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每年什么时间玩什么东西那都是有数的,基本上小孩子都按照这样的一种规律来做。
李忠信对于和白云鹏一起玩扑克条并不反对,毕竟玩这种东西也算是他重新找回逝去的童年。
第十六章 扑克条和人头像(下)
白云鹏一直苦着个脸,就好像李忠信欠了他很多钱一般。
他越玩越感觉到无趣,无论是怎么玩,都是李忠信全胜,虽然不是赢钱赢东西的,但是,输了几次以后,他便觉得郁闷了。
和同龄的孩子玩扑克条,白云鹏一般都是常胜将军,很少有输的时候,可是,碰到李忠信以后,仿佛李忠信是他的克星一般,无论他怎么去做,那李忠信就好像是能够看到他心理一般,总之没有赢过一次。
想到新近缠着父亲买的人头像(八十年代初期的时候,在一张八开大纸上面印刷着人物的头像,把这种八开的大纸糊在硬纸板上以后,用剪刀按照圆形的头像剪下来,就成了人头像。很多地方都叫啪叽),白云鹏立刻让李忠信进屋和他一起剪人头像。
那种人头像上印刷的有西游记里面的人物,猪八戒、孙悟空、唐僧等,还有的印刷着封神演义里面的人物,什么周文王、周武王、元都法师、太乙真人之类的,印刷最多,而且卖的最好的,则是隋唐英雄传的人物头像。
看着白云鹏手中那隋唐英雄的人头像,李忠信也是回忆起来隋唐英雄当中的那些好汉。
讲评书最多的单田芳老师讲的隋唐演义,当时在广播里面经常能够听到播放,小孩子心中也是熟知了很多隋唐人物。
李忠信记得他家里面现在也有着一些隋唐英雄人物的人头像,有几张还是他颇为喜欢用的,有第一条好汉李元霸,第二条好汉宇文cd……
那时候小孩子的心理很奇特,人头像都是一样的,但是,他们心中却觉得,用的人物越厉害,那么赢的几率就要大一些。
用剪刀剪下来人头像以后,两个人便在白云鹏家里面的炕上玩了起来。
人头像的玩法很简单,是用一张人头像放在另一张人头像的下面,用大拇指、二拇指和中指三根手指头捏住人头像的一边向下撬动,把上面的人头像撬翻过去就算是赢了。
如果没有撬翻过去,那就轮到另外一个人进行撬动。
这种玩法的技巧很强,使用的力度也是很有说法的,如果力气用的大了,上面被撬动的人头像可能会翻几个跟头,并不会翻成另一面,这样的话,不算赢。
如果力气小了的话,根本就撬不动上面的人头像。
这种玩法当中还有着很多的讲究,手中的人头像的硬度高,撬动的力度大的话,要把上面的人头像往中间的地方放一放,这样的话,刚好能够翻过去。
如果手中的人头像的硬度低的话,则要把人头像的小边缘放到自己的人头像上,然后进行大力的撬动。
赢了扑克条以后的李忠信对于玩人头像的乐趣淡了很多,只是无所谓的陪着白云鹏在那里玩着,输多赢少,把白云鹏乐了够呛。
两个人兴致盎然地玩了一会撬人头像,又在白云鹏的提议下玩起了扇人头像。
扇人头像是把一张人头像放在地上,手中拿着一张人头像用力在地上那张人头像上扇,把人头像扇到另一面则算赢。
这种扇人头像需要动脑筋和手疾眼快,而且要力度适中,力度太大,人头像容易翻几个跟头,力度太小,则扇不过去。
两个人你扇一下,我扇一下的玩得不亦乐乎。
