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我祖父是朱元璋》-第2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吴王?

      吕氏和朱允炆对视一眼,只感觉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黄狗儿带着宫人,如此阵仗看来肯定是有大事,全副的亲王依仗都抬来了。而且东宫之外,都是飞鱼服绣春刀的皇帝亲军,锦衣卫。

      ”回太子妃!“黄狗儿看看左右,低声道,”陛下旨意,吴王殿下为钦差,检阅京营兵马,为蓝玉大将军出征壮行!“

      嗡!

      吕氏脑袋中翁的一下,若不是朱允炆手疾眼快,马上就要摔倒。

      替皇帝检阅大军,这是当年太子朱标才有的待遇,皇帝这是认准了朱允熥?

      ”娘娘?“黄狗儿诧异地问。

      ”没事,没事,刚才忽然有些头晕!“吕氏强打精神笑笑,随后对朱允炆用了一个眼色,”多谢公公了!“

      ”黄公公辛苦!“朱允炆不动神色,一块上好的玉石塞到黄狗儿的手中。

      黄狗儿手指头捏捏,脸上顿时满脸堆笑,”还是太子妃和淮王心疼奴婢!“

      ”公公,今日陛下饮食如何?“吕氏忽然又问。

      ”陛下最近心情畅快,饮食不错!“黄狗儿又说一句,”娘娘恕罪,奴婢要去吴王那儿了!“

      吕氏愤愤的看着黄狗儿和宫人远处的方向,嘴角带着冷笑。

      ~~~~

      朱允熥正在花园之中打拳,忽然见到盛装的宫人们进来,宫人们手里捧着托盘,上面都是华丽的锦盒,顿时有些诧异。

      ”你们这是“

      ”参见吴王殿下!“宫人们拜倒。

      黄狗儿从后面窜出来,一脸笑容,“哎哟,吴王殿下莫不是忘了,今个儿是什么日子?”

      “今天要去京营检阅大军!”朱允熥看看那些宫人,“这是干什么?“

      ”奴婢的好殿下呀!“黄狗儿笑道,”皇爷特意说,您是钦差,是皇嫡孙,今天要体面些呀!“说完,一挥手,”赶紧,伺候吴王殿下换衣服!“

      几个太监宫人慢慢靠近,朱允熥木偶似的任凭他们把身上的衣裳去了。

      番邦进贡的玻璃镜子也抬了过来,镜子中簇新的亲王袍之上,金色的丝线熠熠生辉,那些繁复的手工纹绣的纹路,在镜子中和金丝交相辉映。

      除了亲王袍服,由美玉连接而成的玉带挂在腰上,然后精美古朴的玉佩,还有绣着十二金色的荷包。

      典型的明代服饰把朱允熥修长的身躯勾勒出健康的线条,随后一枚玉扳指被带到大拇指上。

      紧接着朱允熥的头发被几个宫女梳得整齐,象牙的梳子在头发上顺滑的滑过。

      ”殿下请低头!“宫人开口说道。

      朱允熥慢慢低头,一顶金线编织而成金色的王冠带到了他的头上。

      再抬头,镜子中那个少年,已隐隐带着王者之气。

      随后又在宫人的服侍下,朱允熥穿上华丽的宫靴。

      ”三果好威风!”

      两个妹妹,在宫人的怀中,对着朱允熥拍手大笑。

      朱允熥的贴身太监,王八耻强忍着眼中的泪光,哽咽道,“三爷!三爷!三爷真是长大了,老奴现在就算去死也心甘情愿了!”

      ~~~~

      朱允熥穿戴完毕,门外数十个飞鱼服绣春刀的锦衣卫进来。

      跪在朱允熥的脚下,朗声道,“躬请吴王上软轿!”

      一顶华丽的,明黄色的软轿被抬了进来。

      朱允熥看看软轿,看看那些举着依仗的宫人侍卫,笑了。

      “既然是替皇爷爷检阅京营兵马,那我就不能做轿!”说着,朱允熥傲然道,“牵马来,孤骑马去!”

      ------------

      第30章 大明虎贲

      []

      哒哒哒,马蹄落在深宫的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喀喀喀,飞鱼服绣春刀的锦衣卫,脚步铿锵如同战鼓。

      朱允熥胯下一匹纯白色,没有任何杂毛,温驯的战马,缓缓走出宫门。

      他身后,无数锦衣卫铁甲侍卫浩浩荡荡,排成长龙。

      而在他的身前,他出宫门那一刻,又有无数的骑兵兵丁,在前面开路。

      宫城外,那些宫人和杂役,马上背过身面对紫禁城的城墙,大气都不敢出。

      这是一个等级森严的时代,凡人是没有资格,没有权力见到贵人的。当遇到贵人,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避开。

      那些准备进宫陛见的官员们,看了朱允熥的仪仗先是一愣,随后马上跪于路边。

      朱允熥回头看看高大雄伟的紫禁城,又看看眼前宽阔的街道。心中豪气万千,意气风发。

      吴王的队伍渐渐出宫,朱元璋背着手在城墙上收回目光。

      “咱这个孙子,像咱!”慢慢朝城墙下走,朱元璋满脸笑意的沉思。

      这个大明在他手里二十多年,刚刚步入正轨。已故的太子正值壮年,正是执掌河山,带领并稳固大明江山最好的人选。

      可惜太子走了,大明的江山的继承人空悬。

      但是看到自己这个英气勃发的孙子,朱元璋心中又有了别的念头。

      似乎大明帝国,由一个豪情万丈,无所畏惧的年轻人带领。在岁月中乘风破浪,并且超越父祖的功绩,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想着想着,再次回望宫墙外,朱元璋对身边亲卫说道,“让蒋瓛来见朕!”(瓛,huan)

      蒋瓛,大明锦衣卫指挥使。

      ~~~~~

      咚咚咚!

