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我的明朝生涯》-第14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诶……来啦!”

        随着岳阳的叫声,外面传来了一声清脆的回答,不多时一个苗条的身影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这个穿着淡绿色笼纱对襟裙子的苗条身影拿着一个脸盆和毛巾将它们放到了木架后转头埋怨道:“少爷,您也真是的,不能喝酒就别喝那么多,您知道昨晚有多少下人给您敬酒么?足足二三十个啊,您也真给他们面子,一个不拉的全都喝了,您真以为自己是酒仙啊!”

        听着这熟悉而又清脆的埋怨声,岳阳不用想就知道来人的身份:“珑儿,既然你昨晚都看到了,那你怎么不拦着少爷,让他们灌少爷那么多酒啊?”

        岳阳的话音刚落,玉玲的声音便在一旁响了起来:“少爷啊,您这话可是冤枉珑儿了,昨晚您喝醉之后珑儿不知有多心疼呢。”

        随着话音的落下,玉玲的身影也映入了岳阳的眼中。今天的玉玲穿着和玉珑同样款式的裙子,只是却是淡白色的,将玉玲映衬着既温柔又雅致。

        玉玲手中端着一碗还冒着热气的瓷碗走到了岳阳跟前,很自然的在床边坐下将碗递给了岳阳说道:“少爷,您先把这碗醒酒汤给喝了吧。”

        岳阳刚一接过醒酒汤,一股浓郁的味道便飘入了他的鼻中,岳阳捏着鼻子将这碗味道古怪的汤喝了下去,这才皱着眉头道:“这是什么醒酒汤啊,太难喝了!”

        “怕难喝下次就别喝那么多酒。”玉珑接过空碗没好气的埋怨,“昨晚姐姐为了照顾你一宿都没有睡好!”

        岳阳扭头一看,果真玉玲的眼角还有着淡淡的黑眼圈,显然是昨夜没休息好的缘故。岳阳心中一股暖意涌上心头,他一把抓住了玉玲的小手道:“玲儿,昨晚真是辛苦你了!嗯,还有我们家可爱的珑儿,也辛苦你了!”

        被岳阳抓住了小手的玲珑姐妹并没有挣扎,而是各自将娇躯轻轻的靠在了岳阳身上。岳阳双手一揽,将两具柔若无骨的娇躯搂在了怀里,一股淡淡的茉莉花的香味便传入了他的鼻中,岳阳嗅了嗅后才感到这股茉莉花香有两种不同的味道,虽然区别并不明显,但同样是沁人心脾。

        岳阳的嗅了一阵后好奇的问道:“玲儿、珑儿,你们平日里都用什么胭脂水粉,怎么这么香?”

        “才不是!”伏在岳阳怀里的玉珑有些扭捏的说道:“人家和姐姐很少用胭脂水粉的。”

        “我不信!”岳阳调笑道:“如果你们不用的话身上怎么会有茉莉花的香味?”

        “人家说的是真的。”玉珑急了,赶紧分辨道:“这香味人家和姐姐天生就有的,公子要是不信可以问老太太啊!”

        看着玉珑急得有些红扑扑的小脸如同苹果般可爱,岳阳心中一荡,调笑道:“我还是不信!让我再闻闻,说完,便俯下了脑袋在两人的身上一阵乱嗅!”

        “呀……少爷你坏死了,不要啦……咯咯咯咯……”很快,屋里响起了一阵娇笑和含羞带嗔的笑骂声。

        又过了好一会,岳阳才志满意得的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在他身后则是羞涩中带着一丝嗔怪气恼,脸上红得象块红布的玲珑姐妹,虽然刚才因为还有事情要做,岳阳并没有要了两姐妹,但除了最后一步外该做的事岳阳一样都没拉下。

        走到了门口后岳阳停下了脚步,他转过头来对身后的玲珑姐妹温柔的说道:“好了,我要走了。今天的事情还是挺多的,中午我就不回来吃饭了,晚上再和你们一起吃,你们要乖乖的等我回来哦!”

