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我祖父是朱元璋》-第8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皇帝的寿辰是万寿,普天同庆的日子。不单是大明京城的百姓热闹的跟过年似的,周边的番邦小国的也跟着凑热闹。

      三个月前老皇爷就昭告天下,允许藩王进京贺寿。这一消息不但传谕大明江山,各上表称臣的藩国也都遣使来贺。

      安南,高丽等等一众和大明接壤的国家,纷纷来京,码头上每天都有万里之外的番邦船只到来。

      老皇帝的寿辰不只是家事,已经变成了国事。

      不过对于京城的百姓来说,这些番邦的使节看都懒得看。在他们看来这些番邦小国的使者,远没有大明藩王那么威风,而且大国百姓从心里,就没瞧的起这些小国寡民的人。

      中国人不排外,但是历来有轻视其他国家的传统。

      礼部的官员们忙得脚不离地,各部的官员都卯足了劲儿,这时候万不能出什么纰漏,各地的藩王和藩国使节都在看着。真要是在老皇爷寿辰的时候给大明朝添堵,那可真是万死不赎的罪过。

      相比于朝廷上的

      官员,最清闲的反而是朱允熥。

      这几日连刘三吾和方孝孺的课都不用上,每日都是陪着各地的藩王。

      开国皇帝的儿子都是骄傲的,年长王爷之中秦晋二王和朱允熥最为交好,老皇爷属意吴王不是什么秘密,他二人知道自己储位无望。除了和朱允熥骨肉至亲之外,还刻意的恭敬交好。

      年轻的藩王们对朱允熥则是不咸不淡,他们也想开了。年纪小皇位落不到头上,又是皇帝的亲子,世袭的亲王,只要不造反一辈子荣华富贵,在封地为所欲为。

      他们犯不上巴结朱允熥这个吴王,当然也不会得罪。即便是少年藩王中,风头最盛的宁王朱权,面对朱允熥的时候也是面上过得去。

      不过有时候,宁王也会在朱允熥面前摆下叔王的架子,而且他年轻气盛,又在边疆为塞王,说话不知不觉之间会带着些棱角。

      朱允熥自然不会和他一般见识,在他看来宁王也不过是个没长大的熊孩子,性格远谈不上成熟。

      这样的少年只需要几句好话就能对付过去,让他飘飘然,毫无防备。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他这样的性格,无怪在历史上被燕王忽悠到被挟持,然后兵权还被忽悠了。

      至于燕王朱棣,朱允熥并没有刻意接触,而对方也没有主动示好。

      这一日难得的暖冬温阳,江南的天气在冬日豁然晴朗。虽说风还依稀有些冷,但也是一片好风光。

      紫禁城边的演武场中,朱允熥和众位藩王缓缓策马,边走边聊,说的都是些地方和朝堂上的趣事。

      不远处,宁王在练习骑射的通道上策马狂奔,在马背上左右开弓,箭无虚发。

      作为少年人,他有骄傲的权力。起码他这手骑射的功夫,朱允熥自问不及。

      大明以武立国,朱元璋对于诸皇子的教育都是要能文能武。这些赛王又是在边疆镇守,自然是一身好本领。

      才来了几天,武艺超群又豪气万丈的宁王,就成了一众少年藩王中的领军人物,他在演武场内炫技,边上诸位带着侍卫的藩王拍手叫好。

      秦王看看那边,回头对朱允熥笑道,“老十七还是少年心性,不大稳当!”

      晋王朱棡则是若有所思,回头看看朱棣,“老四当年也是这么意气风发,谁都不放在眼里!”

      朱棣一笑,“三哥先看弟弟是不是稳当了?”说着,又是一笑,“男人,只有上了年岁才能稳当!”

      跟这些人说话很累,各个都是话里藏话。

      “诸位叔叔乏了吧!”朱允熥在马上笑道,“下去喝口茶!”说着,从马上下来,“知道几位叔叔好茶,特意让人准备了些北地喝不着的新茶!”

