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我祖父是朱元璋》-第4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朱元璋一边捂着他的眼睛,一边拉着他往前走,嘴里还念叨着,“大孙,可看不得。这些狐狸精不是好东西,回头你成亲了,爷爷给你挑一些娇滴滴的大美人,比这个强!”

      “高丽那边送来的女子也挺好,回头你成亲之前,爷爷赐你几个。”

      直到走出这条街,眼睛才被朱元璋松开。

      朱允熥好奇,“爷爷,既然您不喜欢在这些烟花柳巷,直接下旨禁了不就可以了吗?”

      朱元璋摇头苦笑,“当皇上也不能啥都管,管天管地还管人家这个。男人哪有不偷腥的,这玩意给禁了,那得多少人骂你爷爷?”

      其实还有一点老爷子没说,应天府的秦淮河,扬州苏州杭州等地的烟花之地,每年都会给官府上缴大量的现银税收,这可是不是小钱。

      譬如现在秦淮河上一艘普通的画舫,一年的牌照钱就高达五十两现银左右,而一座院子则是高达一百两。如果是那些名伶,还有那些更高级别的私人会所不,是茶楼,牌照钱就更多。

      这不单单是税收的

      问题,在大明臣子的眼中,这更是一项关于民生的产业。每到晚上秦淮河灯火通明,过往的船只络绎不绝,娱乐产业往往能带动当地的就业。

      小商小贩挑着担子卖吃食,卖些日用品,胭脂水粉。农人挑着自家的新鲜蔬菜,渔夫的鱼虾,还有抬轿子的力夫,赶马车的车老板子,就都有收入和进项。

      若真是粗暴的一刀切了,不说那些秦淮河和勾栏酒肆的姑娘们,客人们没着落。就是靠着这些人生活的其他行业,都要一落千丈。

      而且,这玩意也切不干净。这种生意转入地下,不但对地方官府的税收是损失,管理也不方便,治安也不便宜。(bianyi)

      所以说,现代人没有资格嘲笑古人,因为现在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古人的聪慧和经验之上。

      但是老爷子的笑容在下一条街,忽然凝固,甚至变得有些狰狞。

      挨着王寡妇斜街的烟袋巷里,一家看似普通的民宅面前,却有着许多魁梧的汉子东顾西看,有些像是望风的。

      不断有各色的男人,兴高采烈的进去。但也不断有人垂头丧脑心灰意冷的出来,甚至还有人在出门之后,蹲在角落嚎啕大哭。

      对于这些人,望风的汉子们好言相劝,然后或是搀扶着送走,或是伸手让街口停着的马车轿子等过来,他们给钱,让垂头丧气的人坐着离开。

      上一世开过网约车的朱允熥,对这种地方自然不会陌生。

      “大孙,知道这是啥地方吗?”朱元璋的话中,带着杀气。

      朱允熥小声道,“赌坊!”

      “过来!”朱元璋招手,廖铭马上上前,“老爷子,您有什么吩咐?”

      “查查,京畿重地,谁吃了豹子胆敢开这玩意,给咱查!”朱元璋咬牙道,“祸害人的买卖都敢做,真是不怕死!”

      “完了,有人要人头落地!”朱允熥心道。

      老爷子对烟花柳巷还能容忍,理解。但是似乎,对这赌坊却是深恶痛绝。

      廖铭点头应了,回头对一个武士吩咐几声,那人飞快地去了。

      朱元璋一直阴沉着脸,似乎没了继续溜达的意思。

      “爷爷,消消气。”朱允熥劝道,“您都说了,皇上也不能管天管地,天下太大,总有管不到的地方。天下太大,总有不怕死的,您说是不是!”

      “但不能因为天下太大管不过来而不管。”朱元璋正色道,“就好比,就好比”

      朱允熥接口笑道,“就好比孙儿读书,孔老夫子,莫以善小而不为!”

      “就这个理儿!”朱元璋大笑道,“咱大孙读书读的好!”说着,忽然鼻子动动,“啥味道,这么香?”

