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在经历了洛阳的事情后。陈楚明白他无论如何做,都不可能像袁绍那样赢得士族阶层的支持,在这个层面上,陈楚由于先天缺陷,根本就不可能同袁绍这些世族出生的诸侯相抗衡。陈楚认为。于其这样费力不讨好,还不如改弦易辙,既然无法赢得士族阶层的支持,那么干脆就自己扶植起一股与自己绑在一起的社会力量,这股力量就是商人和商人化的士族及手工业者、工场主。
于是在陈楚割据并州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很多都是促进工商业发展的。其中的许多措施是这个时代的人想都想不到的,并且在世人的眼中是非常离经叛道的。
其实,陈楚已经相当迁就这个时代的传统观念了。否则,只怕许多人会被吓死。
陈楚提议施行的一系列行政措施是非常有效的,并州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化着。并高速发展着。鲁肃、徐庶等谋士对此佩服的五体投地。每一个人都觉的陈楚这个主公是那么的高深莫测,让人难以捉摸。
不过,并州虽然在陈楚颁布的一系列综合现代理念的政令的指引下,走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但并州也不是没有隐忧,那些既得利益受损的士族阶层对陈楚和征北军是恨之入骨。这些人迟早会给并州和征北军带来麻烦。但陈楚现在却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动他们。
汉灵帝自从被董卓挟持到长安后,病情越来越严重。这一年的七月三日。汉灵帝病死了。这一年是公元189年,也就是所谓的中平六年。在这一点上。与前世历史中汉灵帝的死期是相符的。
汉灵帝的死讯很快传遍天下,众诸侯纷纷发表布告,谴责是董卓逼死了皇帝。不过众诸侯的反映也就仅此而已,并未有人因此出兵讨伐董卓。倒是有不少酸腐文人,一天到晚地哭天抢地,那模样就仿佛是自己的老子死了似的。
其中有些人频频造访各地诸侯,强烈要求诸侯出兵讨伐董卓,更有甚者为此不惜以死相逼。
各地诸侯被这些酸腐文人弄得烦不胜烦,最后只得纷纷地躲着这些人。
呆在并州的陈楚同样不得安生,陈楚被吵得没办法,最后干脆带着蕊儿和貂蝉,在典韦的保护下到太行山游玩去了。
汉灵帝死后,董卓立汉灵帝的中子陈留王为皇帝,就是所谓的汉献帝。
按照传统,新皇登基要大赦天下并提升一批臣子。
在汉献帝登基的前夜,董卓同李儒在眉坞的宫殿内商量着一件事情。
“明日新皇登基,我欲提拔郭汜、李傕等将,仲坚以为如何?”董卓问李儒道。
李儒朝董卓抱拳行了一礼,回答道;“该当如此,郭汜、李傕等将追随太师多年,确实应该大加赏赐。不过儒希望太师再提拔一人。”
董卓听到李儒赞成自己的做法,感到非常高兴,再听到李儒想要保举一人,于是立刻允诺道:“没有问题。不过不知仲坚要保举的是何人?”
李儒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说道:“此人威名赫赫,但却与主公有隙。”
董卓不禁愣了一下,随即颇为好奇地问道:“仲坚所言究竟是何人?”。董卓以为李儒说的是身边的某人,但是如果自己身边有什么人同自己有隙的话,自己应该早就要了对方的性命了啊!?
李儒于是对董卓道:“这个人就是征北将军陈楚。”
董卓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怒容瞬间爬满肥硕的脸庞,只听他怒声道:“仲坚你难道不知道此人乃是我的大仇人吗?要不是因为此人,关东诸侯哪里那么容易打进洛阳!我董卓又怎会偏居关中一隅!你现在竟然要我向此人示好,究竟是何用意?”
董卓瞪着李儒,鱼泡般的眼睛中竟然彷佛有一丝杀意。
面对董卓的熊熊怒火,李儒却仍然恬淡自若。
等董卓发了一通火后,李儒继续道:“现今众诸侯可以说全是我们的敌人,如此局面如不能打破,儒说一句大不敬的话,我等迟早会死无葬身之地!”
董卓仍然瞪着李儒,不过怒容中已经出现了忧虑之色。董卓其实在内心身处也一直在担心,诸侯们再来一次联合讨伐。
这一次汉灵帝驾崩,董卓当时就异常担心众诸侯以此为由兴兵讨伐。好在冀州之战牵扯了诸侯们过多的力量,众诸侯一时无力他顾。
李儒见董卓的神情有所松动了,于是又道:“当今天下,征北军军力最强!不久前更是平定南匈奴内乱,并击溃鲜卑二十万大军,兵锋之强可谓天下无双!”
