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之前王波和李忠信提的条件,李忠信都一一答应了下来,就一条,王波今后要做什么事情,必须要听李忠信的。
要不然的话,李忠信就会把今天王波恼羞成怒下说的话说给姥家那边,让所有人都知道,王波说话不算数,连外甥的钱都想黑,再狠一点就是,让家里面的亲戚都知道,王波的钱都是从外甥这边骗去的。
王波找热水烫酒的时候,董志国还拿着那五块钱和那块五花肉站在原地不动,整个人就好像是石雕泥塑一般。
如果说王波弄来的二指肥膘的五花肉晃坏了董志国的眼睛,那接下来的小黄牛,就已经是颠覆了董志国的思维。
董志国的心中不停地呐喊着,这可是五块钱的小黄牛啊!怎么说给我就给我了呢?
有好酒好菜,还有鱼吃,这已经是超过了董志国的想象,这突然弄出来的小黄牛,真的是把董志国弄不会了。
“看你那熊样,赶紧去弄饭,一会儿喝好酒。”王波一边用老式的暖壶倒水烫酒,一边向董志国喊了起来。
王波看到董志国的那副尊荣,心中虽然也是知道他刚到手钱的时候比董志国好不到哪里去,可是,他却依然鄙视董志国。
这才五块钱的小黄牛就把你吓成那样,我这兜里有一张大团结都没有乐,看样子以后这货的出息绝对不如我,明个开始我真得好好操练一下他了。
董志国烀肉闲下来的时候,没用李忠信出手,王波就给他上了一堂政治课,中心就那么两点,一是今后他们两个人每天都要起早到江边打鱼,然后到市场上卖钱,以前那些偷鸡摸狗撵鸭子的事情就不要再干了。
二是他们两个人要精诚合作,因为他现在算是门清,既懂得打鱼的技术,又知道在江城那边哪里卖鱼,董志国肯干就行。
王波现学现卖,把李忠信那种大棒子加一堆胡萝卜的话,直接活学活用,砸得董志国找不到北。
第十章 董国忠
四月天,黑得快。
天刚刚擦黑,董志国家的木头门被从外向内的大力推开。
董国忠迈着大步走进院子,他一边走,一边声音洪亮地说道:“志国,你小子今天出息了啊!给大哥弄了条鱼,还请大哥过来吃饭,不错,看样子大哥没白疼你啊!”
进院以后,董国忠猛地一愣,鼻子在空气中狠狠地嗅了两下以后,便大声嚷嚷道:“志国啊!这大哥咋还闻到猪肉的香味了呢?难道晚上还能有猪肉吃?”
董国忠下班回到家以后,听媳妇说堂弟董志国不仅给他送了一条六斤多重的开江鱼,更是邀请他晚上到家里吃饭,他颇感意外。
自家的这个堂弟他心中最为清楚,一天天游手好闲的很不让他省心,平日里他可没少搭董志国东西,这突然间又给他送鱼,又请吃饭的,难道是这小子惹祸了?
在董志国的热情招呼下进入屋子以后,董国忠直接忽略了王波和李忠信的存在,魂直接被桌子上的洋河大曲勾走了。
那可是洋河大曲,市里面来人,乡里请客的时候都没有这样的好酒,对于好酒之人,这个是最吸引人的。
李忠信看到,董国忠和后世的样貌变化不大,中等个,还是那大眼睛大方脸。
只是此时董国忠身体粗壮,典型的车轴汉子一个,咋也看不出来有那种后世的村支书富态气息。
眼珠子从洋河大曲的瓶子上【创建和谐家园】以后,董国忠才有些疑惑还略带有一丝忐忑地问道:“今天是啥日子?你咋和王波这小子把我请过来吃饭了呢?难道你们出啥事情了?”
