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种青年人,手中要是有一些钱,就会和狐朋【创建和谐家园】一起抽烟喝酒打麻将,寻欢作乐。
李忠信的太姥爷不抽烟,基本上不喝酒,父亲李尚勇也是差不多,于是乎,李忠信家中的烟票酒票差不多都被王波打包拿走和朋友分了,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原因,竹板屯里面的几个年轻人都和他的关系很好,就好像是哥们一般。
前世的时候,李忠信对于三舅王波年轻时的印象颇为不耻,八三年严打的时候要不是父亲把王波弄到家倶一厂当临时工,严打的时候王波估计就进去了。
饶是这样,王波和李忠信的父亲关系还搞破裂了,王波总认为父亲把他弄到家倶一厂上班没有和朋友在一起,没有尽到朋友的义务,觉得对不起进监狱的几个朋友。
王波在父亲工厂里面一共就干了两年不到的时间,就出去打工了,在外面没有赚到什么钱,回到竹板屯这边,到了五六十岁要不是李忠信到这边雇佣他帮忙,生活起来都费劲。
不过呢!王波最大的一个优点就是诚信,一直到五六十岁的时候,信誉都是杠杠的。
王波家里是女儿,农村人重男轻女,也正是这样一个原因,他一直把李忠信当儿子一般看,从外面打工的回家的时候,无论赚没赚到钱,都会给李忠信弄很多好吃的好玩的,甚至对李忠信的溺爱都超过了对他女儿的关爱。
李忠信摒除掉脑海中的记忆,不紧不慢地打开那个已经掉色的黄帆布包,微笑着对王波说道:“三舅,你看,我给你拿来了一个什么好东西?”
看到李忠信拿出来的刷了一些红色油漆的梯形木板,王波的两只眼睛顿时瞪得和水泡鱼一般。
好东西?!!这尼玛也能叫好东西?
这尼玛就是一块破棺材上的板子,这种东西怎么能往炕上放,这大外甥想要气死我是咋的?!!!!
王波猛然间萌生了一种把李忠信和炕上的物件一起扔出去的冲动。
“这叫风筝板子?打鱼时候放风筝用的?”李忠信一边向外拿,一边和王波解释了起来,“用这个东西来打鱼,不用人下到水里面,十分安全。我这可是来准备领你发家致富的,想要让你赚钱给我早点娶个漂亮的舅妈,你和我好好干上一段时间,就能够达成你的愿望。”
瞬间把怨气怒火憋回去的王波差点气出内伤,表情仿佛不小心吃了黄连。
他心中虽然憋闷,却也是开始耐下心来打量起来李忠信所说的风筝板子。
王波看到,李忠信拿出来的梯形木板上,歪歪斜斜地打了三个不规则的小孔洞,三个小孔洞由打扣粗鱼线系成了三角形状,后面由一根粗线牵引,和当下的最原始最简单的风筝形状差不多。
看着那三扁四不圆的玩意,听了李忠信的解释,王波还是一脸懵逼,明明就是破棺材板子上弄下来的材料,咋还弄出来个什么风筝板子呢?!!!
看到王波听不明白,李忠信下意识的摸了摸鼻子,很是无奈。
他稳了稳心情,一边往外掏渔网,一边继续耐心地对王波解释道:“这个东西叫做风筝板子,和我现在拿出的这个挂网一起,是专门打鱼用的。我这次到这边来,是想让你和我合作,到江里打鱼,然后到市里卖钱。”
打鱼摸虾,耽误庄稼。
这个是自古流传下来的一句老话,也就是说,打鱼或者摸虾是一件十分不好的事情。
对于农民来说,做这两样事情的人,几乎都是村子里面的二流子之类的家伙,让正常的农民参与打鱼摸虾这种事情,真就算不上是一件好事情。
“你要是上什么地方去玩,或者舅舅领你打个鸟啥的都行,这个事情绝对不行。”看到那么大的一张渔网以后,王波的脑袋摇的和拨浪鼓一般,他可不会答应外甥的这样一种请求。
这个大外甥可是给他出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他以前要领李忠信去江边洗澡姐姐和姐夫都不让,这个时候要是领着外甥去江边打什么鱼,到时候姐姐姐夫还不得埋怨死他啊!