        “嗯,奴婢知道。”玉玲温顺的点了点头,上前一步如同一位温柔的小妻子般替岳阳整理了一下衣领后温柔的说道:“公子出去辛苦了,您不用记挂奴婢和珑儿,奴婢和珑儿会在家里等您回来的。”

        “公子,奴婢会乖乖的等您回来的,您放心好了。”一向活泼的玉玲也温柔的跟在姐姐后面低声嘱咐。

        “既然如此,那就让本公子香一个先!”岳阳闪电般的在两人的嘴唇上亲了一下,这才飞快的跑了开来,丝毫不理会两女在身后跺着玉足和娇嗔的声音。

        心情大好的岳阳来到老太太的院子里,正好看到老太太坐在院子前闭目养神,他的妹妹岳颖则是在院子里用纱网扑蝴蝶玩耍,看到岳阳到来岳颖扔下了纱网跑了岳阳身边拉着岳阳的衣袖让岳阳陪她玩。岳阳从身后掏出了一个大盒子递给了岳颖,岳颖接过盒子一看就乐坏了,原来盒子里面是一套可爱的芭比娃娃,这种东西对于女孩子的杀伤力几乎是无解的。有了芭比娃娃的岳颖很快就把自家老哥抛在了脑后。

        摆脱了岳颖的纠缠,岳阳这才来到老太太跟前向她请安,而老太太如今看着岳阳的眼神是少了一丝担心,多了一丝欣慰。

        老太太对上前的岳阳慈祥的笑道:“孙儿,你在应州城下这一站可是打出了我岳家庄的威风,现如今再也没有人敢小视我岳家庄,这都是孙儿你的功劳啊!”

        岳阳上前几步在老太他旁边坐了下来,微笑道:“奶奶,这都是将士们努力杀敌的结果,孙儿不敢居功,经此一役想必已经没有人敢随便欺负我岳家庄了,不过孙儿以为这团练之事还得继续办下去,规模也要扩大,所以接下来咱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啊!”

        老太太点点头,语重心长的说道:“奶奶也看出来了,这几年世道是越来越乱,咱们若想在这乱世中自保,手中有一支强军是必须的,否则若是贼寇再来侵犯仅凭那五百团练士卒是远远不够的,这点奶奶会支持你。只是孙儿啊,这养兵可不比别的事情,这银子可是花的如同流水一般,孙儿……你……做好准备了吗?”

        听了老太太的话,岳阳胸有成竹的说道:“奶奶放心,这养兵是需要银子粮草不假,但孙儿早有准备。咱们种下的这高产的粮食别说养活几百名士卒了,就是七八千士卒那也是轻易之事,况且孙儿还给王家准备一样好东西,相信王家一定会喜欢的!”说到这里,岳阳的声音中带着一丝寒意。

        老太太听了岳阳的话却是一惊,赶忙道:“孙儿,你可别乱来啊,虽然咱们有了几百团练不假,但王家在应州扎根了上百年也不是吃素的,你若是擅自动了刀兵,让官府抓到把柄那可就麻烦了!”

        “奶奶您过滤了,孙儿这次不会做此不智之事的!”岳阳从口袋里掏出了一袋雪白的东西递给了老太太笑道:“奶奶您看看,若是咱家也和王家一样做起了私盐贩子,您说王家会有什么反映呢……”

      第三十八章 釜底抽薪

        “你要贩私盐?”

        老太太总是沉稳镇定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惊讶的神情,她接过了岳阳递过来的用布袋包裹着的雪白颗粒状的细末,迟疑了一下后伸出手指在细末沾了一下后将手指放入嘴中,顿时一股咸咸味道传入了她的味蕾。

        这下老太太终于不能淡定了,几乎是失声的叫了起来:“这……这是青盐?不对,这不是青盐,是井盐?也不对,这到底是什么盐?”

        一旁的岳阳解开了老太太心中的谜团,“奶奶,您别猜了,这是海盐!”