东北人都好客,虽然这个时候家里面都不富裕,粮食也只是刚刚够吃,但是,像李忠信这样的孩子到家中来玩,而且还是市里到这边走亲戚的,白云鹏的母亲王凤霞虽有不舍,却也准备了李忠信的饭菜。
就在白云鹏母亲招呼两个人准备洗手吃饭的时候,白云鹏的三叔白奉义兴冲冲地拎了两条一斤多重的鲤鱼跑了进来,一进门便大声喊道:“二嫂,把这两条鲤鱼炖了,今天有高兴的事情,我现在去找二哥,中午我跟二哥好好喝点。小鹏呢!赶紧出来去给你三叔打酒。”
李忠信听到白家三叔让同学去打上一斤白酒,顺便再点打酱油,他立刻自告奋勇地和白云鹏打酱油去了。
李忠信在这个时候已经认出来了,白云鹏这个三叔叫白奉义,正是今天才过去打鱼那四个人其中的一个。
不知道是白奉义光顾着高兴没看到李忠信,还是只是上午见了一面没有认出李忠信来,李忠信却也是没有和白奉义打招呼,他不想让同学知道关于他组织打鱼的这个事情。
李忠信和白云鹏两个人出门左转,走了足有一里地,才走到竹板屯里唯一的一家商店——竹板供销社。
国营的竹板供销社不大,也就二十几平方的样子,里面只有三节下面是木头板子,上面是玻璃的柜台。
柜台里面摆放着一些日用商品和一些杂七杂八的杂货,上面则是一个直径大概十厘米左右的玻璃罐子。
李忠信一看,就知道那玻璃罐子里面是色彩斑斓的硬水果糖,要是放到后世,这种水果糖的色素放的特别多,根本就不能吃,可是,在这个时候却是孩子们最好的零嘴了。
柜台旁边是两口不算大的小缸,里面装着的是酱油和醋,塑料盖子上面放着几种提溜,小提溜是一两的,大提溜是半斤的。
买酱油或者是醋的话,自己拿着玻璃瓶子,需要打多少就能够给打多少。
屯子里面的人最为习惯的就是一次打二两或者是三两,酱油吃完了以后,便告诉孩子拎着瓶子到商店里面打酱油。
后世打酱油的这个名词大体就是从这个地方传承出来的。
装酱油醋的缸旁边则是一个不大的,大肚子的酒坛子,和二大碗差不多大的封口上,则是由一块圆形木头和布扭在一起的塞子。
打酒的提溜和打酱油醋的提溜是分开的,打酒的只有一种提溜,那就是一两的,想要打一斤酒的话,那就得分十次打。
这样的打酒方式是很有说道的,每次打一两酒的话,每次都能够少打那么几滴,打上十次的话,就能够差出来两钱酒。一坛子二十斤装的话,甚至能够卖出二十一二斤来。
这个时候农村人喝的都是散装酒,不过都是烧酒,后劲比较大,大部分都超过了五十度,好一些的烧酒甚至能够达到将近六十度。
白云鹏把三叔给的钱递过去,告诉售货员打一斤散装的白酒和三两酱油,剩下的一角钱买十块水果糖。
白云鹏把那多出来的一角钱,算做是他打白酒和酱油的跑腿费,他也是看出来了,今天自家的三叔心情好,是不会计较这一角钱的。
拎起那两个装好酒和酱油的玻璃瓶子以后,白云鹏把手中的十块水果糖很是大气地给李忠信分了三块,一边分一边像小大人似的说道:“忠信,给你三块水果糖,回去以后我三块,我弟弟四块。”
握着三块水果糖,李忠信的心中漾起了点点暖意。
第十七章 白宇鹏
李忠信和白云鹏两个人返回到白家的时候,白云鹏的母亲王凤霞已经把鱼炖好,只等着白云鹏和李忠信两个人拿酒回来。
王凤霞在外屋放了一个不大的小炕桌(能够放到炕上的四个桌脚的一种小桌子),用一个白瓷的二大碗盛了一块鱼尾,又拿一个破了个口子大碗盛了大半碗的白菜炖土豆,叮嘱了白云鹏几句以后,便转身进屋里陪白奉义吃饭去了。