更何况他从来没有接触过渔网打鱼。
李忠信看到王波的样子,嘴角漾起一丝笑意。
他心中极为了解三舅王波,三舅的胆子特别大,只不过一般的小恩小惠让他生不出犯错误的心思。
李忠信眼睛扫过桌面,又向地下刚扫出来的东西瞄了一眼,歪着头问道:“三舅,你看看你现在的生活,家徒四壁不说,抽烟大部分都是从老家那边弄过来的卷烟,吃饭都是咸菜,这样的生活是你想要的吗?”
看到王波的脸涨红起来,李忠信嘴角一挑,慢悠悠地说道:“三舅,你知道吗?我这次起个大早到你这里,是想带你一起致富的。在江里打鱼这个东西是成功的事情,我同学的爸爸现在就用这个东西来打鱼。我同学每天的零花钱都有小五块,可想而知这个事情会多赚钱。你只要一切都听我的安排,都用不上几天,你每天就能够好酒喝着,好烟抽着了。”
李忠信并没有实话实说,他心中清楚得很,这个事情要是他说是自己捣鼓出来的,打死王波也不会陪他一起疯。
他捏造出来一个莫须有的成功案例,是给王波吃上一颗定心丸,而且以后别人问起来的时候,李忠信也可以一推六二五,不承认这个东西是他自己做出来的。
“你去把志国舅叫过来,咱们三个人一起到江边,到时候我给你示范,指导你们怎么去弄。想要每天大鱼大肉有好烟好酒的好生活,想要找漂亮媳妇,听我的准没有错。要是不成功的话,我把太姥爷攒的两瓶西凤酒给你拿来。”李忠信看到王波意动以后,他立刻就给王波加了一把火。
不就是领着大外甥到江边满足一下打鱼玩的小小要求吗?大不了就挨上姐姐姐夫一顿骂。
真要是按照李忠信所说成功了,到时候他能够和李忠信一起赚钱,要是没有成功,他也没有损失,甚至能够弄到二爷爷珍藏的两瓶西凤酒。
好酒王波可基本上没有喝过,王波和几个狐朋【创建和谐家园】在一起喝的最好的酒才是江城特产的一块二的北大荒,剩下都是那种在乡下不知名的小酒厂弄到高度烧酒。
人死卵朝上,不死万万年。王波的心激昂澎湃起来。
第七章 水里放风筝
在东北,哪怕是四月份开江了,天气也是有些许寒凉,走到江边更是有一种微微冻手的感觉。
虽然天气有凉意,但是,李忠信的心却是火热一片,肩膀拔得笔直,步伐也是轻快起来。
是驴子是马,已经到了出来溜溜的时候,要是能够成功,至少在一两年的时间,他都不必为生计担忧,改善家庭生活的第一步就会从这里开始。
王波苦着个脸的拎着装着渔网和风筝板子的帆布兜子,慢吞吞地跟在李忠信身后,一边走一边小声嘀咕起来,这样天气到江边,简直就是遭罪啊!还拎这么沉的东西,这大外甥弄的东西到底行不行啊!
对于李忠信给他的说词,王波心中还是有着诸多怀疑,毕竟李忠信是个小学三年级的孩子,也就是十岁,说出来的话靠谱的可能性并不是佷大。
拎了两个麻袋的董志国耳中听到王波小声嘀咕的话,心中也是化弧起来。
董志国一般这个时间正在家里睡懒觉,被搅了好梦心中微微有些不爽,不过呢!王波说了,无论事情成不成,这两天都请他喝酒。
一想到有酒喝,董志国肚子里面的怨气顿时少了很多,他捅了捅王波问道:“【创建和谐家园】,你可是答应过我,事情要是不成的话,请我喝好酒,这个做不做数?”
