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为首的一名军官一脸的横肉,看到伙计后便大声喝道:“我们得到消息,有一个队刚从关外回来的商队里混进了奸细,奉布政使大人命,我们要对所有从关外回来的商队进行检查,希望大家都配合一下,若有违抗者格杀勿论!来人,给本官进去搜!”
“是!”
随着这名军官一声令下,数百名士卒如狼似虎的冲进了院子里,很快院子里便传来了一阵阵惊慌失措喊声和叫骂声。
不一会,这名军官便带着士兵闯入了一间很大的院子里,把院子里所有的人都赶了出来。这些人里面有伙计、护卫等近百人,看到院子里站得满满当当的官兵和火把后,他们的脸上都变了眼色。
这名军官大声喝问道:“你们这里谁是零头的,马上站出来!”
很快,一名三十多岁一脸精干的人立刻站了出来拱手道:“回这位军爷的话,小人正是这支商队的领队。”
“哦,你就是这支商队的领队?”军官打量了这名领队一眼问道:“你叫什么名字?从哪来到哪去?车队里都装着什么?里面有没有【创建和谐家园】的奸细?”
“回这位将军的话,小人姓萧,名然。车队里也没什么,无非就是一些牲口和一些皮货,小人正带着商队回应州府呢!”这位名叫萧然的领队一面回答,一面满脸堆笑的走到这名军官跟前,一张银票很快就塞到了这名军官的手里。
摸着手中那手感独特的银票,这名军官的眼中露出了一丝笑意,但他立刻看到了一名一直站在自己旁边正由一名士卒装扮的中年人正盯着自己,眼中露出一股寒意。他眼中的喜色立刻就熄灭了。他用力把手中的银票摔到了萧然的面前冷笑道:“瞎了你的狗眼,身为一介商贾,竟敢贿赂朝廷命官,罪加一等!来人啊,把这些车辆通通给本官带走。”
这名军官的话音刚落,原本老老实实站着的那些伙计和护卫顿时就炸了,一些人立刻就想冲过来。看到这样的情形,早有准备的军官冷笑一声,把手高高举了起来,立刻就从他后面站出数十名手持【创建和谐家园】的士兵,他们张开了早就准备好的【创建和谐家园】,锋利的箭镞在火把下闪着寒光。
军官冷笑道:“你们这些刁民,不要以为在关外做了几趟生意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我告诉你们,这里是大明的天下,不是你们这些刁民可以为所欲为的!你们哪个人要是觉得自己活得不耐烦了,尽管来试试,看看是你们的拳头硬还是本官的强弩利剑硬!”
这时,那名叫做萧然的领队也赶紧约束住了商队的伙计和护院,不让他们上前。
看到这样的情形,这名军官这才得意的笑了:“呵呵……本官还以为你们的骨头有多硬呢。看来也不过如此啊,来人……把这些大车通通给我拉走!”
“等等……”
这名叫做萧然的领队赶紧上前几步,他走到了军官面前深吸了口气沉声道:“这位将军,咱们这支商队可是应州府五里寨的商队,隶属于明威将军麾下,您若是手头不怎么宽裕尽管跟我们说。我们家大人最喜欢结交朋友,您若是……”
“呸……”萧然的话还没说完,这名军官就一口唾沫吐到了他的身上,他冷笑道:“老子不认识什么狗屁明威将军,老子只知道你们这些人携带了朝廷违禁物品,按照大明律法东西一律充公。来人,把东西通通带走,我倒要看看谁敢阻拦!”
“是!”
军官身后的士卒们齐齐发出了一声呐喊,很快就走出来了不少士卒开始将大院里的车辆套上了马匹赶了出去。看着这些大车被赶出去,大院里的伙计和护卫们一个个都看得目眦欲裂,不少冲动的人忍不住就要往前冲,想要阻止这些官兵,可全被被萧然给拦了下来。
萧然的动作都看在这名军官的眼里,他也不说什么,只是眼中那讥讽的神色却说明了一切,直到士兵们将大车全部搬走后他才冷笑着说道:“算你们识相……咱们走!”说完,他才朝着大院门口走去。
这些官兵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这些官兵便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中。这时众伙计和护卫把萧然围了起来。
“萧领队,刚才你为什么拦着我们,这里头可是有此次咱们从关外收来的三万两银子的货款啊,难道就这么让官兵给抢走啦?”
“是啊,萧头,咱们若是就这么回去,该怎么跟岳大人交待啊!”