      大明开国初期,还没养成奢侈之风,这些藩王在地方上虽然享乐,但也还有个限度,完全不像几百年后那样,奢靡成风。

      而盐茶都是国家重要物资,边关人少。每年的茶引和盐引,都需要商人运送粮食到边关换取,按照运送粮食的比例,发放可以贩卖多少斤盐茶的官引。

      “要是嘴喝刁了,以后管你要!”晋王朱棡下马笑道。

      秦王朱樉笑道,“几斤茶叶的事,也拉得下脸跟熥儿要!”说着,在侍卫们准备的椅子上坐下,继续笑道,“茶我不大得意,若是江南的好酒,十年陈的女儿红等,可以给我准备两坛!”

      两位叔叔话语亲热,完全没拿朱允熥当外人。

      “以后两位叔叔的酒,茶,我包了!”朱允熥亲手泡茶,雪白的瓷碗里茶汤荡漾,分给诸人之后,继续笑道,“若是边地有什么好东西,也别忘了侄儿!”

      说到此处,朱允熥又对朱棣笑道,“四叔,请喝茶!”

      朱棣笑笑,端起茶喝了一口,貌似不大感兴趣。

      “这茶不合四叔的口味?”朱允熥笑问。

      “我这粗人,喝不出好坏!茶这玩意,解渴就行。有就喝,没有就喝井水,也是一样!”朱棣朗声笑道,“你若是请我喝酒,我倒能说出个子丑寅卯来。这喝酒,江南的酒不成,最好的还是北方的烧刀子,入口刀子一样,大冬天的喝上一口,从嘴到胃全暖和!”

      朱允熥继续泡茶,不动声色,“酒如茶,要慢慢品。江南酒水不及北地强烈,但养身安神别有用处。北地的酒固然痛快,可是喝多了,伤身啊!”说着,又是一杯茶过去,“四叔,侄儿说的对不对?”

      朱棣朗声大笑,“你这书读多了,说话一套一套的!”

      他二人无声的交锋,秦王晋王对视一眼,眼神耐人寻味。

      燕王对吴王这个侄子,没有刻意交好。而吴王这个侄子,也似乎对燕王这个叔叔,隐含戒备。

      朱元璋一众皇子之中,属故太子朱标和燕王朱棣,在年轻时出类拔萃。而这二人之中,燕王为人最为傲气。少年时,很多时候哥几个做错了事,都要请太子出面,免得被父亲责罚。

      唯独燕王,错就错,不需谁说好话,只管打就是了。成年之后秦晋二藩,更是庇护在太子羽翼之下。而燕王朱棣,则是马上争长短,一心扑在建功立业上,拼命的证明自己。

      不是说燕王和太子的关系不好,而是朱棣的性格如此,绝不愿被人小瞧。

      太子在世,朱棣不敢怎样。

      现在太子不在,老爷子属意太子嫡子。

      那以后

      其实说完这些话,朱棣心里就有几分后悔。

      戒急用忍,太子在的时候,自己隐忍不发,这么年多恭恭敬敬。

      现在太子不在,自己怎么就有些沉不住气了!

      想着,看了看朱允熥的脸色,心里明白几分。

      “这小子看着就是笑面虎,故意说些带刺的话让自己不舒服!”朱棣心道。

      而且作为杀伐决断,屡立功勋的边关赛王,他自然能感受到朱允熥对他的戒备。

      这种感觉让他很不舒服!

      因为未来京城之前,他心里还想过几分和太子,乃至太子妃昔日的情谊,对朱允熥这个嫡侄儿高看几分。

      可是人家,似乎对他这个叔叔,却没什么情分表露。

      ------------

      第10章 比试

      []