      ~~~~

      番茄这个错字检测的有些离谱呀!怎么检测了还有这么错字。(哇,又多水了几个字,嘻嘻)

      ------------

      第60章 索然无味

      []

      朱允熥也闻到了,那味道格外的香。

      香味的源头是一家连招牌都没有的小饭馆,虽然没有招牌没有幌子,可是却带着烟熏火燎,最为鲜活的生气儿。

      小店门口两口大铁锅,咕噜咕噜的开着,热气中带着诱人的香。

      这时代的人一般都是两顿饭,此时正是下半晌的饭口。小饭馆里坐满了敞胸露怀的汉子们推杯换盏,大口吃喝。魁梧的店老板,不时拎着菜刀从后厨探出头,跟相熟的老客说说笑话。

      爽朗的老板娘也不避讳,就在自家的店里亲手上菜收拾碗筷,门口一个半大孩子是小伙计,肩膀上搭着一条干净的毛巾,笑呵呵的卖力吆喝。

      人生百态,世俗烟火大致如此。就像后世朱允熥常去的快餐店,吃惯了那里的味道,跟老板老板娘混熟了,就算是大酒店都不想去了。

      见一行人过来,小伙计笑着快跑两步,点头哈腰的迎过来。

      “老爷子,您用饭吗?”

      小伙一开口,朱元璋顿时眉开眼笑,因为对方的话中带着淮音。

      应天城是大明的都城,大明从朱元璋以下半数之上的达官贵人,都是出身草莽的淮人。曾有诗云,马上短衣皆楚客,城中高髻尽淮人。

      所以自从朱元璋在建都应天府之后,城中淮地的百姓也多了起来,尤其是他们老家淮西那边,许多人拖家带口到了应天府的花花世界讨生活。

      于是,朱元璋的话里也带上了家乡的口音,“都有啥吃地?”

      “老爷子,咱们是老乡呀!俺们家是淮西人!”小伙计笑容更胜,把一张桌子擦了又擦,换了干净的茶水,站在边上笑道,“今天咱这小店儿有城外湖里新鲜的河鱼小虾米,有早上在集市上抢来的猪下水。”

      说着,小伙计低声笑笑,“还有乡下庄子中送来几条大黑狗,俺家小馆子掌厨地是俺老叔,地道的定远县手艺!”

      “那锅里就是狗肉吧?”朱元璋笑道,“来二斤肥点的,酒也打一壶。”说着,看看朱允熥,“大孙,你吃啥?”

      “狗肉!”朱允熥心里好笑,“这要是后世那啥主义者知道了,还不骂死人?”

      他爱狗,前世小时候也养过狗。他不会主动吃狗肉,但是别人若是吃,他认为也没资格去拦着人家。

      再说,大多数人反对的是吃那些宠物狗,至于最为听话温顺的田园犬很少有人关注。

      可是,这个时代若是有人说这东西不能吃,怕不是骂死,而是被打死。而且,淮地在饮食上有着悠久的传统。

      “定远县的狗头,那可是淮西都出名。”朱元璋继续笑道,“当年你爷爷咱当和尚游历的时候,城里头那些有钱的财主老头,大早上起来就是吃肉喝早酒,哈哈!”

      “当时咱在想,要是等老了,咱也能过上那种日子,有酒有肉。啧啧,给个皇帝老子都不干!”

      朱允熥笑道,“孙儿吃什么都成!”说着,顿了顿,“爷爷,肉不能总吃,油性太大了,您上了岁数,清淡为主!”

      朱元璋不屑道,“别听那些太医瞎扯,吃肉还能有错?”说着,大手一挥,“男人不吃肉,白在世上走!”

      大概,只有和自己最宠爱的孙子在一起,朱元璋才能如此的真情流露吧。

      没一会儿,小伙计把点的饭菜端了上来。

      除了狗肉之外,朱允熥还点了一盆红焖小河鱼。新鲜的河鱼用酱和酱油汤汁儿,在铁锅里闷上那么一会儿。出锅的时候撒上蒜末小葱和芫荽,一口下去不用咬,一吸就只剩下刺儿了。(芫荽,香菜)

      若是用那红色的汤汁泡上晶莹的米饭,一顿三碗没问题。

      “大孙,吃!”朱元璋美美的吃喝着,这是他家乡的味道。

      边上,那些装成长随的护卫们已经开始大快朵颐了。或是用手抓,或是抽出小刀用刀割,吃的那叫一个畅快。

      朱元璋端着酒盅,脸上大笑,“好小子,使劲吃!”说着,对廖铭小声道,“当年,过江打应天府之前,咱和你爷爷,一人啃了一条狗腿,喝碗老酒。然后拎着刀子冲在最前边,应天府那个蒙元达鲁花赤,被你爷爷一刀砍于马下。”