      朱允熥的仪仗还未到应天府外,大明京营大军的大军,天地间肃杀的战鼓声,骤然响起。

      战鼓澎湃,如怒潮一般一浪高过一浪,这汹涌的战鼓震撼在男人的心头,如疾风骤雨一般。

      但是这迅疾的战鼓却没有让人感到心悸,反而是热血澎湃不能自己。繁华的大明都城,似乎瞬间变成了塞外的金戈铁马之地,脑海中全是男儿欲要奋力杀敌,和大胜之后的欢呼。

      胯下温顺的战马,在听到鼓声时鬃毛乍起,嘴中发出和战鼓相和的嘶鸣。那些锦衣卫士和铁甲士兵更是在瞬间,握紧手中的兵器。

      ”呼!“朱允熥呼出一口气,让澎湃的心潮冷静下来。他知道,接下来他要见证的,是风华无双的大明,最为骁勇的军队。也是打走大元,甘于奋勇战死的华夏男儿。

      轰轰,鼓声落下大地颤抖而起。

      远处一阵奔腾的马蹄声传来,大明站旗之下,无数铁甲骑士如蛟龙一一样,在战马带起的硝烟中,疾驰而来。

      ”吁!“骑兵之中最前面胡须浓密的骑士拉动缰绳,战马前提腾空不住踢腾,而马上的骑士却稳如泰山。

      见到这些人如虎马如龙的骑士,朱允熥笑了。

      ”臣,蓝玉!“

      ”臣,王弼!“

      ”常升!“

      ”毛宁!“

      ”俞通渊。“

      ”参见吴王殿下!“

      马蹄轰然停止,马上的骑士在铁甲发出的摩擦声齐齐下马,整齐的在朱允熥驾前叩拜。

      得知朱允熥前来,军中自蓝玉之下,所有的大明将领亲自出迎。

      朱允熥跳下战马,亲自把蓝玉扶起来,笑道,”我一个晚辈,竟然劳大将军亲自出迎,惭愧惭愧!“

      ”您是吴王,俺们做臣子的迎接您,应当应分!“蓝玉大笑道。

      蓝玉身后腰挂双刀的五旬男子,容貌伟岸,这也是大明一员虎将。当初跟随蓝玉征讨塞外,在捕鱼儿海建立功勋的定远侯双刀王弼。

      接下来是朱允熥的舅舅,然后有几个生面孔,其中还有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

      见朱允熥的目光打量自己,老将朗声道,”臣,俞通渊见过吴王殿下!“

      朱允熥大惊,“可是河间郡公幼子,虢国公之弟,越嶲(xi)侯,俞通渊老将军?”

      老将大笑道,“想不到吴王殿下也知道臣的名字!”

      朱允熥肃然道,“大明英烈,朱家后人怎能忘记!”

      俞家,当得起大明英烈这四个字。

      俞氏一族的一将二相三侯”,都是明朝初期的开国重臣。

      俞通渊的父亲俞廷玉在朱元璋渡江攻打应天的时,带水军归附,后来为了大明慷慨战死,死后被追封为河间郡王。

      俞廷玉的长子,俞通渊的大哥俞通海,在历史上更是大名鼎鼎。

      朱元璋登基之前最大的敌人不是大元,而是雄踞湖广之地,拥兵百万的一代枭雄陈友谅。

      当年双方在鄱阳湖发生大战,朱元璋国号为吴,陈友谅国号为汉。陈汉水军船坚炮利,都是几十丈高的大船,朱元璋的水军不能敌。

      危急之时,是俞通海挺身而出,杀出一条血路拼死帮朱元璋反败为胜。是役,俞通海壮烈战死。后来常遇春等人奋勇,杀败陈友谅。朱元璋抱着俞通海的尸体,失声大哭。

      而这位俞通渊在历史上也绝对算得上英烈,建文帝即位之后,不待见这些老将,让他回家养老。然而在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中,朝廷无人可用。

      建文帝下旨,让俞通渊领兵。

      在最惨厉的白河沟一战当中,南军溃败,朝廷的兵马让朱棣杀得落花流水。

      俞老将军须发花白,言称要报太祖皇帝厚恩,拒不投降,依然战死在白河沟中。朱棣亲自为老将军收殓尸体,隆重下葬。

      闻听大明英烈四个字,俞通渊先是一愣,随即双眼通红,郑重下拜,哽咽道,得吴王如此称赞,吾父吾兄,死得其所!“

      ”老将军,快快请起!“朱允熥亲手扶起老将军笑道,”折杀晚辈了!“

      ”吴王殿下礼贤下士!“蓝玉称赞道。

      军中武人们纷纷咧开大嘴大笑,其中有人大喊,”还是吴王殿下对俺们好!“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5 19:4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