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我的三国有点猛》-第31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陈楚突然脸色一变,“既然百姓不辞辛劳地向国家上缴赋税,那为什么国家不保护百姓?如果此类事情都按你所说的这么去做,那百姓向国家缴税还有何用!不如将钱留下来,等强盗到来之时直接给那些强盗不是更省事!”

      卫仲道被问住了。“这……”

      就在这时,白衣儒生接替卫仲道回答道:“身为大汉百姓,向朝廷缴纳赋税是理所当然的。不缴税就是造反。陈将军你身为朝廷重臣,为何说出这样有失妥当的话?”

      陈楚笑了笑,“咱们先不说这缴税的事。我只问你,异族来一次,你就给一次财货,这种事情何时是个头?异族都是豺狼心性。他们如此轻松便得到想要的,他们的胃口会越来越大。就是再大的国库也经不起这样频繁的消耗。最后咱们的国力耗尽了,而异族却毫不费力地依靠吸收咱们的血液强大起来。到那时强弱异势,在气势、国力都处于逆势的我们如何抵挡?当事情发展到那种地步,异族要的就不是你的一点财货了,他们要的是整个【创建和谐家园】的江山!在这种情况下,异族是不会同你讲一点仁义的。”

      陈楚这番话把所有的人都震了一震,所有人的脸色都有些难看,他们根本就没仔细的想过这些问题,或者说他们从来都不相信事情会发展到如此严重的地步。

      平时在这些人的脑海中装着的都是风花雪月和想当然的仁义思想,他们不管考虑任何问题,基本上都是想当然自以为是地认为,并且总是将自己放在一种高姿态上去考虑问题,很少结合实际情况去分析。在这种思想的左右之下才会在我们国家的历史上出现那么多可笑的论调。而又由于这些文人因为种种原因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致使国家政策受这些人的影响做出不少荒唐事。

      在众人之中有两个人的眼神是贼亮贼亮的,这两个人就是鲁肃和另外一个寒门才子。他俩很兴奋,那眼神就仿佛在沙漠中长途跋涉的人突然看见了绿洲。

      “陈将军此话有些危言耸听了吧!”找不到反驳理由的卫仲道沉默了片刻后如此说道。

      陈楚不屑地看了这些‘才子’一眼,这些所谓的‘才子’除了会吟诗作对风花雪月外还会什么!这些人的作用其实连一个农民都比不上,他们的作用不过相当于戏子,供大众娱乐罢了!

      “何为危言耸听?异族如此做为难道还少了吗?居安思危的道理,难道你们这些所为的大才子都不明白吗?如果连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你们是什么狗屁才子!”陈楚冷着脸沉声道。

      “陈将军,请不要出口伤人!”蔡文姬皱了皱眉头说到。

      此时陈楚正在激动之中,连美女的面子都不给了。

      “出口伤人,老子还想【创建和谐家园】呢!”陈楚冷冷地看了蔡文姬一眼,狠狠地道。此时,陈楚已经不对蔡文姬抱任何幻想了,像这种思想迂腐可笑而又骄傲的女子,陈楚懒得去费神。

      蔡文姬从来没有被人如此对待过,心中顿时倍感委屈,鼻子一酸,泪珠儿在眼眶中打着转眼看就要落下来了。

      众人被陈楚气势所摄,全都沉默下来。有的在思考着陈楚说的话,有的则臆想着将陈楚如何如何了。

      虽然找不到理由反驳陈楚,但卫仲道并没有就此罢休。

      “陈将军,也许你说的有道理。但不管怎么样,你都不应该普通百姓下毒手!”说这话时,卫仲道的脸上全都是正义。

      陈楚冷哼一声道:“我陈楚做事只求对我华夏有利,而不管手段。只要对我华夏有利,类似的手段我还会再使用!”

      “你难道不怕背上千古骂名吗?!”蔡文姬不禁问道。

      陈楚闻言顿时哈哈大笑起来,“骂名?!即便千夫所指又如何!我但求问心无愧便足矣!”

