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给王波讲述了一些关于挂网和水里放风筝的技巧,又指挥着王波按照他所说的一些技巧来做,没有用多少时间,王波便掌握了这种放网的技巧。
看到王波像一个得到心爱玩具的孩子一般接过杠子,李忠信的嘴角形如月牙。
第八章 收获
东北四大鲜当中最有名气的就是开江鱼,因为在一个长达半年的漫长冬天里,大江冰封,鱼类缺少氧气和食物,还有因为低温而减少了活动,生长缓慢,使得肉质异常鲜美。食物的缺乏和封江以后的纯净水质,让鲜嫩干净的开江鱼成为了东北人餐桌上的极品美食。
松花江中鱼的种类繁多,其中最为出名的是三花、五罗、十八子。
Èý»¨ÊÇÖ¸÷¡»¨¡¢öý»¨¡¢ö껨¡£
五罗则是哲罗、法罗、雅罗、胡罗、铜罗,五罗都很贵。
十八子迄今为止尚没有统一确切的说法,很多种带“子”的鱼,船丁子、柳根子、葫芦子、麦穗子、白漂子、泥鳅钩子、黄姑子、红眼瞪子、翘嘴岛子、七粒浮子、鲢子、鲫瓜子、鲶鱼球子、嘎牙子、牛尾巴子、七星子、扁担钩子、沙丘子、紫泥肚子、刁子、花里羔子……
李忠信和王波董志国三个人打上来的开江鱼种类很多,饶是后世李忠信混在江边总吃江鱼,也没有把打上来的这些鱼认全。
这些鱼是要拉到城里卖的,用人背抗很不现实,李忠信便问董志国能不能弄来辆马车或者手推车之类的大车。
董志国是村支书董国忠的堂弟,这个时候在竹板屯里面算是混得很不错,听到李忠信说要借辆车,二话没说就跑到竹板屯里弄车去了。
李忠信心中望着董志国的背影,心中想起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八三年严打的时候,董志国因为一个朋友偷窃犯案,招供的时候说是给了他十斤粮票,因为这个吃了锅烙,被判了三年。
出来之后他和董国忠闹僵了,直接到南方投奔王波去了,虽然在南方混的也不怎么好,却很少回到竹板屯这边来了。
李忠信心中想到,董志国和王波一样,都是不错的好人,哪怕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也没有做犯法的事情。
石头不点不成金,人不点化不成人。这一次他重生到八二年,他要改变两个人的命运。
坐在董志国推着的手推车上,李忠信心中郁闷地想到,重生到这个年代,物质贫乏不说,工具也是相当简陋,想要做什么可真难啊!
去江城那边卖个鱼,还得四处借手推车,实在是有些麻烦。
两个半【创建和谐家园】袋的鱼装车以后,王波在李忠信的提醒下,领着李忠信到他家隔壁的老张家借了一把李忠信都已经忘记多年的杆秤。
李忠信看到,借来的杆秤和前世家里曾经有过的杆秤一样,是以带有星点和略微锥度的木杆为主体的杆秤,秤杆的末尾还用铜皮包了一个圆头,只是那铜皮的厚度很薄,上面有着一层泛绿的模样。
³ÓíÈ£¨ºÍíÀÂëµÄ¹¦Ð§Ò»Ñù£©ÊÇÀÏʽµÄÊ®½ïíÈ£¬Áà³Ó¸ËÍ·µÄÇ°Ãæ²¿·ÖµÄƤÁࣨ¹Ì¶¨ÔÚ³Ó¸ËÉϵÄţƤ¿Û£©£¬ÊdzÓÊ®½ïÒÔÀïµÄÖØÁ¿£¬ÁàºóÃæ²¿·ÖµÄƤÁ࣬ÔòÄܹ»³ÓÁ¿¶þÊ®½ïÖ®ÄڵĶ«Î÷¡£
皮拎的前段还有一个钩子,如果称的东西用绳子绑着的,也可以挂到钩子上称,李忠信觉得这种称,正适合他们卖鱼用。
砣绳就是普通的麻绳,秤盘则满是铁锈之色,在李忠信的心中,这样的破秤有些惨不忍睹,不过他细一想,八十年代初期,家中有一杆秤也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正是因为这样,他看到三舅王波借杆秤的时候紧着和张大爷说小话,生怕张大爷一个不高兴,杆秤就不会借给他一般。
王波借称到以后,也不做任何耽搁,和李忠信快步走到村头,准备到江城卖鱼。
而董志国则把留出来的几条大鱼按照李忠信所说,把最大的那条送给他堂哥村支书董国忠,并约董国忠晚上到董志国家里面吃鱼。另外的几条找大水缸养起来,明天一早李忠信回家的时候要带给家里。