对于六七十年代的传下来的这种习俗李忠信十分无语,有客人的时候孩子不上桌吃饭,要在外屋或者是厨房里面吃。
搁在后世,孩子是小祖宗,哪怕是有重要的客人,孩子也是会和大人同桌吃饭的。
不过呢!在这个时候李忠信却是不能说什么,在竹板屯这个地方,能够有留你在家里吃饭,就已经是给予了很大面子的一件事情,更何况竹板屯这边一直就是这样的一种习俗。
白云鹏的弟弟白宇鹏比白云鹏小一岁,这个时候已经从外面疯了回来,也不打招呼,毛愣三光地一【创建和谐家园】就坐到了白云鹏旁边嚷着吃饭。
李忠信一看就乐了,这小子,简直就是小一号的白云鹏,哥俩长得十分像,到什么时候,一眼都能够看出来这是哥俩。
不过李忠信却是清楚记得,白宇鹏这个小家伙从小被家里宠坏了,远比他哥哥顽劣,高中毕业的时候因为触对象的一些原因,把别人给捅伤了,判了十年【创建和谐家园】,就是家里面花钱找人减刑了,也是在里面呆了整整八年才出来。
那个时候白云鹏是江城电厂燃料班长,他帮弟弟找的工作,并和父母给弟弟凑钱买房子结的婚。
李忠信的心里悄然把这个事情记在心头,准备回到家中记在他那宝贝本子上,到那个时候,他准备帮白云鹏一把,至少不能让白宇鹏因为那种事情判刑。
“这个是你哥哥的同学,你叫忠信哥,跟你忠信哥打声招呼,然后去洗手。”白云鹏看到弟弟白宇鹏手都没有洗,便一【创建和谐家园】坐到了身边,立刻扳着脸说了起来。
白云鹏一般在家里的时候并不和弟弟摆威严,可是,现在有李忠信在,他自然要彰显一下哥哥的权威。
白宇鹏极为不高兴地翻了白云鹏一眼,沉着个脸地叫了一声忠信哥,便起身跑到水龙头前,先是咕咚咕咚地喝了几口凉水,才简单地洗了两下手回到了桌边。
作为哥哥的白云鹏看到弟弟如此听话,立刻就高兴起来,乐颠颠地给白宇鹏盛饭,给他拿筷子。
这个时候家里面并没有电饭煲之类的家电,只能用大锅或者是焖罐来蒸煮饭菜,白家煮的高粱米饭是粗粮当中的一种,也是这个时候能够吃饱的一种主食。
这个时候就是想每天吃大米白面,想每天吃白面馒头也得有面粉才行,毕竟大多数人连吃饱都不容易。
最近一段时间李忠信总吃鱼,对于这种一斤多重,而且身上刺比较多的鲤鱼尾巴已经没有了什么兴趣,他端着碗,专门夹白菜炖土豆。
还别说,白云鹏母亲做的白菜炖土豆,和太姥做的那个白菜炖土豆有两种不一样的味道,这种清淡一些的感觉更符合李忠信的口味。
白云鹏看到李忠信只吃白菜土豆,他立刻就给李忠信夹了一大块鱼肉,并很是不满地说道:“忠信,到我家里了还装什么外人啊?今天赶上吃好的,你如果装假的话,我就不高兴了。同学之间可不许见外。”
对于同学来家里面做客,白云鹏心中十分高兴,平日里就是想找好东西招呼同学都找不到,今天三叔拿来了两条鱼,他必须要让李忠信吃一些。
李忠信老脸一红,不,应该说是小脸一红,他不想吃的东西,人家舍不得吃,当宝贝一般夹给了他,他还真就说不出来什么话。
李忠信颇为不好意思地把头转了一下方向,不去看白云鹏的眼睛,下一刻,他居然惊诧地看到,白宇鹏两只灵动的大眼睛一直盯着他,仿佛带有一种敌视的目光,看到他的目光过去了,立刻就再不看他一眼,低头吃起了高粱饭。
他就有些纳闷了,他今天可是第一次见到白云鹏的这个弟弟,他咋还好像跟我有仇似的呢?