      心情大好之下,朱元璋语气随和,但是眉宇之中,满是当年的金戈铁马。

      廖铭的爷爷和叔爷都是朱元璋手下的水师大将,楚国公廖永安一向为水战先锋,后来在和张士诚交战的时候,中计被俘虏。面对张士诚的【创建和谐家园】厚禄不为所动,最后在大牢中绝食而死。

      死讯传至应天府,朱元璋痛苦不已,亲自设立衣冠冢配祭功臣庙。等打败张士诚之后,朱元璋又亲自找到廖永安的尸身,运回应天隆重下葬,亲自祭拜。

      后世人大概只会记得朱元璋杀了无数功臣,却都选择性忘记了,若他真是一个残暴狭隘之人,如何能赢得那么多天下好汉的爱戴和拥护。

      听到皇帝追忆往昔,廖铭感动不已。七尺男儿不禁当场潸然泪下,激动不已。

      “老爷子,臣没用只能在祖父们的余荫之下,舔为宫城侍卫。”廖铭小声说道,“老爷子,下次再有出征,请让臣跟随大军出征,做个像祖父那样的大明好男儿!”

      “咦,你个大老爷们还流马尿!”朱元璋笑骂,随后微微叹息,“咱也老了,以后是你们年轻的天下了。想打仗立功没问题,以后跟着你三爷好好当差!”

      众侍卫看着朱允熥的眼神灼热,他们天天跟在朱元璋身边,比外臣的消息还要灵通,自然知道以后的君主是谁。

      “咱老了,大明的那些老将也都老了。往后哇,这能臣武将,还是要靠你提拔!”朱元璋小声对朱允熥说道。

      这样的暗示已经不止一次了,这一次朱允熥不知说什么好。

      这些日子他每天都帮朱元璋看奏折,那些锦衣卫的密报中,关于武将勋贵的小报告,越来越多了。

      这些大明的武将们也是真不像话,仗着当年出生入死的功劳,私下里侵吞田产,私藏兵甲【创建和谐家园】,甚至指使家奴贩卖私盐。当年的好汉子,渐渐成了大明的蛀虫,让人惋惜的同时,也深深的厌恶。

      扪心自问,朱元璋对文官很是苛刻,大明朝文官的俸禄养家都够呛。而对这些功臣,动辄赏赐上万亩土地,金银财产更是不计其数,可他们还是不满足。

      这时,一个锦衣卫士快步而来。皇帝和皇孙微服出访不是简单的事,爷俩走到哪里,除了明面上的人之外,身后还有一堆在暗处传递消息的。

      锦衣卫士走到朱元璋身边,低头道,“老爷子,查明白了”

      “跟你们三爷说!”朱元璋似乎有些不想听。

      锦衣卫又走到朱允熥身边,压低嗓子,“三爷,刚才查明白了,那赌坊的背后人,是江夏侯!”

      江夏侯!

      周德兴。

      此人是朱元璋从小的发小,朱元璋做了郭子兴女婿之后,第一时间带着家乡子弟前来投奔。

      这人虽然名头本事没有徐达等人那么大,可爵位是开国二十四侯之一,有平定闽地的功来,可见在朱元璋心中的分量。

      但就是这么一个大明的侯爵,居然背地里离开赌坊的买卖。

      “查清楚了?”朱允熥开口问道,“这可不是小事,要查仔细了!”

      “查清楚了,就是江夏侯家的买卖,是周骥(ji)的买卖。”

      周骥,周德兴长子。是紫禁城的内廷侍卫领班,平日驻防在深宫和外廷的交界处。

      朱允熥抬头看看,朱元璋的脸色骇人。

      “吃着朝廷俸禄,家中有财产千万,居然还做这种生意,真是贪得无厌!”朱允熥也是心中愤慨,“德行败坏!”

      有了这么一个插曲,这顿饭吃起来就没意思了。

      草草的吃完,正准备回宫,长街那边,两三个暗卫又快步跑来,神色急切。

      朱允熥心里咯噔一下,“又出事了!”

      ------------

      第61章 灾

      []

      “出什么事儿了?”朱允熥快速走过去,开口道。

      奔跑的暗卫停下,微微低头,“三爷,抚州八百里加急,抚河决口子了。户部,工部几位大人,在等着老爷子!”

      (江西,洪武年间江西共有特大洪水七次,这里是家言,时间点不对,不可作为参考。哇,又水了几个字,哈哈。)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0 22:2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