李忠信知道董志国和王波都没有啥钱,直接掏出一张小黄牛(那个时候对一九六零版的五块钱的称呼)递给了董志国,告诉董志国在家这边张罗一些吃食。
李忠信原本是想要拿出一张大团结的,可是,想到这个时候的购买能力,最终还是选择了小黄牛。
饶是这样,王波和董志国不约而同地石化了。
八十年代的时候没有城管,而且开江鱼是稀罕东西,王**着李忠信一路走着,还没有到李忠信想要去的地方,开江鱼就已经卖出去了大半。
卖出去大半的开江鱼不说,还有人开始预订这种不要肉票就能够买到的开江鱼了。
在江城菜市场附近,还没有等李忠信和王波吆喝,一群人围住手推车便开始抢购,从进入城区一直到把鱼全部都卖出去,连一个小时都没有到,让李忠信看明白了这个时代人的购买能力。
只要是不要粮票,肉票,好东西你就是卖的贵一些也有人要。这个年代的人几乎都是国家的员工,都是国家开资,遇到好东西的时候,他们生怕手中的钱花不出去,买不到好东西。
李忠信卖的开江鱼不贵,比李忠信记忆中鱼的价钱要低上一些,而且都是鲜活的开江鱼,更具有说服力。
最为重要的是,国营商店里面买鱼也是需要肉票的,在肉票比钱都值钱的年代,大部分的人都不会舍得用肉票够买鱼类。
也就是一个小时不到的时间,李忠信和王**到江城的鱼被一扫而空,把王波乐得嘴巴都合不拢了。
李忠信看着三舅王波小心谨慎的把门用门插插好,就好像是做贼一般,蹑手蹑脚地爬到了火炕上窗户外面看不到的死角,好一阵东张西望,才神色忐忑地把破帆布挎包里的零钱,一张张地小心地拿了出来。看到王波那种如同小偷一般的做派,李忠信心中感觉到好气又好笑。
王波在炕里面坐好,把钱分门别类地放了好几处,一角,两角,五角、一元……一堆一块的数了七八次,就是硬币都没有放过,也是一分两分的查了四五遍。
王波自从数钱以后,嘴巴就没有合上过,那种数钱的姿势和态度,活脱脱电影阿凡提里面的巴依老爷。
就差数钱的时候念叨那些个什么我的钱九十九……
看到李忠信懒洋洋地躺在炕头望天,王波把钱小心地放进破帆布挎包当中,满脸热切的把大脸凑到李忠信的跟前,神秘兮兮地说道:“大外甥,你猜我们两个人这一次出去卖了多少钱?”
看到李忠信愣愣的样子,王波嘴巴合不拢地小声说道:“大外甥,咱们发财了,今天一共卖了三十九块二毛钱,还有十四斤粮票和三斤肉票。”
李忠信略显鄙夷地望了一眼王波,他心中早已算出了大概的钱数。
一共百多斤鱼,大鱼、好鱼和小鱼平均下来,也就是四角左右一斤,能有个三四十块钱就不错了。
对于第一次用风筝板子下挂网捕鱼的收入,李忠信的心中还是有着一些失落的。
按照李忠信最初的想法,一网下去,怎么也能够打上来百十斤鱼,可是,他领着王波放了两网,才打上来百十斤鱼,让李忠信感觉到了一定的落差。
这种落差只是暂时的心理落差,李忠信心中清楚,因为对于这个江段的了解不够,这次和三舅放风筝走的路程很近,鱼不是很多也是正常的,再者,现在并不是出鱼的最佳时期。
更何况他用的这种网是五十米一寸眼的网,去掉头尾不捉大鱼,也算是很不错的一个收获了。
更何况李忠信留下来了五六条大鱼,按照平均每条五斤重来计算,也是三十多斤,如果这些鱼要是卖掉的话,收入就差不多能够达到五六十元了。
王波并没有看出来外甥李忠信的那种不悦,甚至把李忠信表现出来的那种不悦当做吓傻的表现。
在王波的心中,外甥弄的这个事情已经是好上了天。
现在是八二年,作为当人民教师的姐姐一个月才赚三十八块钱,有着六级技术职称的高级木工的姐夫一个月才赚三十八块六,这个还是刚刚涨上来的工资。
和李忠信下挂网打鱼也就是一上午的时间,加上到市里卖鱼,无非也就是大半天的时间,这还没有到晚上呢,他们两个人就已经赚到了三十九块七角二分和十四斤粮票。
这三十九块七角二分钱完完全全属于他和外甥两个人,也就是说,他和外甥两个人一天下来,居然比姐夫一个月拼死拼活工作赚的还要多。
在王波的心中,外甥无非就是一个小不点的孩子,在这样的一个时候应该被那惊人的数字吓住了。
王波心中沾沾自喜地想到,这次弄到了这么多钱,给大外甥分上个三块两块的,给帮忙的好朋友志国买包好烟,等到了晚上,买点肉到志国家里吃大鱼,再喝点小酒,这简直就是幸运日啊!