看了看他碗中高粱米饭上的鱼肉,李忠信这才恍然大悟。
白家可不比自家,最近一段时间王波每天都能够打到很多大鱼,每天到城里卖鱼的时候更会派董志国送一条大鱼到家里,家里基本上不断鱼。
可是,白家原本就穷,多少时间估计都看不到这样肉类的东西,这个时候白云鹏给他夹了一大块鱼肉,白宇鹏自然就少了多吃一些鱼的机会,而且在他心中更是会想到哥哥白云鹏对他比自家弟弟好,自然会敌视他。
一条鱼尾原本就不大,而白云鹏给他夹的这块应该是最好的一块肉,想到这里,李忠信不禁莞尔。
想要把碗中的鱼夹给白宇鹏,却担心白云鹏那边不高兴,那是不给白云鹏面子。
如果他就这样吃掉的话,看那白宇鹏的神情,他还真的不好意思。
作为有着成人思想的李忠信突然之间感觉到进退两难。
突然间李忠信想起来之前白云鹏给他的三块水果糖,他把右手【创建和谐家园】兜里,快速把那三块糖摸了出来,一边递过去一边说道:“二鹏,我最近几天牙痛,吃不了糖,我的这三块糖给你了,等过几天忠信哥过来这边的时候,给你弄条大鱼吃。”
白宇鹏两眼放光地盯住了李忠信手中的糖,不过他却没有动手去接,而是把目光看向了白云鹏,对于李忠信后面说的要给弄条鱼的事情,他直接就给忽略了。
就是他听清楚了,也会当李忠信吹牛皮,这个时候,一条鱼那是多金贵的东西,也是李忠信这样的一个小孩子能够搞到的。
李忠信是白云鹏的同学,他哥哥以前说过,如果他有同学或者朋友来家里面的时候,无论别人给他什么东西,都必须要经过他的同意才可以。
见到白云鹏点头以后,白宇鹏乐滋滋地把那三块水果糖小心翼翼地放到了贴身的衣服口袋中,还把口袋上的扣子系好了,生怕水果糖从他的兜里掉出来。
李忠信他们三个人在外屋没有喝酒,而且都是孩子,很快就吃饭了午饭。
午饭过后,白宇鹏并没有出去疯玩,而是留在家中和白云鹏李忠信玩。
李忠信给他糖了,他自然把李忠信归类成好人,三个小孩子玩人头像玩的不亦乐乎。
只是李忠信在临要离开的时候对白宇鹏说了一句悄悄话。
第十八章 意料之外
天刚擦黑,冯小武骑着老破旧的大二八风驰电掣般地赶到了竹板屯。他脚闸慢慢后踩,顺着滑行的力量到了王波家的门口,右腿一扬,腾空跃下,正好站到大门位置。
李忠信对于冯小武这种花活很不屑,现在岁数小,身体协调性好,一旦有个闪失,那就会摔够呛,他在坐自行车的时候没少说冯小武的这个毛病。
说归说,他对于冯小武这个“专车司机”还是极为满意的。
最近一段时间冯小武可是帮助他做了很多事情,如果没有冯小武的帮忙,这一段时间打鱼的事情绝对不会发展得那么快。
招呼冯小武进门以后,李忠信让他从三舅家冬天用来装酸菜的大缸里面,捞出来四条四五斤重的江鱼。
和三舅王波打了招呼,便让冯小武骑车载他到了白云鹏家附近。
他神秘兮兮地转了一圈,看到四周没有人,摘下车把上一条四五斤沉的大鱼,双臂做了一个高抛的动作,直接把鱼丢进了白云鹏家的院子里。
丝毫没有理会冯小武那种诧异的眼神,李忠信一摆手,示意冯小武载着他离开。
当自行车进入江城,到了福丰街和文久路口拐角的地方以后,李忠信告诉冯小武把自行车停下来等他一会儿,他要拿一条鱼送礼去。
这个年代,送礼的人很少,不过邻里之间互赠一些吃用的东西还是很多的,李忠信心中清楚,给谢婶送礼,一条江鱼已经足够了。
李忠信随意地从车把上摘下来一条江鱼,快走了几步,到了老谢家的大门口,直接敲起门来。
李忠信一直觉得,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谢婶沈春华帮助了李忠信那么大的一个忙,没有把李忠信取到一百三十多块钱的事情告诉母亲王雅清,这就是一个大礼,他心中一直就惦记着呢!
现在正好有活鱼,给谢婶送过来尝尝鲜,也算是还了一个人情。
更何况李忠信最近一段时间,还要到邮局那边看看有没有大量的猴票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