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我的姐夫是太子》-第36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这种震惊实在让朱棣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他是带兵打仗出身,知道不同武器的长处和短板,而眼下……他所见到的东西,让他突然生出了一种奇异的感觉……那便是战争的形式,可能要稍作调整了。

      一包这么个东西,有如此威力,如果有更多呢?

      没有人比朱棣更清楚这玩意将给大明的军队带来什么了。

      丘福现在顾不得自己的儿子了。

      这时候儿子是个屁。

      尸山血海里爬出来的人,太清楚这种玩意可以带来多大的改变了。

      这意味着,从前亲眼看到老兄弟的惨剧,会更多的避免。

      也意味着……明军在未来的战争之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紫禁城火起。

      文楼损毁了一角。

      门窗震碎了无数。

      即便是地砖,亦是碎裂十七块。

      受伤的宦官、禁卫九人。

      可在这焰火和硝烟之中。

      朱棣和丘福相视大笑。

      “哈哈哈哈哈……”

      “好得很,好得很,炸的好,炸的太好了。”

      “痛快,臣好久没有这样的痛快了。”

      “这是天大的好事,自此之后,朕一举灭亡北元,又多了几分胜算。”

      “陛下圣明,理应立即命造作坊日夜制造,五军都督府,则督促神机营,研习掌握这火药操练之法。”

      朱棣痛快地点头:“这个自然,这个自然。对啦,朕想起来了,那郭得甘……还和朕讨论过,火药与弓箭的问题,现在看来……这个小子是对的,难怪……这就难怪了,那三个臭小子,将这玩意从郭得甘那儿偷来了。这郭得甘,真是上天赐予朕的,小小年纪,如此了不起。”

      朱棣豪气万千,冷冷道:“那些建文余孽,四处散播谣言,说朕非天命,是窃取大位。哈哈,今日朕才深切感受到,天命在朕!若无天命,朕如何能得此良才。”

      第048章 圣裁

      “陛下,这个郭得甘,到底何方神圣?不如……陛下立即命人搜寻此人,索要火药药方?”

      朱棣稍稍沉默,随即摇头:“不可,此人乃国士,当以国士待之,朕自会寻他,卿等稍待便是。”

      丘福自然点头。

      朱棣又道:“这几个小子当如何处置?”

      丘福道:“陛下不必看臣的面上,这狗儿子陛下随意处置便是。”

      朱棣:“……”

      于是朱棣回到了文楼,此时他脑子里只想着那火药,看着这三个跪在地上的小子便有气。

      随即又低头看那只顾着在地上的梁文。

      便听汉王道:“父皇……”

      朱棣冷冷地盯着汉王。

      他为汉王的不稳重而有些迁怒。

      汉王确实很像他,不只是外貌上,在疆场上也同样的骁勇。

      只是……这种帝王应有的稳重,汉王却全然没有,没有大局观。

      朱棣厉声打断道:“你还在袒护你的护卫吗?”

      汉王朱高煦连忙道:“父皇,梁文他……被打伤了。”

      “他好歹也是靖难的老卒,朕还听说,他们是十几人对三个少年,就这样……看看这熊样子,你还好意思为他争辩吗?哼!”

      朱高煦见父皇动怒,便忙拜下道:“儿臣死罪。”

      朱棣面带怒色道:“不要来死罪这一套,这梁文先养伤,不过……等伤养好了,给朕告诫他,从今往后要夹着尾巴做人,不要再无事生非。”

      朱高煦万念俱焚,平日里,他的护卫做了什么事,只要他出面,父皇一定会偏向一些他,何况这一次……分明是他占理而且还吃了亏。

      他不甘心,却还是咬着牙道:“儿臣知道了。”

      朱棣随即看向地上挤眉弄眼的张軏和朱勇,还有那吹着泡泡的丘松。

      朱棣一脸嫌弃地看着丘松道:“鼻涕擦一擦。”

      丘松想了想,拿袖子擦了擦鼻水。

      朱棣恶狠狠地道:“你们三个很了不起,竟还自称是京城三凶,而且还胆大包天,敢在京城里动用火器,你们可知道,私藏动用火器者……当以大逆论处,朕念你们无知,网开一面,不过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来人,将这三个混账给朕立即押送刑部大牢,给朕好好地看起来,不得朕的准许,不可放人!”

