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我祖父是朱元璋》-第6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他去办事!”朱元璋淡淡地说道。

      “皇爷爷累了吧!”看朱元璋心情不好,身心俱疲的样子,朱允熥笑道,“一会孙儿给您捏捏脚!”

      “行了,你小子别装了,滑头!”朱元璋笑骂。

      “孙儿哪里装了?”朱允熥委屈道,眼珠转转,“孙儿虽然是有点小心思,可您也说了,这不是兄弟争家产,是吧!要是孙儿不争,孙儿也不落不下好呀!”

      说着,晃晃朱元璋的手臂,“别的地儿装了,可是孙儿对您老的孝顺,可是天日可表!”

      “真的?”朱元璋笑问。

      “比真金还真!”朱允熥故意让老爷子开心,“孙儿对您的孝顺,那真是犹如连绵江水滔滔不绝,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滚他妈一边去!”朱元璋笑骂,“咱踢死你!”

      笑声中,二人渐渐走远。

      手心手背都是肉,好比后世给子孙分家产的老人,总会有些偏心的。但其实老人在偏心的时候,心中也未必好过。而子女因为不理解,也会罔顾几十年的养育之恩,产生些许的恨意。

      都是人之常情,说不清谁对谁错。

      老爷子先是君,才是祖父。他不但要对朱家子孙负责,更要为大明江山负责。朱允熥这个继承人虽然还不是最合格,但是他心中已经是最好的人选。

      当断不断必受其乱,选了朱允熥而冷落他人,固然是为了社稷的稳固。可是在亲情上,也是对其他子孙的保护。

      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怜天下长辈情。可叹天下傻儿女,可恨天下人贪心。

      ~~~~

      白色纱灯还在烧,天边似乎已发亮。

      黄狗儿带着两个小太监从东宫的侧门出来,慢慢往奉天殿的方向走着。

      太子妃死了,宫中也死了很多人。想起这些,黄狗儿就觉得身上发凉。

      老皇爷太狠了!

      忽然,似乎想到了什么,黄狗儿的脚步更慢了下来。

      自己知道了这些宫中的丑事,那皇爷会不会?黄狗儿越想越怕,越想越可能。

      即便是现在老皇爷不杀自己,恐怕老皇爷百年之后,自己也要给他殉葬。

      “黄公公!”

      前边,突然出现一个让人鸡皮疙瘩冒出来的声音。

      朴不成带着几个太监,笑盈盈的在转角处望着他。

      不知为何,看到朴不成不断的用手绢擦手,黄狗儿心里猛地一颤。

      “朴公公,忙完了?”黄狗儿笑道。对于朴不成,他还真不敢得罪。

      “差不多了!”朴不成走到黄狗儿身边,温和的笑笑。

      “呵呵!”黄狗儿被他笑的心里发毛,干笑两声。

      两人并肩往前走,朴不成突然开口,“这些年,没少受太子妃的赏吧?”

      “阿?”黄狗儿先是一惊,随后肋上一疼,整个人直接被架了起来,双脚离地,黄狗儿惊呼道,“朴公公?”

      话没说完,嘴巴直接被塞了一团布,正是刚才朴不成擦手的手绢。

      “皇爷说了。”朴不成依旧是温和的笑容,“一仆不侍二主,既然太子妃对你不薄,你过去好好伺候吧!”

      “呜!呜!”黄狗儿疯狂的

      挣扎。

      下一秒,一根绳子直接勒到他的脖颈之上。健壮的

      太监手臂肌肉隆起,黄狗儿的脸瞬间狰狞起来,眼球睁大,白色的眼球上满是血丝。

      那绳子越来越紧,隐隐带上了血色,黄狗儿的双脚拼命的踢腾,但就是踩不到地面。

      “荷!”鼻腔里发出最后一个声音,嘴里塞着的手绢悄然落地。

      五官扭曲在一起,眼珠如同死鱼一样瞪大的黄狗儿没了声息。

      “便宜你了!”朴不成冷笑道,“还给你留个全尸!”

      “公公,埋哪?”动手的太监解开绳子问道。

      “他配埋吗?”朴不成不屑的说道,“扒光了扔到城外乱葬岗去,喂野狗!”

      “是!”几个太监说着,把死不瞑目的黄狗儿拉到一边,消失在宫墙下。

      与此同时,一群锦衣卫快马出了宫门。

      一路百花楼,一路江夏侯府。

      ~~~

      这几章太沉重了,哎呀。不好意思,往后会快活了。哦耶。

      三章奉上,别忘记点赞和催更哟。爱你,摸摸大。

      ------------

      第76章 诏狱

      []

      天边一抹亮,人间万尺辉。

      应天府走街串巷的更夫,最后一遍梆子打过,城里已经冒起炊烟。

      江夏侯的长子周骥打着哈欠从百花楼的侧门出来,上了周家的马车。

      他本是从小舞刀弄枪的武人,年纪也正是壮年,可是长期的酒色掏空了身体,俊朗的外表下,脚步虚浮踉跄。

      “少爷,您是进宫还是回府上!”车夫在马车外头,恭敬的说道。

      斜靠在马车里软垫子上的周骥皱眉想想,暗恼地说道,“今儿他妈的我下半晌当值,还是去宫里吧!”说完,打个哈欠,开始闭目假寐。

      昨晚上做东,请他吃喝玩乐的是淮西庐州路两个卫所的指挥使,那两人窝在那穷地方好几年了,想活动活动去个富裕的好地方。最好是像淮安那样的运河重镇,再不济徐州也成。

      大明现在武人地位高,守着运河一年怎么都有万八千的进项。而且老皇爷对武人不像看文官似的那么盯着,只要不过分,他老人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回去怎么跟老爷子说呢?”周骥摸着怀里热乎乎的金票子,脑子里琢磨着。

