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我的年代》-第37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能写出这样作品的人,要是不自信,反倒是差了点意思,周明伟可能对作品后续也不会那么期待了。

      至于爱财嘛,因人而异,他没见到真人不做评价,沉思小会授权说:“范围之内,这事你全权处理。”

      陈小米等得就是这话,当即表态:“好,我这就出发。”

      周明伟郑重点头,嘱咐道:“对手不弱,确实宜早不宜迟,路上注意安全。”

      “谢谢周叔。”

      拿到尚方宝剑,想到老对头《收获》杂志可能会采取的行动,心急如焚的陈小米一刻也不敢耽搁。

      简单收拾一下办公桌上的东西,她就匆匆往编辑室门口行去。

      “欸,小米,你这么着急慌忙地去哪?”

      廖姐平素跟她关系处得不错,于是替好奇的同事们嚎一嗓子。

      陈小米撇眼周春兰,答话“我跟十二月约好了见面,得去做些准备。”

      编辑部都是老油子,从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里听出了不简单,戴叔打气道:

      “小陈,祝马到成功!等你回来请我这老头子喝酒。”

      “借您吉言,没问题。”

      离开人民文学,陈小米先是马不停蹄去邮局,拍了一封加急电报去邵市。

      接着找一公用电话亭,给父亲一朋友打电话,弄票,火车票机票都行。

      …

      邵市,一中。

      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手段,李恒在《收获》杂志一男编辑身上如法炮制了一遍,把对方唬得一愣一愣的。

      等他把红色听筒放回原位,英语老师问:“你这么玩,真的能成功?”

      李恒琢磨着说:“现在还不好讲,过几天就知道效果了。”

      英语老师双腿盘坐在沙发上,端起茶杯品两口问:“伱就一新人作家,要是他们不惯着你,直接放弃了,你怎么办?”

      李恒信心十足:“不会!我写的东西我心里有数。”

      见她一副爱信不信的样子,他补充一句:“等奖学金考试完,如果两家杂志社还没消息,那我就投《当代》和《十月》试试,这次不再耍花招,老老实实挣稿费。”

      听到这话,王润文视线在他脸上停留许久,非常不解地问:

      “邵市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知识分子,这些年也没见谁成为大作家,也没见谁有能耐出版小说。

      就像王琦老师他们,报纸上发表两根手指大的豆腐块都要显摆好长一段时间呢。

      你才18岁不到,做出这么大成绩为什么还不知足?

      一本书挣两三千还不知足?为什么那么执着钱财?”

      李恒淡定地摇头:“呕心沥血写一本书,才挣几千块,我有什么好知足的?

      我现在又没其它收入来源,只能指望这个,所以我得看实际利益。并不觉得一本书挣两千块是多大荣耀。

      再说了,你难道不清楚作家的巅峰期是有时限的吗?古往今来有谁一生佳作频出?

      趁着现在还年轻不知天高地厚,趁着我还有【创建和谐家园】试试版税的水,为什么不做?”

      没错,他之所以设个局,把两家杂志社的编辑骗过来,目的就是想搏一搏版税的可能性?

      虽然他觉得机会不大,但他娘的就是心血来潮想尝试一下啊。

      毕竟他前生是见过大钱的,眼界和野心也远远大于同行,上辈子王朔能干成这事,他就想看看提前两年有没有一丝可能的机会?

      如果有,那他就干了一件伟大的事,凭此身份,以后在文坛可以横冲直撞,文人们都得逞他的情。

      要是失败了,那也没什么嘛,灰溜溜夹起尾巴跑掉就是,咱转头换一家杂志社老老实实挣人民币。

      ------------

      第42章,局

      同行竞争最是敏感。

      一听到《收获》杂志,陈小米就已经反应过来是怎么一回事了。

      这位“十二月”应该是一稿多投,就是不清楚拢共投了多少家?

      虽然她十分气愤对方的不耻行为,但入行这么久,也不是第一次见了。

      毕竟新人作家没资源没途径,对业内的一些潜规则不甚懂。

      而且新人作家第一本书一般写作手法不太成熟,退稿几率很大。

      所以,在一种急切发表、渴望成名的迫切心里需求下,一部分新人作家为了避免把鸡蛋放入一个篮子里,都会偷偷一稿多投,目的就是增加机会。

      陈小米之前不是没想过这种可能性,但她还是抱着一种侥幸心里的。

      而现在,那丝侥幸心破灭了。

      她不知道这个电话是怎么结束的,脑子有点僵硬,整个人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

      一直竖起耳朵偷听的周春兰见她呆在原地,立马假心假意问:

      “小米,怎么了?是不顺利吗?”