就在王波独自盘算的时候,李忠信略显忧郁地开口说道:“一会儿把车还回去的时候,给你的那个朋友董志国五块钱,算是今天用他弄手推车和他的工钱,然后再上街买杆秤,买点好肉,顺便给老张家买包红塔山,剩下的钱就先放到我,暂时作为后续的启动资金。”
什么,给志国五块钱!给老张头买一包红塔山?!!!!
王波眼珠子立刻就好像金鱼眼一般鼓了出来。
五块钱那是什么概念,一个工人上班好几天才能够赚到五块钱,无非就是志国借了一个手推车,让志国帮忙干了两个小时的活,给五块钱,这也……
给董志国五块钱的事情王波虽然有些接受不了,但是,好歹董志国也是他王波的好朋友,给了就给了。
可是,从老张家里借一下称就给买一盒红塔山,这就有些过了。
八十年代初期,买烟是需要烟票,王波抽烟的大部分烟票还是从李忠信家里面要过来的。备注:(老票证的发行种类大体可分为食品(含副食品)类如粮票、肉票、糖票等;日用百货类如线票、肥皂票、煤炭票等;针纺织品类如布票、棉花票、鞋票等,发行渠道有政府部门、公司、供销社等多种,但均在商业或供销部门使用。使用方法一般是对号对月入座。老票证编号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以月编号,哪个月就用哪个月的票,这种票类似于综合购买券,人们习惯于称为“月月票“。供应部门会在当月公布凭票购买物资的品名、数量;另一种是以【创建和谐家园】数字编号,供应部门也会在相应时间公布凭某某号如1号、11号等购买某某商品,这种票称为“号号票“;还有一种是指定了商品、数量的专用票。)
到了江城两三年了,王波抽的最多的是大生产和大前门,就是春城都只是跟着姐夫李尚勇抽过几颗,现在突然之间大外甥让他给老张家买一盒一块两毛钱的红塔山,简直是亮瞎了王波的眼睛。
再想到李忠信说要把剩下的钱放到李忠信那里做什么启动资金,王波的脸顿时掉到了脚面上,他很是不屑地瞥了一眼李忠信,气急败坏地说道:“小孩子家家的明白什么,等下给你两块钱去买好吃的去,剩下的钱我安排,给他们那么多钱做什么,你不懂别跟大人参合。”
王波在这个时候也是被这三十多块钱蒙蔽了眼睛,更是想要行使他作为长辈的特权。
李忠信看到三舅王波有些恼羞成怒,他头不抬眼不睁自言自语般说道:“一共就这么三十几块钱,要是赚上个三百五百的,合辙是外甥都不要了。”
王波听到李忠信那风言风语的话,顿时就急了,刚要脱口骂人,就听到李忠信再次嘀咕着说道:“一张这样的渔网几十块钱,风筝板子几十块钱,挂鱼的技术是我教的,唉!算了,就当我花十张大团结做看清楚了一个人,等以后看到姥姥姥爷,我真就得好好问问……”
李忠信心中十分清楚,在这样的一个时候,他一定要把三舅降服住,要不他这个三舅有钱骚包了真的能上天。
第九章 现学现卖
王波耷拉个脑袋垂头丧气地走在路上,脸上没有了之前的一丝兴奋之色,就是左手中提了一杆新的杆秤,两瓶洋河大曲,右手拎了一块上好的五花肉和两袋五香花生米,也没有让王波的心情好起来那么一点。
王波的心都在滴血,那可是三十九块两角钱的掌控权,他白白地交给了外甥不说,还跟外甥签订了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虽然是口头约定,但是,对于王波这样的人来讲,那就是已经成为了事实。
如果没有太大的意外,从现在这个时候开始一直到封江,王波基本上就是为李忠信打工了。
王波越想越痛苦,甚至觉得他这些年都活到狗身上了,竟然被外甥用语言把他逼到了墙角,根本就没有任何让他发挥的余地。
王波觉得他的这个大外甥太妖孽了,面对李忠信,他就好像面对一个成年人,就好像李忠信是他舅舅一般,主动权完全掌握在了李忠信的口中。
