你们,以你们现在这副身板能不能吃得消?看看你们,一个个不是骨瘦如柴,就是肥头大耳,肚子比孕妇的都大,只怕骑马跑不了两天就得颠死在马背上!所以,为了防范于未然,也为了你们的小命着想,本官决定从明日开始,所有人提前两刻钟到堂点卯,点卯之后咱们操练两刻钟,既不耽搁当班处理公务,也不影响其他各曹班房,还能把你们的身体操练得强壮!”
“当然,点卯时你可以迟到,也可以不来。但是本官把话撩在这儿,迟到一次扣除半个月月俸,迟到两次扣除一个月月俸,迟到三次停职反省三个月,三个月之后本官可不敢保证这里还有没有你的位置!”
“裴进!”
裴进听见赵俊生叫他,立即弯腰道:“属下在!”
赵俊生吩咐道:“明日一早提前两刻钟到府衙门口,由你进行登记,谁来了谁迟到谁没来,都给本官记清楚了,点卯完毕之后,由你来主持,按照现在的队形整队【创建和谐家园】!”
这是权力啊,裴进心中大喜,连忙答应:“是,参军,属下一定记得清清楚楚,请参军放心!”
“嗯,当值期间若有事外出,无论是公事还是私事,都必须向上司告假,告假时要给出正当理由,若是以外出公干之名处理私事,一经查出,严惩不怠!好了,今日就说到这里,都各归其位吧!”
赵俊生说完就转身返回了自己的班房,留下一众官吏在现场面面相觑,人人脸上都是一副苦瓜脸,因班房是相通的,外面若有人说话,只要声音稍稍大一点,赵俊生都能听到,官吏们都不敢胡乱议论和抱怨。
裴进却是对一众文和吏们训斥道:“现在知道厉害了吧?你们一个个都愚蠢得很,参军再年轻也是咱们的顶头上司,就刚才这手段,有几个当官的能想得出来?人家初来乍到你们就摆出一副不给面子的臭嘴脸,不给你们小鞋穿才怪!你们不要跟某人学,不要以为有后台撑腰,参军就拿他没办法,俗话说县官不如现管!你们都给我吸取教训,在参军面前要恭敬,哪一个上司都不会喜欢刺头下属,这样的人迟早都要吃亏的,听见了没?”
人群中传来三三两两的答应声:“听见了······”
刘光此时已气得脸色发青,一把揪住裴进的衣裳恶狠狠的低声道:“裴进,你这个阿谀献媚、溜须拍马之徒,别以为你傍上了新参军就可以跟我作对,咱们骑驴
看唱本,走着瞧!”
一天只吃两顿饭让赵俊生到了中午时分肚子就饿得呱呱叫,好在新投效的小弟裴进很有眼力劲,不但端茶送水,还拿来了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