对于董志国和王波两个屯子里面很不省心的小青年,他的第一想法就是,这两货别是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或者是犯什么事情了,要不然的话,这两货绝对不会突然之间有钱买这样好的东西。
王波歪个脖子,眼神十分不满地白了董国忠一眼,随手丢了一颗烟过去,皮笑肉不笑没好气地说道:“咋,国忠大哥,难道我们哥两个请你吃饭就得出事?我们可是正经良民的。”
王波心中清楚他们在屯子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德行,也就是董国忠是董志国的堂哥,而且为人正派对他们两个人好,可是,就是这样,也不能总用那种带色的眼镜看人不是。
今天晚上的饭菜绝对是他们两个人的劳动所得,就是放到什么地方都能够说得过去。
董国忠对董志国和王波来讲,那可不是外人,以前瞧不起他们两个也就罢了,现在是他们两个好心好意请董国忠过来吃饭,他那么说可就不太好了。
“看你那德行。”董国忠在王波头上重重敲了一记以后,便大咧咧地坐到了主位上,等着王波或者董志国给他点烟。
看到董国忠满意地深吸了两口以后,董志国也是美美地吸了一大口烟说道:“哥,我才发现,这好烟抽起来就是不一样。打明个起,我决定好好跟王波干活了。”
看到董国忠一头雾水地坐在主位上,王波用眼神示意董志国去上菜的同时,他正襟端坐,清了一下嗓子以后正色地说道:“忠哥,我给你郑重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大外甥李忠信,也是你儿子小学班主任的儿子。今天就是他领着我和志国赚的钱。别看我外甥的岁数小,绝对的能人,在我大外甥的带领下,我和志国决定改邪归正了。”
王波正儿八经地介绍完李忠信以后,转头对李忠信说道:“忠信,这个就是我们竹板屯的村支书董国忠,是咱们自家人,以后你叫忠叔,有啥想说的你直接和他说就行。”
八十年代初期,特别是农村,妇女和小孩子在家中地位十分低下,大人上桌子吃饭的时候,妇女和小孩子都不能上桌,什么时候家里的大人吃喝完了以后,她们才能够上桌吃饭,要不然的话,妇女和孩子就在厨房或者是小屋里面吃一口。
这个时候,王波已经不把自己的大外甥当小孩子看了,而是把李忠信放到了和他对等的位置。
董国忠听完王波的话以后,看着一本正经坐在桌前的李忠信,他的脸上惊疑不定起来。
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王波和董志国今天赚到钱是因为眼前的这个孩子,这王波说的话能是真的吗?
董国忠大老粗一个,和李忠信相互点了点头示意友好以后,就开始招呼董志国开酒了。
李忠信在这个时候也没有和董国忠多说什么,现在这个时候,一是和董国忠刚刚见面,很多话都不能直接开口。二是,他现在是一个小学生,冒然把要和董国忠说的话说出来,董国忠兴致也不会很大,绝对不如吃喝一会儿说来的方便。
东北人热情,喝酒也是豪爽,吃着好饭菜,大半碗酒很快就下肚了,酒至半酣,几个人的话匣子也随之打开。
通过三个人的聊天,李忠信听出了一些苗头,董国忠的村支书来的容易但也很憋屈,他原本应该分配到江城那边郊区公安局当个副科长,可是他的指标被地委的人挤占去了。
董国忠因为这个事情没少上火,找到了部队,让部队为他出头。
部队管【创建和谐家园】的干部当然不干了,这样的事情发生是会影响到军队和地方之间的关系的。
经过一番商讨,最后给董国忠了一个主管治安副乡长的虚位,因为竹板屯是董国忠的老家,作为一种补偿,直接给安排成了一个村支书。
董国忠别看是长青乡的副乡长兼竹板屯的村支书,一直兢兢业业地为老百姓服务,可是,董国忠此时在竹板屯的威望和长青乡的地位上差出了很多。
七十年代末一直到八十年代初期,农民的生活都十分艰难,再加上政府要收税,计划生育,总之一句话,农村的支书和村长都是苦哈哈,这些农民当面像人一样,背后就指不定怎么骂娘呢!
用当时的话来讲,竹板屯的农民吃粮要靠返销,用钱要靠救济,种地要靠村子里面补助,要不然的话,他们都吃不饱饭。
村里面的效益不好,很多不理解的人都认为和村长、村支书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果村干部是能人的话,他们村子绝对不会穷成这样。
酒到酣处之时,李忠信酝酿了许久的话终于说了出来:“忠叔,今天志国舅和我三舅跟我做的事您也听明白了,现在好酒好菜有了,钱也有了,用不了多长时间,他们就能够安稳下来,能够攒下来钱盖房子娶媳妇。我呢,在这里冒昧的问一句,您有没有带动全村人致富的想法呢?”
