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我祖父是朱元璋》-第1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文臣呢?

      想到这些文臣,朱允熥更是头疼。

      现在距离清洗胡惟庸的党羽才过去几年,朝中凡是有实权的文官,都不敢有任何的结党营私之嫌。

      自己若真是被朱元璋选定了储君,他们肯定效忠。但是皇位一日没落到自己身上,这些人一日不敢站队。

      思来想去,朱允熥哑然失笑。

      原来自己这个吴王,是既没钱,又没人。只有一堆隐藏着的政治遗产。

      渐渐的,走到东宫。

      穿过奉安殿,后面一个清净的小院就是他的住所。

      院门前,两个侍卫正在指挥一群太监,不住的往里面搬东西。

      那两个侍卫正是当日在朱标灵前,善意提醒过自己的廖家兄弟。

      ”参见吴王殿下!“廖家兄弟见到朱允熥,赶紧行礼。

      ”快快轻起!“朱允熥笑着扶起来。

      这哥俩虽然只是宫中的侍卫,官阶不高,但是代表的是身后楚国公一脉,不能小觑。

      ”这都什么呀?“朱允熥看着小山一样的礼盒说道。

      ”回殿下,这是端午时,是各地藩王进献的贡品。陛下特旨,让臣等给您送来!“廖镛恭敬地说道。

      端午节,华夏人传统节日。

      不过太子朱标刚刚去世,这端午在宫中根本就没过。

      ”辛苦你们哥俩了!“朱允熥笑笑笑,随后拿起一个礼盒,蜀王朱椿的礼物,封条上写着柏枝熏肉。

      朱元璋崇尚简朴,他这些儿子也不敢送贵重东西,千里迢迢送了点腊肉之类。

      这些货物通过驿站快马传递,所产生的费用,超过了礼物数倍。

      等等,朱允熥好似想到了什么。

      想到了一条可以有钱的路,可以让国家有钱的路。

      驿站!

      和廖家哥俩随后说了几句,朱允熥一人在花园里溜达,满脑子都是刚才的灵光一现。

      以前看那些穿越,主公人穿越古代,靠着啥卖火柴,香皂就能发家致富那是扯淡。

      这玩意现在就有了,宫中所用的火柴和后来大同小异。香皂那玩意更是中人之家就能用上,没香皂用什么洗澡?

      还有什么蒸馏酒,现在大明严令各地不得私自酿酒,很多百姓吃不饱,拿粮食酿酒,长几个脑袋。

      玻璃那玩意现在也有,大明的宫城里很多窗户上,都装着五彩琉璃。

      再说自己也不会啥发明创造,这个驿站倒是给了朱允熥一个想法。

      朱元璋重视各地民生,每天的奏折都是驿站快马传递。而且各地的驿站,还要负责官员的往来,颇有些后世邮政的意味。

      但是大明的邮政不赚钱呀?

      那自己改动一下,把后世邮政的挂念套在现在的驿站上,能否给大明增加一条财源。

      如果可行,那藩王进京贺寿的问题迎刃而解。

      而且,自己朱元璋心中的位置,也能更上一层楼。

      朱允熥越想越兴奋,回头吩咐道,”本王要写点东西,你们谁都不许打扰!“

      ------------

      第21章 燕王

      []

      北地的风,来的有些晚。

      南方已经是春风明媚,鸟语花香。

      这里的绿色刚刚爬满山坡,嫩嫩的枝桠开始在枝头绽放

      这是一片梨花林,洁白的梨花在微风中荡漾着枝条,空气中满是清新的花香。

      唰!

      刀光,忽然在林间闪过。

      然而凌冽的刀光却没有破坏梨花的美感,反而给这些娇嫩的梨花,带来些铁血和肃杀。

      一个魁梧的在林中不断挥舞手中的长刀,刀光掠过他身上绣着龙纹的锦袍随风轻舞。

      这是一个魁梧有力的汉子,浑身好似豹子一样充满了力量,锐利的眼神,浓密的胡须,凌冽的刀法,这些种种在告诉天地,这个男人是多么的不可一世。

      手中长刀再次挥舞,呛地一声弱弱却坚韧的龙吟,从刀锋上传出。刀锋所过之处,片片梨花落下。

      男人手里的刀,不是什么宝刀。就是大明军中制式的雁翅刀,刀身有些发黑,刀刃却极其锋利明亮,刀身上的摩擦痕迹代表着这把普通刀,痛饮过敌人的鲜血。

      男人在林中的步伐越来越快,手中的长刀也越来越快,刀锋之声从一开始的若隐若现,变成了隐隐呼啸。然后从呼啸,再变成了阵阵惊雷。

      霎那间,林中满是璀璨地刀光,还有梨花坠落的叶影。

      喀嚓!最后一刀停止。

      男人将刀掷于地上,锋利的长刀陷入泥土,转身之时锦袍带起阵阵威风。一棵梨树,忽然一刀两断。

      啪啪啪,林外传来清脆的鼓掌声音。

      一个面容清瘦,目光透彻,身着黑色僧衣的僧人大步进来,“燕王的刀法,越来越精进了!”