        “海盐……这不可能!海盐的味道绝不可能如此细腻纯正!”老太太摇摇头。

        在中国的食盐,一般来说有青盐、井盐和海盐三种。青盐也称湖盐,是从盐湖中直接采出的盐和以盐湖卤水为原料在盐田中晒制而成的盐,绝大部分出产于青海等地,井盐则是通过打井的方式抽取地下卤水(天然形成或盐矿注水后生成),制成的盐就叫井盐。而海盐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晾晒海水的方式得到的食盐。

        在这三种盐中青盐和井盐由于产量小,价格贵故而只能提供给有钱人和士绅阶层使用,而海盐的产量就很大了,毕竟海水这玩意你想要多少就有多少,只要在拿来煮一下就可以了。但是海盐有一个缺点,那就是由于古代海水提纯技术和晒盐技术的落后,制作出来的海盐里杂质非常多,这种混杂着小石粒、泥土等杂物的食盐味道也不是很好,又苦又涩,但由于价格比较便宜,因此也是广大百姓主要的实用食盐。而现在岳阳拿出了一包雪白细腻的食盐说是海盐,这让老太太如何能够相信呢?这简直就是颠覆了常识嘛!

        “奶奶,这是真的,这真的是海盐。”岳阳笑了起来,这包盐是他从现代时空里买来的食盐,无论是卖相还是营养价值比起这个时空的食用盐自然是好上十倍百倍了。

        “奶奶,孙儿这段时间就一直在想,自打办了团练后,咱们的摊子是越来越大,开销也越来越多,没有一个稳定的银子来源渠道那是不行的,所以啊孙儿就想到了贩卖私盐这条路子。反正王家和咱们已经结下了死仇,咱们就一不做二不休抢了他的饭碗,我倒要看看王守城能把咱们怎么办?”

        “你真要贩卖私盐?”老太太有一次被自己这个孙子的大胆想法给镇住了,她苦笑了起来,这个孙子是要把王家往死里逼啊。

        老太太望着岳阳语重心长的说:“孙儿啊,奶奶知道你是个有本事的人,奶奶也不问你这些盐是从哪弄来的,可是你可要想清楚了,若是你真的要干这行的话,那咱们家和王家可就真的没有一丝缓和的余地了。”

        岳阳冷笑了起来:“奶奶,自打那王成林在百花楼要至孙儿于死地的那一刻,咱们和王家就已经没有缓和的余地了。”

        听到岳阳重提旧事,老太太的眼睛也眯了起来,射出了一道寒光。是啊,自从王家要断了岳家的根那天起,王岳两架就没有缓和的余地了。

        “孙儿,既然你已经坐了决定,那就去做吧。不过你要记住,既然已经下了决心,那就不要手软,野草要是烧不干净可是会有【创建和谐家园】烦的!”老太太阴沉的声音响了起来,却是把岳阳吓了一跳,直到他跟老太太告辞的时候心里还在感慨这位老太太不愧是能在这么多年来一直保住岳家庄的牛人,这该下手的时候是一点都不会手软啊!

        当岳阳离开这里的时候,他的心中的决心又坚定了几分……

        崇祯五年十月二十一日,应州城。

        姜老汉是应州城本地人氏,他在应州城的城西开了一间小饭馆。这间饭馆虽然不大,但存在的年头可不短,早在正德年间这间饭馆就已经存在了。姜老汉从他的父亲手中接过这家饭馆后,兢兢战战的经营了近二十年,在城西一带也赢得了不少的口碑。

        只是这些日子一来姜老汉却遇到了一些烦心事。

        时至中午,姜老汉的婆娘手臂上挎着一个篮子走了进来,一进门就嚷嚷道:“当家的,今天我去买盐,可是盐价又涨了,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哟!”

        姜老汉闻言心中便是一紧,赶忙问道:“什么?盐价又涨了,现在是多少银子一斤了?”

        姜老汉的婆娘面带愤愤不平的脸色道:“现在的盐价已经涨到三百文了,我听说过些日子还要涨呢,当家的,你说今后这日子可怎么过哟!”说完,她将手上的篮子重重的放在一旁的桌子上,发出一声低沉的闷响。

        “让我看看!”姜老汉神色一凝,伸手掀起了篮子上的粗布,露出了篮子里面黄白色的粗盐。姜老汉伸手抓起了一把粗盐,眉头马那么难皱了起来,神情严肃的问道:“怎么这次的海盐掺杂的沙子和泥土比起上次又多了不少?”