      所有的人再也无话可说了,此时陈楚表现出的气概让不少人暗自心折。

      现场很安静,气氛很尴尬。这时,蔡邕走上前道:“好了,这个话题就结此束吧。今天咱们开的是诗会,大家不要谈国家大事。”

      “既然今天开的是诗会,那我就送给诸位一首词。”陈楚说到,随即在所有人惊异的目光中提起一坛酒狂灌了起来。

      很快,大半坛酒便下肚了。在半醉半醒间,陈楚将那首名传千古的‘满江红’高声吟唱了出来。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陈楚激动之下,连靖康这发生在后世的事件也给照搬了过来。

      实话,陈楚吟唱的水平真不怎么样,但那股惨烈豪迈的气势却被完全表现了出来。在场的所有人全都被震慑得脸色大变。其中最吃惊的要数蔡文姬,她完全想不到陈楚竟会有如此表现。

      一首满江红吟罢,全场鸦雀无声。陈楚扫视了一眼这些呆若木鸡的所谓才子才女,眼神中闪过鄙视。

      “这洛阳诗会我也算见识了。我还有公务要办,告辞。”陈楚朝众人一抱拳,不顾蔡文姬、蔡邕的挽留,潇洒地转身离开了。

      典韦紧紧地跟在陈楚身后。此时典韦的神情很激动,整个光脑壳都因为心情的激动而变得绯红了,鼻孔还在噗噗地喘着气。如果不是陈楚在这里,典韦一定会仰天大嚎起来。虽然典韦识字不多,但满江红中的词句通俗易懂,在陈楚激昂地吟唱之下,典韦能清楚地感受到包涵其中的壮士豪情。一首满江红道出了所有壮士的心声。

      陈楚一出蔡府,数十名铁卫便立刻迎了上来。陈楚跨上部下牵来的战马,当即便准备回大将军府。(未完待续)

      第71章 又收两位谋士

      突然两个儒生从蔡府中跑了出来,来到陈楚战马前立刻跪了下去。

      陈楚连忙按住战马翻身下来,扶起两人道:“两位这是何意?何故行此大礼?”

      这跑到陈楚战马前的两个书生不是别人,就是在诗会上一直帮陈楚说话的鲁肃和另一个年轻人。

      两人的神情很激动,在看向陈楚的眼神中似乎还有崇拜的味道。

      “在下鲁肃,临淮人。”

      “在下徐庶,颍川阳翟人。”。想不到这个年轻人竟然会是徐庶!此时的徐庶还没有因为为友人报仇而更名流落江湖。徐庶其实并不是单纯的谋士型人才,他是上马能征战下马能治国的全能型人才。

      听到这两个名字,陈楚顿感惊喜,想不到往这无聊的诗会一行竟会碰到这两个了不得的人物!在前世的历史中,鲁肃曾经有类似于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分析,孙权曾问鲁肃:“今汉室倾危,四方云扰,孤承父兄余业,思有桓文之功。君既惠顾,何以佐之?”

      鲁肃回答:“昔高帝区区欲尊事义帝而不获者,以项羽为害也。今之曹操,犹昔项羽,将军何由得为桓文乎?肃窃料之,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规模如此,亦自无嫌。何者?北方诚多务也。因其多务,剿除黄祖,进伐刘表,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然后建号帝王以图天下,此高帝之业也。”之后东吴的战略方针基本上就是照此执行的,在周瑜死后,鲁肃更是全权担起了辅助孙权的重任。由此可见鲁肃之才非同凡响。

      而徐庶也是一非凡人物。单就谋略来讲,在三国那个时代,能超过他的屈指可数。如果不是因为母亲的原因,徐庶一定能做出一番大成就。

      对于这样的两个人,陈楚立刻就生出招揽之心。

      陈楚朝两人抱拳一礼道:“早就听说过二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两人连忙回礼,徐庶很是感慨地说道:“早就听说将军乃不世出的英雄人物,当初我还不信,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鲁肃赞同地点了点头,“元直所言极是!肃自幼饱览群书学习兵法就是希望能有朝一日为天下为百姓尽一份力。将军若不嫌弃,肃愿投效帐下。略尽微薄之力。”说着,鲁肃便又跪了下去。

      徐庶见状也跟着跪了下去,“庶也愿投效帐下,效犬马之力!”

      陈楚大喜,真是想什么就来什么啊!连忙将两人扶起。陈楚一脸欣喜地说道;“能得两位相助,实在是我的福气!”