面对众人愤恨的话语,萧然深吸了口气这才喝道:“你们懂什么,没看到刚才那些人脸上的神情吗?我敢保证,咱们若是敢轻举妄动的话,咱们所有人都看不到明天的太阳!”
这时有人问道:“头,这些官兵是什么来头,怎么连咱们家大人的面子都不买?”
萧然冷哼了一声:“虽然刚才那名军官自称是布政使司衙门的人,但却瞒不了我。我可以肯定,这些人绝对是总督府的人,那些士兵都是标营出身,他们身上那股子骄横的味道瞒不过我的。马老二,你马上准备一下,天一亮咱们立刻出城回应州。”
“头……难道咱们不和官府交涉以下吗?”那名叫做马老二的人犹豫了一下。
“交涉什么?这事明摆着就是要对付咱们的,交涉有用么?”萧然的脸色阴沉得吓人,“咱们马上回应州把这件事禀报给大人知晓这才是正经,等着吧,这件事绝对没完!你们放心,咱们很快就让刚才那朝我吐口水的杂碎把那东西给舔回去!”
当天夜里,这些大车也被连夜运送到了总督府里,已经等得有些不耐烦的张宗衡命人打开了大车上的箱子,看到一箱箱白花花的银子,张宗衡笑得脸上的肥肉一阵乱抖,只是他却没有想到,他已经惹上一个很大的麻烦……
第一百三十六章 接到消息后
卢象升走了,他是带着五千担的粮食和一大批的生铁兵器走的。
拿了岳阳这么多东西的他在临走前他还一个劲的询问岳阳有没有入军籍的想法,如果有这个想法他可以帮岳阳全家都入军籍,气得岳阳差点就要把给他的东西全收回来。
不过岳阳的东西也没白送,卢象升在临走前还是以新任宣大总督的身份给岳阳弄了一营战兵的编制,这才让岳阳转嗔为喜,有了这个编制,这下岳阳调动部队就更加可以名正言顺了。
或许有人会问了,岳阳原本就有数千劲旅,调不调动的还不是你一句话的事吗?其实不然,因为岳阳目前手头上虽然有数千士卒,但这些士卒却是靠挂在卫所和应州府城防军的名下,一般情况下没有兵部的批文是不能调动的,而如果有了营兵的编制就不同了,因为卫所军和营兵,是两种分工不同的兵种,这也是大明朝独特的一种军兵制度。
大明王朝建立伊始,在全国推行卫所制度,这就是卫所军,这是一种世袭的当兵制度。明中叶后,卫所败坏,卫所军不堪用,明政府不得不大量地召用募兵。
募兵与卫所军最大的区别是募兵多来自民间,参军后不改变民户身份,不世袭,也不终身服役。朝廷明文规定事毕归农。这样,卫所军称军士,募兵则称为民兵,募兵也是明朝后期所依靠的主要兵力。
但不论是卫所兵还是募兵,都不是战斗编制。作战时,须由卫所兵或募兵组成营制,称为营兵。营兵的来源,一是募兵,二是卫所军。营兵主力是募兵,也有部分是从卫所军中抽选为兵。
兵不世袭,粮饷待遇也较军丰厚,慢慢的,兵取代了军的作用。兵主战,军主守、主屯。而卢象升给了岳阳一个营的编制后这也意味着岳阳拥有了在山西境内名正言顺调动兵力的权利。
“少爷,咱们真的不再扩充兵力的吗?小人觉得现在咱们的兵力还是太少了。”
五里寨,岳阳望着正在演武场上随着军官的命令不停的或是前进或是后退的士卒,眼中露出一丝若满意的神色,而在他的傍边,顺宝则是有些不满意的在他耳边嘀咕着。
岳阳回过头来望着顺宝淡淡的说道:“怎么?你当上这个防守官才多久呢,这么快又想升官了?”
“少爷……小的……小的这不是着急嘛。”被揭穿了小心思的顺宝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摸着脑袋诺诺的说不出话来。
“你呀!”岳阳指着顺宝摇了摇头就不说话了。随着岳阳的官越当越大,他的手下那些人的官职也跟着水涨船高,象顺宝、胡老三等人都当上了防守官之职,每个人手下都管着几千人。但老话怎么说来着,人的欲望是永无止境的。他们很固执的认为,岳阳当上了游击,手下的兵马自然也要相应的增加,否则如何衬托岳阳游击的身份呢,是以顺宝等人近段时间总是有意无意的暗示岳阳又要募兵。
过了一会,岳阳才语重心长的说道:“顺宝,我知道你们的心思,为将者谁都希望自己的实力越强越好,手下的士卒也是越多越好,最好恨不得一下便拥兵数万,我说的对不对?”
