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首页 小说列表 排行榜 搜索

    《我是木匠皇帝》-第9页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温馨提醒:系统正在全面升级。您可以访问最新站点。谢谢!

        杨涟的府邸就在西城,不过位置并不是太好,也不是很大,只是一座三进的小院子。

        九月初四的一早,杨涟的府邸门前来三个人,这三个人很特殊,因为这三位乃是三位宫里的太监。

        随着门房的通报,这三位被接了进来,来到花厅之后,杨涟已经等在这里了。

        “杨大人,咱家这里有礼了。”虽然来了三个人,可是走进屋子里的却只有一个人,这人来到屋子的中间对着杨涟微微的点了点头。

        看到这个太监,杨涟的眉头就是一皱,他怎么会跑到这里来,原本准备站起的身体也做了回去。有些不快的看了一眼太监,杨涟道:“李公公,我们还是开门见山吧!你来这里就是为了什么?那一日你拦住太子的去路,是因为太子不计较才饶了你的性命,你可不要不知道珍惜啊!”

        来的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李选侍的心腹太监李进忠,那一日他为了取悦皇太子朱由校,便决定和李选侍划清了界限,可是原本预定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这让李进忠后悔不迭,第一时间便又一次回到了老主子怀抱。

        “杨大人,咱家进宫多年了,很多事情还是看的明白的,倒是杨大人你年龄尚轻,资历尚浅,很多事情还是看不清啊!”缓步的来到椅子的边,轻轻的坐了下来,李进忠似乎并不在意杨涟的态度,依旧一脸笑意的道。

        看了一眼神态自若的李进忠,杨涟心中不断的冷笑,冷哼了一声道:“杨某读的是圣贤书,明的是君子里,很多事情是不会做的。还是不要说这些虚的了,你我道不同,我只是想知道李选侍什么时候移宫?”

        眼中闪过一丝狰狞,面上的神色却是丝毫不变,李进忠笑着道:“杨大人,李选侍是先帝为太子指定的养母,住在乾清宫似乎没有什么不妥吧!”

        “本官和你没什么好说的,回去告诉你的主子,赶快的离开乾清宫,这里没她事情。如果走的早或许还能有些收获,不然,哼。”杨涟的最后的这个“哼”,可谓寓意深远,不同凡响,他相信李进忠是能够听的明白的。

        看到杨涟已经端茶送客了,李进忠也站了起来,甩了甩袖子就要向外面走去。只是他刚刚踏出去一只脚,后面就传来了杨涟的声音。

        “你也要好自为之,做奴才的朝秦暮楚可不是好奴才。”这句话是在警告李进忠,如果你不小心点,那么你的下场肯定会非常惨。

        李进忠的身子微微一颤,却是轻轻的笑了笑,沉声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你杨大人不是这个天下的主子,很多事情并不是你说了就算的,不到最后,谁也不知道是什么结果。”留下这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语,这位大太监缓步的离开了。

        似乎被李进忠的话【创建和谐家园】到了,杨涟的胡子都在不断的上翘,狠狠的将茶碗放在桌子上,大声的骂道:“奸佞,阉人。”

        整个北京城似乎再一次平静了下来,似乎所有人都不知道将要发生什么,日子仿佛也就这样安静的过下去了,可是现实却总是不能如人愿。

        九月初五,新皇帝登基的前一天,十三位顾命大臣聚集到了内阁,让原本就不大的朝房变得有些拥挤。除了这十三位顾命大臣,在场的还有户科给事中杨涟,都察院巡城御史左光斗,这些人集聚一堂准备商量新皇帝明日登基的事情。

        看到所有人都到齐了,杨涟第一个开口说话了,只见他轻轻的咳嗽了一声,沉声道:“明天太子殿下就要登基了,可是太子却住在慈庆宫,李选侍却住在乾清宫,这不符合规矩。我们要想办法将她赶出去,这样太子登基才能顺利。”

        杨涟的说法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可是却没有人开口说话,而一边的内阁首辅大学士方从哲也是漠然不语。