听到李忠信说起来能够帮助村子里面的更多的人致富,能够让堂弟和王波安稳起来,董国忠立刻就来了兴致。
他兴致盎然地说道:“当然有想法了,快给我说说看,如果可行,到时候忠叔支持你。”
李忠信看到董国忠兴致盎然,他也没有拐弯抹角,直接就正色地说道:“我有这样的一个想法,您今天也听志国舅说了,我们是在江里面打鱼出去卖。过段时间,我想要和村子合作,村子里面和志国舅一样的年轻人我都可以全盘接收,他们只要肯干活,我这边就会给他们发工钱。工资每天一块钱,如果表现的好的话,中午我让三舅王波管饭,管饱……”
“这个是大好事,我绝对举双手赞成。按你说的这样优厚的条件,我都想把村支书辞了过来打鱼了。”董国忠脸上的笑容更盛起来,对于李忠信说的这个想法,他十分欣赏。
如果李忠信能够王波和董志国这样的不良青年整合到一起做事情,让这些年轻人有钱赚,绝对是解决了他的一道大难题。
一句玩笑开过之后,董国忠乐呵呵地说道:“忠信,有啥困难直接和忠叔说,只要忠叔能够解决的,忠叔拼了这支书不做,也要给你解决了。”
别看董国忠是大老粗,但是,董国忠精明得很,他心中明白,李忠信这边绝对是要让他帮忙做什么,要不然的话,凭借这样的条件,李忠信王波他们两个人绝对会绕过他的存在,这种事情和村子里根本就没有任何的瓜葛。
李忠信看到董国忠如此爽快,他立刻就把心中所想直接说了出来:“现在国家政策不明朗,不允许个人雇工,您这边帮我弄个村属集体公司,每个月我给咱们村上缴一定的管理费用,您看怎么样?如果村子里面不要管理费的话,我们可以签署一个协议,两年以后,公司打鱼这个赚钱的行当可以完全交给村子,但是我要有优先购买权。也就是说,把这个下蛋金鸡交给村子,如果我要有买鱼的需要,必须要先满足我的需求。”
集体经营,共同协作,按劳分配,这个事情怎么说都说得过去。
八二年的时候,刚刚开始出现校办工厂和校办公司,农村则是大集体似的集体合作社。
董国忠为人正直,并没有想要跟李忠信合作捞到好处,更没有想过李忠信说的回报,他想的很清楚,如果真的能够按照李忠信所说,把村子里面像董志国王波这样的年轻人统一管理好,而且还能够让这些人有钱花,不会在屯子里面惹是生非,那和李忠信合作搞这个集体的公司绝对可行。
董国忠作为村支书,现在最需要解决的就是村子里面这些年轻人的问题,他主管的是治安口,也是听到了一些风声,如果没有太大的意外的话,国家要开始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整治行动。
董志国和王波这些年轻人成天拉帮结伙的没有什么事情做,早晚会出大的罗乱,既然李忠信信誓旦旦地保证他能够把这些人利用起来,而且会让这些人安安分分地赚到钱,又和乐而不为呢!
真要是这些年轻人被抓进去,到时候乡里乡亲的绝对会恨自己一辈子。
董国忠并没有太多的功利性的想法,毕竟他是一个转业的大老粗,能够在这样的一个位置上,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他家在竹板屯这边,他想为,也正在为竹板屯的这些人筹谋一些出路。
经过一番磋商研讨后,董国忠决定第二天一早上过去江边实地看一下李忠信所说的赚钱买卖,如果真的和李忠信说的一样,他决定运作这个事情。
第十一章 安排
四月。
春光正浓。
李忠信闻鸡而起。
天空瓦蓝瓦蓝的,窗前屋后的小草已然吐绿,有着一种万物复苏的盎然,可是,李忠信的心情却依旧很坏。
看着睡得正香的三舅,他连推带攘,十分粗暴地把王波叫了起来。
让三舅王波把昨天放在董志国家中的鱼取回来之后,就好像一个资本家一样,连饭都没有让王波吃,直接就让王波和董志国两个人去江边打鱼了。
李忠信告诉王波,一早上是最出鱼的时候,他和董志国两个人起早去打鱼,打上个三网四网的,到市里面去卖正好。
早饭和午饭二合一,他们两个人可以在市里面的饭店吃点好的,但是账目要清晰,不能喝酒,花多少钱就是多少钱。