      怀里是响当当的杭州布商们通用的金票子,在江南各大钱庄见票即兑,一张一千两,一共五张。对方答应了事成之后,还有重谢。

      他江夏侯家里不缺钱,老侯爷跟着皇爷年轻时候东征西讨,家里抢的好东西多了去了。再加上御赐那些庄园,田产,矿山,几代人都吃用不尽。

      可他周骥要的就是这份外人的尊重,要的就是这种别人求他的感觉。

      想到此处,周骥脸上的笑模样有些复杂起来。

      他老子周德兴是老皇爷同村的玩伴,关系最是亲厚不过了。可是大明开国之后,别人都又是公又是追封王的,他老子就是一个江夏侯。

      而且这些年除了当了一任五军都督府中军都督之外,什么职位都没领过,贵是贵,可是权柄照着徐家,常家,傅家可差远了。就是蓝玉那种比他老子矮一辈的,如今都爬到周家头上。

      “老皇爷处事不公!”周骥心里冷哼一声。

      都是一块打天下的兄弟,还是同村的哥们,你当皇上了,才给个侯爷?家里老爷子攻打四川的时候,明明比汤和功劳大,却硬是在封赏上被压了一头。

      (汤和是朱元璋的另一个同乡,信国公,晚年辞官约束子弟,善终)

      而且别的功臣人家都是尚驸马,子弟领实权实职的。他们周家几个兄弟,只能在大内当侍卫。

      殿前军指挥都司?说的好听,还不是给皇上看大门的!

      可能是脑子里的酒没醒,周骥只觉得浑身燥热起来。既然老皇爷不肯抬举他们,那就只能等新皇登基了。

      他媳妇是太子妃的亲堂妹子,如今都说皇上要立太孙,那淮王朱允炆也有机会。只要捧着淮王上位,既是开国的功臣,又是正经的外戚,周家侯爷的帽子也该升升了。

      想到这里,周骥脸上又满是笑意,悠闲的靠在马车里,嘴里哼着昨夜那名伶唱的小曲儿。

      忽然,马车豁然停住。

      “怎么不走了?”周骥闭着眼睛问道。

      “少爷!”车夫小心的在外面说道,“有人拦咱们的马车!”

      “谁?”周骥睁开眼,问道。

      “锦衣卫!”

      马车中的周骥先是一愣,锦衣卫是天子亲军,有着不经三司会审即可逮捕官员的权力。这些年李善长,胡惟庸等人的案子,让这些刽子手出尽了风头。

      周骥狐疑的撩开马车的门帘,道上站着一排飞鱼服绣春刀的锦衣卫,领头的还算是他熟人,锦衣卫副指挥使,指挥同知何广义。

      何广义也是攻城之后,其父是老皇爷的义子,北伐时战死。何广义的大哥在二十年跟蓝玉出关也战死了,家里就剩下他。老皇爷特旨进了锦衣卫,给了个四品的指挥同知。

      “哥几个这么早?”周骥拱拱手,笑着说道。

      何广义皮笑肉不笑,“周都司,不早了,天都亮了。”

      周骥被噎了一句,讪讪地继续道,“几位这是有公务?”

      “找你!”何广义握着绣春刀的把笑道。

      “找我?”周骥心中一惊,随即故作大笑,“找在下什么事儿?”说着,笑笑,“何指挥,在下可是殿前亲军都司,江夏侯的嫡长子。”

      “驸马爷本官都抓过!”何广义冷笑,“想要体面,就乖乖跟我们走!”

      “去哪儿?”周骥颤声问道。

      何广义吐出两个让人胆战心惊的字儿,“诏狱!”

      三个时辰之后,京城已经是日上三竿。

      天上是滚热的太阳,人间是热闹的烟火气。正当饭口的时候,大街上都是接踵而至的行人,热闹极了。

      但是长街的尽头忽然出现一阵混乱,街上的行人齐刷刷的在瞬间躲进了屋檐底下。一队红色飞鱼服的骑士,骑着高头大马,旁若无人的街道上穿行而过。

      “这是又有人大官要倒霉!”

      锦衣卫过去,人群中马上就是议论纷纷。

      天子脚下的人,自然是见多识广。这些年只要大队的锦衣卫出动,必然会有高不可攀的达官显贵【创建和谐家园】。

      “该,杀了那帮蛀虫都不解气!”

      “要说咱们老皇爷,对这些贪官还真是不客气!”

      “客气什么呀?贪官就该死!”

      街上因为这个插曲更加热闹了,那队锦衣卫在百姓的议论声中走远,再穿过两条街,停在了一处幽静的,门楼矗立着两座石狮,有着拴马桩,带功勋牌楼的府邸前。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3 05: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