        “方大人,这个时候你就应该出来纵览一切,相信你肯定能够带领我们拥立新君。”杨涟看到方从哲的态度,心中忽然掠过了一丝不妙,赶忙用话将方从哲套住。

        “这个,本官觉得李选侍乃是先帝为太子指定的养母,况且先帝刚刚去世,我们就将李选侍赶走,是不是有些不近人情?我看要不就让李选侍晚几天在搬吧!”方从哲的神色阴晴不定,似乎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说出了这番话。

        此时杨涟明白了,昨天的说客肯定不止李进忠一个人,方从哲这里也来人了。只是不知道那位李娘娘许下了什么样的好处,让这位首辅大学士居然倒向了她那一边。杨涟一直以为自己和方从哲虽然分别属于东林党和楚党,但是在这件事情上应该是利益一致的,没想到这位楚党的党首居然会在这个时候倒戈,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µÚÈýÊ®¶þÕ ²©ÞÄ

        看着老神在在的方从哲,杨涟知道自己要从他这里打开缺口是不可能得了,虽然不知道方从哲究竟得到了什么,却知道那一定是自己给不了的。

        就这样,这次原本和谐的回会议,就这样不了了之了,什么结果也没能商议出来。

        看着已经升起的太阳,杨涟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自己要联合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一定要在今天将李选侍逼出去。在最后的一天时间里,杨涟不停拜访各部的大臣,内阁大臣,在京的大小官吏。

        虽然受尽了白眼,遭尽了歧视,可是杨涟的心里义无反顾,他的心里充满了斗志。为了只是一个托付,那个此时已经不在人世的泰昌皇帝的托付。

        你活着的时候,对我另眼相看,相信我,看重我。将你的身后事托付给了我,我就一定不会让你失望,就算是粉身碎骨,我也要对得起你对我的看重。你既然以国士带我,我必然要以国士报之。

        这就是杨涟对泰昌帝的感情,这么多年杨涟从科举到入仕,从来就没有被什么人看重过。二十多年的仕途生涯,他不过还是一个六品的户科给事中,一个在京城多若狗的小官。只有那个人,只有他,他愿意相信自己,愿意将一切托付给我。

        杨涟此时依然记得泰昌帝当时的表情,自己被交到了他的床前,他拉着自己的手,言辞是那么的恳切,眼神中的哀求,此时还一直萦绕在杨涟的脑海里。此时杨涟已经下定决心,如果不能完成你临死时的一命,那么我就只有一死而已。

        整整一天,杨涟不断的游说着,出了这个衙门进了那个衙门,受尽白眼,受尽冷落,可是他义无反顾。在他的心里,那个人的眼神在不断的闪现,一个信念支持着他义无反顾。

        似乎天垂怜了这个人,又似乎是这些人受到了杨涟的感动,很多的官员跟在了杨涟的身后,走向了紫禁城,走向了那座宫殿。

        这些来到了大门前,来到了广场上,在杨涟的带领下,这些人全都跪在了广场上。

        杨涟满脸决然的看着这座宫殿,将自己的帽子摘了下来,脱下身上的官服整齐的放在地上,将官帽放在了官服的上面。做完了这一切,杨涟对着皇宫中天启皇帝的方向,恭恭敬敬的行了三拜九叩,或许在他的心里,这是他最后一次跪拜自己的君王了。

        等到一切都做完了,杨涟忽然站了起来,对着皇宫大声的喊道:“今天除非你杀了我,你要是不搬出乾清宫,我死也不离开。”

        就在皇宫的广场上人声鼎沸的时候,皇宫里却是一片安静,每个人都低着头不说话,本本分分的做着自己的事情。

        慈庆宫里,皇太子朱由校正在吃葡萄,将李岚剥好的葡萄一颗一颗的咬进嘴里,轻轻的眯着眼睛,不言不语。

        李岚此时的心情却没有这么平静,总是不时的抬头看向外面,神情也是颇为焦急,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岚儿,你在等什么?”轻轻的睁开眼睛,朱由校将女人的手轻轻的拉住,声音轻柔的道。

        “殿下,你不想出去看看吗?外面已经。”李岚不知道该怎么说面前的这位殿下,一脸的满不在乎,难道他就不怕自己的江山被人抢走吗?