“嘿嘿……”被说中了心事的顺宝不好意思的讪讪笑了起来。
看着顺宝有些憨厚但又带着狡狯的神情,岳阳眼中露出一丝笑意,依旧教训道:“但是你也要想想,咱们大明朝历来是文贵武贱。朝廷对于地方上武将的防备是极其严格的,许多总兵官的麾下也不过拥兵万人左右,你少爷我现在只是区区一个游击,坐拥八千精兵已经是很是惹人瞩目了,若是再大肆扩军的话北京城里的那位皇上会怎么想,朝廷的那些大臣会怎么想?那些文官们会放心么?
再者说了,我们真的做好扩军的准备了么?别的不说,现在我要是给你一万兵马,让你出关和【创建和谐家园】作战,你能胜任么?顺宝,你要记住,有多大的肚量就吃多少碗饭,否则很容易会把自己给撑坏的,你明白吗?”
听了岳阳语重心长的一番话,顺宝点了点头。岳阳的话并不是什么深奥的东西,他自然听得懂,只是他依旧觉得有些可惜。
“对了顺宝。”岳阳话锋一转,“大练兵已经进行了好几个月,士卒们识字的问题进行得怎么样了?”
顺宝挠了挠脑袋有些苦恼的说道:“少爷,经过这么久的训练,大部分的士卒都是认识三到五百个字,但也有些士卒对识字不怎么用心,有些人学了近半年也不过识字百把字左右,小人怎么骂他们也没用,真是让小人伤透了脑筋。”
看着顺宝苦着的脸,岳阳的声音变得有些严厉:“学不好也要学,老祖宗也说过,技多不压身,让士卒们识字是为了提高他们的个人能力。现在他们或许会吃些苦头,但将来他们会明白我的苦心的,你身为防守官也要以身作则,不但要身体力行,而且有空要多读兵书,要学习如何排兵布阵,否则将来怎么堪当重任。”
看到岳阳严厉的神色,顺宝连胜称是,低着头表示受教。
看着低头的顺宝,岳阳叹了口气。以往在小说里总是看到别人穿越后如何的大杀四方,但当轮到他自己时才知道其中的艰难,其中光是人才储备一条就足以让他挠破了头。虽然岳阳已经开始尝试着在五里寨成立了数十所学堂,专门吸收五里寨那些五至十三岁的少儿入学,但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自己的人才需要的是大量的时间,等到这些小孩成长起来后至少也需要十年左右的时间,可自己真能等那么久吗?
“看来只好先从从民间搜索一些读书人了,只是这些读书人的忠心度却有待推敲,这个问题不解决将来很容易出问题。”
岳阳一边思索一边看着演武场上士卒们的操练,眼睛的焦距却早已散开,心思已经不知道转到了什么地方。
“报……”
这时,一名士卒小跑着来到岳阳跟前,大声说道:“启禀大人,大同府传来飞鸽传书。”
“飞鸽传书?”
岳阳皱了皱眉头,这个名词乍听起来很是高端大气上档次,飞鸽传书啊,在没有无线电的年代这已经是最快的传递消息的方式了。但其实飞鸽传书是一种很不靠谱的玩意,用鸽子来传递信息且不说会在路上会遇到苍鹰、大雕等天敌,而且很容易在半道上被某个嘴馋的猎人射下来当晚餐,甚至还会出现迷路等状况,因此一般情况下若非紧急状况是不会用飞鸽传书这种风险很大的方式传递消息的。
而用飞鸽来传递的消息一般都是非常紧急的事情,是以岳阳的心中立即就又一股不好的预感。
果不其然,当岳阳接过士卒递过来的纸条后,他的眉毛立刻就慢慢的皱了起来,随即一股小火苗也在他的眼睛里闪动,他咬着牙一股阴冷的话语从牙缝里喷了出来,“张宗衡,瞎了你的狗眼,老子还没找你的麻烦呢,你竟敢扣押老子的东西,真以为老子不敢杀人吗?”