董卓嘴角抖了抖说道:“既然你知道如此,为何还要我擢升陈楚?你难道不知道,一旦陈楚的名份提升了,他在很多事情上便可以名正言顺了吗?”
李儒微笑道:“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正是因为征北军的强大,所以他不可避免地便会招众诸侯所忌。陈楚当初从洛阳退走,其实就是被众诸侯联手逼走的。从某种程度上说,征北军同我们的处境其实是一样的。”
听到这,董卓有点明白了,于是神情缓和了很多,他示意李儒继续说下去。
于是李儒继续道:“我们可以用皇帝的名义擢升陈楚的官职,以此向陈楚示好,结连陈楚。陈楚现在一定急于谋夺幽冀二州,但他却有所顾忌不敢贸然行动。相信他对与我方联合会非常感兴趣。”
话说到这个地步,如果董卓还不明白的话,那么董卓就别混了。
只见董卓鱼泡眼猛地一亮,语气颇为兴奋地接道:“仲坚所谋我全明白了!一旦与征北军联合,我军便有机会重回洛阳,然后问鼎天下也并非不可能!”
董卓非常兴奋,一张肥脸都因为兴奋而变得通红了。重新入主洛阳,继而问鼎天下,这可是他做梦都想的事情。本来他以为这一切都已经不可能了,却不想这一切竟然突然变得似乎并不是那么遥远了。
李儒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继续道:“虽然此谋的成功性很高,但我们也不能不防备征北军。”
董卓不禁皱起眉头,心中咯噔了一下,他可不希望这一切会有变数。于是急声道:“仲坚这话是何意?难道征北军会打我们的注意吗?”
李儒稍作思忖后说道:“并非不可能。虽然我们关中易守难攻,但难保陈楚不会将主意打到我们的头上!陈楚这个人心机深沉狠辣非常,他就如同一头狼,如果他认为我们是合适的猎物的话,他就会向我们扑来!”
“仲坚可由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董卓颇为期待地问道。
李儒笑了笑回答道:“其实此事倒也简单,只要我们派重兵把住北地郡的长城,陈楚便无机可乘了!陈楚大军若要入我关中,必须从上郡或者朔方出发,经河套地区攻击北地郡,而后南下。但是现今河套地区混乱不堪,羌人、鲜卑人、乌丸人在这一带都有不小的势力,我们可以收买其中几股大的势力为我所用,如果征北军真的来攻击,我们就可以让河套的那些蛮族劫掠征北军的后勤,其实根本就不需要我们唆使,他们也会这么干。后勤无法保障,征北军就是再厉害也无法维持多久,最后只得撤军。”(未完待续)
第120章 勾结鲜卑
“其实,只要我们放重兵在北地郡,以陈楚及麾下谋士的精明便不会再打我们的主意了,一定会将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向。”
听完这番话,董卓猛地一拍案几兴奋地叫道:“好!仲坚考虑的实在是周详!”随即董卓一脸温柔地看着李儒,感慨道:“有仲坚助我,大事无忧矣!”
¡°ÄÇߪÉý³Â³þµÄÊ£¬Ì«Ê¦×¼Â𣿡±ÀîÈå΢Ц×ÅÓÖÎʵÀ¡£
¡°×¼£¡¾Í°´ÖÙ¼á˵µÄ°ì£¡Ö»ÊÇߪÉý³Â³þΪºÎְΪºÃÄØ£¿¡±
¡°ßªÉý³Â³þΪæôÆï½«¾ü£¬Í¬Ê±Áì²¢ÖÝÄÁ£¬Ì«Ê¦ÒÔΪÈçºÎ£¿¡±
董卓的脸颊抖了抖,然后有些艰难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汉献帝在董卓的扶持下登基。一番礼仪完结之后,由太监宣读了一篇长长的擢升名单,令所有人颇感意外的是,与董卓仇怨最深的陈楚的名字竟然也在其中,并且被封为骠骑将军的显位。这不禁让许多人产生了一些联想。
在新皇登基的当天,董卓便派使者带着诏命往并州赶去。与此同时,还有一批人偷偷摸摸地离开了长安,这些人中有一个九原人,叫李肃。这些人携带着大量礼物往并州而去,但是这些人却是做商旅打扮。
赵云和张飞在云中,一面修整,一面整训由匈奴兵组成的云中军团。同时还派出骑兵在云中北面加强巡逻,不过,鲜卑人自从上次大败后,便再也没了任何动静。
征北军在云中之战表现出的战斗力固然让游牧民族心惊胆颤,同时也使北地诸郡的百姓热血沸腾。生活在北地诸郡的百姓,这些年不断地受异族欺压,早就盼望着能有一支让异族闻风丧胆的铁血之师出现。
现在。这样的一支军队终于出现了,而且这支在战场上所向无敌的铁血之师,在平时对待普通的百姓时,却显得非常平易近人。
对于这样的军队,所有百姓都发自内心的尊敬。热血沸腾的年轻人都渴望能加入这样的军队。
“父亲。我想加入征北军。”云中一个农户的儿子对他的父亲道。说这话时,他的脸上有浓浓的渴望之色。
主动想要从军,这在古代可是不多见的。在古代,多数情况是政府强制征召青壮年入伍,每当这些青壮年离开家乡时,他们的亲人总是哭哭啼啼的。
对于儿子的这个要求。父亲稍一犹豫便同意了。他对儿子说道:“你去吧,征北军是仁义豪猛之师,我儿若能称为其中的一员,那将是光宗耀祖的事!”