        轻轻的抚摸着女人那如羊脂玉般的小手,朱由校轻声的笑了笑,缓缓的道:“看什么?看那些大臣表演忠心?还是看李选侍那张难看的脸?”

        李岚顿时语塞,是啊!看什么?有什么好看的。自己是他的女人,他都不担心,自己担心什么,自己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的男人。

        依旧是一个剥葡萄,另一个吃葡萄,一切似乎并没有改变。皇太子朱由校依旧眼睛微微的眯着,一副很享受的模样,一边的李岚也是笑语俨然,就仿佛这一切都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

        此时的乾清宫却是另一番景象,暖阁的门紧紧的关着,不时从里面传出来女人的咒骂声,还有东西被打破的声音。站在外面的太监宫女,全部都噤若寒蝉,甚至连头都不敢抬一下,生怕自己被殃及。

        暖阁里面此时有两个人,一个是已经方寸大乱的李选侍,另一个是她最信任的太监李进忠。

        李选侍正在大发雷霆,李进忠则是失神落魄的站在一边,这两个人的结局似乎已经注定了。

        “你不是派人却找方老匹夫了吗?怎么事情还会变成这样?”似乎是心里的抑郁稍减,李选侍缓缓的平静了下来,看着一边的李进忠大声的呵斥道。

        “娘娘,我是派人去找方从哲了,也告诉了他只要娘娘当权,一定将朝廷里的东林党全部驱逐出去。方从哲也答应了,可是这个方从哲似乎并没有起到什么作用。”李进忠也是满脸的愤恨,堂堂的内阁首辅大学士,居然被一个正六品的户科给事中给弄的狼狈不堪。如果自己有这样的权势,又怎么会让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这个时候李进忠对于权力的渴望更加猛烈的升腾了起来。

        “还不是那个死去的废物,不过登基了一个月,就提拔了一大批的东林党。堂堂的内阁首辅都不能约束这些东林党,那个废物要这些人做什么?人死了都不安生。”李选侍显然知道这件事情怪不得方从哲,要怪就要怪那个死去的男人不过做了一个月的皇帝,就在朝廷里弄了那么多的东林党人。

        对于李选侍的话,李进忠并没有说什么,有些话只能听,只能想,却不能说。沉吟了一下,这个大太监缓缓的道:“娘娘,此时已经不是讨论事情原因的时候了,我们要想办法,怎么办啊?”

        “对,想办法,想办法,李进忠,你有什么注意,快说出来。”这个一生争斗,心狠手辣的女人,此时已经是方寸打乱了,只好将求救的目光看向李进忠。

        “事情的源头在太子的身上,无论外边这些人怎么闹,终究是为了太子。只要太子答应册封娘娘为太后,就算暂时搬离了乾清宫,那也没什么。要知道,慈宁宫可是要比乾清宫大很多,舒服很多。”李进忠的眼中闪烁着莫名的光芒,嘴角也是挂着一丝冷笑。

      第三十三章 谈话

        争斗还在继续,一切都没有停止,可是那一切似乎都没有波及到一个地方,那就是皇太子朱由校的慈庆宫。这里依旧是一片的安静祥和,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朱由校依旧是躺在摇椅上吃葡萄,还不时的调戏一下身边的美女,在女人的娇笑中气氛显得更加的和谐融洽。站在不远处的太监和宫女全部都看到了这一幕,没有人会认为太子什么都不懂,太子这么做反而会让他们心安,因为自己主子无所畏惧。

        这一切却被一个人的到来打乱了,这个人的到来让所有的宫女太监全部紧张了起来,他们也知道关键的时候到来了。

        轻轻的笑了笑,朱由校示意坐在自己腿上的李岚起来,一边看着来人,意味深长的道:“这不是大内的李公公吗?今天怎么这么闲在,有空到本宫这里来?”