        “这个我也不大清楚!”姜老汉的婆娘有些难为情的回答:“我也问过那些卖盐的二顺,二顺说这些日子由于贼寇围城,外头的盐运不进来,所以价格上涨了不少,而且二顺还说他亲眼看到掌柜的在晚上悄悄的往盐里掺沙子呢。”

        “混账!”姜老汉重重的往桌子上拍了一巴掌大怒道:“这个王家,良心简直让狗给吃了!这些海盐原本里头就有不少沙子,哪一次买回来我们不得过滤一遍,每次都过滤出一成左右的泥土和沙子,可他们倒好,不但提价不说,而且还王盐里掺沙子,他们还是人吗?”

        “是啊,我也是这么说的。”姜老汉的婆娘原本朴实的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忿忿不平之色,“可是二顺说,这次贼寇攻城,王家损失了不少银子,王家的家主这才亲自吩咐下来这么干的!”

        姜老汉知道,王家卖盐的店铺伙计二顺是他家的远方侄子,所以他的话真实度是很高的,一下子气得不行。他的饭馆只是小本买卖,平日里也就挣个辛苦钱,如今盐价上涨这么多也就意味着成本的上升,这下他的日子就更难过了。

        就在姜老汉和许多百姓为盐价的上涨而感到又是气恼又是无奈的时候,一个惊人的消息在短短的半天时间里传遍了全城!

        “诶,哥几个,你听说了吗?今天早上城里又开了三家盐铺,那里的盐既便宜又精致,我已经看过了,那些盐简直是太棒了!我都不知道怎么跟你说,你赶紧去看看吧!”

        “真的吗?多少银子一斤?”

        “三百文一斤而已!”

        “切……我还以为有多便宜呢?还不是和王剥皮卖的盐一样的价格!”

        “老子骗你是王八,虽然他们也卖三百文,但那些盐就跟青盐和井盐一样精致,甚至比青盐还好,你要是不信可以自己过去看!”

        “什么?还有这种好事?我得马上过去看看才行!”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到了全称百姓的耳中,有些胆大的人试着买了一些来试试,但试过之后这些人全都变得疯狂起来,因为这些盐质量之优良简直无法用言语来表达。不但雪白细腻,而且这些盐全都用一种透明的袋子包着,这种袋子统统都是一斤装,可以防水、防潮,这种盐平日里一般的百姓也只是听说过而已,没想到今天竟然亲眼见到了。

        很快,应州城的百姓全都变得疯狂起来,无数的人领着篮子全都涌到了这三家店铺前,将铺子围的是水泄不通,所有人都疯狂的挥舞着铜板和银子要买盐,其情景比起过年时的庙会还有热闹,汹涌的人群差点把店铺给击垮!

        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情自然瞒不过城里的那些耳聪目明的士绅富户们,那三家盐铺刚开张不过一个时辰,王守城的书房里立刻便多了一包新出的食盐,看着桌上的雪白细腻的精盐王守城的眉头立刻就皱了起来。

        他神情严肃的望着面前的儿子王成林问道:“林儿,这些精盐真的只卖三百文吗?”

        王成林的神情中则是带着惶恐,急忙回答道:“是的父亲,孩儿命人打探得清清楚楚,确确实实是只卖三百文钱,跟咱们卖的海盐一般的价钱!”

        王守城的脸上带着一丝历芒,喃喃的说道:“好……好你个岳阳啊,没想你这么快就报复到老夫头上了,这一刀可真狠,你这是要釜底抽薪毁了王家的基业啊!”

        “父亲,这样下去是绝对不行的,如此下去还有谁会买咱家的盐呢,岳家这一手分明是要断了咱们王家的根啊!”王成林此时也慌了起来,即便是只知道好勇斗狠吃喝玩乐的他也很清楚王家的根基其实就是私盐,如果这条路被人给断了,王家距离衰退也就不远了。

      第三十九章 深夜图谋

        和惊慌失措的王成林不同,作为老子的王守城比起儿子沉稳了许多,他望着桌上的精盐眼中带着一丝迷惑:“这些盐可都是最为顶级的精盐啊,岳阳到底是从哪弄来的,而且还卖这么便宜?这不是明摆着要赔本吗?”