类似的情景在北部四郡还有很多。
在云中之战结束后不久,北部四郡的许多年轻人便找到征北军营。强烈要求加入征北军。
开始时,赵云和张飞等都没在意,只是命人告诉聚集在军营外的百姓,征北军暂时不征兵。可是百姓们并没有离去,而且聚集到军营的人越来越多,最后竟然达到了五六万人,而且还在继续增加。
面对这样的情况,赵云和张飞不得不出面了。两人原本打算好言相劝。让百姓们各返乡里,不过沮授却有不同意见,他认为百姓如此踊跃参军是难得的民心。这事最好在飞鸽传书请示了主公之后,再做决定。
赵云和张飞想了想,觉得沮授说的非常在理,于是便立刻飞鸽传书就此事请示陈楚。同时出面与这些百姓谈话,然后暂时将这些百姓安顿在军营外。
陈楚很快便就此事进行了回复,在回复中。陈楚先是将赵云、张飞及沮授等好好地夸奖了一番,然后命令赵云和张飞在这些踊跃要求参军的百姓中。挑选出三万五千符合虎啸营要求的青壮年加入征北军虎啸营。陈楚此举其实已经改变了原定的战损补充方案,虎啸营因为战损出现的缺额改由北方四郡就地补充。
接下来。赵云和张飞便开始大张旗鼓地在挑选士卒。
征北军挑选士卒本来就很严格,更何况是征北军的王牌精锐虎啸营。
甄选士卒的方式说来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让想参军的百姓围着云中城外的虎啸军大营跑步,谁能连续奔跑五圈而还能站着的便能入选。不要小看这五圈,虎啸大营的周长超过两千米,五圈就超过一万米,能跑下来的基本上都是体质非常好的青壮年,而且跑完以后还能站着的都是意志比较坚强的。
在大家拼命地为了加入征北军而奋斗的时候,他们的亲属和周围的百姓则围在外面看热闹。不时地有百姓大声喊着为自己的亲属打气。那景象倒颇有几分后世运动会的味道。
在整个征兵的过程中,有大约十万北地诸郡的百姓参加了甄选,最后选出了三万六千多合格的加入征北军。
得以加入征北军的,一个个都是非常骄傲的神情,连他们的亲属也感到非常荣耀。没能加入征北军的则一个个像斗败了的公鸡似的。
新招募的新兵要真正的形成战斗力,继而成为真正的虎啸营战士,还须经过严格的训练。于是赵云和张飞分工两边,赵云继续训练云中军团,而张飞则整训这些新招募的新兵。
七月中旬,一支大约三千人的骑兵队伍押着上万名鲜卑俘虏从云中出发,往并州而来。领队的将领是副将臧霸。
这些鲜卑俘虏还算干净,显然征北军并没有虐待他们。不过为了便于押解这些战俘,这些战俘全都被用绳子绑着双手窜了起来。一万人串在一起,从空中往下看就像一条又长又细的蚯蚓般。
虽然鲜卑俘虏并没有遭遇到想象中的虐待,但每个人的神情却并不是很好,他们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迷茫。
在这一行人中,还有两辆马车随行。这马车上装的可是曾经叱诧北疆的大人物,一个是原休图王,另一个就是他的难兄难弟,原须卜古都候。
两人这是要被遣送到并州。陈楚虽然不会杀他俩,但他俩从此以后再也不会有自由了,其实这么说也不恰当,他两人在并州城内还是能自由活动的。
要说云中之战对谁的震动最大,那绝对非鲜卑莫属。
在鲜卑大军出征之前,鲜卑内部几乎没有人认为此战会失利,这倒也不是鲜卑人轻敌,而是在当时的环境下,鲜卑二十万大军失败的可能性几乎微乎其微。
然而事实是残酷的,不可能失败的二十万大军竟然败了,而且败得很惨,败得无话可说。
征北军以十万铁骑击败己方二十万大军,这让所有鲜卑人都震惊不已,而其中红色草原的那一战更是让鲜卑人难以置信,五万骑在正面硬生生地击溃己方十三万之众,这样的战斗力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
当轲比能看到弟弟直罗候仓惶逃回来时,惊怒交加的他当场便想将这个使自己蒙受巨大损失的弟弟宰了。不过,当他听完直罗候及豕猛的陈述后,特别是又看到了豕猛身上的伤势,轲比能最终按下了怒火。