        “殿下说笑了,奴才一直都是殿下的奴才。”李进忠的话说的不卑不亢,声音也没有丝毫的波动,显然这次前来他做好了一切的准备。

        轻轻的点了点头,接过李岚递过的茶碗,朱由校不置可否的道:“真不容易,难得你还知道自己是谁的奴才!”朱由校的话语中不乏嘲讽的意味,对这样的人他实在提不起什么兴趣,想了想接着道:“你是个蠢奴才,倒不是因为你朝秦暮楚,而是因为你不明白眼前的局势。难道你真的以为这次的事情是普通的斗争?是那些大臣不能接受李选侍做太后?这里面牵扯的事情太多,本宫告诉你,在没有看清事情的本质之前,不要盲目的走进去,那样只会让你万劫不复。”

        将茶水交给了一边的李岚,没有理会发呆的李进忠,朱由校沉声道:“那个女人让你来这里做什么?”

        似乎被朱由校的话惊住了,这位自以为聪明大太监此时有些【创建和谐家园】,只是下意识的道:“李选侍让我来请太子殿下过去。”

        轻轻的点了点头,缓缓的站起身子,刚要抬腿的朱由校却被人拉住了。看着一脸担心的李岚,朱由校轻轻的抚摸着她的头发,缓声道:“乖乖的呆在这里,等我回来。”

        为朱由校整理了一下衣服,李岚忽然轻轻的笑了起来,那笑容仿佛春暖花开,让人如沐春风。“殿下放心去吧!岚儿亲手做好殿下喜欢吃的翡翠粥,等着殿下回来吃。”

        缓缓的点了点头,朱由校转身向外走去,跟在身后的是失魂落魄的李进忠。显然这位深知宫廷法则的大太监,此时似乎已经想明白了很多的事情。

        看着皇太子朱由校慢慢远去的背影,李岚的神色颇为复杂,缓缓的握紧胸前的一个小布包,沉声道:“殿下,岚儿在这里等着你回来,你要是有什么意外,岚儿陪着你一起。”

        乾清宫似乎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是红砖绿瓦,富丽堂皇,唯一有变化的或许就是这里的气氛。往日里严肃庄重的乾清宫,此时却是阴云密布,紧张兮兮。

        走进暖阁,朱由校看到这里只有一个人,而身后的大门也被关上了,看来这次的谈话要在自己和这个女人之间展开了。

        缓步来到屋子里的,轻轻的坐下,微笑着看着李选侍,朱由校似乎对着一切都满不在意。

        看到皇太子朱由校的表情,李选侍忽然觉得这个太子似乎并不是当初那个任由自己摆布的皇太子了,一旦她脱离自己的掌控,自己的下场可想而知。

        “殿下的心情似乎不错?难道以为我就这么认输了吗?”李选侍强打精神,说话的语气也听不出什么不寻常,眼睛直直的盯着朱由校。

        怜悯的看了一眼李选侍,朱由校轻轻的笑了笑,缓缓的站起身子,沉声道:“本宫不明白,聪明如你,怎么到了此时都没看明白?”

        李选侍微微一愣,看明白什么?自己难道错过什么?

        没有理会李选侍的吃惊,朱由校接着道:“父皇虽然只在位一个月,可是这一个月他却做了很多事情。第一件事情就是大力的提携东林党人,或许在你看来这是一个非常错误的决定,你说是不是?”一边说着,朱由校一边用戏谑的眼光打量着李选侍。

        李选侍则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他确实是这么想的,到现在为止他也没有明白自己的那个废物丈夫,为什么要这么做,相对来说还是那个和善的方老头好控制一些。

        “那是为了牵制齐浙楚党,在父皇登基的时候,楚党的领袖方从哲做了内阁首辅大学士。另外的两个大学士也是分属于齐浙楚党的,这让齐浙楚党有了把持朝政的可能。可是这样的事情是绝对不允许发生的,所有父皇大力的提拔了一直和齐浙楚党的积怨甚深的东林党。”看着一脸迷惑的李选侍,朱由校轻轻的笑了笑。