      陈小米忽地对她生出一股浓浓的厌恶感,差点口吐芬芳,但最终还是忍不住了,保持微笑敷衍了一句后,径直到了主编办公室门前。

      “咚咚咚…”

      “进来!”

      推门而入,陈小米开门见山地对周明伟说:“周叔,我得去一趟邵市。”

      闻言,正在埋首写东西的周明伟抬头看了看她,稍后放下笔:

      “你这是遇到难题了?”

      事关《活着》这样难得一见的大作,陈小米没有任何隐瞒,直接把“十二月”一稿多投的事情讲了出来。

      周明伟什么样的大风大浪没见过?今天能做到主编这個位置,心态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听完面色依旧,没有任何波澜。

      如果是其它作品,他都懒得再管,任由手下人折腾好了。

      但这是《活着》啊!

      就算他从业几十年,博览群书,可也找不出几本能触及他灵魂深处的作品,而恰恰《活着》就做到了。

      丰富的经验告诉他,这是一部能扬名立万的作品。

      内心深处一个直觉告诉他,要是贸然错失这个机会,将来可能会后悔莫及。

      思及此,周明伟问:“后面还有多少字?”

      陈小米回答:“十二月说,大概9万5000字左右。”

      周明伟又问,“通过电话,你对这位作家的最直观印象是什么?”

      陈小米沉吟片刻,总结出两个词:“自信!爱财!”

      自信就对味儿了!

      能写出这样作品的人,要是不自信,反倒是差了点意思,周明伟可能对作品后续也不会那么期待了。

      至于爱财嘛,因人而异,他没见到真人不做评价,沉思小会授权说:“范围之内,这事你全权处理。”

      陈小米等得就是这话,当即表态:“好,我这就出发。”

      周明伟郑重点头,嘱咐道:“对手不弱,确实宜早不宜迟,路上注意安全。”

      “谢谢周叔。”

      拿到尚方宝剑,想到老对头《收获》杂志可能会采取的行动,心急如焚的陈小米一刻也不敢耽搁。

      简单收拾一下办公桌上的东西,她就匆匆往编辑室门口行去。

      “欸,小米,你这么着急慌忙地去哪?”

      廖姐平素跟她关系处得不错,于是替好奇的同事们嚎一嗓子。

      陈小米撇眼周春兰,答话“我跟十二月约好了见面,得去做些准备。”

      编辑部都是老油子,从简简单单的一句话里听出了不简单,戴叔打气道:

      “小陈,祝马到成功!等你回来请我这老头子喝酒。”

      “借您吉言,没问题。”

      离开人民文学,陈小米先是马不停蹄去邮局,拍了一封加急电报去邵市。

      接着找一公用电话亭,给父亲一朋友打电话,弄票,火车票机票都行。

      …

      邵市,一中。

      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手段,李恒在《收获》杂志一男编辑身上如法炮制了一遍,把对方唬得一愣一愣的。

      等他把红色听筒放回原位,英语老师问:“你这么玩,真的能成功?”

      李恒琢磨着说:“现在还不好讲,过些日子就知道效果了。”

      英语老师双腿盘坐在沙发上,端起茶杯品两口问:“伱就一新人作家,要是他们不惯着你,直接放弃了,你怎么办?”

      李恒信心十足:“不会!我写的东西我心里有数。”

      见她一副爱信不信的样子,他补充一句:“等奖学金考试完,如果两家杂志社还没消息,那我就投《当代》和《十月》试试,这次不再耍花招,老老实实挣稿费。”

      听到这话,王润文视线在他脸上停留许久,非常不解地问:

      “邵市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知识分子,这些年也没见谁成为大作家,也没见谁有能耐出版小说。

      就像王琦老师他们,报纸上发表两根手指大的豆腐块都要显摆好长一段时间呢。

      你才18岁不到,做出这么大成绩为什么还不知足?为什么那么执着钱财?”

      李恒淡定地摇头:“呕心沥血写一本书,才挣几百上千,我有什么好知足的?

      我现在又没其它收入来源,只能指望这个,所以我得实现利益最大化。”

      听着这话,想起他的贫苦家境,王润文没跟他就这话题争论下去。

      慢慢喝完一杯茶,她看下表说:“走吧,家里没做饭,趁现在还有时间,咱们去外面吃点。”

      李恒很是自然地问:“我是蹭饭吗?”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2 1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