“少爷,出什么事了。”看到岳阳勃然大怒,顺宝不禁一惊,现在的岳阳随着官越做越大,能让他失态的事情也越来越少,现在看到自家少爷竟然如此恼怒,他也不禁好奇起来,伸手从岳阳手中接过了纸条,卷开后一看,他也不禁大吃一惊,几乎是跳了起来。
“少爷,这个张宗衡也太不是东西了吧,他竟敢把咱们的货全都扣押了,咱们出关之前可是全都打点过的啊,他到底懂不懂规矩?”
这些日子岳阳手底下的货物频繁的出入于宣大的关卡,自然秒不了要和宣大守边的军官甚至官员打交道,一些例行的打点和孝敬肯定是少不了的。这些银子除了一部分被守关的将领分了,另外的一部分却是流入到了宣大总督张宗衡的腰包里,这已经是常例了,按理说收了银子就得做事,至少要保证人家不能在你的地盘上出事,但是这位倒好,不但没能进到保护的责任,反而亲自动手把人家的货物给扣押了,这种性质实在是太恶劣了,由此可见这位宣大总督的人品已经差到了什么程度。
顺宝咬着牙道:“少爷,既然张宗衡这老家伙不守规矩,那咱们也别客气了,干脆让小的带兵去他算账去,咱们五里寨的便宜其实那么好占的!”
“哼,这是当然。”岳阳的脸色也黑了下来:“估计张宗衡也收到了要回京述职的消息了,想要在临走前捞一把,所以现在他连脸皮都不要了,既然如此那也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顺宝,你马上调集五百骑兵和强弓硬弩,乔装打扮城商队模样,到沙锅堡一带设伏,那里是大同前往京城的毕竟之路,接下来的事情你知道该怎么做吧?”
“是……少爷!小的明白了!”
听到岳阳的吩咐,顺宝的眼中立刻闪耀着兴奋和嗜血的光芒……
第一百三十七章 烂摊子
且不提接到消息后咬牙切齿的岳阳,在得到了岳阳资助的卢象升经过十天左右的行程终于来到了大同府,张宗衡和他办理了交接手续后立刻就如同逃命般离开了大同朝着京城方向而去,至此卢象升终于成为了统帅宣镇数万边军的统帅。
坐在总督府的签押房,卢象升一边喝着茶一边拿着一本花名册查看,杨廷麟则是领着一帮子幕僚在统计张宗衡留下来的家底,在他们的旁边是一摞摞的账簿。
一直过了两个时辰一头大汗的杨廷麟这才气哼哼的走了过来,气哼哼的对卢象升说道;“东翁,这个张宗衡也太过份了,从账册上看宣镇的士卒已经三个月没有发饷了,他怎么敢如此大胆?”
“三个月没发饷银了?”卢象升不由得一怔,讶然道:“不可能啊,朝廷上个月不是刚补发了宣镇两个月的粮饷吗,怎么张宗衡没有发下去吗?”
“没有发。”杨廷麟气氛的将账簿摆到卢象升面前说道:“您看,这里清楚的写着将士们的饷银不但只发到二月,而且发下去的饷银还只有实饷的三成,这个张宗衡的心也太黑了,这样下去他就不怕军士们哗变吗?”
卢象升的脸色也黑了下来,自从大明中后期一来,朝廷里能打仗的部队大多数都是募兵,在流传了上千年的好男不当兵的影响下,来当兵的人都是一些生活困苦的农户子弟,他们加入军队唯一的理由就是为了那份微博的军饷,这些人最恨的事情也是克扣军饷。如果让他们知道朝廷已经把军饷发了下来,但却被上面的人给克扣了,谁也不敢保证愤怒的士卒会做出什么事情。
看着面前的账簿,卢象升不用想就知道这两个月的军饷肯定是被张宗衡给克扣了,卢象升很想不通,这个家伙难道就不怕边关的将士们闹起来吗?士卒们一旦闹起了哗变那可不是几句话就能消除的,搞不好脑袋都要被闹起来的士卒们砍掉。
看着沉默的卢象升,杨廷麟提醒道:“东翁,现在张宗衡已经跑了,那么接下来可就是咱们的事情了,您得赶紧想办法啊!”
“是啊!”卢象升这才警醒,现在自己才是宣大的总督,如果士卒们发生哗变那可就是自己的事情了,可恨那张宗衡克扣粮饷,最后却让自己背了黑锅,想到这里卢象升不禁咬牙道:“张宗衡,这事咱们没完!”
生气过后卢象升又问道:“伯祥,现在咱们还有多少银子?”