王波不满地丢了一个卫生眼,没好气地对董志国说道:“咋,兄弟啥时候说话不算数过,一个吐沫一个钉,你就做好你的事情就得了。一会儿咱们都听我大外甥指挥,到时候少不了你的好处。”
想到大外甥说过的话,王波就好像是打了鸡血一般,他心中更是想到,无论怎么样他都赔不上,就是大外甥弄的这个东西没有成功,他也是好处大大的。
顺着江边向上游走出去了将近三里地,看到一处江边没有石子,李忠信才挥手示意王波到地方了,让王波把手中的那些东西拿出来。
李忠信先是让王波把渔网放入江中涮了涮,然后又拿出两个全新的钥匙环,一个把风筝板子和挂网前面连接好,另一个则连接挂网后面和一个缠满粗鱼线的木头板子。
在王波和董志国惊愕的眼神中,李忠信随手把风筝板子丢进了江中,抻了抻手中的网线,看到风筝板子向江中行进,李忠信开始把手中的挂网放开,让渔网随着风筝板子的牵引向江中移动。
尼玛!见鬼了,这玩意咋自己往江里漂呢?
王波和董志国两个人呆若木鸡。
风筝板子在江中漂的速度很快,没多一会儿工夫,五十米长的挂网便完全进入了江中,就是李忠信拿着的那个线板子上的线也是放出去了二十多米。
看到渔网全部进入水中,李忠信慢慢拿起线板子,不慌不忙地跟着渔网后面,向下游走了起来。
看到第一次弄就如此成功,李忠信嘴角形如月牙。
正常的情况下,李忠信应该让王波来操作这个事情,可是,王波到江边这样打鱼是第一次,要是弄不好的话,反倒要费二遍事,莫不如他先给王波做个示范。
至于王波领来的瘦高个董志国,李忠信一是想让他做个见证,为了后续的一些事情,二是抓个好劳力。
按照李忠信的盘算,一网下去得几十斤鱼,他和王波两个人是忙不过来的,更何况他现在还是一个孩子,那种又脏又累的活,应该让成年人来做。
李忠信走了大概有两里地左右的样子,看到江边有一块还算平整还没有石子的沙滩,立刻就告诉王波和董志国两个人停下来,并准备出鱼。
王波和董志国两个人放下手中袋子以后,便按照李忠信所说开始拽网。
李忠信则在两个人的身后缠渔网线,看着江里面这个时候能够出多少鱼。
渔网刚一露头的时候,李忠信就看到渔网上面白花花的全部都是鱼,没有出水的部分,更是能够看到大片的鱼在水中翻花的样子,他知道,这一次成功了。
第一网出的鱼很多,光摘鱼就摘了一个小时,能装一百八十斤黄豆的那种【创建和谐家园】袋,足足装了大半下,李忠信估摸着,各种鱼加起来最起码也得有个五六十斤。
两千年以后,松花江里面的鱼资源已经十分稀少,李忠信觉得,后世一网下去,和这个时候根本就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按照现在鱼的这个密度,一天打两网就能够收获至少一百斤以上,这打上来的鱼可都是没有本钱的,无本的买卖必须要做好。
这第一脚迈出去了,后面的计划就可以照常实施了。
李忠信看到江边看不见人,他告诉王波和董志国两个人把麻袋扎好放到出鱼的这个位置,让他们两个人跟着他再下一网。
放风筝板子打鱼这个事情早晚是要交给王波的,李忠信准备第二网的时候就把王波教会,毕竟他是学生,还要回学校上课。
王波和董志国紧紧跟在李忠信的身后,他们眼中尽是迷茫之色。
王波和董志国生活在松花江边快二十年了,见过钓鱼的,见过在船上撒网捕鱼的,也见过在江边扔陷网的,可是,董志国和王波却是没有见到过李忠信的这种打鱼方式。
董志国和王波怎么也是想不通,那个被李忠信称之为风筝板子的东西,怎么就能够和人一般在江水中向江中心游动,这也太不可思议了。
这个事情他们两个人接受不了,打鱼的数量更让他们无法接受。
那一网下去,大鱼小鱼都算上,足足有五六十斤,要不是他们两个人干活麻利,光摘渔网上的鱼就会用上很多时间。