轲比能并没有处罚直罗候,因为从整个战争的过程看,直罗候并没有犯什么过错,反而针对‘银龙天将’设的计谋还颇为高明,最后‘银龙天将’和他的苍狼营也落入了圈套,只不过虎啸营的突然出现打乱了这番部署。这次,鲜卑大军的失败并不是败在计谋上,而是被对方强大惊人的战斗力所击败,在绝对的战斗力面前,一切的阴谋诡计不过是可笑的笑话。
经历了云中之战的惨痛教训,轲比能决定暂时不南下同征北军对抗,等征北军在中原之战中陷入危机之时,自己再率铁骑南下席卷并州。
轲比能的王帐位于云中以北千余里的草原深处,很少有【创建和谐家园】能来到这里,就连颇具冒险精神的商人也很少有人到过这里。
然而这天在轲比能的王帐竟然出现了一个【创建和谐家园】的身影,而且轲比能待他还非常客气。
“荀先生,你家主公叫你来我这荒蛮之地,究竟所谓何事?”轲比能坐在主位上问道。
坐在下首的那个被称为荀先生的【创建和谐家园】朝轲比能抱拳道:“我家主公与单于有一个共同的敌人,因此特遣在下来拜见单于。”
轲比能心头一动,不过面色并未表现出来,淡淡地问道:“荀先生所说的敌人是谁?”
“除了征北将军,哦,不对,现在应该是骠骑将军了,除了此人之外还能有谁!”
轲比能沉默了片刻,然后说道:“我明白你家主公的意思,但我暂时不可能出兵南下!”语气中透出决然之意。
那荀先生明显一惊,随即急声道:“单于在征北军手上损失如此之大,难道就不想报仇吗?”
轲比能抬手打断荀先生的话,然后说道:“我并非不想报仇,但是现在力有未逮,我根本就无力报仇。先不说云中之战的损失,单就由此事引发的我族内部的动荡就够麻烦的了,我哪还有多余的力量和精力去同悍勇的征北军争锋!”
荀先生不禁皱起眉头,心中在想:看来轲比能还未能真正地控制鲜卑各部,主公想同鲜卑人合作攻灭征北军只怕是难以实现了!
见荀先生没有说话在思考着什么,轲比能没有打扰他,端着一碗茶细细地品味起来,那副模样倒真有几分汉族贵族的架势。轲比能虽然是草原领袖,但他自小便仰慕中原文化。很小的时候,轲比能便学会了汉语,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可能,他便会效仿汉族。现今,在轲比能的王帐内,挂着摆着的很多都是汉族的东西。当然,这些东西并不是他叫人做的或买的,而是抢的。(未完待续)
第121章 暧昧气氛
荀先生思忖了片刻,然后对轲比能道:“单于,我有一个两利的提议,不知单于愿意听吗?”
轲比能点了点头,示意荀先生继续说下去。
于是荀先生继续道:“我军进军之时,不需要单于派兵真的攻击北方四郡,只须单于派出大军压在四郡之外就可以了!”
轲比能略做思忖,然后冷笑道:“荀先生真是打的好主意啊!让我们鲜卑人牵制征北军主力,你家主公好乘虚而入!”
荀先生微笑道:“单于此话严重了!这其实是一个两利的方案!一旦我军攻入并州,征北军放在北边的军队势必大乱,单于便可以趁机大举南下!你我合力一定可以剿灭征北军,到时我家主公不敢同单于争并州,一定会立刻退出并州!”
轲比能的双眼不禁亮了亮,但随即又问道:“那么你家主公花如此大的力气究竟图的是什么呢?”
这个问题很关键,如果荀先生回答不好的话,这事情就别想谈下来。
荀先生立刻回答道:“中原群雄唯独骠骑将军陈楚是我家主公的威胁,我家主公的目的就是要在大势成定局之前,消灭掉陈楚!”
轲比能稍作思忖便点了点头,在这一点上,他相信对方的话。也知道对方的主公一定还打算统一中原之后再回过头来对付自己。但历史的发展并不是以个人的意愿为转移的,轲比能有信心对付中原除征北军以外的任何势力。
“好!我答应你的这个请求!”轲比能最后拍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