李忠信和王波谈的时候说的很清楚,主意是他李忠信出的,挂鱼的东西都是他李忠信拿来的,就是打鱼的方法都是他李忠信交给王波的,在这样的一个完整的作业链当中,王波和董志国无非就是出了力。
有力气的人到处都是,想要快速赚钱发家致富的人也大有人在,王波要是不想做,李忠信随便找任何人都能够做这样的一件事情。
鱼是在江中生长的,现在有无数的鱼,可是,你没有东西把鱼从水里打上来,那也没有任何价值的事情。
李忠信还告诉王波,现在王波和董志国两个每天打鱼,工资是每天五块钱的基本工资,以后队伍扩大,他们两个人算是领工的管理人员,每增加一张渔网,他们两个人多拿一块钱,如果效益好的话,每个月到月底的时候他们两个人还有大量的奖金。
李忠信心中清楚得很,三舅王波的本质很好,为人也十分仗义,但是,这样的一种性格,今后要没有他指引大方向,是没有啥发展前途的。
人都是逼出来的,只要他把握住王波今后的大方向,今后和他一起走向成功也是有着极大可能的。
按照这个时候的发展前景,王波的确是他不二人选。
李忠信也不完全打压王波,打一巴掌以后给了个大甜枣,不光是给王波兜里面留下了十块钱,还答应下来王波,晚上给他们买两瓶好酒买些好猪肉。
至于王波的怨念和一些微词,李忠信直接忽略了过去,晚上到董志国家里和董国忠吃饭才是正事,等三舅王波这段时间赚到更多钱了,估计这些怨念和微词就会随风飘逝了。
到了董志国家中,李忠信看到,董志国的家和王波的家绝对有一拼,后世那种宅死在家里的貌似都没有他们邋遢。
人是年轻人,【创建和谐家园】补丁衣服,打扮的溜光水滑的,可是家实在让人无法恭维。
李忠信估摸着今天这是晚上要请董国忠过来,董志国简单地收拾了一下,要不然的话,更会是脏乱差,和他三舅王波之前的狗窝应该有一拼。
桌子上此时已经摆了四副碗筷,桌子上有着一只烧鸡,一大碟子的咸菜和四个一切两半的咸鸭蛋,还有农村的大酱和几颗发芽葱。
灶台上的八印大铁锅(几印就是直径几十厘米,东北农村一般都用八印大铁锅来做饭)业已飘出来炖大鱼的香气。
李忠信用鼻子嗅了嗅,虽然香气没有后世的大锅台炖鱼的味道香,却也煞是好闻。
最近一段时间李忠信的嘴巴也是淡出鸟来了,刚开春的季节里的,家里面的菜除了咸菜,就是菜窖里面白菜土豆大萝卜。
偶尔拿豆腐票买块豆腐都算是改善生活了,想到今后每天都能够有鱼可吃,能够补充一些身体的营养,李忠信还是十分兴奋的。
后世的李忠信个头不高,光脚丫子净量也就是一米六八的模样,他总有着一种想法,是不是他在小时候有些挑食,营养没有跟上去,结果个子没有长起来。
李忠信坐在微烫的炕头上想到,既然重生了,他必须要为自己的身高努力了,要争取长到一米七二以上。
王波进屋之后,把右手的东西往炕上一扔,十分不客气地说道:“志国,把这两块肉烀出来,好了以后切了蘸酱油蒜泥吃,一会儿在找个盘子把花生米倒出来,晚上咱们和大忠哥喝点。”
看到董志国望着带肥膘的五花肉一副馋涎欲滴的表情,王波鄙夷地看了他一眼,牛气哄哄地丢过一张小黄牛说道:“这个是你今天应得的工钱,打明个开始,你好好跟我混,到时候少不了你的好处。”
看都不看董志国的表情,王波快步走到董志国家装碗筷的柜子那里,伸手就从最下层摸出来一个陶瓷的达白盆子,他把酒瓶小心地放入里面,开始四处找热水烫酒。
八十年代的时候,中国的白酒有名气的很多,其中洋河,茅台,五粮液,西凤,郎酒、**,剑南春,还有汾酒都是相当有名的好酒。
王波今天发了狠,买了两瓶只听过没有喝过的普装洋河大曲,准备开一把洋荤。
王波对于大外甥的做法十分不理解,让他花钱,花多少钱都可以,但是,钱的用途方面,一定是李忠信说了算。
之前王波和李忠信提的条件,李忠信都一一答应了下来,就一条,王波今后要做什么事情,必须要听李忠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