董志国和王波两个人也在江里弄过鱼,可是,最多的时候也就是弄几个带闷刺的罐头瓶子闷鱼(用废旧的自行车里胎剪成三角形状在罐头瓶子外面用绳子勒紧,向罐头瓶口内一翻面,就做成了闷刺)。
ps小时候闷过鱼的都知道,闷刺放到罐头瓶子里面,鱼进去就出不来。
两个人到江边闷一次鱼,顶多也就弄上来个半斤多小鱼,就够他们两个人用大酱闷一顿的。
李忠信的这种打鱼方式一网就弄出来好几十斤鱼,真的把王波和董志国两个人吓到了。
用风筝板子带动挂网捕鱼这个事情,李忠信是在后世在度假村时候看到江边的非职业渔民玩的。
喜爱钓鱼的李忠信看到这个挂网一网能够打到几斤的鱼,远比他钓鱼来的快,心念一动学来的。
累死李忠信也不会想到,他重生之后想到的第一个生计居然是这样的一个东西。
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挨着松花江,有着方便的条件要是不做这个事情,李忠信觉得他是做不到的。
至于说他这样打鱼让江中的鱼减少,李忠信更是不会在意。
松花江的鱼这个时候很多,等到了九十年代和两千年以后,在松花江这边也就是下面的抚远和同江两个地方能够打上来一些鱼,其他的江段,几乎都没有啥鱼了。
与其让别人把鱼打走,还不如现在便宜了李忠信,等过上几年,他投资一个渔业的鱼苗繁殖基地,到时候多往江里面放一些鱼苗就是了。
第二网顺利的下水以后,李忠信一边走着,一边开始给身边的王波普及这种挂网的知识。
李忠信告诉王波,这种挂鱼的渔网是用细细的渔网线织成的网片,挂苗子的高度大约一米一左右(挂苗子就是挂网的宽度,东北这边一般都称网衣子或者是挂苗子有多高。)现在用的这个渔网的长度大约是五十米,以后的挂网应该是七十米的,用的方法和这个一样。
渔网的上边是一趟有浮力的挂漂子,挂漂子下面则是一趟等距离的铅坠。
漂子一般都会顺水漂浮在水面上,但是,如果挂漂子下面的铅坠沉,那么,挂漂子也会沉入水中一段距离,这个和渔网眼大小一样,是根据你准备要挂的鱼的大小而定。
放风筝板子的原理和放风筝的原理差不多,只不过放风筝是利用风的力量,而放风筝板子则是利用水流的力量。
风筝板子抛下江水以后,人就和放风筝一样,慢慢扯动风筝板子后面的网线风筝板子就慢慢向江中行进了。
以为水流的力量十分大,风筝板子后面拴着的渔网便会被风筝板子带进江中。
渔网进入江中以后,人在后面和放风筝一般扯着杠子(就是和风筝线盘一样的东西,只不过在东北农村当中称做杠子),让渔网打着横顺着江水顺流而下,人就和放风筝一样在后面扯着杠子走就可以了。
放风筝的远近也是很有说法的,放风筝的距离不要太远,如果太远的话,拿着渔网来回走就会很累。
如果放风筝的距离过近,其中间没有湾子之类的存在,那么打上来的鱼的数量就会少上很多,这些都是有很多讲究的事情。
鱼在水中是顶着水流向上游动的,而挂网则是顺流而下,直接就能够把鱼兜进网里面。
只要鱼碰到这种放风筝的挂子,基本上都会被网住,只要是钻进了挂网的网眼当中,那便跑不了了。
鱼在水中扑棱扑棱的挣扎越大,被网缠裹的就会越紧。
这种挂网是由三层网片组成,中间一层是小网眼,两面是大网眼,大网眼比中间的小网眼大三到四倍的样子。
小网眼的网片要比大网眼的网片多一些,当鱼冲撞网衣时,内网从外网的两眼突出,形成了兜儿的形状,大鱼陷入网兜而逃脱不出。
给王波讲述了一些关于挂网和水里放风筝的技巧,又指挥着王波按照他所说的一些技巧来做,没有用多少时间,王波便掌握了这种放网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