      被叫做燕王的男子傲然一笑,“雕虫小技,于战阵之中毫无用场,但是私下,可以强身健骨!”

      这里是北平,大明的国门。

      这个男人,是这里的王,大明燕王,洪武皇帝第四子,朱棣。

      朱元璋曾说,诸皇子之中,燕王最为骁勇所以汉家燕云旧地,封给了朱棣。

      燕云旧地,燕云十六州。

      五代十国时,被后晋石敬瑭割让给了辽国契丹。

      从那以后,中华大地开始了数百年的屈辱。

      没了燕云屏障,胡人从容南下牧马,战争的铁蹄蹂躏中原。

      几百年的屈辱岁月中,代代男儿北望河山血泪凄凉。

      几百年的厮杀战争之中,无数豪杰至死仍在眺望北方。

      直到大明,三十万大军北上一战破城,攻破了大元的大都,也收复了这片残缺的旧河山。

      这里改名北平,北方太平。

      这里驻扎着大明最精锐的边军,【创建和谐家园】,蒙古人,女真人在燕王朱棣的统帅下,让这里真正做到了太平。

      朱棣和那黑衣僧人,并肩走在林中。朱棣微微在前,僧人隐隐在后。

      侍卫们远远的站着,不敢打搅。因为他们知道燕王和这僧人虽然是臣,但也是至交好友。

      僧人法号道衍,俗家名字姚广孝,是天下有名的佛家宗师。同时,也是天下有名的博学之辈。

      “广孝!”朱棣停住脚步,忽然捏下一朵梨花,开口说道,“京中有消息吗?”

      姚广孝微笑,“还是那些消息,陛下封朱允炆为淮王,封朱允熥为吴王。”说着,顿了一顿,“咱们都看走了眼,那位不显山不露水的三皇孙,居然突然之间,深得陛下的宠爱!”

      “吴王!”朱棣笑笑,“老爷子还真是宠他!”

      说完,朱棣于山坡上眼望南方,目光清冷中带着深沉的意味。

      太子故去,他一直等待的机会来了。

      龙生九子,都想成龙。

      他朱棣上马治军,下马牧民,文治武功在诸位皇子中出类拔萃,为何不能坐那个位子?以前有大哥朱标在,他只能把这样的想法深埋在心中,但是大哥现在走了,坐上那个位子的想法一发不可收拾。

      他天生就有一种舍我其谁的气概,天生就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天生就有一股百折不挠的气概。

      少年投军入大将军徐达帐下,冲锋陷阵从未堕了朱家的威风。成年之后执掌边地,无论是北元余孽,还是高丽小国,都要避其锋芒。

      大明,除了他,还有谁更配得上那个皇位?

      如果我为大明皇帝,必然长刀向北横扫八方。

      如果我为大明皇帝,必定文治武功万国来朝。

      如果我为大明皇帝,必让百年积弱变成历史,麾下男儿皆是虎狼。

      朱棣收回南望的目光,脸上带着些肃杀,“京中没消息?就是说,老爷子对皇储到底立谁,还在犹豫?”

      “可能是犹豫,也可能是心中已经有了人选!”姚广孝依旧微笑,“暂时不愿说而已!”

      “你说,老爷子会不会选我?“朱棣正色问道。

      姚广孝摇摇头,”燕王,您是四子,您头上还有哥哥,无论嫡长都轮不到你呀!“

      ”哼!“朱棣冷哼一声,梨花在手里变成碎末,”他们可没我强!“

      说着,目光忽然一变,“既然不是我,也不可能是我的哥哥,那会是谁?”

      “皇孙!”姚广孝吐出两个字,“为了诸王之间的平衡,陛下一定会选择皇孙,立皇太孙!”

      “黄口小儿,安能高居大位?”朱棣怒道,“他凭什么?吴王?淮王?哼,我北征漠北的时候,他们还吃奶呢!”

      “还是那句话,为了平衡!”姚广孝说道,“如果皇位从诸子之中挑选,无论您,还是秦王,或是晋王,都不会满意。陛下是担心,百年你之后,诸位王爷大起刀兵,相互征伐!”

      “立个皇孙他也镇不住我们!”朱棣冷笑道,“除了大哥,我们谁也不服!”

      “但是有大义!”姚广孝正色道,“如果是太子嫡子继位,那就有君臣大义,秦晋二藩不敢受千夫所指,挑战中央!”

      “我敢!”朱棣继续冷笑。

      “那就等!”姚广孝微笑,“静待时机!”

      说着,姚广孝向前几步,看着朱棣,“陛下最反感的就是别人挑战他的权威,燕王虽然深受陛下宠爱,但是也不能在此时跳出来。要知道陛下之所以没说皇储的人选,就是等着有人跳出来!”

      朱棣默然,姚广孝说的对。

      他太了解那个父亲了,正如那个父亲了解他自己。

      他的权威不容侵犯,他的选择也不容侵犯。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4 19: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