      这时,朱允熥和几位年长藩王身边的人,多了起来。

      他们坐在这里喝茶说话,其他年轻的藩王也带着侍卫过来,一片欢声笑语。

      就连各家的晚辈也都过来,端坐在父兄身边,一个个小大人一样。

      其中三个兄弟格外引人注目,燕王朱棣家的三个儿子。

      老大朱高炽是个胖子,往那里一坐跟弥勒佛似的,肚子上的肉一股一股,脸蛋上的肉一颤一颤,小眼睛咔吧咔吧的,一看就是个肚子里有主意的。

      老二老三则是多动症一样坐不住,看着演武场里纵马飞驰的宁王朱权,眼中放光,恨不得现在就去较量一下。

      见朱允熥目光过来,朱高炽小眼睛转转,一脸和气的微笑起来。

      朱允熥回报微笑,这个胖子在历史上是个贤明的君主,不过就是短命了一些。

      当下,挥挥手,有侍卫送上点心糕点。

      朱允熥推过去几碟,笑道,“尝尝京城的味道,比你们北平如何?”

      朱高炽的目光顿时被精美的点心吸引,胖脸上有些纠结,狠心道,“多谢吴王,我还是不吃了,不饿!”

      这憨憨的样子让人忍俊不禁,朱允熥笑道,“怎么,怕胖?”

      此话,让周围人都笑了起来。

      龙子龙孙都是精壮男子,忽然有这个一个胖子,还真是有些不协调。

      顿时,朱高炽的脸色有些窘迫。

      而他的弟弟朱高煦却没心没肺,拍着大哥的肚子说道,“我家老大,从小就这么胖!我娘都不敢给他多吃!”说着,还给了老三一肘子,“是吧,三弟!”

      这也是个性格不稳,情商不高的。哪有当着外人面,说自家大哥的?

      朱棣顿时脸色有些发黑,想动手发作,却碍于周边有外人。

      朱高炽此时却没事人一样笑笑,“也不是怕胖,是怕吃多了肚子胀!要是在北平,还能坐着马车出去打猎活动,京城这哪打去!”

      说着,他看看朱允熥,“吴王,你我是同一年生人,你几月?”

      臭小子,你原来是个蔫坏!

      朱允熥心里哭笑不得,想不到居然被一个胖子给算计了一把。

      因为他和朱高炽是同辈,他俩同年生,今年虚岁都是十五,但是朱允熥的生日比朱高炽要晚几个月。

      不过,朱允熥也不扭捏,大大方方的

      说道,“我比你小,十一月生人!”

      果然,朱高炽露出得逞的微笑,“我是八月,吴王要叫我堂兄!”

      辈分上虽然如此,但朱允熥是大明亲王,而朱高炽虽说是兄长,可却是一个什么头衔都没有的皇孙。

      众人都在笑着,等着朱允熥如何回应。

      朱允熥的情商可不低,直接站起来一礼,“堂兄!”

      朱高炽吓了一跳,他是无爵的皇孙,哪里敢受。赶紧慌忙让开,然后肃然回礼。

      众人也都有些意外,随即心里对朱允熥的评价又高上几分。

      皇嫡孙吴王,为人谦和,不摆谱不摆架子,心怀坦荡。

      这时,宁王朱权策马而来,头上满是剧烈运动过后的汗水。见众人都在说话,没人再注意他的英姿,心里有些不得劲。

      “四哥!”朱权在战马上说道,“咱俩比一比!”

      朱棣笑着道,“你刚耍了那么久都累了,我现在和你比不是占你便宜!”

      “四哥说哪里话!弟才刚出汗,那里就累了!”朱权笑道,“好久没见四哥射艺了,让弟弟开开眼界!”

      “我那哪是什么射艺!”朱棣依旧是笑,“我那是杀人的功夫!”

      的确,宁王朱权的骑射看着好看,却只是快马轻箭,有些花架子的意味。而朱棣战马上,挂着的却是半人高的重弓,箭袋里各种形状不一的箭头,应有尽有。

      朱允熥虽然不善于骑射,但是在深宫之中耳目渲染也多有了解。后世电视剧中的弓箭都是骗人的,战场上的精锐士兵都身披铁甲,哪能一箭就死。

      而且为了适应不同的战场情况,对付不同的敌人,还有风速距离等等,箭头的形状都是不一样的。

      细长三角尖头的破甲锥,专破重甲。月牙儿型的凿子头,能加伤害面积,近距离用重弓射出,一箭就能让战马躺下。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9 02: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