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我真的只是村长》-第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下坡比上坡轻松了很多很多。

      四队的地跟其他地方差不多,同样都栽着红苕跟玉米,玉米的叶子已经开始泛黄,红苕藤子同样泛着黄。

      别的队里红苕藤快铺满垄,这边还是很小一根根的。

      四队的公房,在半山腰。

      当年集体生产时食堂、生产队搞养殖业的蚕房、养猪场、养兔场及晒谷场等集中的区域。

      公房所在区域不大,却是整个生产队集体产业集中的地方。

      刘春来跟着老爹,离得老远,就见到公房晒场上黑压压的人群。

      一群光着【创建和谐家园】的小孩在晒坝上你追我赶。

      “支书来了!”

      两人刚到公房边,就发现不少人向这边张望。

      “支书来了,支书来了……”

      有人向着公房聚集的人群而去,扯开嗓门高喊支书来了。

      更多的人,则是向支书迎来。

      刘春来还真不知道老爹这么受人欢迎。

      别的地方,社员最见不得的就是支书跟大队长。

      尤其是每到要交粮时,大队干部帮着公社催粮催款,时不时会有社员趁黑敲冷棍啥的。

      “支书,听说你准备给我们讨婆娘,新媳妇儿是哪村的?”

      “大队长,先给我说个婆娘啊,我都35了,再讨不到婆娘,我老娘抱不上孙子,死不瞑目啊……”

      “大队长,是不是要去公社挑救济粮?别的啥没有,我就有一把子力气……”

      “支书……”

      迎上来的人,很快就把刘春来这个尚未上任的队长挤到一边,把支书兼大队长刘福旺围了起来。

      刘春来这才明白,感情这些家伙是为了吃饱饭,为了娶媳妇儿才爆发出来这么大的热情。

      围着刘福旺的,大多数都是年龄比较小的,几乎都是三十多。

      四十多、五十往上还没结婚的,其实已经淡了心思。

      围在外面的,年龄小不少,他们压力还不是特别大。

      这些人,个个面黄肌瘦,大多数没穿上衣,光着肋骨明显的上半身,穿个裤衩子,光着脚。

      穿衣服的都是年龄比较大的老人跟妇女,以及一些十多岁没读书的待嫁女孩。

      所有人身上无论衣服还是裤衩,大都是补丁重补丁。

      比个难民营都还不如。

      怎一个穷字了得。

      看热闹的孩子中,刘春来发现,好几个小男孩至少五六岁了,全身依然光着,跑的时候,小雀雀儿甩来甩去。

      跟着他们一起跑的女孩子倒穿着衣裤,却没谁在意男女有别。

      这……

      “停!今天是来开会,研究如何给你们讨婆娘,填饱肚子的,不听我就回去了啊!”

      突然,被围着的刘福旺爆发出了中气十足的吼声。

      这音量,终于让场面安静下来。

      ------------

      007 全队还有一个光棍,我不讨婆娘

      “赶紧给支书端个板凳来,你们这些人,一点眼力都没有,没瞧着支书很热啊?”

      瘦猴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狐假虎威地对着人群一阵吼。

      之前才从支书手里得了包烟,现在劲头大着呢。

      二狗也冒了出来:“注意纪律,再瞎嚷嚷,支书生气了,到时候讨不到婆娘,吃不饱饭,就没人管了啊!”

      刘春来看着老爹这两狗腿子,心思复杂不已。

      二狗的威胁,立竿见影。

      果然,对于四队的人来说,吃饱饭,讨婆娘,才是最重要的。

      甚至,讨婆娘的优先级别高于吃饱饭。

      立即有人给刘福旺端来了一把用竹子制成、有靠背的椅子,刘春来看得双眼直冒光,这椅子制作精美,泛着油光,显然有不少年头了。

      他可是识货的人。

      再过些年,估摸着值老鼻子钱了。

      “谁把旗杆跟红旗收了?赶紧的,去把旗杆跟国旗扛出来,老规矩,有大事,先升旗……”

      让刘春来没想到的是,老爹开个生产队的工作会,过场还多。

      就没听说过全国哪个村开会前还要升旗。

      这是哪门子的规矩?