      两人见陈楚如此高兴,不禁心头感动。

      陈楚拉着两人的手道:“走,回去喝酒,今日不醉不休!”。陈楚的兴致很高,也难怪他如此高兴,能一次将两名著名的谋士收归帐下怎能不叫他欣喜若狂。

      看到陈楚走得如此洒脱,蔡文姬不禁感到一丝失落。

      陈楚离开后。现场沉默了好一阵子。虽然之后卫仲道想重新活跃气氛,但几乎所有人都没什么心思了。最后,这洛阳诗会便草草收场了。因为陈楚的原因。这届洛阳诗会开的算是最失败的一次。

      众才子们纷纷离开蔡府,这一次,蔡文姬没有去送客,这其实是非常失礼的,不知道蔡文姬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情。

      卫仲道磨磨蹭蹭在最后才离开,然而蔡文姬始终都没有出来。

      此时。蔡文姬正一个人呆在闺房之中。她伏在窗棱上,双手撑着下巴。美丽的双眸望着窗外正怔怔地出神。

      在蔡文姬的脑海中,刚才陈楚那样一副傲气豪迈的形象怎么也挥之不去。那首豪气冲天的词不停地在耳边回响着。

      蔡文姬觉得与这首词相比,自己之前所做的那些诗作全都黯然失色了,至于卫仲道所做的那些诗词则显得太过软弱没有男子气概。

      蔡文姬突然感到,自己和卫仲道等人在这位征北将军陈楚面前就如同小丑般可笑。人家不是不懂吟诗作对,不是没有文采,而是深藏不露。他之所以平时没有诗作传世,那是因为他根本不屑做这种笔墨文章。挥十万铁甲沙场浴血纵横天下,这或许才是一个男人真正该做的事情吧!

      蔡文姬突然想到陈楚在离开之时,眼神中分明流露出鄙视的神情。蔡文姬不禁心头一颤,她的心中有些不服气,她感到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陈楚和鲁肃、徐庶一同回到大将军府。不过由于事务太多,陈楚并未能如愿同两人把酒言欢。

      陈楚立即将两人任命为主簿,以协助自己处理事务。

      当天晚上,陈楚召集麾下在这里的所有谋士武将来到大将军府大堂,以向大家介绍鲁肃和徐庶。

      大家都很热情,不过鲁肃和徐庶发现大家虽然热情,但神情之中似乎有怀疑之意。鲁肃和徐庶明白大家的想法,大家是对他俩的能力有所怀疑。两人不禁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一番成绩来让大家另眼相看。

      众人相互见过礼坐定后,陈楚问右首处的沮授,“公与先生,袁绍对于我们的提议是何反应?”

      沮授立刻朝陈楚一抱拳回答道;“主公要将洛阳主动让给他,他当然是欣喜若狂。对于我们提出的拿走国库三分之二的钱货物资以做军资的要求,他想都没想就满口答应下来了。”

      陈楚笑着点了点头。只要摆平了袁绍,曹操的计划就没办法进行下去了。对于曹操这些天的活动情况,陈楚一直在留意,虽然还不知道曹操具体想干什么,但根据种种迹象,沮授推测曹操很有可能是想找借口【创建和谐家园】东方诸侯的力量对征北军不利。

      沮授的话一落,鲁肃和徐庶便露出一脸惊容,鲁肃朝陈楚抱拳急声道:“主公,难道您要放弃这洛阳富庶之地?!”

      陈楚看着鲁肃笑着点了点头,问道;“怎么,难道子敬不赞成我这个决定吗?”

      鲁肃与旁边的徐庶相视一笑,然后徐庶朝陈楚抱拳道:“我和子敬本想找个机会向主公进言放弃洛阳,又担心主公放不下这繁华的洛阳。却不想主公竟早有此意,我二人实在是多虑了!”语气颇为感慨欣慰。

      陈楚并不感到如何以外,像鲁肃徐庶这种级别的谋士都应该看得出现在的局势。陈楚笑着朝两人点了点头以表示肯定,然后又回转头来问沮授:“公与,既然已经同袁绍谈好了,那么就尽快交接,以免夜长梦多。”

      “在下明白,所以便同袁绍将交接时间定在了后天。”

      “好!传令下去,全军收拾行装,我军明天便开拔去河内郡。”陈楚猛地站起来下令道。

      沮授不禁愣了一下,有些疑惑地问道;“主公,为何我军明天便开拔离开洛阳?难道不等交接完成吗?”

      陈楚皱眉摇了摇头,“袁绍不足为惧,但那个曹操却狡诈异常,我军的行为还是出人意料一些比较好。”

      沮授恍然,随即又有些不解,他不大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主公似乎很忌惮那个曹操似的?