      禁卫们心有余悸,外头还是嘈杂,依旧还是救火和救治伤员的响动。

      “喏。”

      三人被拖拽了出去。

      朱棣余怒未消,骂骂咧咧:“入他娘,这是将我大明的京城当成什么了,他们家的茅坑吗?这三个没一个好东西,都是该杀的货。”

      可是等朱棣眼睛看着殿外……那滚滚的硝烟,却又咧嘴笑了:“真他娘的带劲!”

      ……

      朱勇三人,直接被丢进了大牢。

      似乎刑部这边,也不敢给这三凶什么关照,虽是三人一间牢房,待遇却和其他囚徒没什么不同。

      朱勇抓着铁栅栏,口里呼喊了许久,也没人来理会。

      这一下子,朱勇和张軏急了。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二哥,刚才好险,差一点脑袋就要掉了。”

      “我们兄弟,也算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了。”

      一旁的丘松沉默着,突然冒出一句:“大哥呢?”

      这个问题实在有些尴尬。

      张軏和朱勇面面相觑。

      他们没办法回答。

      当初烧黄纸做兄弟,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没有错。

      不过有福的时候好像总有大哥,有难的时候……

      朱勇一拍丘松的脑壳:“你闭嘴,都怪你,若不是你,能弄出这么大动静。”

      丘松又沉默了,低垂着脑袋。

      “哎,不知何时能出去。”

      “陛下会不会不管我们?”

      “俺想俺娘了。”

      ……

      杨士奇觉得很惊奇。

      因为张安世居然格外的安分。

      就好像整个人,一下子焕然一新。

      不但收了心,居然还智力见长。

      比如说永远叫不会的尚书《周书翩》,今日只一上午,他竟可以背出个七七八八来。

      这令杨士奇很感慨,作为一个教书先生,毕竟还是需要成就感的,当你碰到一个榆木脑袋,你想拍死,可你还得憋着。

      这种感受,真比尿频尿急尿不尽还难受。

      可现在……那种感觉回来了。

      杨士奇振奋精神,决定今日再接再厉,将周书的精髓再讲一遍,除此之外,还要将东汉时的今文学派对于周书篇的理解,也好好地诠释出来。

      正午的时候,照例留在张安世家用茶点。

      他与邓健这个老搭档各自落座。

      古人用餐,各有不同,譬如寻常的农夫,往往一日两餐,早上一顿,晚上一顿。

      可若是像较为殷实的人家,或者像杨士奇这样的士大夫,则进用早晚两个大餐,正午往往都是用茶点对付。

      这是因为公门之中,其实也没有午休这个概念,早上吃饱了,中午就着茶水吃一些糕点便对付过去。

      此时,杨士奇喜滋滋地道:“张公子今日转了性,真是孺子可教啊。”

      邓健没有他这样乐观,轻轻地呷了口茶,翘着兰花指,尖声细语地道:“咱却总觉得眼皮子在眨,感觉要出事。”

      杨士奇道:“孩子长大了,就会懂事,我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孩子都是一夜之间开窍的,张公子开窍虽然是晚了点,不过亡羊补牢,倒也不迟。”

      邓健便微笑不语。

      倒是杨士奇感慨的样子:“哎……”

      邓健抬头:“怎么,杨先生有什么心事吗?”

      “我心里总有一块石头,放不下,上一次,我不是和你提过我的恩公吗?可惜到现在……只听过其人,却无缘谋面,受人恩惠,却无法酬谢,实在遗憾。”

      邓健不吝赞道:“杨先生是知恩图报的人啊。”

      杨士奇振奋精神道:“不管如何,先办好眼下的事吧,走,去教张公子读书去。”

      于是他又兴冲冲地去了书斋。

      却发现书斋里的人已没影了。

      杨士奇有点懵,方才那位张公子还当着他的面说要留在这里看书,说要悬梁刺股的,可是转眼之间……

      人呢……

      “来人,来人……”

      这时一个女婢匆匆过来。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4 09:5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