剩下的钱要攒起来放好,他会让冯小武到王波这边取这个钱,用这个钱继续购买挂网和风筝板子一类的物品,要按照他和董国忠所谈,要尽快扩大生产。
昨天晚上,李忠信在三舅王波家里面睡得十分不爽,先不说王波家里面的窗户关不严漏风,盖被子都感觉到冷的事情,就是王波高兴喝多酒以后的那个呼噜,就差点没有把李忠信搞疯。
李忠信顶了两个小黑眼圈,心中默默地想到,今后要是到竹板屯这边来,怎么也要住到一个清静的地方,要不然的话,会影响长身体的。
至于早饭,李忠信更没有想过在王波家里吃,就是那些个满是油渍,好像是刷不出来的饭碗,就让他没有了吃早餐的想法。
就在李忠信洗完脸,收拾好东西的时候,冯小武如约而至。
李忠信见到冯小武之后,脸上顿时漾起了笑容。
军功章里面有他的大半,也有冯小武的小半,如果不是冯小武从周六早上开始就帮他制作风筝板子,如果不是冯小武陪着他去购买渔网,打鱼的这个事情怕是不能如此顺利。
“小武哥,那边有两条大的开江鱼,你把它们挂车把上,其中有你的一条。”这个时候很李忠信不光是因为冯小武今后给他制作风筝板子,也不单单因为冯小武能够帮他跑腿,而是单纯的表示他对冯小武的感谢。
“那怎么行,绝对不行。你千万不能再给我东西了。”冯小武刚看到李忠信,就听李忠信说要给他开江的大鱼,他的头摇得和拨浪鼓一样。
对于李忠信给他买了一盒好烟,还请他在市里的四扒馆吃了顿饭的事情,他此时依旧是耿耿于怀,现在李忠信居然又要给他一条大开江鱼,他感觉这个可就收受不起了。
现在是刚刚开江,开江鱼十分稀少,昨天晚上他听邻居说,市里一副食里面卖的大一点的开江鱼已经是平日里的两三倍,最贵的开江鱼甚至达到了七八角钱。
李忠信那边放着的两条活鱼,重量上每条至少有五六斤,因为是活鱼,价格会更高,冯小武估摸着这样的一条鱼至少能够卖到五块钱。
冯小武现在十九岁,虽然也馋肉馋好吃的,但是,这样贵重的东西,冯小武绝对不敢收。
看到冯小武手忙脚乱拒绝的样子,李忠信一阵无语。
李忠信告诉冯小武先把鱼挂好,然后才慢慢和冯小武说起来。
他对冯小武说,这个是昨天他和三舅他们在江里面打上来的鱼,并不是花钱买来的,给冯小武分上一条鱼,也是让他尝个新鲜。
昨天打鱼的数量还可以,每天估计能够有一些小收入,今后的风筝板子和手中的线板子还需要冯小武制作,送给他这样一条鱼如果再推辞的话,那他可真就不高兴了。
看到冯小武万般不情愿地答应下来,李忠信立刻趁热打铁地让冯小武把鱼送回家中。
冯小武送鱼回家以后,李忠信并没有让冯小武把他和鱼送回家,而是让冯小武领着他,直接到江城新华书店对面的圆笼包子铺吃早餐。
在吃早餐的时候,李忠信更是把一些话挑明了说,他是小学生,父母看管的严,很多事情他无法出面去做,风筝板子的制作要继续,至少要做出来三十个以上的风筝板子。
渔网那边,等冯小武中午休息的时候去一趟,告诉老葛七十米长的寸半的挂网要抓紧制作。
他这边不光是要七十米长的挂网,更是需要大量的,他不管老葛是增加人手,多带徒弟还是有其它的方法,反正就一条,每个星期至少要给他拿来一两张七十米长的挂网。
如果有七十米以上长度的大网眼的三行挂网,老葛那边制作出来以后,他这边也是高价收购。
冯小武认识王波,更是知道王波家的住址,他告诉冯小武,要他到市场和国营副食商店转一转,看看市场上开江鱼的行情,到竹板屯那边给王波行情的提醒,开江鱼的几天高价行情,可不能错过。
李忠信心中隐隐地感觉到,第一次他和王波在江城这边卖鱼卖便宜了,要不然的话,鱼绝对不会卖的那么快。
而且冯小武到竹板屯那边去转一转,如果他三舅那边有出了什么问题,也能够及时给他反馈。
挂网并不是万能的,很多时候,如果挂上了石头,或者是碰到上游漂下来的大树杈子,也是很容易出现问题的,渔网坏了,可以拿到老葛那边进行修理,总之不能在这个时间耽误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