      “我军离开洛阳后,还须留下一人同众诸侯周旋,你们谁愿留下?”陈楚紧皱眉头扫视着堂下众人。

      众人相互看了一眼,沮授、鲁肃、徐庶一起【创建和谐家园】道:“我愿留下。”。武将们之所以没有【创建和谐家园】,那是因为这个事情显然不是他们做得了的。

      看着三人坚定的目光,陈楚不禁感到非常欣慰。

      陈楚的目光在三人的脸上来回巡视了一遍,最后定在鲁肃的身上。鲁肃为人谨慎办事细致,无疑是留在洛阳的最佳人选。

      “子敬,这洛阳之事就全靠你了!”陈楚离开做为来到鲁肃面前,握着鲁肃的手郑重地说到。

      鲁肃闻言一喜,当即朝陈楚抱拳道:“主公放心,肃一定不负主公所托!”

      陈楚点了点头,“子敬办事,我是放心的。”

      然后对身旁的典韦下令道:“恶来,留五百名铁卫给子敬。”

      “是,主公。”典韦洪声应诺道。

      鲁肃感动不已,连忙道:“主公,这如何使得!这铁卫是主公的近身护卫,怎可分出一半来给我!”

      陈楚拍了拍鲁肃的拳头说道:“子敬留在洛阳,虽按理说不会有什么危险,但万事难料,如果出现突【创建和谐家园】况,这些铁卫便能够誓死保护子敬逃出洛阳。子敬不要推迟,这是我做为主公应该做的。”

      鲁肃还能说什么?眼眶立刻一红跪了下去。

      当天,洛阳城内城外的征北军全都行动了起来,在外人看来,征北军似乎有大动作了。

      东方众诸侯惊骇不已,纷纷下令麾下严加戒备,每一个人心中的弦都紧紧地绷起了。洛阳城内的士族也都惊慌起来,他们不知道征北军究竟想干什么!他们突然想到之前他们对征北军嚣张的态度,心中顿时惶惶惊恐起来。每一户士族都大门紧闭,在繁华的街市上也不见了士族公子风流倜傥的身影。

      面对征北军突然的动作,倒也不是所有人都惊恐不安。陈楚在事前已经与交好的公孙瓒、马腾通过气了。所以公孙瓒、马腾也在收拾行装,准备同陈楚一道开拔,然后返回各自驻地。

      而袁绍也得到了陈楚方面的通知,正在着手准备接收洛阳。与其他诸侯的惊恐不安相比,袁绍此时却是喜气洋洋意气风发。(未完待续)

      第72章 热锅上的曹操

      做为联军盟主,从一开始袁绍就认为洛阳应该由他来掌管,但由于种种原因,洛阳却被战斗力强悍的征北军先一步占据了。对此,袁绍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中却怀有愤恨。正因为这个原因,袁绍才会在之前接收曹操的提议。不过正当袁绍准备同曹操一道将既定计划付诸实施之时,陈楚的使者却突然来拜访袁绍。

      乍一听到陈楚的使者来拜访,袁绍感到既惊诧又有些担忧。在这一刻,袁绍怯懦无主见的性格特征便表现出来了。他竟然慌慌张张的,不知该如何是好。

      不过,袁绍最后还是见了陈楚的使者。当使者说明来意后,袁绍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陈楚竟然要将洛阳让给他。

      使者在说了一番客套话之后,将陈楚写给袁绍的信交给了袁绍。袁绍立刻拆开来细看,在信中,陈楚很是把袁绍吹捧了一番,字里行间将自己的姿态放得较低,这让袁绍感觉非常好,袁绍顿时将之前跟曹操商定的事情全都抛到了脑后。

      本来,袁绍在大帐内摆了两列魁伟武士,准备看情况给对方来个下马威。不过在看了陈楚的书信后,袁绍立刻将大帐内所有多余的人都赶了出去。

      随后,袁绍很是亲热地拉着使者的手,以长辈的口吻询问了一番陈楚的情况。

      接下来,两人在非常融洽的气氛中就一些细节性的问题进行了商谈。很快双方便达成了共识。

      事后,由于陈楚使者的一再叮嘱,也由于袁绍自己的一些考虑,袁绍并未将此事向其他任何诸侯透露半点风声。所以到几天后。陈楚的征北军准备离开,袁绍准备接收洛阳之时,曹操还被蒙在鼓里,他还在为陈楚方面的异动忧心不已。

      在陈楚方面一出现动作之时,曹操第一个想到的便是袁绍。于是立即派人去通知袁绍,要求协同动作,以应付可能出现的状况。

      可是派去的人回来却说,袁绍根本就没把这当回事,但是袁绍的军营中却忙忙碌碌的似乎在准备着什么。

      曹操紧皱眉头,对袁绍的此种反应非常恼火。同时又对袁绍军营中的情况感到疑惑。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11 18:0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