      “支书,咱这队好几年没队长,莫得人升旗……”

      “是啊,大队长,咱们这升旗手都没得……”

      “支书啊,老是您升旗,也不行啊,您这平时也忙……”

      让刘春来更没想到的是,整个生产队,三百来号人,不愿意让老爹来升旗了。

      这不升旗难道没法开会?

      老爹也是个戏精,过场多。

      “今天开始,你们队有队长了,也就有了旗手!”刘福旺指着旁边还在好奇为什么生产队会升旗的刘春来,霸气地说道,“刘春来,我儿子,高中文化,城里待了八年,考虑到四队情况特殊,经过我苦口婆心劝说,我家春来放弃继续考大学,来你们四队当队长,为此,对象没了……”

      刘春来自己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老爹这话一说出来,跳河的事,性质都变了。

      果然,四队的人看着自己,眼神都变了。

      没有网络,信息传递不迅速,这么长时间,这么点距离,支书兼大队长大队长家里唯一的儿子被退亲、跳河的事情,早就传遍整个公社了。

      刘春来没想到,他爹会给出这样一个解释。

      这是为了大家脱贫,儿子前途都耽搁了。

      稳!

      不愧是27年的大队干部,有丰富基层工作经验。

      “同志们!贫穷,是任何人都不愿意的!我当年对着国旗发了誓,让全大队的人不仅能吃饱,还要过得比别人好,我做不到,让我儿子来。今天,我把他带来了!来实现我的誓言!”

      刘福旺没有理会刘春来,神色变得严肃。

      所有人都看着刘春来。

      神色中,尽是不相信。

      见多识广,去过朝鲜,还会说几句美国话的刘福旺带着大家折腾几十年都没脱贫,反而越来越穷,刘春来这县城都没出过的娃儿能行?

      不过刘春来倒好奇,老爹当年真的发过誓?

      昨天晚上还不愿意自己来呢。

      大队干部果然没有几句是真话。

      “福旺,咱折腾了几十年越来越穷,脱不了贫,咱们认命了,别耽搁了娃。”

      一名头花花白的老头看着刘春来,摇头叹气,劝着刘福旺。

      “是啊,福旺,你带着咱们学大寨,开荒,造田,周围都是山,还都是石谷子,田里蓄不了水,种啥都不行……”

      另外一名老头拄着拐杖,颤巍巍地看着刘福旺。

      刘春来自然知道石谷子是什么。

      整个四大队,到处都是这种。

      说是岩石吧,已经被风化,颗粒极小,算不得岩石;说是土壤,都是颗粒状,也是泥土的颜色,却也算不得土。

      这东西,很要命。

      颗粒大,没法留住水分,农作物生长就会出问题,只有柏树茅草等极少数耐旱的植物能在这上面生长……

      说话的,都是队里老人。

      他们不相信刘春来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刘春来知道该自己出面了。

      直接对着人群扯开了嗓子:

      “各位叔伯长辈,兄弟姐妹,我知道大家嫌我年轻,不认为我有本事带四队改变局面。今天我既然敢来,就不怕因为没本事挨骂!我爹带着大家伙,在土地上折腾,这些年,确实都失败了……”

      曾经创业成功的刘春来,对手下员工各种打鸡血的忽悠没少干。

      对付这年头老实巴交的社员同志,实在太容易。

      四队大多数人,都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都姓刘,刘福旺也是这里面搬出去的。

      这也是刘春来选择这个队的原因。

      有时候,容易打感情牌。

      农村工作,感情牌比啥都好用。

      “春来,你既然知道土地折腾不出个啥,还折腾啥?咱们队,除了人,没别的了,这些年欠合作社的贷款,是越来越多,家家欠账呢……”

      “春来,你爹带着我们折腾这么多年,不仅整个队穷了,连你家也跟着受穷,南边不是搞经济特区嘛,我觉得你读书多,干脆带着年轻人去那边打工得了。”

      “越折腾越穷,别误了你!”

      队里一帮年龄比较大的,不愿意刘春来老子折腾够了换儿子来折腾。

      刘福旺带大家折腾,越折腾越穷,日子都过不下去了,早没了那精神头。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2 22: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