        “就这样,朝廷上形成了两个势力极大的党派,可是在父皇知道自己就要不行了,如果单单留下两个党派那是不可以的。因为一旦有一方败退,那么朝廷就会彻底的被另一方所掌控。”此时的李选侍有些愣住了,她作为一个女人,对于后宫的争斗自然是驾轻就熟,可是没想到朝廷的争斗居然会牵扯这么多。

        轻轻的做回椅子上,朱由校接着道:“那么父皇就想到了在安排一股势力,本来这股势力应该是东厂或者锦衣卫。父皇之所以没有那么做,第一是因为没有可以托付的人,这两股力量不但控制不好,后果非常的严重,难免不会出现刘瑾或者陆柄。第二点是因为文官和厂卫的积怨太深,一旦厂卫崛起,难保东林党和齐浙楚党不联合在一起,那样就是文官和厂卫的斗争。也就走回了以前的老路,朝廷一定会被搞的乌烟瘴气,天下也就会再一次出现动荡。基于这两点,父皇才没有选中这两股力量。最终父皇想到了一个人,一个足以牵扯这两股力量的人,可以让朝廷保证正常的运行,直到自己的儿子长大能够做一个好皇帝。”

      第三十三章 幕后

        李选侍呆呆的坐在那里,痴痴【创建和谐家园】,似乎根本没有将皇太子朱由校的话听进去,也不知道这个女人在想什么。

        见朱由校半晌没说话,李选侍猛地抬头,面色狰狞的看着朱由校,大声的道:“是谁?他留下的第三股力量是谁?”

        怜悯的看了一眼状若疯魔的李选侍,朱由校缓缓的摇了摇头,沉声道:“父皇的一生很是凄苦,自己的父亲不疼爱自己,宠爱着那个女人,宠爱着那个女人的儿子。对父亲来说,母亲死的早,自从生下来开始身边就没有人对她好。可是在父亲最艰辛的时候,有一个人陪在他身边,在他最痛苦的时候陪在他身边,父皇最信任的人自然就是这个人。”

        轻轻的叹了口气,朱由校的神色有些复杂,语气也哀伤的道:“因为对这个人的爱和对这个人的感激,父皇对很多事情都故意的视而不见,哪怕这个人杀死了那个为他生了儿子的女人,哪怕这个人对他的儿子疾言厉色,哪怕这个人时常看不起自己。父皇都能忍受,或许是因为爱,或许是因为感激,或许二者皆有。”

        话说到这里,朱由校看向李选侍的目光中带着很多复杂的情绪,也有些怜悯。或许是身在局中的原因,这个女人直到最后也没能真正的明白,或许他并不了解那个被她称作废物的男人。

        “不可能,怎么可能,那个男人给我留下了什么?他什么都没给我留下,我的一切都是我自己拿来的。”李选侍疯狂的吼叫着,眼泪却是在也忍不住了。此时他忽然想起夫妻二人以前的生活,想起了那个曾经为自己洗脚的男人,那个无论自己做什么都是一脸笑呵呵的男人。李选侍终于明白了泰昌皇帝死前看向自己那复杂的目光,那深深的不舍,那深深的留恋。

        “父皇给你留下了他一生最珍贵的东西,最视若珍宝的东西,那就是自己的儿子。父皇知道你要的东西,他没有机会给你了,可是他知道只要把自己的儿子留给你,那么你想要的都能给你。”看着痛哭流涕的李选侍,朱由校深深的叹了口气,接着道:“父皇把一切都算到了,你可能痛恨他,那个男人为什么不立你为皇后,他明知道你想要的。”

        听到朱由校的这句话,李选侍忽然抬起了头,直直的看着朱由校,惨然道:“是啊!我一直恨他,他不应该这么做。”

        缓缓的站起身,朱由校走到了李选侍的桌子边,拿起了桌子上的一方印信,那是泰昌皇帝的私人印信。看了一眼李选侍,朱由校道:“权力已经蒙蔽了你的眼镜,你什么都看不见了。父皇死前封你为皇贵妃,然后将本宫交给你抚养,一旦本宫登基,那么你能得到什么?你会是太后。父皇知道自己时日无多,给你一个皇后有什么作用?只会让你成为众矢之的。”