        王成林也没好气的说:“是啊,孩儿也不明白这岳阳到底是发了什么疯?象这样的精盐一斤的成本绝不会低于八百文钱,岳阳难道疯了吗?还是他这些盐都是大风刮来了?”

        两父子在书房中苦苦的思索了半天也弄不明白岳阳为什么有胆子把盐卖得这么便宜,而此时的岳阳站在应州城内的一间盐铺的门口,望着门前汹涌的人流脸上笑开了花。这些盐都是他前天从现代的盐业公司那里买来的加碘盐,对于工业异常发达的现代社会来说,盐这种东西实在是太便宜了,由于弄的是批发价,每斤的成本不过是一块钱,即便是岳阳一口气就买了一百吨也不过花了二十万。

        只不过后来在通过传送门的时候出了点小问题,岳阳发现如果想要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把这一百吨的货物扔过传送门的话自己非得累死不可,不过人毕竟是一种非常善于变通的动物,岳阳灵机一动,将这些盐包装成一个个一吨装的大包,又买了台小型叉车,这才开着叉车将这些盐扔过了传送门。

        岳阳是高兴了,站在他旁边的岳来福却望着外头排队的人山人海心疼的说道:“少爷,这些盐可都是上好的精盐啊,才三百文钱一斤,这也太便宜了,咱们完全可以卖到七八百文钱一斤的!”

        岳阳不以为然的一摆手:“诶……三百文咱们就已经赚得很多了,再贵的话咱们就不合适了,再说了,应州城也就这么大,即便是卖得再贵咱们又能赚几个钱,来福叔你要把眼光放远一点!今后咱们要把这些盐买到大同府、太原府甚至北京城去,那样才能赚大钱嘛!”

        是的,此时岳阳的眼光已经不仅仅限于应州城和山西一地了,他已经想到了要把盐业生意扩展到河北、河南周围几个省,那才是赚钱的大头。

        说实话,岳阳对于明代的盐铁专卖政策是很不满的。比如如今的山西,每斤粗盐的价格是三百文钱,按每一百文钱折合人民币二十元计算,这样一来每斤盐就卖到了六十元人民币,这个价格在现代那是不可想象的。

        可是盐真的有那么贵吗?根据岳阳这段时间的了解,发现其实明代的盐价其实是很便宜的,官府向“灶户”(专门负责制盐的农户)征购粗盐的价格是每斤五文钱,也就是说不过是人民币一块钱,可是市面上的盐价怎么会涨到了三百文钱,涨幅接近六十倍呢?

        其实毛病就出在流通环节。就以王家来说,他们想弄些食盐来卖,那么他必须向盐运司申请盐引,也就是经销食盐的许可证;凭盐引支到盐后,还必须到批验所接受检查;然后他必须去指定的地点卖盐;卖完了盐,还要把盐引交给当地政府。整个过程不但麻烦,还要花不少钱——明代公务员的福利普遍不高,就等着从别处找补贴了,你王家主动送上门去,官差们自然要用拖着不办的方式提醒你,直到你主动把白花花的银子送进他们的腰包。由此可见,食盐的生产成本虽然很低,附加在运输和销售环节的成本却是非常惊人的,那些卖盐的王家既然花费了这么多银子贿赂官府,他岂能不将盐价连翻几十个跟头?

        但是又有人问了,既然明代实行的是盐铁专卖,那么岳阳这么光明正大的在城里卖盐呢?他难道就不怕应州城的盐运司来找他的麻烦吗?这个问题岳阳自然已经考虑到了,想要把盐引弄到手说难也难,说容易也容易,虽然各州各府的盐引是有定数的,而这些盐引确实早就已经被王家和其余的一些小盐商把控着,但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有钱能使鬼推磨,在撒出去了不少银子后岳阳便把盐引弄到手了。