杨廷麟想了想:“东翁,咱们出京的时候皇上给了咱们三万两银子。一路上咱们天雄军数千将士花了三千两。对了,从应州府出来的时候岳大人还给了您五千两的程仪,现在咱们还剩三万两千两银子。”
“三万两千两?”卢象升皱了皱眉头,摇头道:“这点银子还是太少了,从花名册上看,宣大边镇共有三万多士卒,这点银子只能够发一个月的饷银,还是不够啊。”
看着愁眉不展的卢象升,杨廷麟小心翼翼的提醒道:“东翁,按例我们是不用全发的,只需发一半的实饷就可以了,这样一来我们就等于发了两个月的饷银了。”
“不成!”卢象升怒道:“伯祥,你也跟了我七八年了,你什么时候见我只发过一半的实饷,这种喝兵血的事情我卢象升从来不做!”
杨廷麟无奈的把手一摊:“那……那就只有向朝廷要银子了。”
“朝廷还有银子吗?”刚从朝廷回来的卢象升对朝廷目前的财政状况是再清楚不过了,他摇头道:“目前秋收未至,户部哪来的银子!”
¡¡¡¡ÑîÍ¢÷ëÍѿڶø³öµÀ£º¡°ÄǾÍÇë»ÊÉϲ¦ÄÚàûÒø£¡¡±
¡¡¡¡¡°»ÊÉÏÄÄÀﻹÓÐÄÚàûÒø°¡£¡¡±Â¬ÏóÉý¿àЦÆðÀ´¡£
“那就没有办法了。”杨廷麟失望的叹了口气,望着还在忙着统计数字的几名幕僚,他突然想起了什么对卢象升急切的说道:“东翁,或许有一个人可以借银子给咱们。”
“是谁?”卢象升不禁面上一喜的问道。
望着卢象升,杨廷麟一字一句的说道:“就是咱们的北路游击将军岳大人!”
“岳正宏!”卢象升先是一喜,随后才叹息道:“想那岳阳刚送给本官那么多兵器铠甲和粮食,已经是仁至义尽了,咱们怎好再向他开口。至少本官是拉不下这个脸来。”
“那就没有办法了,咱们只有先将手头上的这些银子发下去缓解一下将士们的怨气了。”
说到这里,卢象升和杨廷麟两人相视苦笑起来……
崇祯七年五月十六日,经过两天的赶路,急着回京城的张宗衡带着他的三百家丁和家仆赶着一百多辆马车风尘仆仆的来到了距离沙锅堡不足二十里的一片树林里。
沙锅堡位于山西东部,属于丘陵地带,这里丛林茂密道路崎岖,很是难行,张宗衡带着他的车队排成一条长长的一字型车队行走在狭小的道路上。
张宗衡虽然当了好几年的宣大总督,但隶属于文官系统的他并不会骑马,即便是会他也不屑骑马的,在他看来骑马那是粗鄙的武夫才做的事,所以他向来都是坐车的。此刻他从车里探出了头,看着窗外渐渐黑下来的天色对在一旁骑着马的幕僚倪钟云说道:“你马上告诉前面的人加快速度,一定要在天黑前赶到沙锅堡,这一路上我的眼皮子直跳,总觉得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是!”
很快,从车队的前面传来了几声吆喝,车队加快了速度朝着前面驶去。一百多辆车队行驶在寂静的树林里,周围不断传来不知名的动物的叫声很是渗人。
“砰啪!”
突然,一辆大车的轮子陷入了一个泥坑,由于泥坑太深,车夫虽然不断的给马车抽鞭,但不管驮马怎么用力车子就是出不来,最后车轴竟然断了,整辆车斜倒在路面上,几口大箱子也掉出来。
“【创建和谐家园】,你怎么赶的车,连车轴都弄断了!”闻讯赶来的倪钟云气得一鞭子抽在了车夫的身上骂了起来,“你们这些【创建和谐家园】,还不赶紧过来把箱子放好,再赶紧把车轴修好,要是耽误了大人的事小心你们身上的皮!”
随着倪钟云的骂声,周围赶紧过来了十多名家丁,七手八脚的将倾斜的车辆放好,两名家丁走到地面上散落的箱子旁边抓住了一口箱子的把手想将其抬起。谁知道这口箱子竟然异常沉重,他们两人抬到了一半后撑不住致使箱子跌落到了地上,箱盖被打开,里面的东西散落了一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