        “现在不过是封了你一个贵妃,你看到外面的那群人了吗?他们在做什么?如果你要做了皇后呢?又会怎么样。父皇知道一旦你做了皇后,齐浙楚党和东林党都不会放过你,因为他们不想看到新君的身边有一个能够决策意见的人。父皇知道就算你做了贵妃,这些人也肯定不会放过你,所以父皇为你留下了一群人,那就是一个拉拢齐浙楚党的机会。你以为那个方从哲真的那么和善?真的是真心的帮助你?因为他知道,只要你倒了,那么整个朝堂就是东林党的天下了。因为这次的拥立之功,东林党会更加的得到新君的信任,到时候齐浙楚党就没什么机会了。”

        深深的叹了口气,朱由校猛地将那没印信狠狠的摔了出去,大声的道:“那个男人直到死前还在为你安排着一切,就连我这个儿子也不过成了为你巩固地位的工具,父皇对你的真是,让我无话可说。”

        凄然的坐在地上,李选侍沉声道:“既然知道这些都是他临死前安排的,那外面的那些人为什么要那么做?”

        “虽然是安排,可是却也没有留下什么旨意,这些东西都是私下的。外面的那些人正是看明白这一点才要这么做,他们绝对不可能看着你掌权,因为每一次女人掌权,这些文臣都是死无葬身之地。只有将你打倒,他们才能活下来,况且这个时候,东林党距离把持朝政已经不远了,这些人怎么可能放弃。”朱由校笑了笑,只是笑声有些惨然,身体也在不住的颤抖,看的出来他的情绪也很是激动。

        “是啊!他们怎么可能放弃,虽然我没能看明白,可是这些却并不让我吃惊。最让我吃惊的是你,你是怎么知道这些的?难道是他死前告诉你的?”到了此时李选侍也不敢相信,这些东西都是朱由校自己悟出来的,那个不学无术的太子怎么可能知道这些事情。

        “父皇算错了两件事,第一件是你,父皇没想到你这愚蠢,安排好的路都没能走好。第二件事就是本宫,或许和其他人一样,他也不了解自己的儿子。”朱由校自然不可能将真正的理由说出来,这可是他最大的秘密,那是谁都不能说的。

        轻声的笑了笑,李选侍有了一丝明悟,道:“这一切都是你在幕后推动的吧!既然你知道你父皇的计划,也知道这是你父皇保住你皇位的方法,为什么你不来告诉我?不来帮我?”

        “帮你?为什么帮你?你杀死了我母亲,那个可怜的女人,还没来得及享受一切就被你害死了。如果你有一个儿子,恐怕本宫也活不到现在,我不杀你都是看在父皇的份上,还来帮你?”朱由校的声音充满了嘲讽,嘶哑而狰狞,仿佛压抑在心底最深处的愤恨终于被唤醒了。

        “是啊!真是没想到,所有人都小看你了。可是那你怎么办?没有我牵制那些文臣,你怎么办?你的江山怎么办?我可不相信你会不对付那些人。”此时的李选侍似乎平静了下来,声音平静的问道,仿佛这一切都和她没有了半点关系。

        “力量需要自己培养,况且有一只力量只要能驾驭,那么那些文臣自然不足为惧。”朱由校的神色很是笃定,声音之中也是充满了自信。

      第二卷 振翅篇

      第三十四章 登基

        九月初五的下午,李选侍搬离了乾清宫,皇太子朱由校正式入主乾清宫,此时没人知道这真正意味着什么。东林党人在庆祝,齐浙楚党在烦恼,皇宫里安静的可怕。

        九月初六的早晨,皇太子朱由校登基为天启皇帝,册封提倡皇帝的妃子昭妃为皇太后,入主慈宁宫,大明历史上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

        乾清宫皇极殿,文武大臣全部站在大门的外面,安静的等待着,没有人喧哗,没有人有其他的动作,都那么一动不动的站着。

  • 第1页
  • 上一页
  • 下一页
    技术支持:近思之  所有书籍
    北京时间:2025/10/07 16:25:13