        盐引到手之后,背靠着现代社会的岳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王家从这个市场上挤走。岳阳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他在应州城内的盐铺开张了三天,便把王家的盐铺挤兑得几乎都过不下去了,王守城无奈之下只好又找到了知府郑发奎想请郑发奎替他做主,可是郑发奎却以食盐专卖之事不归知府衙门管理为由,将皮球踢到了盐运司那里。

        王守城无奈,只好到盐运司衙门找到了盐运使,可早就收受了岳阳好处的应州盐运使却一个劲的跟王守城打官腔,说岳阳的盐引是他从别人手中买来的,人家手续齐全,他也不好干涉人家的正常经营,看到这样的情形王守城终于明白,自己终究是小看了岳阳,这位以往被人成为书呆子酸秀才的年轻人手段实在是太毒了。

        直到天色到了黄昏,王守城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他的府邸。他一进家门,王成林便迎了上来殷勤的帮王守城脱掉身上的外衣。

        “爹,邱大人他怎么说,有没有答应帮我们说说话!”

        王守城没有回答,只是阴沉着脸说了句:“到我书房再说!”说完,王守城率先朝书房走去。

        进了书房后,王守城坐了下来,将头靠在椅子上一句话也不说,只是静静的闭目养神。王成林不敢多嘴,他就这么垂手站在王守城身后不语。

        不知过了多久,书房内的光线慢慢的暗了下来,将王守城隐藏在一片黑暗中。良久,王守城才轻叹了口气说道:“看来,老夫小看了岳家的那位小家伙了,原本以为他能练出几百精兵是因为运气使然,即便是有几百精兵在手也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即便是不知从哪弄来一批精盐也不过是赔本赚吆喝,这样的生意是做不长久的。可如今看来这小子竟然是来真的,看来他一定有一个稳定的供货渠道来援,只是老夫怎么想不通,他这些盐到底是从哪弄来的!”

        王成林的脸上也是一派年怒容,“父亲,岳阳这小子这是不想给咱们活路了,既然如此咱们也甭跟他客气了,孩儿今晚就带人去烧了他的那三家店铺!孩儿就不信,他岳阳难道真有三头六臂不成?”

        “你糊涂!”

        王成林的话音刚落,王守城的眼睛便是一瞪骂道:“你就知道打打杀杀,你能不能动动脑子,那三家店铺如此重要,岳家能不派人守着吗?我告诉你,从今天开始,没有老夫的命令你不许擅自对岳家动手,明白吗?”

        “是!”王成林虽然恭敬的答应了一声,但眼中依然闪过一丝不服之色,他的眼珠子不停的转动着,不知在打什么主意!

        又过了一会,王守城才有气无力的说道:“好了,今晚我便给你大哥写封书信过去,让你大哥和郑知府打个招呼,想必郑大人会给你大哥一个面子,这样一来岳阳小儿无论怎么不情愿想必都不会做得太绝的。”

        王成林低声道:“是,孩儿明白了,如果爹没有其他吩咐孩儿就先告退了!”

        “嗯,下去吧!”王守城把手一摆,将头靠在椅背上静静的闭目养神,就再也不说话了,王成林这才悄悄的走了出去。

        王成林走出了书房,他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岳阳往日里不过是一个指挥读死书的酸秀才,就在四五个月前还是他可以随意拿捏的窝囊废,他随意带着几个家丁就能把他玩弄于鼓掌之间,可事情才过去多久,这个窝囊废一眨呀就变成了整个应州城都炙手可热的人物,不但练了一支团练,而且还击败了流寇拯救了应州城,这个反差实在是太大了,大到令他不敢相信的地步。这也就罢了,现在他竟然还要断了王家的根基,这让向来自视甚高的王成林如何能忍受。

        王成林越想越气,不一会他找来了一名身材魁梧,满脸彪悍的汉子说道:“黄师傅,你来我们王家也有四五年了,这四五年来我王家待你如何你也清楚,现在我王家到了危难时刻你愿意为我王家出一份力吗?”

        这名汉子一抱拳大声道:“二公子,我黄天贵承蒙王家照顾了这么多年,一直无以为报,心中深感不安,您说罢,让我去做什么,我绝无二话!”

        “好!”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8 08: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